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s
出自KMU Wiki
Iman627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 一、 作者簡介 ==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1969 年 12 月 20 日-),出生於瑞士、居住在英國 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及製作人。他的...)
下一個→
在2014年11月22日 (六) 23:32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
一、 作者簡介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1969 年 12 月 20 日-),出生於瑞士、居住在英國 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及製作人。他的著作及所製作的電視節目慣以哲學角度,詮釋與探 討各種日常生活上所遇到的際遇。狄波頓的書寫類型涵蓋多種範圍。許多正面的書評表 示,狄波頓的文筆使得文學、哲學及藝術等題材為更多讀者所接受。
二、 本書摘要
作者將新聞分成政治、國際新聞、經濟、名人、災難以及消費來討論。 隨著我們看新聞的時間越長,越有可能被挑起我們的恐懼以及憤怒,在現代社會中, 新聞更扮演了民主制度的保證人,唯有透過媒體的報導我們才能看見領導人的所做所為, 但是我們是否能從中篩選而得到適切的判斷,這就是新聞給我們的考驗。另外由於網路的 興起,線上新聞附設的留言區則接漏了一般大眾對於現實社會的怒火,認為世界上的任何 問題沒有被解決是因為沒有瘦到果斷的處理,而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則是因為我們的統治 者都是惡棍或白癡。 我們距離災難其實都只有一線之隔,別人所犯下的罪刑並不是和我們都沒有關係,牽 一髮而動全身,世界是環環相扣的,如果這輩子都不曾有犯罪紀錄,有可能只是運氣跟良 好的際遇,使我們不至於需要犯罪。而對於八卦新聞,民主的進程包括對於尊嚴跟敬重的 需求,往往對於名人以放大鏡檢視,但我們必須理性客觀的看帶名人的私生活,不過這個 需要關注者素質的提升。
三、 佳句摘錄
1. 佳句:面對現實生活中種種令人眼花撩亂解困惑難解的事物,政治新聞應該激發人們 了解社會複雜機制的興趣,協助我們對於’社會改革的進程懷有名智的焦慮,並且平 靜的接受若干難以打破的限制。政治新聞應該在觀眾的想像中打造出一個面面具到且 堪可忍受的國家,藉此偶爾喚醒我們的自豪與集體的共鳴。政治新聞監督的對象不該 只有權勢人物,而是應該包括一切有愛社群發展的系統性缺陷,同時也體認到本身擁 有極大的能力,能夠透過期評論影響整個國家的價值觀 (p.271) 說明:小時候看新聞,不知為何下意識的個概念就是”政治新聞看看就好”有些看了 不知道在吵甚麼有些是真是假也傻傻分不清楚;但長大後總覺得政治新聞是重要的, 他不僅影響到了我們的權利權益甚至是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未來走向。理想的樣子究 竟是怎麼個樣子?之前講不明白的話作者精簡明瞭的點出精隨。
2.
佳句:「我們不該再繼續把較為傑出的名人視為奇幻的幽靈,只適合消極的仰慕或是私
底下的好奇。他們也是凡人,只是透過勤奮努力與策略性思考而達成了非凡的功績。
我們應該把他們視為值得研究的個案,一面加以仔細探究分析,一面將這項基本問題
銘記於心:『我能夠從這個人身上吸收到什麼?』……在未來理想的新聞服務理,每一
則名人報導在本質上都將是一篇教育文章:邀請我們像一位值得仰慕的人物學習如何
讓自己變得更好。」
說明:現今新聞大大小小的版面裡,娛樂新聞所占比例尤重。台灣社會大概由十幾年
前開始有了所謂的娛樂新聞節目─專門報導藝人消息。狄波頓點出了這一種「仰慕行為」其實早在古希臘雅典城邦時代就存在,只是那時候人們仰慕的是公民榮譽、藝術成就、
英勇行為等,並以此作為自身改善的目標,應是種正向的力量。綜觀現今娛樂新聞,
充斥著誰跟誰約會、誰跟誰分手、誰穿了哪牌禮服參加晚宴,卻用為數不多的版面報
導藝人在其演藝事業的成就,以及所做的犧牲與努力。這種新聞於藝人於大眾都是一
種不公平的訊息收發。我們不該盲目追求名人的光環,應當去學習了解光環背後的付
出;反之,亦不該將「仰慕」視為幼稚且可悲的行為,因為「對傑出人士的所作所為
不感興趣,其實是種高傲且令人難以置信的自我封閉行為」。
3.
