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zinga!來抓我啊 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11年4月28日 (四) 22:00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97003048 (對話 | 貢獻)
('''暗紅色研究''')
←上一個
在2011年4月28日 (四) 22:01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97003048 (對話 | 貢獻)
('''告白''')
下一個→
第74行: 第74行:
去年暑假在圖書館借了愛倫坡短篇故事集,便對推理小說有了興趣。之後看了公視迷你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就對夏洛克‧福爾摩斯這個人物產生好奇:個性古怪,可以在短時間的觀察中,看出一個人的過去和生活習慣,擁有準確的分析能力推敲出案子中的所有環節。於是買了原著來看,發現影集第一集就是改編自第一本「暗紅色研究」,很巧妙地將原著中的細節穿插進影集中,眼尖的觀眾在看到那些細節時都能發出會心一笑。影集中的人物設定和原著相同,只是將時空背景搬到現代,所以可以看到福爾摩斯用顯微鏡找出證物中的蛛絲馬跡,華生用部落格寫出對福爾摩斯的觀察,很新奇有趣。 去年暑假在圖書館借了愛倫坡短篇故事集,便對推理小說有了興趣。之後看了公視迷你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就對夏洛克‧福爾摩斯這個人物產生好奇:個性古怪,可以在短時間的觀察中,看出一個人的過去和生活習慣,擁有準確的分析能力推敲出案子中的所有環節。於是買了原著來看,發現影集第一集就是改編自第一本「暗紅色研究」,很巧妙地將原著中的細節穿插進影集中,眼尖的觀眾在看到那些細節時都能發出會心一笑。影集中的人物設定和原著相同,只是將時空背景搬到現代,所以可以看到福爾摩斯用顯微鏡找出證物中的蛛絲馬跡,華生用部落格寫出對福爾摩斯的觀察,很新奇有趣。
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和其他推理小說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他將內容分成兩個部分,前半段主述發現命案、分析推理過程、找出兇手身分,後半段則是在描寫追捕兇手過程或是兇手說明犯案原因。大部分的推理小說都在最後一段才指出兇手是誰,刻意製造出驚悚的效果。而福爾摩斯除了著重於推理過程更添加了緝捕兇手過程,增添了不少閱讀樂趣。柯南‧道爾承襲了愛倫坡的推理分析,並為故事加上刺激的冒險過程,所以福爾摩斯系列能夠受到各年代的歡迎,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和其他推理小說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他將內容分成兩個部分,前半段主述發現命案、分析推理過程、找出兇手身分,後半段則是在描寫追捕兇手過程或是兇手說明犯案原因。大部分的推理小說都在最後一段才指出兇手是誰,刻意製造出驚悚的效果。而福爾摩斯除了著重於推理過程更添加了緝捕兇手過程,增添了不少閱讀樂趣。柯南‧道爾承襲了愛倫坡的推理分析,並為故事加上刺激的冒險過程,所以福爾摩斯系列能夠受到各年代的歡迎,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
 +
== '''告白''' == == '''告白''' ==
第93行: 第95行:
一位中學女老師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四歲女兒意外溺斃,後來經她私下調查,原來是班上兩位學生謀殺的,但殺人動機實在荒唐。痛失愛女的老師辭職,不向警方申請重新調查,而在結業式那天向全班學生告白真相,並透露了她的復仇計畫,在學生們的心底種下恐懼的因子… 一位中學女老師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四歲女兒意外溺斃,後來經她私下調查,原來是班上兩位學生謀殺的,但殺人動機實在荒唐。痛失愛女的老師辭職,不向警方申請重新調查,而在結業式那天向全班學生告白真相,並透露了她的復仇計畫,在學生們的心底種下恐懼的因子…
作者利用《罪與罰》的反推理手法來心理分析新世代教育和校園犯罪,各篇章由受害者親人、嫌疑犯學生、嫌犯的家人及女同學等主觀視角分別告白,一步步逼近犯罪動機的核心,藉此也提出許多重要問題,像是師生親子關係如何有效溝通、校園犯罪的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懲罰該如何拿捏、如何與疑似有問題的學生相處來預防犯罪、如何落實個別化人格教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規章是否該檢討等等,適切地用個人的自白故事點出當今教育出了問題的因果所在。 作者利用《罪與罰》的反推理手法來心理分析新世代教育和校園犯罪,各篇章由受害者親人、嫌疑犯學生、嫌犯的家人及女同學等主觀視角分別告白,一步步逼近犯罪動機的核心,藉此也提出許多重要問題,像是師生親子關係如何有效溝通、校園犯罪的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懲罰該如何拿捏、如何與疑似有問題的學生相處來預防犯罪、如何落實個別化人格教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規章是否該檢討等等,適切地用個人的自白故事點出當今教育出了問題的因果所在。
 +
 +
'''三、佳句摘錄''' '''三、佳句摘錄'''

