芬享新世界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一、作者簡介
泰帕爾(Ilkka Taipale),1942年出生於赫爾辛基。赫爾辛基大學醫學院畢業,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社會學,1982年)。從1960年代的學生運動時代以來
,一直擔任擁護人權與社會改革運動的指導角色。設立許多非營利組織,以提升無家可歸者、精神障礙者、酗酒者、失業者與移民等社會弱勢族群
的人權與福祉為人生志業。跟曾擔任社服保健官員的STAKES總經理,泰帕爾夫人(Vappu Taipale)一起為芬蘭社會保健服務的發展貢獻良多。設立波
羅的海中心基金會,以推動波羅的海諸國的福祉與藝術層面的交流活動。
* 1980-1996年,擔任芬蘭和平聯盟事務局長。
* 1982年起,每年到芬蘭各地舉辦廣島原子炸彈紀念日的紀念活動。
* 1988-1996年,擔任芬蘭規模最大的精神病院『凱羅寇斯基醫院」(Kellokoski Hospital)院長。
* 1971-1975、2000-2007年,擔任芬蘭國會議員。
* 1969-1980年、1992年至今,擔任赫爾辛基市議員。
* 2001年至今,擔任赫爾辛基新區(Uusimaa)特別醫療團自治體理事。
有多部著作、編著與論文作品。
個人網站: www.ilkkaraipale.fi
二、本書摘要
在天寒地凍的貧瘠國度如何用創新能力淬鍊出亮眼的國際競爭優勢?對芬蘭而言,最重要的社會創新核心是什麼?而書中的111個社會創新裡─行政、
社會政策、衛生健康、文化、宗教、公民社會、高科技以及日常生活娛樂等八大領域中,透過一群不同年齡、背景的傑出社會制度發明家,以「圈內人」
的角度來一窺北歐福利國家成功的秘密。
三、佳句摘錄
1.「貧窮與缺乏教育互為惡性循環,如果關在監獄的年輕囚犯人數超過大學生人數,這個社會永遠沒有希望與未來」。 胡忠信推薦序
2.「芬蘭女性參政的比率連年提高,而女性在傳統男性領域中也已有傑出表現,如國防部與財政部,芬蘭婦女證明了她們跟男性一樣能幹,可以是 成功的決策者與專家。」 P.7
3. 公共政策制定過程的透明化是反貪腐的基石,因為它讓老百姓可以去評估決策是否適當,以及決策者立場。例如:歐盟的部份財政是透過非政 府管道處理的,所以一直讓老百姓無法信任。 P.8
4. 承襲自瑞典的司法體系擋住了俄國的干涉及經常性壓迫。而法官和公眾人物的道德標準及人格完整性是爭取獨立合法性的基石,這個嚴謹的守 法精神一直延續到芬蘭獨立,在他們對政府運作和控制上展露無遺。P.8
5. 讓社會各階層混區可以視為一項重大社會革新。住家地點和屋況的不平等是先天邊緣化及弱勢的溫床。P.14
6. 好的住屋扶助能讓社福的投資奏效。提供年輕人住屋扶助就是一項終生投資,而提供它們體面的房子,對社會的穩定與凝聚更是重要。P.15
7. 芬蘭是世上第一個立法保障每個孩子都有午餐可吃的國家,不過孩子必須在課餘幫忙學校廚房種菜、採收,五年之內(1948年)達成了提供
所有義務教育的學童免費午餐的目標並運作迄今。P.25
8. 營養午餐和學生的教育和教養是連在一起的,它是學校和家庭共同責任,人生初期養成的進食習慣,將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P.25
9. 芬蘭有體制良好且運作完善的教育制度,其基本理念是:一律免費,兒童皆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而且所受的教育的品質完全相同。芬蘭教 育制度最強大的基石是,常態提供所有住在芬蘭的兒童和少年教育,不論他們的社會背景為何。P.54
10. 普通高中並不是完全基礎教育後唯一的「正確」選擇。我們一定要先去除言談間明顯的負面態度,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期待成果出現。P.54
