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jour,佛洛姆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09年11月29日 (日) 12:51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97020034 (對話 | 貢獻)
(《白普經》與愛克哈特大師著作中的「有」與「是」)
←上一個
在2009年11月29日 (日) 12:57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97020034 (對話 | 貢獻)
(第三次討論-《白普經》與愛克哈特大師著作中的「有」與「是」)
下一個→
第83行: 第83行:
==第三次討論-《白普經》與愛克哈特大師著作中的「有」與「是」== ==第三次討論-《白普經》與愛克哈特大師著作中的「有」與「是」==
 +;前言:在這其中提出的聖經中的故事和愛克哈特描述來闡述「是」與「有」的意義,在這其中我們更能夠發現「是」與「有」的另外一種意義架構。

在2009年11月29日 (日) 12:57所做的修訂版本

討論時間 討論地點 討論主題 導讀人 出席人 紀錄者
(一)98/10/22 10:00~12:00 討論室(一) 「是」與「有」的區分重要性 陳右純 陳右純、柯亞君、蘇靖茹 柯亞君
(二)98/10/26 12:00~13:00 E25 日常生活中的「是」與「有」 陳右純 陳右純、柯亞君、蘇靖茹、王晴柔 柯亞君
(三)98/10/28 13:00~14:00 討論室(一) 《白普經》與愛克哈特大師著作中的「有」與「是」 陳右純 陳右純、柯亞君、蘇靖茹、吳雅慧 柯亞君
(四)98/11/5 13:00~14:00 討論室(一) 什麼是「有」的生存情態? 陳右純 陳右純、柯亞君、蘇靖茹、吳雅慧 柯亞君
(五)98/11/11 12:00~13:00 E25 什麼是「是」的生存情態? 陳右純 陳右純、柯亞君、蘇靖茹、吳雅慧、王晴柔 柯亞君

目錄

書名

生命的展現

作者介紹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又譯作佛洛姆,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畢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合西方人在兩次世界大戰後的精神處境。他企圖調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跟人本主義的學說,其思想可以說是新佛洛依德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的交匯。 弗氏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者之一。

第一次討論-「是」與「有」的區分之重要性

前言:

一般我們常常把「佔有」視作一種生命型態,我們為了生活,常常會要「有」一些東西,更是為了要享受這些東西,所以我們必須要先「佔有」它們,而你是否想過,當一個人要你在五分鐘內完全去除你的身分地位所擁有的角色來介紹自己,你說得出來嗎?我們通常都會說我是個學生、我叫甚麼名字、我有幾個家人等等,我們所敘述的自己,都是外在加諸於我們身上的,若沒有外在的事物定義我們的角色,那麼我們,到底是甚麼呢?

定義:

「有」與「是」是兩種最根本的經驗型態,兩種型態之間的力量互移,決定了個人的性格,以及種種社會上的性格,如果我們想獲得精神上的富裕與力量,就必須一無所有,使自己開,使自己「空」,這個意思是使自己不要被「有」的欲望有所牽絆住,我們的目標不是「有」許多而是「是」許多,當我們所擁有這些外在事物的時候,我們必須想想這些所擁有的東西和內心自己的價值關聯,所謂的「空」不是甚麼都沒有,而是要我們不被慾望所控制自己的內心真誠感受,我們要以「是」的形態去了解自己,更容易讓自己的內心有所滿足感。

舉例一(對事物的看法):

其中書上舉了三篇的詩詞,每個詩詞都能代表各種「是」與「有」的型態,第一篇是尼生的詩,尼生看到一朵美麗的花,他極度想了解他,他把它摘下,像尼生這種過於求的渴望,讓這朵花因為他的感興趣而死掉,反之芭蕉的俳句則是寫著他看到這朵美麗的花開在樹籬邊,他只是「看」,不僅是是看,還要與之合一,讓這朵花繼續活下去,但如果真的要瞭解這兩首詩中其中「是」與「有」的意涵可以看以下第三首歌德的詩,歌德獨自漫步,他也看到了一朵美麗的小花,他把它摘回去,但他不只是一味的想擁有它,他把它摘種於更好的環境中,讓這朵小花開得更好,以上的詩是說我們擁有一樣東西,不僅僅是我們所擁有的,而我們要讓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成為我們的一部分,讓這些東西使我們生命更好、更精彩。

舉例二(語言上的「是」與「有」):

我們常常會說「我有一個想法」,而你是否仔細想過「想法」是你擁有的嗎?這不是你自己的感受嗎?從上述的一句話我們可以得知最近的語言方式顯示出疏離的嚴重性,不說「我想」而是說「我有一個想法」,這就像是我們主觀的經驗被抹除了:那個感知的「我」已經被佔有的「它」所取代了,我們把我們的感受變成了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想法,我們通常會藉由這種方式將我們的感覺物化,這是因為我們不肯面對自己,我們把原來屬於自己的東西分開,也是因為我們不了解這種感受,我們以物化的方式呈現,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以下的例子可以說明,當我們睡不著覺的時候,我們會說我們有失眠症,我們會試圖把自己緊張、不安和焦慮的經驗推開,而試圖把這種狀況以肉體病徵來解釋,我們不想面對讓我們睡不著經驗的事實。