在2011年4月28日 (四) 22:01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大家分享

嫌疑犯X的獻身

柯雅齡

一、作者簡介

東野圭吾(1958-)

出生於日本大阪,大阪府立大學畢業。 1985年以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得獎作《放學後》出道。 1999年以《祕密》獲得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2006年以《嫌疑犯X的獻身》獲得第134屆直木獎以及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   東野圭吾早期作品多為精巧細緻的本格推理,最具代表性的即是青春推理之「加賀恭一郎」系列,主人翁加賀刑事冷靜帥氣,風靡不少女性讀者。之後東野作風逐 漸超越推理小說框架,其創作力之旺盛,讓他躍居日本推理小說界的頂尖作家。1998年的《偵探伽利略》、2000年的《預知夢》以及2005年的《嫌疑犯 X的獻身》皆以物理學教授「湯川學」為主角,是目前最熱門的推理系列作,且均已改拍成電視劇或電影,轟動影視圈。另,1999年推出時序跨越19年、細膩 描繪主角與周遭人物心理的犯罪小說《白夜行》亦改拍成電視劇及舞臺劇,東野圭吾的作品影像化幾乎已等同票房保證;2008年聲勢更是如日中天,新作《流星之絆》一出版旋即改編為日劇,收視居高不下,並緊接推出《伽利略的苦惱》與《聖女的救贖》兩本湯川學系列作;2009年出版最新力作《悖論13》與《新參者》(加賀恭一郎系列),目前擔任第十三任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

二、本書摘要

究竟愛一個人,可以愛到什麼地步? 究竟什麼樣的邂逅,可以捨命不悔? 邏輯的盡頭,不是理性與秩序的理想國,而是我用生命奉獻的愛情。 「這是我能想到最純粹的愛情、最好的詭計!」 東野圭吾自信之作,創作生涯偉大的頂點! 超越推理公式,探討更深刻的人性與生命議題! 一個人究竟可以為另一個人賭命到什麼程度? 總是透過窗戶凝視著隔壁女子的孤獨數學天才,和女兒相依為命於都會一隅的寂寞女子,兩道孤寂的靈魂,因為一場偶發的犯罪交會,他決定獻出一切,只為帶給她永恆的幸福。 面對著這般義無反顧的犧牲,她又該如何做出人生最困難的抉擇? 這段賭上生命的愛情之路盡頭,將會有著什麼等待著兩人? 在大學時代曾被譽為百年難得一見的數學天才石神,如今只是一名單身、不起眼的高中數學教師,每天唯一的樂趣就是去固定的便當店買午餐,只為了看一眼隔壁鄰居,在便當店擔任店員的靖子的身影。 靖子帶著獨生女美里逃離粗暴的前夫,兩人相依為命地生活在大都市的一角。某天靖子前夫找上門來,兩人爭執不下之際,靖子失手殺死了對方。此時,石神出現在茫然失措的母女面前,提出由他來收拾善後的建議。 這世上不可能存在完美無缺的完全犯罪,然而以草薙為首的調查陣營始終找不到突破的可能性,只好向任教於帝都大學的湯川學求救。而身為石神大學時代舊友的湯川,又該如何接下這來自老同學的挑戰書?