11. 選擇念高職是很好、很勇敢的決定,而現在社會所看重的正是這種態度。我們必須知道自己要什麼,然後努力達成。P.54
12. 如果沒有文化和藝術不間斷的刺激,人力資本不可能累積。文化是社會資源的核心,而藝術始於兒童和少年。P.59
13. 每個人都有很多根據自身經驗所得的主觀知識。因為口語述說的品質不受評斷,說故事法給了說者一個機會,用文字映射出自己的經驗及想 法。P.62
14.「把免費分享想法看成是一種美德,絕對是必要的美德。」P.84
15. 二流角色變歌星,人們藉它來頌揚心底不朽的愛,或傾聽觀眾協助療育破碎的心,膽小的人藉此顯現搖滾本事,硬漢可以多愁善感。P.92
四、心得感想
芬蘭在社會創新有兩個很重要的部分;第一是政府、第二是民間機構(團體)。政府的體制中基層的國會制
度,更有加入性別的文化議題,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更能夠位女性或是性別平權的權益發聲。其中讓我最感到敬佩的是,中央與地方政府能夠完全的
分權制衡又在一個國家內的制度是非常難能可貴,芬蘭由地方政府完全自治,有力的行政權,在稅收及分配的過程中較有效率並且可行,這
樣一來地方政府對於的區的治理不需要經過中央的撥款,對地方建設也無須透過攏長的程序及財政缺口的延宕
「雙語政策」讓我們覺得很有趣,因為芬蘭的法定官方語言有兩種:芬蘭語及瑞典語,而且公民在一出生必須就要登記要以哪一種語言為主,並且
若是國外的學生、少數的族群,當他們使用的是不同語言但是在芬蘭求學,他們在每周中都有規定能夠上自己母語的課程,這就是一個開發之後
的國家應該要有的氣度,一定要有兼容並蓄的肚量,我們覺得這是一個有許多民族的國家,都應該學習的重要文化保存課題,就像是台灣,基本
的族群就分成四大類:外省人、本省人、客家人及原住民,雖然隨著時間在台灣有些種族之分已經不是那麼被強調,但是在多元文化融合的現
在,我們是不是應該要為台灣保留一些什麼,例如:台灣現在的國片越來越能夠走向傳統-賽德克巴萊、陣頭...等等,突顯的是台灣固有的文化
特色,並且傳遞出在台灣生活的原始面貌,就像是「極端寶島」影片,也許那也可以算是台灣文化之一。對於不同的文化應該吸收、保存、傳
承,我們發現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像我們雖然不是很會講台語,但是我們也盡可能地在家和長輩們用台語溝通,因為我們發現有些俗諺是有趣並
且有智慧的,當我們在學習所謂第一外語、第二外語的同時,讓我們發現更應該注重的是原本的母語。
這也是讓我們很驚訝的地方是芬蘭居然是全世界訂報率最高的國家,並且圖書館也是相當普及,各鄉鎮都有設立的圖書館,還可以自動將書送到讀
者家裡的服務,不用放學、下班後趕在晚上關門的時間或是利用假日再抽空跑到圖書館借書、還書,省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這樣的社會福利
除了讓大眾能夠及時的獲得新知,並且能夠時時的學習,累積知識實力,也正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制度;相較於台灣,似乎被一些報章雜誌的胡亂
報導、聳動的新聞標語、斷章取義的採訪內容,社會新聞不斷被提及,卻缺乏深入的社會探討及思考,並且現在少子化的現象,是不是應該更注
重教育?但在台灣所謂九年國教甚至現在即將實行的十二年國教,對現在的學生只剩下填鴨式的教育,對於芬蘭因為受到教育之後能有創新的思
考,但是台灣的學生卻一味的盲目接收外在的訊息,我也許是因為在社會相關的學系,斗膽的說可能還有一些批判性並且能夠判斷的能力,但是
政府應不應該更加強把關大眾媒體?
五、問題討論
六、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