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x/Gender
出自KMU Wiki
在2009年11月30日 (一) 02:05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Bgs (對話 | 貢獻) 小 (→自由大道) ←上一個 |
在2009年11月30日 (一) 02:08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Bgs (對話 | 貢獻) 小 (→歐蘭朵) 下一個→ |
||
第47行: | 第47行: | ||
== 歐蘭朵 == | == 歐蘭朵 == | ||
+ | [[Image:歐蘭朵.jpg|200px|right]] | ||
* 時間:98年10月26日 | * 時間:98年10月26日 | ||
第74行: | 第75行: | ||
美麗佳人歐蘭朵最特別的是他的拍攝手法。在電影裡主角會不時的面對鏡頭,一般電影的手法是演員是不會這樣的。就電影的理論而言,電影是180度的,觀眾是處於後面的180度,是處在一個安全的窺視方,藉由這種窺視的想像,觀眾會有一種全知者他者的感覺,當想像自己為電影的另一個第三者的時候,這時就會強化觀眾對於電影的代入感。 | 美麗佳人歐蘭朵最特別的是他的拍攝手法。在電影裡主角會不時的面對鏡頭,一般電影的手法是演員是不會這樣的。就電影的理論而言,電影是180度的,觀眾是處於後面的180度,是處在一個安全的窺視方,藉由這種窺視的想像,觀眾會有一種全知者他者的感覺,當想像自己為電影的另一個第三者的時候,這時就會強化觀眾對於電影的代入感。 | ||
- | + | 可是在《美麗佳人歐蘭朵》中,導演在片中使用了許多的手法,破壞觀眾對於電影的帶入。從一開始鏡頭從遠方拉到近端拉到orlando的臉,這時旁白說著『Orlando的畫像註定被掛在牆上萬古流芳,但是他…』這時非常突兀的,主角就正對著鏡頭說『也就是、在下我』,之後鏡頭再回到原本的電影場景中。除此之外電影裡的主角,也有許多的場景是直視觀眾,像Orlando為了莎夏與未婚妻解除婚約,而未婚妻責問他且憤而離開,這時Orlando在鏡頭拉近的時候,對著鏡頭說『一點辦法也沒,男人就是必須終於自己的心意』;當在街上看到奧賽羅的時候,對於結尾他轉頭對觀眾說『殘酷的結局呀』,以及在當莎夏並未如約定來到,主角在良久的思考後然後凝視著螢幕,惡狠狠的說出『女人都是負心的』。 | |
女性的身份也有幾個直視鏡頭的的片段,從轉變性別的一開始說『我還是我,只是改變性格』;受邀參加詩人的討論,詩人卻以『女性跟知識沾不上邊,若是沒有父親與丈夫的在身邊,女性就會深陷迷津』這種結論讓Orlando很不服氣,這時Orlando轉身面對鏡頭。在遇到一見面就結婚的對象,在他抱住修莫丁的時候鏡頭照到他,他先是注視著修莫丁然後轉而注視著鏡頭說『我想我都弄糊塗了,我的生命再也沒有更好過』。以及最後再與主編爭論後,主編建議多增加愛情與完美的結局,這時鏡頭停留於Orlando的臉部特寫,然後Orlando轉而注意鏡頭。以及最後片尾對於鏡頭長久的注視。 | 女性的身份也有幾個直視鏡頭的的片段,從轉變性別的一開始說『我還是我,只是改變性格』;受邀參加詩人的討論,詩人卻以『女性跟知識沾不上邊,若是沒有父親與丈夫的在身邊,女性就會深陷迷津』這種結論讓Orlando很不服氣,這時Orlando轉身面對鏡頭。在遇到一見面就結婚的對象,在他抱住修莫丁的時候鏡頭照到他,他先是注視著修莫丁然後轉而注視著鏡頭說『我想我都弄糊塗了,我的生命再也沒有更好過』。以及最後再與主編爭論後,主編建議多增加愛情與完美的結局,這時鏡頭停留於Orlando的臉部特寫,然後Orlando轉而注意鏡頭。以及最後片尾對於鏡頭長久的注視。 |
在2009年11月30日 (一) 02:08所做的修訂版本
Sex/Gender,此讀書會探討性/性別之社會科學議題。
目錄 |
性別理論的建構
- 時間:98年10月29日
- 地點:高醫CSB205
- 主講人:何姿瑩 老師
- 紀錄者:洪子芸
- 影片欣賞:10/28(三) 爸媽囧很大 孩子愛變裝 父母囧很大
- 書籍討論:《人類不宜飛行》
討論
- 穿著打扮是否應顧慮外人的視覺感官?符合生理性別的打扮是否也有可能造成不佳的視覺感受?若是這樣與不符合生理性別的打扮再社會中受到的待遇會不會有不同?
