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哈哈歡樂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11年11月26日 (六) 23:39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Lubyhung1991 (對話 | 貢獻)
(緣起)
←上一個
在2011年11月26日 (六) 23:39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Lubyhung1991 (對話 | 貢獻)
(緣起)
下一個→
第1行: 第1行:
== 緣起 == == 緣起 ==
-[[Image:0803.jpg|250px|middle]]+[[Image:0803.jpg|250px|right]]
          經歷2011年屏東楓港義診,深感中醫的博大精深與自身的不足,因此促起此次讀書會活動,並邀請學長姐一同進修,期望能夠從此次讀書會獲得更多中醫的相關知識且將原先已有的概念更加強化。           經歷2011年屏東楓港義診,深感中醫的博大精深與自身的不足,因此促起此次讀書會活動,並邀請學長姐一同進修,期望能夠從此次讀書會獲得更多中醫的相關知識且將原先已有的概念更加強化。

在2011年11月26日 (六) 23:39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緣起

          經歷2011年屏東楓港義診,深感中醫的博大精深與自身的不足,因此促起此次讀書會活動,並邀請學長姐一同進修,期望能夠從此次讀書會獲得更多中醫的相關知識且將原先已有的概念更加強化。

摘要

(一)八綱辯證

          一般在辯證論治的過程中,先透過辯論分析各種症狀,得到疾病的病因、病位、病變性質以及邪正雙方力量對比等各方面情況的病理概括,再針對病證採取對應的治療方法。

          八綱是各種辯證方法的綱領,八綱也就是陰陽、表裡、寒熱、虛實,陰陽為八綱總綱,可以概括其他六綱,及表、熱、實證屬陽,裡、寒、虛證屬陰。表裡為辨別病變部位和病勢趨勢,一般新病、病程短者多屬表證,而久病、病程長者多為裡證;而寒熱是症狀的徵候表現,寒證者惡寒喜暖,小便清長,大便稀溏,熱證者發熱喜涼,口渴喜冷飲;另外虛實為邪正的消長,虛就是正氣虛缺,實就是邪氣盛實。

(二)臟象學說

          臟象是中醫推究生理機制的指導理論,相當於西醫的生理、病理學。其中臟為五臟︰肝、心、脾、肺、腎,屬裡;腑指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屬表。又中醫結合陰陽五行,分別將五臟依五行(木、火、土、金、水)配對,形成中醫獨特的辯證觀。

          以肝腎為例,肝屬木,喜疏泄,調暢氣機,所以當肝氣疏泄不暢,抑鬱於身,則可能出現易怒等情志失常的現象。腎則屬水,為先天之本。主水,主藏精。故當腎氣不足,則影響全身的內分泌和泌尿系統;另外腎主骨生髓,其華在髮,開竅於耳,所以精氣不足,就容易白髮、聽力減退。

(三)溫病

         11/22這堂課請了郭勇麟醫師來上傷寒和溫病,醫師清楚的整理讓大家對傷寒論和溫病條辨這兩本書有初步的了解。傷寒論是東漢張仲景所寫,病有分三陽和三陰,三陽是指太陽、陽明、少陽,三陰是指太陰、少陰、厥陰。各種病都有其脈象、症狀及適合的用藥,舉太陽病來說,「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濇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溫病條辨是由清朝溫病四大家所寫,分衛、氣、營、血,也是有各自的症狀和適合的用藥,舉衛分證來說,「溫熱病邪,侵犯膚表,常見於外感溫熱病之初期;故常伴有肺經病變」,適合用藥有銀翹散、金銀花、連翹、薄荷、桔梗等。