三、佳句摘錄

「所謂的考察,就是思考後仔細省察所得到的結論,如果只因為實驗得到預期的結果而感到慶幸,那純粹只是感想。」 「結果之中必然有原因,將這兩者結合,就能得出合理的解釋。」 「武斷造成錯誤。」 「這個世上沒有無用的齒輪,也只有齒輪半身能決定自己的用途。」 「天才才會這樣做。他會選用極為單純、但是常人想像不到、常人也絕對不會選擇的方法,將問題一口氣複雜化。」

四、心得感想

以前在「偵探伽利略」這部日劇上檔時,就曾感受過東野圭吾老師藉由創造一個天才的物理學家湯川學幫助刑警們從科學的角度來處理很多看似怪力亂神(Ex:人體自焚等等)令人匪夷所思的案子,他以冷漠的理性態度解開一切謎團,還給受害者一個遲來的正義,一步一步的解謎的過程中讀者常會有「啊!原來是這樣呀!」「什麼?這也太意外了吧!但是好有道理呀!」這類的想法,是一部非常耐人尋味的作品。 然而,這次的「偵探伽利略---嫌疑犯X的獻身」卻是以一個很不一樣的方式來闡述,一開始讀者們就先知道誰是兇手,再加上一個癡情(或者該說是因為為了報答兇手給予曾經尋短的他活下去的動力)的幫兇(石神)為了掩護兇手做了很多很多的對策,甚至為了讓警方錯判死者死亡時間而去犯了另一件殺人案,以調換屍體的方式來成全兇手的不在場證明,這些厲害的手段與湯川教授循著蛛絲馬跡以精闢的邏輯思考一一解謎的過程交織成了本書令人拍案叫絕的情節。然而,除了一開始就已知兇手這點鋪程跟以往的內容有別之外,更添加了一些令人心酸的元素,雖然說殺人這件事本身就是不對的,但是,對於受盡被害者騷擾的兇手(靖子)而言,被害者的死何嘗不是種解脫?湯川教授在推敲犯案以及和石神交心的過程中,知道了這位老同學心中的用意,因此曾經一度拒絕再幫助刑警破案,然而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將一切水落石出。而兇手(靖子)在幫兇(石神)的幫助下,害怕徬徨的心漸漸安定了下來,以為可以過著安靜幸福的餘生時,知道了石神為他所作的遠遠超過他所知道的,於是他認了,認了一切的錯。看到靖子出現在警察局跟他哭訴對不起時,幫他頂下一切罪狀、自始至終都很坦蕩無謂的石神最後崩潰流淚了,這之中到底誰對誰錯,又有誰能說得清呢?這可以說是這部作品給我的最大衝擊了。



暗紅色研究

王巧玲

一、作者簡介

亞瑟˙柯南˙道爾,1859年生於蘇格蘭愛丁堡。曾入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就讀,後定居倫敦。由於並不熱衷醫務,是他有許多空閒時間,從事福爾摩斯探案的書寫工作。第一篇成名作品《暗紅色研究》於1886年完成。1890年在《四個人的簽名》出版後,他放棄了醫務專心寫作。柯南˙道爾一生多采多姿且曲折離奇。他是個歷史學家、捕鯨者、運動員、戰地通訊記者及唯心論者。他曾親自參與兩件審判不公的案子,並運用他的偵探技巧證實那罪犯其實是清白的。 1902年,柯南˙道爾因在波爾戰爭中於南非野戰醫院的優異表現榮封爵士。逝於1930年。

二、本書摘要

《暗紅色研究》是亞瑟‧柯南‧道爾的第一部長篇偵探小說,亦是名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初登場之作。福爾摩斯與夥伴華生醫生遇到了兩件連續殺人案,案中指引他們的線索,是出現在謀殺現場牆上用血寫成的字『RACHE』。循著兇案追查真相,發掘了背後一連串兇手與兩位被害者在美國鹽湖城的悲慘際遇。

三、佳句摘錄

1.「你知道,」他(福爾摩斯)解釋道:「我認為一個人的腦子最開始時就像一個空的小閣樓,你必須放入你所選擇的家具。一個笨人會放入任何他看到的木頭,而把可能有用的知識擠得沒有地方放了,或者,最好也不過是把那些知識與其他東西亂擠在一堆,要用的時候也不容易找出。因此,一個有技術的工作者,會很小心的選擇放入頭腦閣樓中的東西。他只會存入有助於他工作的工具,不但存入很多這類的工具,而且非常有秩序的排列在那裏。如果認為那個小閣樓的牆是有彈性、可以無限制擴張的,那就錯了。因此,有時候你必須忘記一些你已知的東西。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除非是有用的知識,否則就不要存進去。」