佳句:「悲劇不該僅僅幫助維持良好的行為,也該促使我們寬容待人。對於一個殺害了
自己的配偶或子女的人能否產生同情心,有一大部分乃是取決於這個人的故事獲得怎
麼樣的講述:對這個人得知了哪些資訊,對他的動機有怎麼樣的了解,以及這個人的
內心世界以多麼深刻的洞見與複雜度呈現在我們眼前。」
說明:面對悲劇,人們的反應通常多半趨向同情被害者、譴責加害者,或許進一步以
此為討論話題,說服談話對象加入同情/譴責的行列。「新聞對於悲劇的報導,通常把
可怕的行為呈現為僅是某一個人特有的表現。」新聞報導的是「果」,但造成這果的「因」
很少被大眾自覺性的進一步思考。狄波頓提到:「這輩子不曾留下嚴重的犯罪紀錄,其
實有一大部分是運氣與良好境遇造成的結果…。」基於這項認知,面對悲劇,我們都
該留一點寬容的空間,不該只是一昧的譴責與謾罵,應當理性的去思索案件背後,這
個社會應該負起的責任。
4.
佳句:「生活在現代…時間就像是一枝速度飛快地羽箭,雖然方向充滿不確定性,卻具有誘人的上升趨勢…相對之下,前現代社會的人則是把時間想像成一個輪子,人生是
無可選擇的反覆循環…把時間是為輪子,而不是飛箭的社會,並不會有每十五分鐘檢
視一次新聞頭條的迫切需要。」
說明:這段話充分闡述了現代社會在科學與科技的發展下,新聞得以獲致重要地位的
原因,那就是因為在現在這個時代,變化與改進的現象必然毫不間斷地持續出現,而
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必須不停檢視新聞的原因之一。因為可能下一秒鐘在世界的另一
端會出現一項將從此徹底改變我們所認知的現實的非凡發展,這在現代這個快速變遷
的社會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實。而發展與改變並不局限於某一個面相,不論是科技、
經濟、災難、還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這都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急遽的變化。相較
於前現代社會的人,那個時候就算有能夠讓人隨時接觸到新聞的科技,當時的人也不
見得會有一天需要檢閱好幾次新聞頭條的心理上的需求。
5.
佳句:「我們自身周遭的一切很可能顯得平穩而安詳。在花園裡,微風也許吹拂著李樹
的枝條,灰塵或許緩緩積聚在客廳的書架上。不過,我們深知這種平靜乃是特例,不
足以反映出人生混亂而猛烈的基本狀態。所以,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平靜的狀態就不
免令人感到擔憂。由於我們內心懷有這種「災難隨時可能發生」的認知,所以才會在
等待新聞頭條顯示於手機螢幕上的時候,不自覺感到一股微微的恐懼。我們遠古的祖
先在黎明前的寒冷時刻想必也感受過類似的憂慮,納悶著太陽會不會再度升起。」
說明:我很喜歡這句,他精確地描述出其中一個我等待新聞時恐懼的原因,有人可能將「災難隨時可能發生」解讀成杞人憂天、不懂得活在當下,但我的解讀是心境轉換
的過程,這之中有心靈的脆弱與焦慮或者強大與堅強,那種矛盾卻真實的感覺,舉例
說明,在兩個人相戀、最幸福的時刻會留下眼淚、感到害怕、擔心下一刻失去;在失
去某個重要人或物傷心欲絕時,某個時刻會剎然停止哭泣,感覺人生、日子還是要走
下去;可能在潛意識中知道偌大的世界、地球不可能沒有發生對人類而言所謂的壞消
息、災難,縱使我們的周遭處在一個和平安詳之中,還是為自己打預防針似的,預計
下一刻可能將會摧毀對於我們而言身旁某個重要或熟知的一切。
四、 心得感想
林沛昀