- 來賓沒有代表性,沒有真的對話,回到二元對立
- 專家來賓強調這是階段性發展,逃避這個人本來就是如此的可能性,可能與節目的主題有關,這個精神科醫師扮演的是讓觀眾安心的權威,減少父母輩的自責,而非實際有分析什麼的需要
- 沒有談到性向的部分(避嫌?),反映台灣社會現狀對同性戀還是有相當程度的汙名,不過在此有助於釐清討論主題
- 生理性別的認同與渴望表現的行為沒有絕對關係,很多來賓皆強調認同自己的生理性別
性別理論
- 性別:
- Sex:生理性別,有兩種 (編按:我覺得不只這麼單純,因為生物學上的性別有性染色體、性荷爾蒙、性徵等層次,並不是在每個人身上,每一項都會符合每個性別)
- Gender:社會對性別的期待(ex. 穿著、行為),兩種
- 慾望: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無慾望,這些只是粗略的分法,還可以細分成很多種(ex. 喜歡高矮胖瘦、年長年幼……),或是即使在異性戀關係中,也有不同的關係模式
- 上述三者構成了很複雜的排列組合,但社會主流比較能接受常見的組合(ex. 生理男性有變性慾,個性陰柔,喜歡男性),而性別非主流的人在爭取社會支持時,或許又會企圖去符合社會對非主流的刻板印象
- 性別量表
- 三種性別都可以線性軸上的不同位置來表達
- 性別的標準隨文化、時間改變
- 現實中量表上的分布也許是雙峰式的,有一部分是因為外人觀察為了分辨性別而設定的界線,而可被辨認的和實際上的可能有落差
- 心理的特質有必要區分性別嗎?(偏題到對多元主義的討論)
- 為了達到相同目的不同行為選擇可能與性別有關,這些行為會成為這個人的一部分,是這個人的性別氣質,因為人不可能只做符合某個文化特定性別氣質的行為,所以才說沒有100%的男人或女人
- 生理&行為性別的關聯性
- 生理對行為有一部分的影響(ex. 性荷爾蒙對心理與行為的影響)
- 社會文化會給人施行某個行為的合法性
- 慾望的定義是從生理或心理性別的角度?這裡的慾望量表與社會文化有比較大的關係,生理慾望不受社會文化規範,比較不在這個討論範圍
性別的產生
- 生理外觀區別
- 由商品的性別印象看起,人類會對本身不具性別的事物賦予性別的意義
- 洗衣機(該活動長久以來就與特定性別有關)
- 酒(男→紅酒;女→水果酒)
- 行政事務機在不同辦公室形成的性別印象,並影響使用的模式
歐蘭朵
- 時間:98年10月26日
- 主講人:高哲偉
- 地點:高醫CSB108
- 紀錄者:蕭凱元
前言
當初會選擇這一部片欣賞,主要是因為想到與性別有關的文學作品,就會想到Virginia Woolf的Orlando,恰巧知道有這部作品有被改編成電影,就在社課與大家分享這部片,但是回家後重新複習Orlando後,發現這部片其實跟原著差異甚大,仔細咀嚼其實還頗有意思的。
關於導演
Sally Potter非常多才多藝,除了是導演以外還是位舞者,也是位作家,也是位音樂家。在陳映廷文章中是這樣形容Sally Potter的『兩年前我在女性影展的座談會,見到了莎莉波特本人,她眼神清澈慧黠,帶有非常古典的英式婉約氣質,言談優雅又同時具有爽朗活潑的氣息。』
Sally Potter從小就浸淫在音樂的環境內,potter的爸爸很喜歡古典樂,在家裡面隨時隨地都可以聽到古典放音機的聲音,potter的媽媽也是個喜歡音樂的人,對聲樂方面很有興趣,祖母年輕的時候機是演員也是歌手,祖父則是歌劇迷。所以由此可知音樂在Sally Potter的成長過程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
Sally Potter從小就接受音樂的訓練,七歲就去學小提琴,十四歲時另外又轉去學鋼琴,二十歲初期時接受舞蹈訓練,Sally Potter認為跳舞本身就是種音樂,因為你要透過音樂表現身體的律動,而且多數的時候你都是要配合音樂來跳舞。也因此我們可以在Potter的電影中,如這次所討論的歐蘭朵,也都帶有很重的音樂性。甚至Sally Potter還曾經為了電影而自己下海寫配樂。