2.他(福爾摩斯)會在傍晚時分,靠在手扶椅中,閉著眼睛,不經意的撥弄橫在他膝頭的琴,有時音調宏亮而憂傷,偶爾愉悅而充滿幻想,很明顯的,它們是反映出他當時腦中的思維。但是,是音樂幫助他的思想,還是弄出的音調僅僅是他冥想的結果,就不是我所能決定的了。

3.「沒關係,」我(華生)回答,「我的筆記中有所有的事實經過,將來人們會知道的。在此同時,你得為你的成功感到滿足,就像羅馬守財奴一樣-雖然人們對我嗤之以鼻,但當我望著我箱中的錢財時,我內心仍暗自竊喜。」

四、心得感想

去年暑假在圖書館借了愛倫坡短篇故事集,便對推理小說有了興趣。之後看了公視迷你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就對夏洛克‧福爾摩斯這個人物產生好奇:個性古怪,可以在短時間的觀察中,看出一個人的過去和生活習慣,擁有準確的分析能力推敲出案子中的所有環節。於是買了原著來看,發現影集第一集就是改編自第一本「暗紅色研究」,很巧妙地將原著中的細節穿插進影集中,眼尖的觀眾在看到那些細節時都能發出會心一笑。影集中的人物設定和原著相同,只是將時空背景搬到現代,所以可以看到福爾摩斯用顯微鏡找出證物中的蛛絲馬跡,華生用部落格寫出對福爾摩斯的觀察,很新奇有趣。 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和其他推理小說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他將內容分成兩個部分,前半段主述發現命案、分析推理過程、找出兇手身分,後半段則是在描寫追捕兇手過程或是兇手說明犯案原因。大部分的推理小說都在最後一段才指出兇手是誰,刻意製造出驚悚的效果。而福爾摩斯除了著重於推理過程更添加了緝捕兇手過程,增添了不少閱讀樂趣。柯南‧道爾承襲了愛倫坡的推理分析,並為故事加上刺激的冒險過程,所以福爾摩斯系列能夠受到各年代的歡迎,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告白

林雅淳

一、作者簡介

湊佳苗

一九七三年生於廣島縣。武庫川女子大學家政系畢業。二○○五年入圍第二屆BS-i新人腳本獎佳作。二○○七年獲得創作Radio Drama大獎。同年以〈神職者〉獲得第二十九屆小說推理新人獎。二○○八年收錄該作的出道作《告白》獲得週刊文春「Mystery Best 10」第一名以及第六屆本屋大賞第一名。其後尚有作品《少女》、《贖罪》、《為了N》。 獲獎紀錄 2009年書店大獎第1名 第29回小說推理新人獎-週刊文春「2008年Mystery Best 10」第1名 寶島社「2009年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第4名

二、本書摘要

一位中學女老師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四歲女兒意外溺斃,後來經她私下調查,原來是班上兩位學生謀殺的,但殺人動機實在荒唐。痛失愛女的老師辭職,不向警方申請重新調查,而在結業式那天向全班學生告白真相,並透露了她的復仇計畫,在學生們的心底種下恐懼的因子… 作者利用《罪與罰》的反推理手法來心理分析新世代教育和校園犯罪,各篇章由受害者親人、嫌疑犯學生、嫌犯的家人及女同學等主觀視角分別告白,一步步逼近犯罪動機的核心,藉此也提出許多重要問題,像是師生親子關係如何有效溝通、校園犯罪的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懲罰該如何拿捏、如何與疑似有問題的學生相處來預防犯罪、如何落實個別化人格教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規章是否該檢討等等,適切地用個人的自白故事點出當今教育出了問題的因果所在。