作者以細膩的社會觀察訴說目前新聞媒體及社會之狀態,以及背後潛藏之態度與意 義,真的很佩服作者細微的觀察,且能從中理出清晰的思路,一一進行剖析。在閱讀本書 的過程中,雖然看似針對新聞媒體進行抨擊,但作者一再強調新聞媒體之功能,其一為從 事實資料中整理出關聯性,而非單純對於事情進行報導,因為民眾無法對於每一件進行一 一的了解,但將資料整理出關聯性並不等於新聞媒體可以恣意將自己的想法假冒事件的評 論報導出來,另一則為能讓社會有正向的改變,而從能帶給社會正向改變的觀點中,作者 又再次提出新聞媒體讓人弔詭的背後思想,理性來說,揭發政務官元之弊案固然重要,但 即使揭發這些弊案,社會底層最基礎的問題依然存在,且無法造成任何的改變,但人們會 為此開心且相信社會將越來越好,好像藉由以上的揭發,媒體得以發洩,也得以宣揚自己 的重要性,看到這一段,真的由衷佩服作者對於人性的了解,以及對於問題的洞見,不斷 的往下探索及揭發真正的原因,但有時也會覺得如果像作者一般批判,這個社會是否會充 斥了陰謀論,對於人的不信任。而作者也提到新聞媒體形塑了我們對於社會及現實的觀 感,還有內心的不安與恐懼,而人們嘗試在其中抓到一塊浮木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不斷 加深自己的恐懼,但也不斷的循環。而在整本書的描述中,作者以理性語氣以及嚴謹的用 字遣詞,此外也以幽默的方式進行比喻,如諷刺當前新聞只報導片段,就像站在僅一兩公 釐的距離欣賞一幅畫,看到影子便胡亂猜測下結論。看完本書除了對於自己參與及重視社 會、新聞的不足感到羞愧,羞愧自己沒有以更高的角度及視野看待目前社會的問題,只想 躲在心理學的屋頂下,自以為可以幫助到很多人而將所有時間投入,認為這樣自己也盡到 為社會負起責任,但忽略了新聞媒體早已像宗教深入我們的思考,甚至是心靈,如果能關 心新聞媒體才能真正改變、幫助社會,未來應學習如何專長與新聞進行結合,最後,真的 欽佩作者不愧精通語言、心理學、哲學以及美學,每一個細節及觀點在在顯露出跨領域的 整合描述。
王友聖 上了大學,住在沒有電視的宿舍已屆四年,當主要資訊來源從電視轉換到網路後,不 由得回頭審視台灣新聞媒體與那些僅能接受電視餵養偏頗資訊的人們,究竟能與「事實」產生多麼巨大的偏差,然而在急著指責台灣媒體亂象之前,也許我們更該先看看,新聞的 本質究竟是甚麼? 在《新聞的騷動》一書中,作者從政治、國際新聞、經濟、名人、災難與消費六個面 向深入剖析新聞供給與接受雙方的交互作用,以及兩者最終對整個社會造成的後果。然而 我認為最核心的一個概念,作者早在第一章就已經精準地提出了:把思考的工作交給別 人——而這也是我認為台灣媒體之所以能夠如此張狂而又輕易地煽動人群的原因,因為他 們早已習慣接收來自螢幕的所有結論,來者不拒葷素不忌。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只要睜開眼就能夠獲得大量到無法消化的訊息,若是翻閱網路尚 可慢慢地挑選、詳讀報導內容,有疑惑的話更可以當下搜尋查證,然而如果是打開電視新 聞,就只能看著無數訊息洪水般地從眼前奔流而過,像是把頭殼掀開來直接灌入影像與聲 音,最後能夠留下印象的就只剩最聳動、最浮誇、最不可思議的那些標題,然而它們卻未 必是你此時此刻最應該去關心的。《新聞的騷動》全書常常提及,其實在電視上播送的「現 實」常常背後都是由特定人群操作,可能是政府、可能是財團、可能單純是媒體自身,控 制著我們應該要關注甚麼議題,擁抱或者排斥某種政治立場、關注或者忽視特定的國際議 題,又或者是窺探並放大檢視哪個名人的個人隱私,於是受眾就在一波又一波的轟炸中追 逐一則又一則新聞,速食膚淺而健忘,從來不去思考它們究竟是真的必須還是無關緊要。 但是另一方面,讀者的習慣也影響著媒體的生態。