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淡水紅樹林
出自KMU Wiki
在2012年12月26日 (三) 12:42所做的修訂版本
淡水河口自然保留區之背景 按行政院所公告之「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劃定了淡水河口保護區,此一保護區的保護對象為紅樹林沼澤生態系為主。淡水河口保護區依其自然資源的分佈特性,劃分出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關渡自然保留區。其中的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一般又稱為竹圍紅樹林保留區。其實在淡水河流域中紅樹林的分佈不限於此三個保留區,沿著淡水河河岸仍有零星散佈,最遠可達距出海口15 、16公里台北大橋及基隆河的百齡橋(劉炯錫,1995)。而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引起大家的重視,源自民國68年省屬水利局與台北縣政府水利課想開發淡水河畔的河川地,當時台北縣政府希望把這塊土地拿來蓋國民住宅,而保育人士認為紅樹林是我們的國寶,是很重要的生態系,因為那裏面生產力相當高,不能開發。在學界積極的爭取保護下,透過報章媒體的傳播,讓民眾瞭解紅樹林不但具有經濟、保安上的價值,且傳遞生態資源的重要性,為維持稀有的動植物,需對這樣一個特殊地區予以全面的保護,經過長期的論戰後,終在70年3月4日行政院院長孫運璿批示:『紅樹林生長地地區應予保護』下保留下來。在當時保育觀念薄弱的環境下,戰勝經濟開發的壓力,成為台灣生態保育史上劃時代的第一步。
淡水紅樹林生態保護區簡介 淡水紅樹林生態保護區位於新北市淡水區、淡水河北岸出海口5公里處,淡水紅樹林生態保護區範圍相當廣闊,從竹圍到鶯歌的河岸皆為保護區的範圍,面積為76.41公頃,屬於羅東林區的區外保安林;淡水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是淡水河從上游夾帶妮莎所堆積而成的海岸沙洲沼澤區,在漲潮時有三分之二的區域是在水中,因此成為相當特殊的潮間帶區域,蘊蓄了許多生物在此棲息。
不光只是紅樹林 水筆仔紅樹林是競爭力很強的樹種。在長高、分枝、生葉後,形成喬木樹形,即有樹蔭,再加上成群生長的效應,具有競光優勢,會抑制其它植物,例如底棲藻類、大型藻類、草本植物如鹹草、甘草(藻) 類的生長。而支持根與呼吸根的伸展,不僅使植株穩固地直立於軟泥、含水分、又有流水拖曳的灘地上,也會排擠其它草本、木本植物的生長。這種喬木競光與根系拓展的生物特性都有利於紅樹植物形成純林森林植相。形成茂密的森林後,更加速淤積,地形愈積愈高,樹林愈積愈鬱閉,終至成為陸域森林型態的生態系,而原來開闊的灘地型潮間帶生態系便消失了。
河口泥灘地與紅樹林生態系更迭的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圖三)。河口的水岸受到河相變化與水流沖刷影響,成為淤積岸與侵蝕岸。淤積岸是河川上游帶下來的泥沙沈降在流速較緩慢的水岸所造成的。如果河川營力、潮汐營力不改變的話,則原來水面下的的淤積岸會因泥沙堆積而逐漸升高,形成退潮時會裸露出水面的泥灘地。 但隨著紅樹林胎生苗著生在泥灘地上,許多泥灘地逐漸轉變為由紅樹林覆蓋的河口、河岸森林系統。其實紅樹林的存在本來可以增加河口棲地的多樣性,提供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棲地環境,但是由於紅樹林競光優勢、耐鹽優勢、河口內風平浪靜等因素,給予紅樹林生長擴張的優勢,這個優勢使泥灘地生態系被轉變為紅樹林沼澤生態系,再轉變為陸域森林生態系。在自然環境中,如果沒有強烈的天然擾動事件(如颱風、洪水),此一過程幾乎是不可逆轉的更迭演替,如此一來,原來河口環境的多樣性也就因紅樹林演替的不可逆性,逐漸成為陸地森林。 目前淡水河系紅樹林沼澤已是水筆仔純林,泥灘地已幾乎消失殆盡,只存在潮溝水際線,蘆葦草生地也限縮在陸地邊緣很小的範圍裡,關渡紅樹林沼澤正面臨陸域森林化的困境。由於水庫及堤防的建造,淡水河已經因為人為干擾而不容易出現巨大的天然事件,如大洪水,對淡水河的河相產生根本巨大的改變,以致許多泥灘地變成紅樹林與陸域森林後無法回復為淤積岸或泥灘地(圖三)。因此透過人為手段作適當的伐除管理即成為維護淡水河口生物多樣性的必要手段。
