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97學年度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96002035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 討論一:《摩登時代》卓別林──為默劇奉獻的男人 == I.人員介紹 主講者:蕭凱元 參加者:張懿欣、謝奇峰、魏境含、楊舜捷、游輝鴻、...)
下一個→

在2008年12月25日 (四) 10:02所做的修訂版本

討論一:《摩登時代》卓別林──為默劇奉獻的男人

I.人員介紹 主講者:蕭凱元 參加者:張懿欣、謝奇峰、魏境含、楊舜捷、游輝鴻、葉信甫、洪子芸、林吟品 紀錄者:林吟品

II.內容概要   卓別林扮演的工人,在單一化的生產線中終於受不了而發了瘋,不但調戲工廠女秘書、還搞得工廠內部爆炸事件四起,最後被工廠送進監獄裡面。之後雖然出獄了,倒楣事還是沒完沒了,不但無緣無故成為示威遊行的主腦,被送進監獄之後,又莫名其妙的成為制止劫獄惡徒的英雄。出獄之後雖然有警方的推薦信,他在造船公司找了一個做苦力的工作,但還是搞砸了。就在他最失意落魄的時候,他遇到了一位在街上偷麵包被捉的正著的流浪小美女,她是一位失去雙親的女孩,她的父親被警察打死了,她和姐妹都被送進了孤兒院。兩人因為同是天涯淪落人而一見如故,從此成為一對不斷流浪、不斷逃跑的亡命鴛鴦。最後兩人好不容易找了個工作,想要安頓下來,無奈女孩被警察認了出來,最後又只好逃跑,就在女孩喪氣的說出:「努力又有甚麼用呢?」卓別林說:「別擔心,我們會適應這個時代的。」夕陽下,兩人攜手走上一條看似無止境的道路。

III.討論時間

一、羊群: 本片的第一個鏡頭,是以一群魚貫而入的羊群為開場,然後再接到一群工人。為何會用這樣的表現手法? (一)羊群是盲從的::用來影射那些工人是無目標的,如同沒有思想性的動物一般,在那些資本家(牧羊犬)的操縱下溫順的如羊群一般。 (二)被動:羊群往往是被動的,需要人來趕的。 (三)羔羊:在西方文化中,羔羊往往指那些被宰割的,也暗指工人們。 (四)剝削:我們剝削羊的毛和肉,也暗指資本家在剝削工人們的勞力。

二、自動餵食機: 發明家發明了自動餵食機,希望能讓工人一邊吃飯一邊工作,結果就是工人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透過這個荒謬的發明,諷刺資本家瘋狂的野心和毫無人道的剝削心裡,在他們的眼中工人其實與他們花錢買的機械是同等地位,工人被物化成「商品」。剝削變成了資本家對待工人的唯一方式,勞動者除了出賣勞力外變的一無所有。最後,老闆之所以拒絕使用自動餵食機的原因是因為餵食機is not practical(不精確、不實用),而不是機器不人性,這也證明了老闆根本就不把工人當人看。

三、罷工: 工人們在罷工時所舉著的牌子有「united」、「Liberty or Die」等,表達了在工廠的壓迫下人們根本就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四、工廠=監獄? 片中穿插了在工廠和監獄的畫面,我們認為可能是表達: (一)不自由:工廠就像監獄一樣不自由,工人們和囚犯一樣時間到就吃飯,時間一結束就上工,沒有自主權。 (二)可能反諷在監獄的日子反而比在外輕鬆自在:在監獄中不愁吃,不愁住,也不用擔心失業(本片拍攝背景為經濟大恐慌時期),因此卓別林甚至問典獄長是否可以晚點再釋放他,另外被釋放後還千方百計地想再回去。

五、美國夢 所謂的美國夢就是當時移民美國的人都抱著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夢想,但在摩登時代的結尾,女主角對卓別林哭訴說:「努力又有甚麼用呢?」戳破了大家的美國夢,而卓別林的回答也是:「別擔心,我們會適應這個時代的。」他的說法並不是改變或創造,而是適應,也指人們已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了。