在「災難」一章中作者也提到了, 我們喜歡看見那些罕以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充滿戲劇性的事件實際發生,尤其對於悲劇有 著極其偏執的期待。當然,看清這個世界究竟能發生多麼恐怖的事情或多或少可以幫助我 們有所準備與堤防,甚至是藉由那些既成的災難來改進自己與這個社會。然而那是奠基在 持續的關注與後續的討論,當那些悲劇被過度渲染得近似綜藝並被大量播送,觀眾就會變 得疲乏而口味愈發腥羶,最後就悲劇就真的只是遠離現實的「悲劇」,從而沒了那些助益 成為單純的表演。於此同時,迎合觀眾喜好的媒體就會理所當然地拿這些事件作為煙霧但 來混淆你該關心的東西,有心人士更可特意丟出一尾紅鯡魚去掩飾實際重要的議題。至 此,新聞就完全喪失了它原始作為社會上第四權的實質意義,而成為提供茶餘飯後的娛樂 節目。 回歸一開始的問題,新聞的本質究竟是甚麼?理想的新聞應該是甚麼模樣?作者在書 中就六大項目給了幾個理想的概念,整體而言就是給予事實的原貌、呈現宏觀的視野、提 供成熟細膩的批判與誘發更多更廣的思考。其實新聞就是在報導事實的同時進行教育,藉 由它的曝光度來影響整個社會的成長。他們是握有極大控制力的少數人,也因此需要有個 能夠與之抗衡的權力,而那力量部分來自政府、更多是來自群眾,所以說到底,想要有剛 才說的那麼理想的新聞,也許我們更先需要有理想的大眾。 那麼我想,首先,也許我們需要的是一群懂得思考的人民吧?
五、 問題討論
1. 問題:心目中理想的媒體是甚麼?
討論:我們有同學提出要客觀陳述事實,不加任何批判,但是我們有提出如何做到客觀,只要是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偏執或是盲點,資料的來源也很難完全做到客觀的把關, 因此要做到完全的客觀似乎有些困難;我們也有同學提到,在報導新聞時可以把以前 跟這個新聞相關的事件做一個回顧做成系列報導,這樣比較容易看出事情發生的始末 而不是片段,進而使人容易了解這一事件的意義與重要性,也可以聘請各方專家,進 行評論來讓閱聽大眾容易理解不同事件的內涵。
2. 問 題: 作 者 提 到「 新 聞 機構 值 得 稱 道 的 特 質 不 該 只 是 其 單純 蒐集 事實 的能 力,而 是 能 夠從 事實 資料 中整 理 出 關聯 性 的 技藝 -而 這 種技 藝 必 須 由明 智 的 偏 見加 以 鍛 鍊」 , 試 問將 資 料 整 理 出關 聯 性 , 過 程 中 必 定 帶 著強 烈 的 個 人 主 觀想 法, 而這 樣 的 想法 立基 於 自 己從 小 的 生長 背景 、價 值觀 等, 個案 主 觀 想法 是 否 就是 偏見 ?該 如何 與 明 智 的 偏 見區 分 ?
討論: 偏 見和 明 智 的 偏 見 的 差 異 可 能 在 於 自 己 有 沒 有 發 現 自 己 有 這 樣 的 想 法 ,而 自己 這樣 的 想 法可 能 的 來源 , 因 為自 己可 以覺 察 到 自己 真正 的 想 法 以 及來 源, 因而 可 以 進行 修 正 ,真 正 了 解那 些是 事件 背 後 所隱 含 的 真 正 意 義 ,而 哪 些 又是 自己 的 信 念與 價值 觀。
3. 問 題: 「 新 聞 沒有 以任 何細 膩 的 分 析 告 訴 人 們 一 項 『 困 難 』 的 決 策究 竟難 在 哪裡 ,而 只是 任 由 大眾 在 越 積越 深的 憤怒 下, 認 定 每一 項懸 而未 決的 問 題 都只 有 可 能是 極度 的 怠 惰、 愚蠢 或 惡 意 所 導致 的 結 果 」 針 對 這個 敘 述 , 我 們可 以 應 用 在 這次 台 北 市長 選戰,來 探 討 年 輕 世 代在 網路 上 的 "憤 怒 "和 " 期 許", 以 及媒 體 的 責 任 和現 況 嗎 ?
