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 Muse! 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在2013年11月20日 (三) 13:01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Shadow062010 (對話 | 貢獻) (→五、 問題討論) ←上一個 |
在2013年11月20日 (三) 13:02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Shadow062010 (對話 | 貢獻) (→六、 活動照片) 下一個→ |
||
第344行: | 第344行: | ||
Rodriguez就是一種活在資本主義下,卻選擇了另一條路的典範。儘管用心創作出來的音樂沒有受到當代人們的肯定,他依然固守他的精神,和他在歌詞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一致。又或者,當他有了再一次成名世界的機會,換作是華人社會就會說這是所謂的「東山再起」。但對於Rodriguez來說,他的生活不應這種人人稱羨的奇妙際遇所改變,因為更勝於名利的,是那一股「以人為本」的關懷精神,榮華富貴與虛榮之於他如浮雲一般,這不是清高,而是一種最貼近於人類社會的基層,最踏實且深刻的一種生活方式。 | Rodriguez就是一種活在資本主義下,卻選擇了另一條路的典範。儘管用心創作出來的音樂沒有受到當代人們的肯定,他依然固守他的精神,和他在歌詞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一致。又或者,當他有了再一次成名世界的機會,換作是華人社會就會說這是所謂的「東山再起」。但對於Rodriguez來說,他的生活不應這種人人稱羨的奇妙際遇所改變,因為更勝於名利的,是那一股「以人為本」的關懷精神,榮華富貴與虛榮之於他如浮雲一般,這不是清高,而是一種最貼近於人類社會的基層,最踏實且深刻的一種生活方式。 | ||
- | == | + | == 七、 活動照片 == |
在2013年11月20日 (三) 13:02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
一、 作者簡介
主編:吳介民(清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范雲(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顧爾德(博理基金會主任研究員)
作者群:王金壽、王健壯、何明修、吳介民、吳音寧、李道明、李廣均、林志明、離=林國民、林繼文、邱毓斌、范雲、夏傳位、郭力昕、黃武雄、楊弘任
潘翰聲、蕭瓊瑞、顧爾德
二、 本書摘要
1.靜默中耕耘細節的婦運革命:
回首1996年彭婉如事件,是台灣婦女運動的重要分水嶺,她所推動的〈四分之一條款〉通過之後,國家考試的性別平等改革使得女性踏入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適合女性的職場,女性政務官的比例也大幅提高,更領先英美等老牌民主國家及鄰近的亞洲國家。自此,婦女運動開啟了不同的全國性視野與進程。
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大量邀請婦女運動團體代表及學者進入行政院婦權會,並將聯合國「性別主流化」的概念引入,要求所有政府計畫必須評估其對男女雙方的不同影響,使男女雙方的經驗成為監督與評判所有政策的必要過程,進而使男女雙方受益均等,實現性別平等的目標。藉此,婦女團體找到了得以系統性地影響政治的有效支點。然而,婦運人士進入體制後,其主流化的操作過程不免流於「技術官僚化」,且性別主流化以男女兩性為思考主軸,未能將多元性別的需求含納。
這二十年間,婦女運動已經轉化為一個更強大的性別平等運動,面對未來,婦運除了仍繼續整理法律的漏洞與扞格外,最大的挑戰仍然是父權體制長年積累的文化慣習,以及資本與市場的消費。幸運的是,從體制外到體制內,婦女運動的概念代代傳承,也在公民社會內進行更為全面的教育耕耘。這場性別平等的靜默革命,正在台灣各個角落的細節中發生。
