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Sound,the Auditory System,and Pitch Perception
出自KMU Wiki
- Hearing的重要性
- 人類在各類辨識中常用的手段
聽,誰在講話? 聽,誰的拖鞋聲? 更廣範圍的定位 我們可以聽到360度的聲音 也可以聽到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的聲音
- 聲音與情緒
- 粉筆與黑板急速磨擦
受不了小花 小溪流水聲 讓人平靜 知覺老師上課聲 讓人睡著
- 人、聲音與環境
- 與環境互動
先注意聲音、再察覺影像 與人互動 有聲音的互動效率較高� 插影片 聲音對我們的影響Julian Treasure(中文).MP4
- 視力障礙者之聽覺
- 優於視力正常者
課本p.260 弱視者之經驗� 特殊案例:Helen Keller Blindness isolated her from things, but deafness isolated her from peoples.
- 波
- Figure 11.1
- Sine wave
- Figure 11.2
- 波的能量
- Figure 11.3
- 聲音的能量計算法
- dB = 20 X log (p/p0)
p0 = 20 microPascals sound pressure level (SPL) 若p = 200 則 dB = 20 X log (p/p0)= 20log(200/20)� = 20log(10) = 20
- table11.1
- 與p0相對大小 dB
- 與p0相對大小 dB
1 0
10 20
100 40
1000 60
100000 100
1000000 120
10000000 140
- 聲音的頻率
- Figure 11.4
- 複雜的聲音
- Figure 11.5
- missing fundamental
- Figure 11.6
- Loudness
- Figure 11.7
- 音量每增加10分貝,我們會覺得音量增大了2倍
- tone chroma
- Figure 11.8
- 不同的tone height,相差了一個octave,
同時頻率也呈倍數增加
- 頻率與音強
- 在2000~4000Hz是我們最敏感的頻段;中間兩條線是在不同頻率下,我們感受相同音量的強度;最上面一條線是讓我們感受到不舒服的強度,超過這個強度可能會造成聽力受損。 �
衛教 耳機、隨身聽音量一定要放小聲
- Audibility curve
- Figure 11.9
- 樂器為何不同音
- 不同的樂器(吉他、巴森管、薩克斯風)即使演奏相同頻率的聲音,聽起來也是相當不同,原因即在於不同樂器所包含的泛音(timbre)不同
除了泛音不同 動態上也有所不同
- Timbre
- Figure 11.10
- Ear
- Figure 11.11
- 外耳(outer ear)、中耳(middle ear)、及內耳(inner ear)。
- 中耳
- Figure 11.12
- 傳遞方式是由鼓膜
振動開始傳到三小 聽骨(槌骨malleus、 砧骨incus、鐙骨 stapes),再傳至 卵圓窗(oval window), 最後進入內耳
- 聲音在耳朶中的傳遞
- Figure 11.13
- 中耳能量放大原理
- Figure 11.14
- 內耳(cochlea耳蝸)
- Figure 11.15
- organ of Corti
- Figure 11.16
- hair cell
- 聽覺受器可分為兩種:inner hair cell與outer hair cell。前者數目較少,約3500個,卻有95%的聽覺細胞接受來自此的訊息;後者數目約12000個,卻只處理約5%的訊息。
- Figure 11.17
- cilia之活動與ion channels
- Figure 11.18
- 這個振動只有
100 picometer 相當於Eiffel Tower 頂端天 線搖1 cm如:圖11.19
- temporal theory
- Figure xx
- temporal theory(時間論)�frequency theory(頻率論)
volley theory(齊發論)
- place theory(位置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