總結:

談論到「有」與「是」所指的是兩種基本的存在情態,兩種對待自己及世界的不同取向,兩種不同的性格結構。

  • 在「有」的生存型態中,我跟世界的關係是一種佔有、擁有或擁有的關係,我要每個人,每個事物-包括我自己-都是我的財產。
  • 在「是」的生存型態中,可以分辨為兩種意涵,其一是跟「有」的情態相對照的,意謂著活潑與對世界的真誠關切,其二是跟「外表」相對照的其所指的是真正的本性,也就是真實的實在。

最後要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也就是「消費」,在我們現在的消費型態中即是一種「佔有」,因為這種佔有的模式會讓人想消費得更多,若我們把消費當作是一種「是」的形態,讓所消費事物和心態合一,我們就容易感到滿足。

第二次討論-日常生活中的「是」與「有」

前言:

由於我們的社會都在全心全意的獲取財富,製造利潤,我們很少見到「是」的生活型態,而大部分的人都將「有」的型態是為最自然的生活狀態,就因為生活上的種種原因,讓更多人不了解「是」是甚麼,以下就列出了幾個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來比較其中之間的「是」與「有」的情態。

學習:

在學習之中可以發現,這些「佔有」型態的學生藉著抄筆記將老師所講的字一字不漏的抄下來,以便於他們以後若忘記可以翻起來看,但這其中這些老師所敘述的內容並不會成為他們的思想體系裡,他們只會把這些話語排成一串觀念或整套理論,他們只是變成了老師所說的話的擁有者而已。而以「是」的形態的學生呢,老師所說的問題他們已經事先想過了,也有一些屬於自己的問題,在他們的心中會反覆思索,而以活潑的、有創造性的方式來接納和回應,他們聽的不只是一套理論而已,他們把它加以消化,並利用自己的一套想法說出,比較這兩樣「是」與「有」的學生型態可以發現,擁有「是」的情態的學生比較容易比「有」的型態學生學習。

記憶:

在「有」的型態中,記憶是一種機械式的學習,記憶的連接完全是「機械式」的,純粹是一種邏輯式的概念,這就像一般人在看照片一樣,我們看到照片中的人便會聯想到他是誰,看到風景便會想到我來過這個地方,相片變成了一種疏離的記憶。而在「是」的情態中,記憶卻是「活潑」的來回憶起語言、觀念、景象、繪畫、音樂,也就是當我們記起一樣事物時,其他的事物也會跟著記起來,一個意念跟列一個意念的連接是一種創造性思考,以這種型態的記憶,雖然我們看到一種東西並不能完全回憶起,但我們可以以再創造的方式讓我們的記憶重現。

談話:

大家可以想一想最輕鬆的談話到底是甚麼呢?我們可以想到跟他人相處時就算不說話也不會感到彆扭,通常我們跟與自己不熟悉的走在一起會覺得很尷尬,會一直的想話題,想這種相處模式就是一種「有」的形態,我們會不停的創造出話題,我們會想說今天我有怎樣怎樣,一直去說出自己所擁有的話題,看別人是不是也擁有它。但以「是」的形態來說,談話不只是一種「物」的交換,而是一種真正的對話,並且充滿喜悅的,當你跟一個要好的朋友說話,就算話題停了,你也不會感到不安,因為這是一種真正的對話。

閱讀:

閱讀一本書和念書是否不同,可以來區分這其中的差異性,閱讀一本書就像是擁有「是」的生命形態,我們參予了這本書中,我們把我們融入了這其中,我們可以藉由閱讀除了了解書中的內容,在此時我們也能更佳的了解自己。而念書就有點像「有」 的形態,我們為了考試,而將書中的內容死記下來,但我們並不瞭解其中的意義,我們只是覆述我們所讀的思想罷了,我們並未加諸自己的想法,若能把念書的形態轉換為「是」的形態的話,我們念起書來會更佳的融會貫通。

愛情:

當我們還未擁有對方的時候,我們都會很珍惜對方,並且付出一切的討對方開心,當我們的關係確立之後,這也就是一種「有」的型態出現了,因為我已經擁有對方了,他是我的,所以我不需要珍惜、付出,因為他們不需要在贏取對方,這種原本對愛的美感卻因為擁有後感覺到無聊、無趣,若我們能夠以「是」的情懷來看待看愛情,兩人之間的發展便會比之前更加親密、更加強烈,對方是我的一部分,我必須無時無刻的好好珍惜,我能夠了解對方的感受,因為其顯示在我心中,就像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不會輕易的將他捨去。

總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件都可以以這兩種型態加以解釋的,可以看出「是」是個活潑的、正向的形態去面對我們所生活中的各種事件,但我們通常都會把「有」的形態視為理所當然,如果我們能加以試用我們生命中的「是」的形態,我們會發現現在所處的世界中將會發生很大的不同。

第三次討論-《白普經》與愛克哈特大師著作中的「有」與「是」

前言:在這其中提出的聖經中的故事和愛克哈特描述來闡述「是」與「有」的意義,在這其中我們更能夠發現「是」與「有」的另外一種意義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