2.金融資本如何吃人:
在台灣急於脫離黨國體制的歷史背景下,我們有了一次金改與二次金改,但是隨著金融資本的擴張與兼併,它的公共性也隨之淪喪,在「金融高於社會」的價值觀下,金融業公私不分,大金融機構的利益等同於社會整體的利益,導致官方政策也隨之起舞。
一次金改的自由化過程造成金融危機,其關鍵在於擁抱純粹的市場機制,事實上政府應該要建立市場紀律與競爭機制,以培養企業活力。市場需要國家介入管理與監督,以確保改革的公平性。
但由於官方持續忽略政治與經濟的緊密連結,將一次金改的金融危機解釋為台灣市場狹小無法負荷過度競爭,而轉為鼓勵整併的二次金改,背後的動機還是在追求一個純粹的市場機制,官方投機地期待看不見的手去解決問題,造成二次金改的腐敗。
政府與銀行都在投機。政商關係的糾纏使得問題遲遲未得解決,官方不斷下調中央銀行的利率,期待藉由信用供給的擴張帶動經濟成長,為爛帳萬千的銀行解套。財務黑洞越滾越大,整個社會都在巨大的浪費與無謂的耗損裡,受到難以平復的傷害。
3.全民健保的道德共同體:
全民健保是「在腐爛的根基上蓋大樓」。公勞農保體系指的便是腐爛的根基。全健保許多制度設計的原則,是想要解決舊體制的危機,或者避免重蹈覆轍。 我們必須從歷史開始了解,當政府將所有人民攬入一個政策之後,所經歷的一切。
- A.威權統治下的醫療社會保險
- 公勞農保的體系,充滿了許多追求自利的行為
作者首先提供了一個對照組,他說19世紀的歐洲工會會擁有「疾病基金會」,這類互助組織藉由平日成員繳交一點保費,換取生病就醫時使用共同基金度過難關的機會。
回到台灣的勞工農保的制定時代,作者揭露,早期的國民黨威權統治時代,為了收攬民心,相繼開辦給予「勞工、公務人員」的保險;受到保障的他們,傷害、殘障、死亡、退休都可以領到一筆小額的現金給付;但「最實惠的一點是『看病不用錢』」。 國民黨既然希望透過社會保險政策來爭取政治支持,保費定的價格便不高;如此一來,入不敷出:
- 「1980年代後,因為公共資源的挹注,醫院部門大量擴充,醫療費用不斷上揚」;
- 「看病變貴了,沒有保險資格的民眾,醫療費用負擔極快加重;工勞保卻始終低廉」
- 「政府從未與醫界集體協商醫療費用支付的價格,而是獨斷對特約院所『操縱價格機制』;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醫療院所轉而以『多做不必要的診療』、『浮濫申報醫療費用』對抗價格控制政策。」
此外,也因為這項政策始終都只限於部分國民,因此產生了不公平的後果:
- 「經過四十年的擴充(既然可以拉政策支持,在財務政策上就會盡力擴充拉票),也只有55%的人口受惠。」
- 「沒有保險的民眾,因此感受不公的感受。」
- 「有保險的民眾,也因為分為公農勞保,因為不同體系間存在不公平的差別待遇。」
- →只有公保不拒絕「帶病給付」。
- →農保體系因為財務問題,積欠特約院所費用,這些院所拒絕投保農保的病人。
這就是所謂「根基的腐爛」,因為政府統治利益的考量、希望的支配民眾;而造成所謂極度明顯的「不公平」。
- B.現代的全民健保
- 建構更大的社會團結與公平
前述提到歐洲工會的疾病基金會,根據理論,這種單一體系,往往被認為能夠凝塑政治社群的集體認同;而這,便是現在全民健保創造的廣泛社會連帶。
他的確成就了更好的事項,比方說確定了「低所得的家庭健保受益,確實比高所得還要高」,也建立了「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計畫(IDS)」,保障山區民眾的健康。「政府藉由操縱不同職業、所得在單一體系內進行財務交叉貼補,避免鉅額的財務預算。」 但是,也有部分不盡理想:
部分貧困家庭無力繳交保費而被排除。(據統計,台東花蓮的山地鄉,共有20%家庭被排除)
- 「財務負擔仍然延續過去依職業分類(公勞農)來徵收保費。」
- 「無固定薪資的其他類被保險人,投保金額的多寡,和實際所得沒有關聯。」
- 「自營作業,或是小雇主,除非有舉證,否則投保金額跟大資本家一樣。」
- 「最不合理的是失業人口的保費,以全體被保險人的平均計算……結果等同於月收入四萬二的勞工所負擔保費。」