三、佳句摘錄

1.內心軟弱者會欺負比自己更軟弱的人

2.請以生命之重,反省所犯之罪

3.我希望他們認清自己的罪過,認識生命的寶貴,了解自己犯下重罪,然後背負罪惡活下去

4.請了解生命的重量

四、心得感想

第一次聽到「告白」兩個自,以為是一部純愛的作品,看見介紹後才知道,其實這兩個字是說出一切真相的意思,而且是說出一件命案的事實。這次除了小說外,我還看了電影版,每個角色的立場都很明確甚至有些偏激。在一群學生嬉鬧吵雜下,老師在教室裡說出女兒被殺死的真相,語氣平淡,眼神中卻帶有堅毅的眼神,透過簡單告白,來作為她的復仇。導演的黑色風格令人不寒而慄,在插曲部分故意使用很歡樂的音樂,來帶出恐怖且扭曲的人性黑暗面,這種不舒服感並不是血腥暴力所帶來的,而是一種反諷挑戰自己的道德所產生的不協調感。帶著全知的角度來看整個事件,從各角度的告白來得知每個人心中所想,最後再用老師用收尾,首尾呼應。整部作品探討到校園霸凌、媒體亂象、生命的價值,青少年的行為偏差透過學校教育所能矯正的有限,生命的重量是不可以開玩笑的,無知可以不受法律制裁,但是不能沒有人出面糾正,最基本的倫理正義還是由家庭做起。

人體農場

蔡佳洵

一、作者簡介

派翠西亞.康薇爾的職業生涯由跑社會新聞為開端,接著到法醫部門當一名檢驗紀錄員,也開始以自身的法醫工作經驗寫小說,但並非很順利,後來聽從他人建議將原本以男偵探為主角的構想改以女法醫為主軸。終於再1990年出版第一本偵探小說《屍體會說話》,這本書問世後一炮而紅並且得到許多獎項。女法醫系列,不僅是暢銷排行上的常客,且翻譯成多種語言,甚至還拍成電影。

二、本書摘要

《人體農場》是女法醫系列之一,凱.史卡佩塔,維吉尼亞州的首席女法醫。一個叫艾蜜莉的小女孩遭到性侵後,赤裸陳屍於湖畔偏僻的草叢中,這駭人聽聞的命案卻發生在一個純樸的小鎮。當地警方經驗不足,只好請求FBI協助,由於有通緝犯脫逃、專案小組人員離奇在家死亡、重傷、遭到追撞,又在死亡員警家中的冰箱找到警方遍尋不著的物證等,整件是疑點重重。僅能靠著警方和法醫的專業、經驗、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將整件命案抽絲剝繭,找出和艾蜜莉最親近也是最危險的殺人犯—她的母親。

三、佳句摘錄

我非常關心活著的人,所以才會想研究死者。 每具屍體都有一個故事,它只存在法醫的檔案簿裡。 沒有人從死亡的國度而來,位我們帶回屍體和黑暗國度的傳說,只有她一個,死亡之國的行商,死亡故事的說書人。

四、心得感想

我會去看女法醫系列,全都要感謝巧玲的推荐,但看了第一本我就愛上了。也許是本身對於法醫學、鑑識科學感到興趣,再加上這個系列顛覆以往我接觸的偵探小說都以男性為主角,作者康薇爾所塑造出的女法醫史卡佩塔,一個不讓男性專美於前,甚至比男性更佳的成功的女性,深深的吸引我。偵探小說的內容總是十分離奇,主角總是能夠很神奇的知道誰是兇手、犯案的手法。作者在這部份描述的十分詳細,一個不起眼的印痕,甚至重新開棺驗屍,但卻成了破案的重要 關鍵。一個人遭到親人所下的毒手,道德觀上被認為較不可能的,更何況一個母親去殺害自己的女兒,又表現出喪女之痛的哀傷,將所有的案情推給其他人,一般會被兇手的引導下,由錯誤的方向調查而忘了懷疑她犯案的可能性。然而史卡佩塔卻能夠不忽略任何的可能性,利用她的專業、勇氣、膽量、細心、行動力等等成功的破案,成為一位令人敬佩的死亡翻譯人,讓每具屍體訴說著它們的故事。

新世紀福爾摩斯(Sherlock)(2010)

一、影集簡介 由BBC推出的現代版福爾摩斯迷你影集,主角依然是福爾摩斯與華生,不一樣的是這次的時空背景由19世紀的英國換成了21世紀的英國,福爾摩斯這個辦案天才清瘦、孤僻,銳利的雙眼一眼就可以從細節解讀出線索,福爾摩斯也熟知科學辦案的方法。福爾摩斯的最佳拍檔華生醫生,是從阿富汗退役回國的軍人,一次的機緣下,華生成為福爾摩斯的室友兼夥伴,一起展開冒險。