七、齒輪 片中多次出現齒輪的畫面,甚至卓別林本人和機師等都曾被捲進齒輪中,這可能是諷刺中人已經成為了社會這個大機器中的一個小齒輪。

八、孤兒院 在女主角要被送進孤兒院時她逃跑了,照理說孤兒院應該是協助提供照顧的地方,但在當時對中下階層的輕視下,社會福利這方面並沒有真的在提供照顧。警察以年齡為由拆散了女主角和她的兩個妹妹;且在那時的社會背景,孤兒院非但不是孤兒們的避風港,反而將孤兒們賣做便宜的勞工或妓女。

九、溜冰 卓別林在百貨公司時曾蒙著眼睛在樓板邊緣溜冰,一不小心即可能摔個粉身碎骨,或許隱含人們在發展科技, 享受科技同時, 眼睛也是被矇著, 看不到近在身旁的危機。

十、總結 從卓別林的默劇作品中,我們可見他一直是關懷著社會的。他甚至還被當代的許多人認為是共產主義者而抵制它的作品、甚至迫使他得離開美國。然而從卓別林的默劇中,我們除了為它的幽默詼諧、或充滿機趣的嘲諷而發笑外,也能感受到卓別林對許多畸形的社會現象體察之深、用心之切;我們也發現劇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橋段、或物品可能都暗示、象徵著卓別林不願明說的批判。很高興能透過讀書會更深層地「讀」一部電影,在大家的知識經驗交流下,我們發現一部喜劇除了令人發笑外,背後其實還有許多的可能!

討論二:OOTS與網路、網路遊戲

I.人員介紹 主講者:葉信甫  參加者:蕭凱元、楊舜捷、林吟品、洪子芸、張懿欣 紀錄者:張懿欣

II.討論時間 一、OOTS 簡介:改編故事成為TRPG(Table role play game,紙上角色扮演遊戲) 起源:DMD(龍與地下城) 角色:吟遊詩人、矮人、人類盜賊、半身人、精靈、戰士 發展:DMD是在電腦尚未出現時研發的,隨後電腦出現後進入MUD時代,最著名的即為「萬王之王」,同時期台灣大約有上千個MUD但場景與角色皆相當類似。此外也開始出現網路遊戲。

二、單人RPG 簡介:設定一個角色,讓玩家帶入 特點:通常不強調畫面性,較為強調故事性吸引玩家 美式&日式RPG:前者呈現出壯闊感,後者則是強調精緻畫面,玩家彷彿置身於一個精緻的日式庭園中,一般說來美式在台灣較不討喜 RPG中的女性角色:以往容易淪為只展現美貌與肉體的花瓶,而由於寫故事的作者多半是男性,較少出現以女性角色為主的故事

三、變調的網路遊戲 簡介:輸入帳號進入線上世界和其他連線的玩家對打的一種遊戲形式,然而隨著網路遊戲的演變,玩家逐漸不重視故事 GM:系統管理者,負責維持整個網路遊戲秩序的人,可以取消或是授權玩 家各種權力 外掛:自動幫玩家練等打怪獸,累積經驗值,演變成玩家不再享受玩遊戲的過程,不再互相交流聊天,只靠外掛練功賺錢,變成「線上機器人」,一部分原因是玩家在現實世界希望將得到的寶物賣給其他玩家以換取現金(即所謂台幣戰士)。其外部效應為遊戲世界裡的通貨膨脹,導致新手難以生存;以及玩家的流失和玩家的「機械化」。 沒有結局:無論玩家如何努力玩,遊戲不會有結局的一天。這是因為網路遊戲公司商業利益要永續的手段。

四、網路遊戲之下衍生物 網咖:原先設定成提供知識與資訊瀏覽,然而在傳入日本台灣後卻演變成犯罪的溫床 網路沉迷者:由於在網路世界容易得到成就,沉迷於虛擬世界,而不願面對現實世界與人的直接接觸,即俗稱的NEET 御宅族(OTAKU):原先指對於某件事物專精到一定程度,而難以再講出其他事情的人,後來被動漫愛好者用來尊稱動漫領域的專精者,但由於「宮崎勤殺人事件」震驚社會,警方以「OTAKU殺人事件」稱呼,導致御宅族被污名化,一般容易與NEET搞混