所以,雖然確定了健保受益給予低收入戶更多保障,但是「繳交的保費所佔薪資的相對比例,卻比高所得還要高。」
作者最後寫到,他在1995年提出的建議:「取消職業分類與論口(家庭人口)計算,以一家子的所得計算保費」被二代健保規畫小組採用;這樣將能挖掉職業分類,使健保更接近公平。
4.族群想像中的感動與不安:
故事是這樣慢慢發展的,1994秋天的一個下午,我下課回到了宿舍,一個朋友收到了來自家鄉台灣的選舉新聞;其中竟然有萬人集會造勢的報導,也有台北市長候選人政見發表的辯論實況;我感到十分感動。不久後,我回到了台灣,卻漸漸感到不安。
「想像共同體」是本文中的核心,然而,操弄他的手段卻才是作者希望我們真正了解的項目。他指出,主要有以下三點:「未處理好的歷史衝突」、「詮釋出的框架(涵蓋的族群)」、「使用的名詞」;課文中常常告訴我們台灣有四大族群,但是作者希望我們知道「我們不能依照其文化特色去區分他們,而是應該從「歷史」。比方說外省人與台灣人就有「228矛盾」;原住民也會有「番仔」情節。
而很多的政客就是利用這一點牟取自身利益,許多經驗都表示:「族群衝突與族群政治的主角從來不是「文化團體」,而是各種不同的組織和其主事者」,就充分揭露了這一點。這些小團體,如地方黨部或辦公室、競選總部,利用不同族群間曾經有過的歷史衝突,在現在這個時代「再現」埋在每個族群中記憶裡的憤怒。
以下舉例:
台灣人不如中國豬→利用中國豬換起支持者對於省籍情結和兩岸衝突的共同記憶,希望有更多支持。(藍綠、商人皆愛用)
- 外省人吃米、台灣人吃屎→再現國民黨威權統治的歷史憤恨。
此外,作者也指出,這樣子區分往往會造成二元對力;也就是當我們用這些名詞趣抨擊時,也同時會激起他們那邊淺在支持者的危機意識。所以基本上,從政從商……都喜愛用這些詞彙,就算是敵手使用也會歡迎(即使表面是譴責)。
(小編OS:現在終於懂得馬英九吳敦義為甚麼總是講幾句話而已,根本是種心理學奧步阿!)
如此我們也可以了解,為甚麼要在選舉造勢大會上演唱台語禁歌(再現歷史的政治動作),民意代表為何要推動「新版二二八事件」(可以再一次詮釋框架)。這些修辭都會在人們心中帶來認知變化,然後轉化成具體的社會與政治行動。
結語:
族群政治就是涵蓋「歷史」、「記憶」的政治技巧。
- 我們需要一個具有歷史縱深的分析視野來看待政治人物的動機與言行,避免被追求自身利益的一張嘴巴操弄!
5.第三種中國想樣
這一章節作者稱呼為「第三種中國想像」;
他於文章中指出,目前台灣的公民大部分都是倚靠著「藍綠」界線去對中國作相對猜想,兩邊沒有全對者也沒有全錯。 赫緒曼曾經說過:「民主社會的穩定與運轉,竟然是依靠公民把自己整編成幾個對基本政策議題各持己見、壁壘分明的團體。」
(小編OS:簡單來講就是越長大越明顯,那種自以為的心態)
為了避免犯下這種錯誤,這篇文章帶我們以社會觀點了解現今的中國究竟是個怎樣的國度。
中國:表面鉅變的經濟,與背後停滯的民權
- A.經濟:高成長靠的是什麼策略?
大部分人都認為現今的中國開始邁向資本化,BUT作者在書中提到:
在中國走資後,國家不斷從福利領域撤退,許多補貼品都轉變成商品;然而,大城市的中產職工仍享受較好的福利待遇,農民、下崗工人、民工(跨區域遷徙(中國至今仍保有大城市、農村的戶籍制度)的打工者)則被排除在現今體制外。
他表示,現今中國的繁榮靠的是維持數十年的「公民身分差」,他們可以靠著剝削農民(不讓他們擁有如城市公民同等的待遇),維持所謂低工資,呈現一種「無止境勞力供給」的現象。有人說「中國式的資本主義」已死,便是因為這點:它是一種封建式的資本主義,建立於一種不道德的狀態上,靠的全是壓榨。
- B.民權:人民會不會十倍奉還?
作者指出,現今的中國仍舊維持著一種「亂中有序」的格局,但是群體抗爭性的確日益增加。而從網路控管的經費上升,卻仍有眾多隱微評論存在,可以看出幾點:
民間對統治集團特權的耐受性正在急速下降。
- 對最高統治的批判,只能旁敲不能直擊。
- 仍未動搖最高統治群的權力。
我們可以從「劉曉波被重判、Google與大陸政府對網路的爭議」看出中共統治仍採用「威權發展主義」。但是,沒人能保證人民的怒火不會燒染北京天。身在台灣的我們此時要注意:如果抗爭中沒有強力的民權組織,最後由軍事政治獲取政權,那勢必影響台灣。
兩岸關係:ECFA經濟掛帥,「社會」不見了?
