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那粒沙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08年12月24日 (三) 12:56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96019025 (對話 | 貢獻)

←上一個
在2008年12月25日 (四) 13:35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96019025 (對話 | 貢獻)

下一個→
第54行: 第54行:
總結 總結
這本書讓我們更加了解男女生因為生理上的差異,在行為表現、學習能力上也會有所不同,也因此我們覺得男女生的教育應該有所區別。同性別的在一起上課,大家的思維相似,也能一起競爭,不用在意異性的看法而限制了自己的興趣發展,這使得每個人都能適才發展,長遠的來看,國家也會有更多的人才。男女生的大腦構造不同是書中所說促成學習方法不同的原因,所以老師在面對不同性別的時候也應該要給予不同敎法。而像是男生的骨盆比較小,因此跑的比女生快,又男生先天就會比女生有力,所以真的應該要好好考慮是否某些社會上的競爭對兩性來說是公平的。如果大家都知道男女先天的生理上不同,是否大家對不同性別的兩個人還會有同樣的要求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這本書讓我們更加了解男女生因為生理上的差異,在行為表現、學習能力上也會有所不同,也因此我們覺得男女生的教育應該有所區別。同性別的在一起上課,大家的思維相似,也能一起競爭,不用在意異性的看法而限制了自己的興趣發展,這使得每個人都能適才發展,長遠的來看,國家也會有更多的人才。男女生的大腦構造不同是書中所說促成學習方法不同的原因,所以老師在面對不同性別的時候也應該要給予不同敎法。而像是男生的骨盆比較小,因此跑的比女生快,又男生先天就會比女生有力,所以真的應該要好好考慮是否某些社會上的競爭對兩性來說是公平的。如果大家都知道男女先天的生理上不同,是否大家對不同性別的兩個人還會有同樣的要求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 或許男女先天基因有所不同,也因為這樣的差異導致了身體結構上的不同,以及許多限制。尤其是體能和大腦。男生重理性,女生重情感,這已經是眾所皆知的事了,也因此面對同樣的問題時,男生和女生意見就會分歧,產生為什麼對方無法了解我的心態。所以也常有誤會的產生。舉個例子:國小時男生就常聚在一起,玩一些短時間內需要消耗大量體能的活動,而女生總是安靜的做再椅子上或偶爾聚在一起聊一些男生不感興趣的話題。會介入對方團體的異姓實在是少之又少。有時候男生也會對女生產生好奇或有好感,但或許是天生白目還是怎樣,男生們不選擇和小女孩好好溝通,而是已欺負對方或拉扯對方辮子的方式告訴她,和我一起玩。
 + 所以男生不是幼稚,兩種性別的表達方式不一樣。女生因為大腦結構和與生俱來的母性,所以在各方面都會表現的比男生溫柔婉約和細膩,所以在他們眼中整天活蹦亂跳不知所云的男生就會被她們認為是幼稚,但男生只不過是對自己身體的極限好奇而已,青春期的男性對於自己的身體結構和體能的直線上升有著莫名的好奇,再加上與生俱來的攻擊性(書是這樣寫的,我過本人覺得我們男生只不過比較喜歡運動而已),所以總是對於各種挑戰躍躍欲試,想當然爾就會覺得妳們女生跑步的姿勢怎麼永遠那麼奇怪。
 + 或許男女先天上的差異,再加上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及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使的男女的關係更為複雜,成年以後,在相處時由於想法不同,更要注意彼此的措辭和互動,雖然有時候異性的想法真的無法讓人理解,但是還是要以包容的心態,畢竟自己也是有許多想法是需要被對方尊重的,或許講到一個敏感的問題,男女平等,男生和女生本來就不可能不一樣,社會該重視的不是去忽視這些不一樣,而是應該瞭解彼此間有哪些不同,然後尊重和體諒對方的觀點。

在2008年12月25日 (四) 13:35所做的修訂版本

讀書會紀錄表 2008/11/17 12:00~13:15 教室:CS504 成員:林佳慧、呂怡靜、石信謙、張凱棠、沈晏竹、丁于旻、周湘芸、葉巧芬 主題:男生女生之差別(攻擊性)

2008/11/24 12:15~13:15 教室:CS504 成員:林佳慧、呂怡靜、石信謙、張凱棠、沈晏竹、丁于旻、周湘芸 主題:同性戀、雙性戀、跨性人、娘娘腔和野丫頭

2008/11/31 12:15~13:15 教室:CS504 成員:林佳慧、呂怡靜、石信謙、張凱棠、沈晏竹、丁于旻、周湘芸 主題:粉紅和淺藍之外

書籍簡介

  男生女生因為大腦不同,學習型態不同,情緒表達方式不同,所以教養方式也就不同

選擇此書的動機

  多位同學推薦

男生女生之差別(攻擊性)

  4.1 遊戲能取代真實世界?