心得感想

         一切緣起都從2011年暑假開始,我們來到屏東楓港,進行為期四天的義診。在這個依山靠海的小鎮醫療資源十分缺乏,我們在學長姐的帶領下,完成國小衛教、民眾衛教和義診。行前訓有義診相關訓練,如量血壓、家訪技巧、診斷傷寒、如何進行推拿等,不過服務期間驚覺自己所學是遠遠不夠的,而在治療的現場,跟隨著中醫師的腳步,也發現有許多是臨床經驗得來的治療方式,是無法從書本上得到的,例如有一位醫師取膝蓋的一個穴,治好了病人右手不舉的情形,醫師還特別跟我們說那是他老師收為徒三年後才教他,那是在正規穴道圖裡找不到的。但最令人難忘的是病患離去時對我們說的感謝,那一聲「感溫喔」透入心坎,說得我們頗不好意思,又難過自己能力不足而不能幫他們更多忙。為了那一個個的笑顏與感謝,我們組成了讀書會,鑽研書中的中醫知識,相互討論與學習。

          先是複習之前已有的概念──八綱辯證,這是中醫裡最最基礎的概念,也是幫助我們對病人下診斷的一條準繩。陰陽為總綱,概括表、裡、寒、熱、虛、實,辨明八綱所代表的意思與性狀就能下初步的判斷,分析病人的問題所在。舉例而言,如果有一位病人這一兩天有發燒、畏寒、頭痛、鼻流清涕,舌診舌淡紅苔白,這位病人可能是風寒表症。畏寒為寒症的臨床表現,而發燒、畏寒頭痛、鼻流清涕為表症症狀,「風」則指的是外感,即感冒,這項代表的是促使身體生病的原因(病人看診又恰逢流感盛行季節,故做此判斷)。接續的討論是臟象學說,這個部分包含中醫的臟腑,因為名稱與西醫譯字使用混淆的關係,再加上中醫獨特的解釋系統,是較難理解的部分,但其實這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在真實病人面前,並不會像書上寫的那樣,所有典型的症狀都含括,而是會混雜不同的病症,你必須開口問,有技巧性的抽絲剝繭,才能找到最終的答案。因此在問的過程之間,心裡必須要有一個藍圖,知道該問什麼問題,刪去不可能的選項,而那個藍圖的建立就是依據臟象學說的概念。中醫有四診──望、聞、問、切,原以為「切(把脈)」是最重要的部分,但經學長說明後才知曉「問」才是精華所在,其他的都是觀察、幫助下判斷的工具。

         另外,我們每次都會討論一至兩個真實案例,模擬病人就坐在自己前方,而自己該如何問問題。通常會有一位主持人在台前主持,請大家針對病例發言,假若沒有人主動發言,主持人就會直接指定人回答。一開始會先給一些基本資訊,隨著我們問的問題逐漸增加,主持人釋放出病人的相關訊息就越多。接著我們會試著做出結論,然後主持人會揭開謎底,並做說明。以這種方式可鍛鍊自己的問話技巧,將所學統整起來,收穫是相當豐富的;且被主持人點名回答會有強大的壓迫感,能促使自己不懶散,跟上讀書會的進度,富挑戰性更可督促自己。在明年初義診團之前,我們會持續以這種方式來訓練,增強自己的能力。

         雖然讀書會告一個段落,但我們的學習仍是持續的,為明年義診做最好的準備,期盼能幫助當地居民,讓他們露出燦爛的笑容。

問題討論

問題:病患身體感到濕熱會盜汗,心煩悶且失眠,腰膝痠軟已半年。 症狀:口乾喜飲,大便乾結,小便短黃。 由上述很明顯與心腎相關,接著要深入了解是陰陽表裡寒熱虛實。 課程內容是一位心腎交惡病患,但主要講到的是陽盛還是陰虛的差別,這兩者出現的徵兆是一樣的,出現的都是熱症,但是處理方式卻很不同,要辯證之較重外顯幾乎無法,唯有切法,但中醫理論中有說道,切而知之只能為之巧,我們希望能做到望而知之。後來學長又提到所謂的診斷是望聞問切,事實上是漸進式的,也就是說每項都要做到才是好的診斷不要執著於古時的句讀;但對我們而言,卻又產生了另一個我們無法處理的問題───氣虛與陽虛,兩者虛症表現類似,後來結論出其中主要的差別就是陽虛會有寒的現象,氣虛則沒有。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