五、後記 在討論過程中,有幾位社員分享以前自己也曾經以幾張白紙、一枝鉛筆和一本筆記簿創造出TRPG的故事。一陣討論後,主講者決定集眾人之力創造出一個「密室逃離」遊戲,引發了大家更多的興趣和討論……。


討論三:《臺北人》之〈遊園驚夢〉

I.人員介紹 主講人:張懿欣 參與者:蕭凱元、楊舜捷、游輝鴻、葉信甫、林吟品、洪子芸 紀錄:洪子芸

II.討論時間 一、簡介(開場介紹,紀錄略): 1.《牡丹亭》 2.《遊園‧驚夢》


二、平行結構(類似對應,更像是將同種模式或元素置放於不同時空)

1.人物: 錢夫人 ←→ 竇夫人 (正房、雍容華貴、宴客大手筆)

        月月紅  ←→   蔣碧月    (打扮、眼神、外放、搶親姊姊的男人)
        鄭彥青  ←→   程參謀    (稱呼「夫人」、軍服、白牙、領章、參謀)
                                                                               

2.敘述方式: 過去 = 現在 (《台北人》中較多是今非昔比,在此篇為特別)   南京 = 台北  (首都、繁華)

         第一人稱(主觀)與第三人稱(客觀)的對應
                                                                                

三、今昔對比:過去+現在--------過去--------過去+現在

                      遊園(徐)    驚夢(錢)
            →錢夫人的身份、地位、才華,都只存在過去
                                                                                

四、聯想

1.騎馬-性行為:「只活過那麼一次」→代表生命

              不同於《台北人》其他篇中的靈肉對立
              可能原因 (1)牡丹亭
                       (2)錢夫人性格(正經)
                    (3)主觀描述的結果
                                                                               

2.小說中的其他戲曲:《洛神》→暗示偷情

                   《貴妃醉酒》→暗示姊妹互搶男人

          余參軍唱《霸王別姬》,上馬→愚弄之前的騎馬

五、為什麼篇幅這麼長?(相較於《台北人》其他篇)

  此篇除故事主軸外,也以錢夫人的際遇講述崑曲的興衰(藍田玉在秦淮河畔時的風光到最後啞了)。這裡也透露出白先勇對崑曲的愛、惜,想重新發揚之意。

六、意識流(心理學):

  磨滅作者在小說裡的存在,特色為以角色的主觀意識去了解角色自身(而非第三人稱的側寫),此技巧在描寫錢夫人酒醉時的夢境尤為精采!

蕭:「白先勇的小說寫得很細膩,細微動作透露角色當下心情。」

    ex:程參謀提到《洛神》時,兩人四目相對,錢夫人馬上別過頭
        →心虛、想到故人                                                                                
    ex:錢夫人的夢境

     →宴會使她想起的回憶及秘密

七、宿命論

   歐陽子:「人生如夢」
   蕭:「孤芳自賞,杜麗娘與錢夫人相似的遭遇;宿命已定,美好的事物只能在夢中實現。這也是此篇命名為遊園驚夢的原因。」
   洪:「最後的結局不同,表現《台北人》的一貫主旨。」
   欣:「年輕人會變心,老人死了,而自己則色衰才敗。」

楊:「中國傳統的大團圓結局,一種諷刺。」

   欣:「過去炫染得過於美好。」
                                                                          

八、總結

   蕭:「以作者的成長背景和寫作當下的事,來研究作品的主旨。」
   欣:「白先勇一生堪稱順利,得到文壇的肯定,享有盛名,算是很幸福的作家。」

九、照片集錦 Image:DSC00094.jpg Image:DSC00095.jpg Image:DSC00098.jpg


類別「97學年度讀書會」中的文章

這個分類中共有2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