小男生通常攻擊小女生是為了引起注意,想和對方交朋友嗎。因為男生之間通常愈打感情愈好,但女生之間卻不輕易動手。而且要是有了爭執,男生通常會一觸擊發,但女生卻是慢慢疏離。

  4.2 痛楚站。

如果有一個球桌讓雙方比賽,一旦某一方的球落地,該方就需遭受鞭打,似乎大部的女生並不會因為由於想看到對方遭受鞭打,而激起她們打球的意願,我們這組的女生也是,因為她們覺得沒這種必要,再加上自己如果漏接,自己同樣地也會遭受鞭打。

  4.3 讓他獨處和聽她說話。

男生心情不好時,需要的是能讓他們一個人靜一淨的空間,而女生卻需要旁人的關心和安慰

  4.4照片Image:CIMG0003.JPG

同性戀、雙性戀、跨性人、娘娘腔和野丫頭

  5.1 偏差男性。

偏差男性的行為會類似女生,至於會不會被討厭或排擠,端看他的個性,和他是否為偏差男性較無直接關係,且本組的女生似乎對偏差男性並不討厭,偶爾還會鬧鬧他,問說她喜歡的是男生還是女生

  5.2 身邊有同性戀向你示愛時......

有的人會選擇當朋友,但若對方窮追不捨就會選擇避開有的人對對方沒意思,則會直接說清楚,並努力保持原來的關係,不刻意疏遠或傷害,否則反而會刺激到他(她),對雙方都不好不過對方如過是很帥的女同性戀,我們這組還是有人會考慮還有人同樣的會跟對方說清楚,然後疏離,因為雖然不排斥但也不會想跟對方當朋友有少部分的人因身旁曾有人拒絕被潑硫酸,所以同樣的會選擇避開

  5.3 同意女生比較細心嗎?

誰都不能給誰一個肯定的答案,因為有的男生就比女生注意清潔,而有的女生房間就比男生亂很多

   5.4照片

Image:CIMG0004.JPG Image:CIMG00038.JPG

粉紅和淺藍之外

  6.1 男女合校較接近現實社會。

單一性別學校相較男女合校生活較自在,比較不需要在意性對自己的看法,且外貌佼好的男生或女生再單一性別學校也不一定較受歡迎

  6.2 男女合校會注意外表嗎?

每個班級的風氣不同,有的就比較在意成績,所以不一定外表較好的人就會比較吸引人注意,但最終決定一個人人緣的孩是他的個性,大部分的人都同意個性比較重要

  6.3 女校內的異性較受矚目?

一開始會被特別注目,但其實久了就習慣了

  6.4 單一性別和男女合校的老師上課方式不同?

單一性別下的學習效果會比較好,老師講話就不需要考量到不同性別是否會會錯意,也不必有性別上的顧慮,例如:男笑的老師在教學必要時,講話就可以不用那麼隱諱

  6.5 父母教你(妳)轉大人嗎?

同儕之間多少會有一些影響,看到好的就會學習,不好的就會警惕,雖然父母的教養方式大相逕庭,但主要的影響還是來是同儕

   6.6照片

Image:CIMG00041.JPG

總結

  這本書讓我們更加了解男女生因為生理上的差異,在行為表現、學習能力上也會有所不同,也因此我們覺得男女生的教育應該有所區別。同性別的在一起上課,大家的思維相似,也能一起競爭,不用在意異性的看法而限制了自己的興趣發展,這使得每個人都能適才發展,長遠的來看,國家也會有更多的人才。男女生的大腦構造不同是書中所說促成學習方法不同的原因,所以老師在面對不同性別的時候也應該要給予不同敎法。而像是男生的骨盆比較小,因此跑的比女生快,又男生先天就會比女生有力,所以真的應該要好好考慮是否某些社會上的競爭對兩性來說是公平的。如果大家都知道男女先天的生理上不同,是否大家對不同性別的兩個人還會有同樣的要求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或許男女先天基因有所不同,也因為這樣的差異導致了身體結構上的不同,以及許多限制。尤其是體能和大腦。男生重理性,女生重情感,這已經是眾所皆知的事了,也因此面對同樣的問題時,男生和女生意見就會分歧,產生為什麼對方無法了解我的心態。所以也常有誤會的產生。舉個例子:國小時男生就常聚在一起,玩一些短時間內需要消耗大量體能的活動,而女生總是安靜的做再椅子上或偶爾聚在一起聊一些男生不感興趣的話題。會介入對方團體的異姓實在是少之又少。有時候男生也會對女生產生好奇或有好感,但或許是天生白目還是怎樣,男生們不選擇和小女孩好好溝通,而是已欺負對方或拉扯對方辮子的方式告訴她,和我一起玩。
   所以男生不是幼稚,兩種性別的表達方式不一樣。女生因為大腦結構和與生俱來的母性,所以在各方面都會表現的比男生溫柔婉約和細膩,所以在他們眼中整天活蹦亂跳不知所云的男生就會被她們認為是幼稚,但男生只不過是對自己身體的極限好奇而已,青春期的男性對於自己的身體結構和體能的直線上升有著莫名的好奇,再加上與生俱來的攻擊性(書是這樣寫的,我過本人覺得我們男生只不過比較喜歡運動而已),所以總是對於各種挑戰躍躍欲試,想當然爾就會覺得妳們女生跑步的姿勢怎麼永遠那麼奇怪。
   或許男女先天上的差異,再加上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及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使的男女的關係更為複雜,成年以後,在相處時由於想法不同,更要注意彼此的措辭和互動,雖然有時候異性的想法真的無法讓人理解,但是還是要以包容的心態,畢竟自己也是有許多想法是需要被對方尊重的,或許講到一個敏感的問題,男女平等,男生和女生本來就不可能不一樣,社會該重視的不是去忽視這些不一樣,而是應該瞭解彼此間有哪些不同,然後尊重和體諒對方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