讓我們從現實出發,目前中國對於經濟擴張肯定抱持著正面的態度,因為它不能只開發東部沿岸,西部的聲浪已經開始湧起;那在這股擴張經濟的風潮下,它肯定會希望藉此更深入台灣。
我們可以從歷史事跡去想像未來。 德國在兩次大戰之間,給予東南歐鄰國特殊貿易優惠,藉此操縱這些小國的政策。 這種德國式意圖,永遠是訂定經貿協議時不能忽略的因素。
然而,馬政府卻在簽訂ECFA時洋洋得意中國「讓利」,它們認為簽訂這個可以更影響中國,但我們站在北京的德國式角度去瞧:長程為「統一」;中程套住台灣。如果我們不要像馬政府這麼的天真,那我們會怎麼看待中國在經貿深化之後,對台灣可能採取的措施呢?作者在書中提到
- 1. 目前由國共兩黨壟斷的海峽談判,排除反對黨與公民社會的參與監督。
ECFA談判時,傾中媒體與政黨大力宣傳,立法院內政商集團則對行政部門施壓(「財委會」將金融業者「是否積極宣傳ECFA的好處」列為是否核准其赴中國設立營業據點的標準)
- 2. 兩者將會形成「跨海資本聯盟」,在台灣國家機構中盤附在立法與行政機構,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團體。
旺旺集團在中國變身大企業,回台購買新聞團體。
- 3. 以北京雄厚的經濟規模與財政能力,將台灣視為一個特殊境外之地,通過給予優惠政策而形成對台灣內政的影響力槓桿。
- C.假如台灣不能擺脫中國
作者最後提供了以下幾點作為建議
- 1. 阻止目前兩岸談判為國共的狀態,因為這是一種權力與金錢的合謀。
民間需要以「社會團結」為基礎,深刻認識到所謂「藍綠惡鬥」是菁英統治集團宰制政治權力的一種手法。社會團結的政治理念至少是不同的政黨之間,也要能彼此尊重雙方價值。而不是各持己見,被這些政治菁英操弄。
- 2. 將民主議題列入對話內容
綠營不要將「經營中國」的場域拱手讓给藍營,以免藍營「失去商機」的政黨中國觀傷害台灣。民進黨不該在針對一次次政策,而是要結合「民主」,問他們,「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可以走得多久。
- 3. 實踐兩岸公民社會論壇,連結彼此
- 4. 對中國社會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官富民弱而兵強專制的中國政權,吞併自由開放而民主的台灣,對於中國社會的前景將是極為不幸的挫敗。
三、 佳句摘錄
第一章 激流般起伏的紀錄片運動
- 紀錄片在電影院放映比起在電視播送,更容易引起媒體的注意和報導,確實是一些記錄片創作者希望吸引觀眾,製造話題,引起討論和共鳴的重要原因。(p.22)
- 例如吳乙峰和他的全景基金會團隊雖然奉獻了四年的時光在紀錄九二一地震的紀錄工作上,但他們對於社會議題的結構性理解和視野,則被認為過於狹隘或根本不存在。學者郭力昕認為這種趨勢須歸因於政治(政府、政客) 、媒體和大眾陷入島內的政治衝突狂熱,以簡單化和泛政治化觀點來詮釋所有事物,形成二元分裂,黨同伐異,將需要嚴肅、理性政治分析與辯論的真正一題去政治化,或擱置一旁。多數台灣紀錄片作品普遍缺乏或不能樹立具有辯證內涵的問題意識,多少是植根於這種台灣特定歷史與社會政治脈絡建立的習慣。(p.29)
- 最近十年台灣紀錄片出現的另一種趨勢則教人較為欣慰,即是以往老是成為被拍攝對象的弱勢族群,也能開始拿起電子攝影機拍攝自己族群。(p.30)
第二章 掙扎於政黨輪替間的文化大夢
- 申(學庸)主委除了基於自己的專業,指示改變的操作方式之外,也在陳其南的規劃和李登輝的支持下,開始日後影響深遠的「社區總體營造」工程。社區營造的提出,是地方意識重新甦醒的一項觸媒; 初期的作法是和全國文藝季結合,尤其是和地方產業文化結合,所謂「人親•土親•文化情」。這一波的「社區總體營造」運動,培養了台灣戰後第一批重新回到鄉土,關懷地方文史,環境生態的文史工作者。(p.38)