Potter喜歡的音樂不只是古典樂,聽音樂的口味非常的廣,除了古典、爵士,探戈、吉普賽、印度及其他世界音樂;甚至連「嘻哈」也深得她的喜愛。在美麗佳人歐蘭朵的電影裡,Potter還嘗試著放入電子音樂。
一直在旅行的Potter,在電影裡面,也可以看見許多跨國的元素參在一起,而這些元素在一起,Potter並不是平板的處理他們,反而是增強這些異文化之間的衝突感,來達到一種戲劇性的張力,像歐蘭朵與莎夏的異國情感,阿拉伯世界與西方世界的差異,『遷徙』、『不定』,一直是Sally potter電影中的一個重要的語言與元素。
除了音樂以外,Sally Potter也有很豐富的舞蹈跟劇場經驗,22歲的時候她進入了倫敦現代舞蹈學院,參與過倫敦現代舞團也自己創立過舞團,而在電影中許多的運鏡,也跟他學習舞蹈有相關的關係。
文本 v.s. 電影
雖然改變自吳爾芙的作品,但是在劇本跟文本上其實很大的差距,劇本許多部份是有作修改,而這種修改,導致了電影跟小說上本質有些差異。就最根本的來說,電影強調的是去掉性別後人類所擁有的共同本質,而小說在於的是角色對於性別認同的多元與多變。簡單來說電影是由外向內看、而小說是由內向外追尋。而角色的展演相較於小說中的,電影裡的Orlando更有新女性的感覺。雖然說如此,劇本與小說大致上相同之處還是比較多的,對於性別是後天形塑的共同的焦點。
美麗佳人歐蘭朵最特別的是他的拍攝手法。在電影裡主角會不時的面對鏡頭,一般電影的手法是演員是不會這樣的。就電影的理論而言,電影是180度的,觀眾是處於後面的180度,是處在一個安全的窺視方,藉由這種窺視的想像,觀眾會有一種全知者他者的感覺,當想像自己為電影的另一個第三者的時候,這時就會強化觀眾對於電影的代入感。
可是在《美麗佳人歐蘭朵》中,導演在片中使用了許多的手法,破壞觀眾對於電影的帶入。從一開始鏡頭從遠方拉到近端拉到orlando的臉,這時旁白說著『Orlando的畫像註定被掛在牆上萬古流芳,但是他…』這時非常突兀的,主角就正對著鏡頭說『也就是、在下我』,之後鏡頭再回到原本的電影場景中。除此之外電影裡的主角,也有許多的場景是直視觀眾,像Orlando為了莎夏與未婚妻解除婚約,而未婚妻責問他且憤而離開,這時Orlando在鏡頭拉近的時候,對著鏡頭說『一點辦法也沒,男人就是必須終於自己的心意』;當在街上看到奧賽羅的時候,對於結尾他轉頭對觀眾說『殘酷的結局呀』,以及在當莎夏並未如約定來到,主角在良久的思考後然後凝視著螢幕,惡狠狠的說出『女人都是負心的』。
女性的身份也有幾個直視鏡頭的的片段,從轉變性別的一開始說『我還是我,只是改變性格』;受邀參加詩人的討論,詩人卻以『女性跟知識沾不上邊,若是沒有父親與丈夫的在身邊,女性就會深陷迷津』這種結論讓Orlando很不服氣,這時Orlando轉身面對鏡頭。在遇到一見面就結婚的對象,在他抱住修莫丁的時候鏡頭照到他,他先是注視著修莫丁然後轉而注視著鏡頭說『我想我都弄糊塗了,我的生命再也沒有更好過』。以及最後再與主編爭論後,主編建議多增加愛情與完美的結局,這時鏡頭停留於Orlando的臉部特寫,然後Orlando轉而注意鏡頭。以及最後片尾對於鏡頭長久的注視。
張小虹認為:「當主角之直視鏡頭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出現時,在拉出觀視距離的過程中卻也同時拉近角色與觀眾同在的情感距離,…透過眼神、短語直接向觀眾召喚、傾訴,讓《美麗佳人歐蘭朵》一片有著另一種『深情疏離』(passionate detachment)之可能。」
不過當Orlando男性跟女性的時候,對於鏡頭的凝視與對話是有一些不同的。男性歐蘭朵的鏡頭凝視,是等到鏡頭拉到一定合適的距離,然後以一種肯定、單向式的語氣發言,彷彿我們是是個聽眾,寧聽著他所說得一字一句,然後被說服。但是女性的歐蘭朵不一樣,當鏡頭拉到女性歐蘭朵的時候,攝影鏡頭並沒有刻意的拉近,反而是有時候會主角會走近鏡頭。而且相對於男Orlando的說服口氣,女Orlando常常是以一種眼神、或是拋出式的疑問讓觀眾去思考、互動,進而讓觀眾雖然再一種被代入破壞的狀態但是可以以另一種回歸自身的第三者狀態,去思考女Orlando丟出的問題或是思考他的處境,包含女性無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造成經濟與社會上與男性地位的不對等?婚姻對女人的重要性?是否女人拋棄家庭中的責任,即擁有理想的自我?女性創作者的作品是否觀賞者亦預先設定為女性?這些疑問,歐蘭朵皆以眼神表達,她不急著要向觀眾這第三者尋求答案,反而留出了空間讓觀眾去思考,這也是導演在這部片運用破壞代入的意義。
