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臨床數據判讀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15年11月13日 (五) 18:23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Iman627 (對話 | 貢獻)
(三、 佳句摘錄)
←上一個
在2015年11月13日 (五) 18:57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Iman627 (對話 | 貢獻)
(四、 讀書會討論內容)
下一個→
第20行: 第20行:
==四、 讀書會討論內容== ==四、 讀書會討論內容==
 +緣起於此「學士後醫學檢驗數據整合判讀學士學位學程」黃莉文老師以「吐出大量胃液」的案例探討如圖所示
 +
 +[[Image:123.png|400px]]
 +
 +從此雲朵關係圖看到胃幽門螺旋桿菌對病人這麼有影響力,進而想知道這株細菌的一切!
 +進而閱讀了《臨床微生物學:細菌與黴菌學》這本書
 +
 +'''胃幽門螺旋桿菌是什麼呢?'''
 +
 +
 +[[Image:456.jpg|400px]]
 +
 +'''圖一''':胃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電子顯微鏡圖片
 +幽門螺旋桿菌是在1983年由澳洲病理科醫師 Warren及博士Marshall 首次由人類胃黏膜分離出來的一種革蘭氏陰性、呈螺旋狀、微嗜氧的細菌, 而人類是其唯一的宿主,主要發生在人類胃黏膜上。博士Marshall為了求證他們的發現,就用自己身體做了實驗,他吞下一匙培養出來的胃幽門螺旋桿菌,果不其然很快的他就得到了胃炎,最後用大量的抗生素才痊癒。他們秉科學家實驗的精神,為人類找到好幾十年來困擾著病患胃病的原因,後來在2005年獲頒諾貝爾獎的殊榮。
 +
 +[[Image:789.jpg|400px]]
 +
 +'''圖二''':Professor Barry Marshall and Dr Robin Warren合照
 +
 +1991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報導一項調查, 27名患有胃炎的小孩有23人帶有幽門螺旋桿菌,同時發現他們中間有18人的兄弟在10年內也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而其中一半以上的父母也帶有病菌,這個統計證實胃炎、胃潰瘍是會傳染的。那究竟傳染途徑為何呢?幽門螺旋桿菌病菌是從口腔進入胃腸,可能是因為親吻、上廁所後沒有洗手,或和人接觸後不洗手而用手拿食物吃,因而感染到病菌。這細菌會緊附在胃部的黏液內層膜,因此不會受到胃酸的影響。當細菌在內層膜繁殖,穿開了小孔洞,胃酸也就會四處流竄侵蝕別的細胞、器官,就變成了內白外紅的瘡口,帶來胃痛、胃灼熱、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症。

在2015年11月13日 (五) 18:57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一、 作者簡介

吳俊忠

現職:

陽明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院長

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教授

學歷:

美國賓州費城天普大學微生物暨免疫研究所博士


二、 本書摘要

本書為淺顯易懂的中文臨床微生物學入門必備書。除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表達外,所採用臨床微生物的圖片均自行拍攝或由國內專家提供,彌足珍貴。書內相關章節的病例討論及參考文獻也大多引用國內學者的學術論文期刊,以期讓讀者能明瞭台灣現狀。本書除適合醫技系初學者外,也適合醫學系學生、醫院醫檢師、感染科醫師,感控人員及相關醫護人員學習使用,相信在閱讀本書後,將能對臨床微生物學有概括的了解。

三、 佳句摘錄

胃部只有一種細菌能感染,主因是胃酸的PH值很低,99%細菌通過胃時會被胃酸殺死,幽門桿菌具有很強的尿素脢,釋放氯離子,使菌體外具鹼性,使其有機會感染胃內的黏膜細胞。

四、 讀書會討論內容

緣起於此「學士後醫學檢驗數據整合判讀學士學位學程」黃莉文老師以「吐出大量胃液」的案例探討如圖所示

從此雲朵關係圖看到胃幽門螺旋桿菌對病人這麼有影響力,進而想知道這株細菌的一切! 進而閱讀了《臨床微生物學:細菌與黴菌學》這本書

胃幽門螺旋桿菌是什麼呢?


圖一:胃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電子顯微鏡圖片 幽門螺旋桿菌是在1983年由澳洲病理科醫師 Warren及博士Marshall 首次由人類胃黏膜分離出來的一種革蘭氏陰性、呈螺旋狀、微嗜氧的細菌, 而人類是其唯一的宿主,主要發生在人類胃黏膜上。博士Marshall為了求證他們的發現,就用自己身體做了實驗,他吞下一匙培養出來的胃幽門螺旋桿菌,果不其然很快的他就得到了胃炎,最後用大量的抗生素才痊癒。他們秉科學家實驗的精神,為人類找到好幾十年來困擾著病患胃病的原因,後來在2005年獲頒諾貝爾獎的殊榮。

圖二:Professor Barry Marshall and Dr Robin Warren合照

1991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報導一項調查, 27名患有胃炎的小孩有23人帶有幽門螺旋桿菌,同時發現他們中間有18人的兄弟在10年內也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而其中一半以上的父母也帶有病菌,這個統計證實胃炎、胃潰瘍是會傳染的。那究竟傳染途徑為何呢?幽門螺旋桿菌病菌是從口腔進入胃腸,可能是因為親吻、上廁所後沒有洗手,或和人接觸後不洗手而用手拿食物吃,因而感染到病菌。這細菌會緊附在胃部的黏液內層膜,因此不會受到胃酸的影響。當細菌在內層膜繁殖,穿開了小孔洞,胃酸也就會四處流竄侵蝕別的細胞、器官,就變成了內白外紅的瘡口,帶來胃痛、胃灼熱、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