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Perceiving Depth and Size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14年1月15日 (三) 10:24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Woody (對話 | 貢獻)
(雙眼位置)
←上一個
在2014年1月15日 (三) 10:25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Woody (對話 | 貢獻)
(binocular disparity)
下一個→
第106行: 第106行:
===binocular disparity=== ===binocular disparity===
*參照第237頁 figure 10.16 *參照第237頁 figure 10.16
 +*參照第238頁 figure 10.17
== Stereoscope(立體鏡) == == Stereoscope(立體鏡) ==

在2014年1月15日 (三) 10:25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深度知覺的困難

  • 參照第228頁 figure 10.1

文藝復興

  • Albrecht Dürer (阿爾布雷希特·杜勒1471-1528)

Image:10.1.jpg

文藝復興過程

  • 將眼見的呈現在畫中
  • 希臘、羅馬時期已到達相當不錯的情況
  • 中世紀曾經衰退
  • 在前文藝復興年代開始努力恢復
  • 文藝復興時確立
    • 如前述的Albrecht Dürer
    • 及Leonardo da Vinci (李奧納多·達文西)

pre-Renaissance(前文藝復興期)

  • 不完全的透視

Image:10.2.jpg Image:10.3.png

  • Albrecht Windows
    • Leonardo作法

Image:10.4.jpg

  • Albrecht Dürer

Image:10.5.jpgImage:10.6.jpg

    • 北方文藝復興重要人物

Renaissance(文藝復興)

  • 地區
    • 以義大利為中心
    • 延伸至北方(法蘭西、神聖羅馬帝國...)
    • 以及英格蘭
  • 影響範圍
    • 文學
    • 藝術
    • 科學

Leonard da Vinci

Image:10.7.jpgImage:10.8.jpgImage:10.9.jpg

  • 義大利
    • 科學家
    • 藝術家
  • 最後的晚餐

Image:10.10.png

depth cues (深度線索)

  • 各類深度線索

Image:10.11.jpg

Vergence

  • 參照第229頁 figure 10.2

單眼線索

  • 圖畫線索

Image:10.12.jpg

Relative Height

  • 地平線以上與以下
  • 參照第229頁 figure 10.3

Perspective Convergence

  • 又稱直線透視
  • 參照第230頁 figure 10.4

Familiar size

  • 參照第230頁 figure 10.5

Atmospheric perspective

  • 空氣透視
  • 參照第231頁 figure 10.6

Texture gradient

    • 質地遞變
  • 參照第231頁 figure 10.7

Shadows

  • 光線與陰影
  • 參照第231頁 figure 10.8

shading

  • shading and texture

Image:10.15.jpg

    • depth movement

Image:10.16.jpg

光線方向

  • 照相時機
  • 參照第232頁 figure 10.9

Motion paralla

  • 參照第233頁 figure 10.10

Deletion and Accretion

  • 阻檔與解除
  • 參照第233頁 figure 10.11

Occlusion

    • 重疊(近與遠)

Image:10.19.jpgImage:10.20.jpg

Range of Depth Cues

  • 各線索有效性不同
  • 參照第233頁 table 10.1

雙眼位置

  • 參照第234頁 figure 10.12
  • 閉上右眼,手指放在遠方物體上。手指不動換右眼來看

2D vs 3D

影像的形成

  • 參照第235頁 figure 10.13

Corresponding points

  • 參照第236頁 figure 10.14

Horopter

  • 參照第236頁 figure 10.15

binocular disparity

  • 參照第237頁 figure 10.16
  • 參照第238頁 figure 10.17

Stereoscope(立體鏡)

  • Wheatstone 19世紀發明
    • 使用鏡子
  • ViewMaster
    • 使用菱鏡及透鏡
  • 紅綠濾鏡
  • 偏光鏡
  • Autostereogram(單張式立體圖)

3D圖形

  • 左、右眼圖

Image:10.21.jpg

  • 簡易實體鏡

Image:10.23.jpg

實體鏡

  • 三種類型
  • 3D movies 古

Image:10.24.jpg

  • 3D movies 新
    • 帶動者 Avatar

Image:10.25.jpgImage:0.26.jpg

RDS (Random-dot Stereogram)

  • Autostereogram
    • “Magic Eye”box 8.2

Image:10.27.jpg

  • Anaglyph(紅綠立體圖)
    • 要帶紅綠眼鏡(左眼紅、右眼綠)

Image:10.28.pngImage:10.29.jpg

  • Google 街景也可以看3D
    • 拉下街景小人後,街景上按右鍵
      • 選3D mode on

Image:10.30.jpg

  • random-dot stereogram(隨機點立體圖)
    • Bela Julesz (1959)

Image:10.31.jpg

  • RDS anaglyph

Image:10.32.jpg

      • 受試者看到的

Image:10.33.jpg

  • RDS anaglyph
    • 要戴紅綠眼鏡( 接下來兩張要左綠、右紅)

Image:10.34.jpgImage:10.35.jpg

SF & stereopsis

  • RDS原空間頻率

Image:10.36.jpg

  • low spatial frequency

Image:10.37.jpg

  • high spatial frequnecy

Image:10.38.jpg

  • left=low/right=high -> rivalry

Image:10.39.jpg

binocular rivalry(雙眼競爭)

  • 雙眼競爭 box8.3

Image:10.40.jpg

da Vinci stereopsis(達文西立體圖)

    • amodal completion(非形式補整)

Image:10.41.jpgImage:10.42.jpg

Neural basis

  • disparity-selective cells(像差偵測細胞)
  • Stereoblindness(立體盲)
  • strabismus (斜視)
    • diplopia (複視)
    • convergence insufficiency(輻奏不協調)

對gradient反應之細胞

  • 刺激大腦可以使深度知覺改變

知覺歷程中之關係

  • 刺激、生理、知覺

Whiteout

P.244 Figure10.26

Holway and Boring (1941)

P.244 Figure10.27

Visual angle

P.245 Figure2.28 請回去想一想視角怎麼算?

  • 大致大小

P.245 Figure2.29

  • 單眼觀察
    • 遠近的trick

Image:10.45.jpg

Holway and Boring (1941)結果

P.246 Figure2.31

  • Visual angle again :p

P.247 Figure2.32

Size constancy

  • Size distance invariance

Emmert's law

P.248 Figure10.33

  • size-distance scaling S = K (R X D)
  • familiar size

P.248 Figure10.34

  • texture gradient and size

P.248 Figure10.35

Muller-Lyer illusion

P.249 Figure10.36

  • Gregory (1966)的解釋
    • 以大小恆常來解釋

Image:10.46.gifImage:10.47.png

  • 否證之一

P.250 Figure10.38

  • 否證之二

P.250 Figure10.39

Conflicting Cues Theory

  • Day (1989, 1990)

Ponzo illusion

  • 可以用大小與距離關係來解釋

Image:10.48.jpg

Ames room

P.252 Figure10.42 Image:10.49.jpg

  • Ames room 解釋

P.252 Figure10.43

moon illusion

P.252 Figure10.44

  • moon illusion之一種解釋

P.253 Figure10.45

行動與距離

P.254 Figure10.46

=Across species

Frontal / Lateral eye

  • 例如貓、兔

Sonar in Bat

Infant depth perception

  • Fox et.al. (1980) 利用 RDS 判斷視線

Familiar size in infant

  • Granrud, Haake, and Yonas (1985)
    • 利用 preferential reaching

Shadows

  • Yonas and Granrud (2006)

返回知覺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