討論: 政 治 上 的細 節 今 天並 不 討 論 , 回 到 問題 的 本 質 - - -到 底 有 沒 有所 謂的 「 客 觀 」? 期 許 是甚 麼?我 們 的立 足視 野 是 甚 麼 ?累 積 的宏 觀, 有時 候比 以 為 的客 觀 還 要客 觀。
4. 問題:「新聞的喧鬧紛亂已經滲入了最深的自我當中。在當今這個時代,能夠達到片刻 的平靜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就,能夠安然入睡或是與一名朋友毫不分心地交談簡直有如 奇蹟──而且我們必須發揮多麼高度的自制力,才能對四面八方紛至沓來的新聞置之不 理,在一天的時間裡靜靜聆聽著雨聲和自己內心的思緒。」大家是否有相同的感覺?
試舉例自己的曾有過的想法與例子。 討論: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所有的訊息取之容易,在台灣,大多數的中老年人都 是藉由電視新聞得到資訊,相對下為較主觀的看法,年輕世代雖從網路上可看到多方 資訊可能較為能客觀思考,但現實層面上目前政治參與度還是以中老年人為主,政治 影響的層面便十分的龐大且深遠,經濟、文化、消費等等。回歸探討主要族群的主要 資訊來源──電視新聞,打開電視便有少至十家的二十四小時撥放新聞台,曾經困惑: 有這麼多新聞可以二十四小時撥放不停止嗎?世界上需要關心、了解的議題太多,大 氣層臭氧、烏克蘭戰爭、伊波拉病毒、罕見疾病資源的短缺與被忽視等等,但在台灣, 播報的往往不是這些議題,而是書裡提及的「新聞快報的內容其實是時間緊迫的編輯 從資料翰海中篩選出來及少量的資訊,且這些編輯每天都只能盡力猜測所謂的『一般 讀者』可能會想要知道哪些事情」,新聞的標題與內容往往是根據觀眾的口味而決定 的。曾與朋友戲謔的說道,只要看新聞台一個小時便足以,因為接下來的二十四小時 只是無數次的輪迴,不論內容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相信持續性轟炸相同議題、相同內 容與看法,久而久之也會令人精神乏力、喪失獨立思考,為了保護自己身受其害,大 腦將自動開啟漠不關心形式,抽離自我與這些議題的相關連性、日復一日過著獨善其 身的生活。
5. 問題:「新聞機構應當針對自己認為這個國家最主要的需求,而從中挑出能夠回應此一 需求的事件」在政治篇中,我很喜歡這個論點,想和大家討論,如果我們是新聞決定 者,那麼台灣目前最主要的需求是什麼?我們要給予什麼樣的新聞?
討論:相信大家普遍上認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的播報的方式、內容是十分需要加強改進的,曾經困惑地看著許多新聞台上的一個斗大的標題「綜觀世界」,然後開始報導中 國大陸的新聞,並沒有台獨或中台合作等政治性議題的介入思考,而是單獨此事來看, 難道台灣的世界觀只有中國大陸嗎?有時還只是中國偌大領土上一個不知名小鎮的奇 人軼事也被沸沸揚揚報導出來,深信這個世界有許多議題是需要我們關注的,了解世 界的每個角落、環境、氣候甚至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政治、經濟等)是身為地球上的最 大群居性的靈長類動物的我們是一項責任與義務。我認為台灣新聞中目前欠缺的是無 法掌握國際間的情勢、需要更多富有國際的報導,現實層面上,台灣一直以來在國際 上是沒有確切的立足之地,所以更應該努力的與世界接軌,在新聞上多方面的報導, 讓收看的公民間接、直接的培養國際觀,相信對我們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上有一定的效 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