- 其中1%公共藝術基金的規範,提供了藝術界大量發揮創作的舞台,大幅改善了台灣公有建築和工程過去單調、呆板的規範。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設立,也使國家贊助型的藝文補助,擺脫行政單位的主導,及政治力的介入干涉,成為財團法人基金會的運作模式。(p.41)
第三章 擺盪在國家與市場之間的藝術自由性
- 首先,我們要理解的是藝術的自由性問題不能只有單一的認識,比如它最經常或最容易獲得理解的是一種場域的自主性。這種場域自主性的提法乃是認識到在社會組織中,各場域間存有互相依存也有力量宰制的關係。藝術創作一直追求一種相對的自主性,希望場域內的位置、進場出場、內部宰制關係能由場域自身的邏輯來決定,而不是直接受外來指揮影響。(p.51)
第六章 以社區之名
- 在「社區總體營造」議題具體化之前,當時的台灣社會已有三股相關的趨勢在蘊釀。社造議題提出之前,「地方政府再造」是當時相當重要的社會文化氛圍。(p.89)
- 宜蘭縣的黨外地方執政經驗,以地方政府再造為起始,帶來民主化草根經營的想像。經由反六輕運動,冬山河的親水規劃,不僅地方的生活世界改造了,地方原本的「草地縣」自卑意識也轉變,一股地方認同的氛圍蔓延開來,「宜蘭奇蹟」在報章媒體多元呈現,進而更加鼓舞台灣各地的本土認同尋根運動。(p.90)
- 社造之前的第二股趨勢是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促成的,在當時這個研究所極具行動力,匯集了一群能分析社會病徵 能提供進步規劃方向,「批判式規劃」取向的學者,加上青年學子匯聚一堂,產生一股由空間而城市 由空間而社區的城鄉規劃反省運動。(p.90)
- 社造之前的第三股相關趨勢則是一九九二年底,時任總統的李登輝提出生命共同體主張,呼應了一九九八年由反對黨陣營新文化雜誌所倡議的台灣命運共同體的終極關懷。其中共同體的意涵伸縮彈性極大,命運共同體或生命共同體的主張,都將共同體界定為以全台灣為想像範圍的記憶重塑與集體生活方式的重新賦予價值。(p.90)
第九章 新移民運動: 慢一點,比較快
- 這一連串的問號,讓我決定放慢腳步,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找尋新移民女性運動的主體。於此,我更確立「蹲點」是最重要的方式――以「識字班」為培力的起點。(p.141)
第十二章 憲改為何休市?
- 過往的修憲經驗告訴我們,中華民國憲法的本文沒有被修正過,只有被凍結過,更奇特的是,憲法本文所設計的五院政府體制,其實還沒有好好實踐過,就被凍結了。(p.219)
- 在選舉場域競爭激烈的兩大黨,為什麼要在憲改場域合作?在憲改中兩大黨不但合作,還經常合作,而且通過重大的修憲案,我們該如何解釋?(p.221)
仔細觀察第二節所提到的修憲結果,可以發現背後往往隱藏了「權力分配」和「選票基礎」的影子。對政黨而延,如果能把對其有利的條文放入憲法,等於贏在起跑點。(p.221)
- 在這些議題上,兩大黨的態度並不一致,但都想改變現狀,所以進行了一場大交易。因為國、民兩黨都足以否決修憲案的通過,所以此種交易不會只偏向一黨的立場。妥協的憲法,既然是综合各方意見的折衷產物,可能比各方的原始版本更容易產生內在矛盾或缺陷。(p.223)
- 威權解體是放出大量的能量,成為政治菁英攫取權力的動能,憲改則是塑造新遊戲規則的工程。然而,巨大的能量,一方面產生大幅的體制變更,另一方面卻隨著大黨交易的完成而逐漸熄滅 ; 買賣完成後,憲改市場也休市了。只有注入新能量或重新打造依個系統,才有可能重啟憲改大門。(p.228)
第十五章 從農村到都市,再到農村?