自由大道
- 時間:98年11月23日
- 主講人:高哲偉
- 地點:高醫CSB108
- 紀錄者:楊舜捷
前言
生命的價值真是人類永遠的課題。米克活到了四十歲,有穩定的工作,過著(一般人看來)中規中矩的生活,沒有出櫃,當他愛人說,「你需要改變、交交新朋友」的時候,米克開始思索後半輩子他可以過的另一種生活。 他們一起從陌生的卡斯楚街重新開始,像是斷然捨棄了過去,也像是了無遺憾地背離了從前。身為出櫃同志,經營著卡斯楚照相館,必須面對鄰居的歧視,還有舊金山警察的找碴。就在照相館漸漸成為同志的聚集地時,同志的人身安全也屢屢受到挑戰。激發了米克參選、為同志(及弱勢)爭取與一般人平等的權利而努力。
電影裡,刻畫米克在數次競選過程中的想法,好多句都讓我想要標為佳句。例如,米克在尋求雜誌背書時所說的,「候選人不是我,而是運動(movement)。你不懂,我懂。」
當時,同志平權運動受到最大的壓迫,便是「宗教」。「以上帝之名」,同志是沒有資格具備居住權和工作權的。例如,排斥同志平權運動的人公開說:「你可以跟我爭辯,但不能跟上帝爭辯。」和米克公開辯論的對手也說要開除同志教師,因為同志教師會為孩子帶來不良影響。「同志當老師是為了讓學生也變成同志,因為同志無法生育,所以要不斷有人變成同志,同志才不會絕種。」對此,米克只幽默地回答:「我很好奇同性戀要怎麼教?像教法文那樣嗎?那麼我的爸媽和老師都是異性戀,我怎麼會是同性戀呢?……如果學生都會跟老師學,那麼現在應該是修女滿街跑了吧。」
導演葛斯范桑曾經拍過相當煽情的《心靈捕手》,前幾年又在《大象》、《迷幻公園》中轉向高度削減戲劇性的方向,他在《自由大道》中則取了平均值,靠著接近記錄片的手法,來平衡一般傳記電影中常見的勵志芭樂。片中穿插的真實記錄影像,例如警方粗暴臨檢同志酒吧,以及反同志人士安妮塔布萊恩傲慢偏見的嘴臉,相形之下竟讓演員的演出顯得更加平實:因為最誇張的事情都已在現實中發生了。 哈維米克政治生涯中最大的勝利,就是成功否決了禁止同志教師在加州學校教書的六號提案。然而就在影片推出的2008年,哈維過世的30年後,加州同樣面對一場人權之戰:否決同志婚姻權的八號提案,這場戰役卻輸了。歷史的弔詭適時地為這部電影增添了或許寧可沒有的重量,也提醒我們爭取平權的歷史看似走了多遠,卻又彷彿仍在原地徘徊。
片中最動人的一幕,是哈維米克與男友在舊金山街頭相擁熱吻,無視於熙來攘往的路人。這個畫面沉默無聲卻鏗鏘有力,因為儘管如此平凡,這卻是即使今日的同志 也不大敢當街作出的事。當有一天,這個擁吻的畫面無論在銀幕上或在街頭都一樣平淡如水,當不論舊金山或台北的同志都不再需要揮舞著彩虹旗上街遊行,哈維米克的夢想才能真正落實,因為在那個世界裡,處處皆是自由大道。
關於哈維米克
哈維在紐約州出生與長大,很早就已經知道自己的同性戀頃向。一開始他選擇從商,在當時哈維常常換工作,總是靜不下來,也耐不住無趣的事物。1972年,哈維移居加州舊金山,在卡斯楚街(Castro)落腳。在當時,數量眾多的男女同性戀居到該區。哈維在卡斯楚開了一家攝影店,並在1973年決定參選市政管理委員會委員。這一次的參選當讓當時的同性戀保守派有如芒刺在背,因為哈維對同性戀權利看法與爭取的做法,與他們截然不同。哈維直言敢說,個性又急,精力旺盛,有時又是一副魯莽的樣子。他巧妙地政治宣傳手法,成功地擄獲媒體的焦點與選民的選票,只可惜仍是落選。他又接連參選了兩次,但並未選上。後來他也曾參選加州眾議院議員,讓他的知名度大增。他自稱自己為「卡斯楚街市長」,帶領同性戀政治運動,對抗保守勢力反對同性戀的立法。在1977年,舊金山市改變委員會的參選制度,哈維終於當選市政管理委員會第五區的委員。