二、影集摘要 此部影集一共有三集

第一集:粉紅色研究 一個全身穿戴打扮粉紅色的女士被發現陳屍廢棄屋中,看起來怎麼都不可能是自殺,她已經是連續第四個神秘死亡的案件,蘇格蘭警場只能求助於唯一能解開謎題的人- Holmes。倫敦警視廳正為一系列自殺案件忙得不可開交,所有死者皆因服用了致命的有毒膠囊而相繼死去。 於是,走投無路的Lestrade警官不得不轉向Sherlock Holmes—這位非官方的偵探顧問尋求幫助。 Sherlock從案件的蛛絲馬跡推斷出,這一連串事件並非單純的自殺,而是有一名連續殺人犯在幕後主使。 與此同時,同在尋找公寓室友的John Watson和Sherlock經介紹相識,兩人一拍即合,即搬入貝克街221B的公寓。 在推理與追擊下,殺人兇手終於露出了真實面目—一名倫敦的計程車司機。 Sherlock單槍匹馬與兇手進入空無一人的大學,在那裡,兇手透露了他的作案手法,那便是用手槍指著被害人,強迫他們參與一場俄羅斯輪盤般性命的賭局:兩顆膠囊,一顆無害,一顆致命。 當被害人做出了選擇,兇手便拿起另外一枚膠囊,與之同時吞服。 然而,連贏五局的兇手,果真是被命運眷顧嗎?危險一觸即發。 緊要關頭,尾隨而至的Watson舉起手槍,射殺了出租車司機。 在Sherlock的逼問下,快要氣絕的兇手終於說出整個事件真正的幕後操控者—Moriaty。

第二集:銀行家之死 從金融中心到郊區馬戲團;城市到處出現神秘的密碼塗鴉,見到這些密碼塗鴉的人紛紛遇害,圍繞著一件丟失的中國玉器背後的瓷器走私案件,許多神秘字符還有情節都與中國文化有關。 片中Watson和Sarah約會,被Sherlock攪得險些出了人命,依舊延續著慣有的幽默,風趣。

第三集:致命遊戲 Sherlock受邀偵查一件看似單純的案件,年輕的公務人員遭火車輾斃,豈料這是一場追逐戰的序幕,Sherlock必須解開五個謎題,否則就會引爆炸彈,傷及無辜,這一次Sherlock遇到了最強勁的對手。每解決一個案子,就又會出現新的難題和被綁架的無辜百姓。 於此同時,邁克羅夫特也委託了Sherlock幫忙尋找導彈計劃的案件,可是Sherlock完全不理會,無法拒絕的Watson只好自己來解決。 在成功的解決了著名主持人死亡案件和名畫偽造案件後,再沒有新的炸彈人出現了。 Sherlock終於決定幫助Watson來解決布魯斯帕庭頓事件。 Sherlock向Watson隱瞞了自己想要私會兇手的決定。 當Sherlock來到約定的地方時,出現在面前的居然是說要去朋友家的Watson! 原來Watson也成了炸彈人質,而真正的兇手就是Jim Moriaty。

三、佳句摘錄 我叫夏洛克˙福爾摩斯,住在貝克街221B。(這句話真是福爾摩斯當中的最經典!!!!!)

四、心得感想 當初是在同學推薦之下才去看了這部影集,真的相當精彩,除了故事內容之外,我真的覺得兩名演員表現得非常好,飾演福爾摩斯的Benedict Cumberbatch他在一些細節上的演技非常棒,將福爾摩斯的怪才表現的淋漓盡致,飾演華生的Martin Freeman,為了這部戲添加了不少笑料元素,不是刻意搞笑,但只要是華生和福爾摩斯的對話,常都會有讓人會心一笑的地方,老實說福爾摩斯以現代做為背景真的是一個創舉,加入現代的高科技也讓辦案過程更加精采可期,再來這部影集最特別的地方是只要福爾摩斯注意到了什麼線索什麼關鍵字,就會以字幕的方式顯現在螢幕上,不會讓人有他怎麼突然就推理出來的錯愕感,反而也讓觀眾可以跟著一起思考,雖然我都是像華生一樣都要等到福爾摩斯解謎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