- 少數都市群的擴張化稠密化,其實建基於廣泛農村的空巢化。 (p.272)
- 農村人口外流,更惡性循環般地造成農村產業衰頹,致使財富無法在地積累; 農村人口外流,也讓農村地區的政治、教育、文化、醫療、甚至娛樂等面向,都因為缺乏足夠的好的人才投入而難以進步(p.41)
- 在名為稻米生產與稻田轉作計畫翁,明定其基本原則是,防止農民恢復種稻。為什麼不讓農民種稻?因為稻米生產量已經過剩;為什麼過剩?一來台灣人均稻米消費量在逐年下降,而每餐每頓 一年一年減少的白米飯食量,其飲食習慣的改變,又和美國從五零年代開始主導的麵食推廣運動以及開放讓美國的玉米小麥黃豆等大宗穀物進口息息相關。二來,台灣小農生產的稻米,從八零年代初受制於中美食米協定(外銷數量及外銷國度受到限制),之後在逐步開放的新自由主義貿易市場中 一九九零評估申請加入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再到近日準備和中國簽署ECFA(兩岸經濟貿易合作協議)—其價格競爭力顯然不敵大規模的企業化種植(p.274)
- 雖然「稻米生產及稻田轉作計畫」中亦明定:「積極推動集團轉作」鼓勵農民不再種稻後,可以改種玉米、高梁、大豆、原料甘蔗、菸葉、花卉等作物,或者選擇休耕,但是這些可供轉作的經濟作物,政府也同時開放大量傾銷進口,致使轉作的選項往往因為缺乏利潤而只像個懸掛的「幌子」名為轉作,實則只是要農民休耕。(p.274)
第十七章 全民健保的道德共同體
- 全民健保是建立在一個社會連帶的前提上:讓健康的、高所得的、年輕的、有工作的、單身的來幫助生病的、低所得的、年老的、失業的和多眷口的。這種制度的基本精神,會創造一個值得珍惜的文化價值,讓我們每個人,對同屬這個社會的成員,儘管是遙遠的陌生人,都有一份責任,來共同維護彼此的生存權利與尊嚴;所謂的「生命共同體」,精義也就在此。這種社會連帶感的形成,必須在財務制度上建立公平的、量能負擔的原則。(p.314)
四、 心得感想
- 醫學四 楊庚瑾
參加讀書會的第二個學期,從一開始接觸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到漸漸以議題去真正討論、參與這個社會,心中其實更加踏實。
這學期讀的《秩序繽紛的年代》中,其各個篇章都是由不同領域的學者撰寫,不僅提供了各個議題的歷史脈絡,更拋出作者思考的脈絡及展望未來的遠景,讓我們總能在讀書會時除了分享閱讀經驗外,更容易就社會現狀進行討論。
老師總說,很開心看到我們這一群非人文社會領域科系的同學聚在一起進行精彩的討論,其實也因為這些議題並非平常我們課堂所及,所以更願意開口去分享、去談。滿二十歲了,在法律上已經是個公民,我們共處在這個社會裡,不論美麗或醜陋,都有義務去關心各個社會議題,達到公民參與的目標。相信在這圓桌上共同參與的每個人,未來都能夠去面對、去擁抱這些不完美。
- 醫學四 沈姵妏
這次選了「秩序繽紛的年代」這本書,它在描繪1990到2010的年代台灣發生的社會事件,約莫是我剛出生到20啷噹歲的期間。透過這本書,我對於這段期間的台灣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好比金融改革、教改、政黨輪替、全民健保、族群、媒體……等等。說來慚愧,這些發生在我成長過程中的大事,我卻懵懵懂懂,只能勾勒出大概的輪廓,細部的樣貌模糊一片。在國小,也許是年紀太小;到了國高中,也許是被升學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也或許是尚未意識到這些社會事件與我們平民老百姓有什麼關聯。但到了大學,我想我們都有能力與責任去了解、關心我們所在的社會,畢竟,社會上的大小事就算「看起來」離我們很遠,甚至不覺得有任何關連,但實際上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每次的讀書會總是令我收穫滿滿,很多看似「平常」或「應該」的事物,細想就能查覺其弔詭之處。很喜歡這樣的形式,每個人吐露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所知道的,而就在這來來往往互相討論辯證的過程裡,激盪出迷人的火花。身為醫學院的學生,在課業之餘總還想要更多,想要看看所學專業領域之外的天空。而讀書會,就提供了這樣一個絕佳的管道。我相信,這本書帶我們了解過去以後,我們才更有能力與機會去勾勒未來的藍圖,就像這本書那充滿希望的副標:走向下一輪的民主盛世。
- 醫學二 趙映程
「不論你在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我想參加讀書會,正是這樣一個寫照吧!這次的讀書會探討的主題相當廣,層次豐富,議題也很多元,更重要的除了新知識的吸收外,也讓我們在討論過程中反思、並對自己身處的社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身在台灣,不能不知故鄉事。藉由挖掘社會時事和相關議題,我們因此更懂得關心周遭環境和需要幫助的人,也對台灣的文化背景有了不一樣的體會。一己的觀點或許有限,但集眾人之力,集思廣益,便能將彼此的視野拓展到一個新的境界。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能將所知所學經由思辨、討論,再分享出去,無疑也是人生一大樂趣吧! 學海無涯,我們在過程中學到的,永遠比給出去來得更多!很開心能有這樣的機會參與新謬思讀書會,我們正在前往夢想的道路上,希望每位夥伴都能在旅途中,愉快地領略生命意義與無窮無盡的美麗風景!