紅樹林擴張與棲地單一化 以生存在河口的生物而言,泥灘地是最重要的棲息環境之一,因為定時淹沒與裸露的泥灘地同時可被水生及陸生動植物所利用,水生動植物如水草、底棲藻類、貝類、蝦蟹類、多毛類、鱟等組成了河口泥灘地的生物多樣性,並提供涉禽鳥類,如鷸水鳥、哺乳類來此覓食、築巢。這些獨特的棲地條件創造了河口環境生態的豐富性。 因紅樹林具擴張性,有改變潮間帶灘地生態的能力,對沿岸濕地上需要裸露的泥灘地之無脊椎動物(如台灣招潮蟹)與遷移型海岸水鳥物種(如鷸?類)而言卻是競爭者。紅樹林成林後,植相單一化,並使裸露的潮間帶生態系變成海岸森林生態系,導致海岸水鳥失去覓食、繁殖之地,有礙海岸棲地多樣性以及生物多樣性的發展。 以關渡紅樹林生態系來看紅樹林的出現對潮間帶灘地的影響,關渡紅樹林沼澤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會處,兩河的匯流為關渡沼澤區帶來豐富的營養鹽,又因位於基隆河口淤積岸,形成裸露泥灘地,曾是北部地區重要的鷸?鳥類棲息地。然而這些鳥種在自然保留區的數量已大幅減少(圖四),現在此處的鳥類是以棲息在樹林梢的鷺鷥(黃頭鷺)最為優勢(圖五) 。
淡水河口紅樹林疏伐試驗 海岸及河口的濕地經營管理已是國際上濕地保育工作的重要一環,根據香港米埔濕地(Maipo Marsh Wetland)的經營管理計畫內容顯示,米埔濕地之紅樹林分為基圍紅樹林(Geiwai mangle)及泥灘紅樹林(mudflat mangle)兩種,因基圍(魚蝦蟹池的香港用語)紅樹林的落葉能提供魚蝦蟹之食物來源,因此不建議伐除;而泥灘區之紅樹林則於每年10月進行紅樹林胎生苗之移除作業,並將紅樹林密度控制在0.73株/ m 2範圍內,其目的即在保全鷸科水鳥能有覓食、築巢之棲地。顯見適當的人為介入是維持紅樹林濕地多樣性的方法之一。 於2007年初,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合作,進行一項淡水河口紅樹林濕地疏伐可行性評估的研究計劃,選擇社子島南岸的一塊紅樹林進行試驗(圖七) 。以人工方式去除了一片約0.2公頃的紅樹林成為裸露灘地,並在泥灘地上、原有淺溝的位置,以人工或機械方式,挖掘一條潮溝 。 由於不同的濕地型態會吸引不同的生物棲息(表一),因此本試驗將在棲地環境營造完成後,調查紀錄鳥類以及底棲生物等各類生物的消長變化,並與未疏伐前的調查結果作一比對,來評估紅樹林疏伐後,棲地經營管理的效益與生物多樣性的潛力。目前初步觀察結果(2007年5月),已有一百餘隻的鳥類利用這塊小小的棲地休息與覓食(圖九),鳥種包括黃足鷸、黑尾鷸、磯鷸、大白鷺、小白鷺等。顯示這樣的泥灘地在淡水河口相當缺乏,許多水鳥很快就利用這樣一塊新生的棲地。
結語 紅樹林在河口地帶因具有耐鹽、耐淹及競光等優勢,而廣泛分佈於河口地帶,且常成為新生泥灘地的先驅植物,當紅樹林進駐定植後,易形成鬱閉性的陸域森林,改變原本棲地型態,因此原本利用泥灘地的鷸?科鳥種將完全變更為黃頭鷺等樹林性鳥種,而原本為關渡紅樹林沼澤區優勢種的台灣招潮蟹亦完全滅絕。以生物多樣性保育的角度來考量,棲地的多樣是維繫生物多樣的基礎,裸露的長灘、沙灘或泥灘潮間帶是無數蝦、蟹、貝等所依賴的棲息地,若以人為方式改造成紅樹林森林類型的棲地,棲地單一化了,台灣海岸的生物多樣性也就減少了。淡水河河口的水筆仔紅樹林因過度擴張而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的結果,值得我們重新審視紅樹林作為生態保育指標物種的角色,並為維持淡水河口的棲地多樣性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