哈維就任市政委員會委員將近七個月,主要的職責是負責推動同性戀權益的法令。在1978年11月27日,哈維與當時的市長喬治莫斯康尼(George Moscone)被丹懷特(Dan White)所射殺身亡。懷特是與哈維同屆當選的新科委員,但後來因承受不了壓力,遂而辭職。後來卻又反悔想要重返委員會,但市長卻遲遲無法同意,因而埋下殺機。
哈維米爾克在為舊金山市歷史中,名留青史,同時也成為同性戀權益運動的代表性人物。在哈維之前,在舊金山的同性戀政治風氣一直是要求同志與右派政客合作,其主要思維是以壓抑換取真正的目的。哈維的做法則是截然不同,他鼓勵同性戀們把握同志族群在舊金山逐漸壯大的影響力,相互扶持,勇敢出櫃。
同志運動發展
若從「我們之間」女同志團體成立算起,同志運動已經邁入了十二個年頭,藉由這十二年同志運動的累積,研究者試著概略分為三個時期:
- 同志運動的萌芽發展期(1990-1995):最早成立的民間同志團體與校園男女同志團體,分別是我們之間(1990)、台大男同性戀研究社(1993)、台大女同性戀研究社(1995);第一個運動色彩明顯的同志社團,是同志工作坊(1993)。
- 同志運動的對外抗爭期(1995-):由同志工作坊發起的「同志串聯:反歧視之約」,首度走上街頭對外遊行抗議,稱為「涂醒哲事件121」,同志團體組成「同志人權促進小組122」(1995),較強的同志運動聯盟性質「同志行動空間陣線123」(1995-1996)。
- 同志運動組織邁向成熟運作與沉澱期(2000-):「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在內政部完成立案登記成立,命名為「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00),「台灣同志人權協會」在高雄市社會局立案成立(2000),此兩個民間團體申請核准立案後,象徵了同志運動的組織已漸漸邁向成熟運作,且看2000、2001 年的「同玩節」,主辦單位為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承辦單位就是同志諮詢熱線,甚至於2002 年度的「同玩節」,同志諮詢熱線及台北市民政局並列為主辦單位,與公部門攜手合作。觀看現今的同志團體,比以往更能掌握各種運動的資源及面對如何處理媒體的策略。
根據台北市民政局<認識同志手冊>可分為三大類:
- 諮商、成長與平權運動團體
- 宗教團體
- 愛滋關懷團體
至於在校園團體的部分,隨著校風思想開放,愈來愈多的校園同志團體組成社團,但仍然是在檯面底下運作的居多,因為要成為地上社團必須接受學校的社團評鑑,到時校園同志勢必得面對「出櫃」的壓力,身分曝光仍然是他們最大的隱憂與顧慮。民間與校園同志社團的成立,在同志運動上扮演了一個積極的角色。如王雅各(1999)認為同志社團的出現,能展現出整個社會的開放程度,另一方面團體內的成員,也可凝聚士氣、累積資源並且以群體的力量爭取自身的權益。
延伸閱讀
《同性戀平權鬥士:卡斯楚街市長哈維.米爾克》
參考資料
- 《人類不宜飛行》成英姝著
- 《呼喚台灣新女性:豪爽女人誰不爽?》何春蕤著
- 《冥王星早餐》McCabe Patrick著
-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Allan G. Johnson著,總校訂:成令方,翻譯: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群學出版社 2008
-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主編:顧燕翎。女書出版。2000
- 《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編著:甯應斌。中央性別研究室。2004
- 《跨性別》主編:何春蕤。中央性別研究室。2003
- 《女性研究自學讀本》Joy Magezis著,何穎怡譯。女書出版。2000
- 電影 - 霸王別姬
- 電影 - 玫瑰少年
- 電影 - 奧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