- 醫學四 王孝棻
這是第一次參加以社會議題為主的讀書會。平常對社會的關心大概止於電視新聞、報章雜誌等大眾媒體,比較難得閱讀像這樣對台灣社會現況,集各家成完整而深入的讀物,更可貴的是能和許多同學及老師進行討論與思辯。
台灣的民主目前處於剛萌芽不久、正熱鬧繽紛的年代。不論憲政法律制度、政府與公民素質等等,都不如像美國、歐洲、日本等等其他歷史悠久的民主國家。為了走向完整而成熟發展,各種的碰撞與衝突是必須經歷的。從前台灣由於處戒嚴時期,剛開始可能只有一小群,理念儘管不完全相同,但同樣關心著這個社會的少數人們,竟不畏當時緊張的政治氛圍,勇於發起社運、學運等等,喚起了人民那顆鮮少意識到的權利義務等的心,自解嚴以後社會運動更是如春筍般盛行。
雖然這個社會一定存在著黑暗面,存在著我們非常困難去改善的現狀,對於台灣未來坦白說我相當悲觀。但仍要不間斷積極關心,嘗試一點一滴的、一步一腳印的改變一些什麼,畢竟消極的態度,對社會政治的漠不關心,更加只會導致放任少數人操弄而已。人民雖然力量渺小但集結起來監督也是不可小覷,應盡所能避免少數人獨裁政治的發生。這正是民主與獨裁最大的不同吧,得來不易的民主更是我們該好好去珍惜,去保護的。
- 醫學四 黃芷彤
參加新謬思讀書會至今已經快一年了,從一開始研讀女性主義的文章,到上學期的社會學入門,到這次的更實際的社會議題討論,每一次的討論都是一種成長。成年了之後,除了一些形式上意義的肯定,像是擁有投票權等,更重要的是我們拒離出社會的腳步越來越近,漸漸發覺,這個社會上所發生的事與我們是切身相關的。於是,學習社會學後,擁有了較為縝密的思考邏輯,面對眾多的議題也較能找到方向。
這學期討論的議題很多元:婦女運動、金融問題、健保、族群…每一項都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透過令方老師以及諸位同學的討論,聽到了很多自己沒有想過的想法,儘管這些社會大問題並非我們靠一己之力可以去改變的,但隨著我們瞭解越多,當面對社會情況改變時,我相信我們將會擁有更強的變通和適應能力。而更有能力的人,不僅可以在這樣的讀書會裡找到志同道合的知音,還可以齊心協力一起設想改變社會的方法。一個人的力量和資訊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則可以推動社會進步。希望新謬思讀書會能讓我們不僅學習到書本上的知識和思想,更可以實踐在生活之中,每當有社會事件產生,我們能擁有獨立思考和思辯是非對錯的能力,而非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 醫學四 陳楷樺
很開心這學期有足夠時間參加讀書會完整的討論,也很感謝能有這樣一群朋友和老師能夠陪同自己一起增廣見聞,正如同《禮記•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透過讀書會將每個人所觀察到的社會現象,結合個人成長經驗與主觀感受,讓我們彼此看見更不一樣的世界與價值觀,是每位成員的最大收穫。
這學期我們選擇閱讀的《秩序繽紛的年代》,講述的正是從我們出生到現在這段最多元、最民主、最富裕也最混亂二十年的台灣,對我們意義非凡,因為這本書帶領我們看見我們幼年成長時代所無法看見的現象、並從學者和專家的角度 和高度檢視台灣社會每個微小的改變,在讀了此書後,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當時事件的來龍去脈是這樣;再推及現在的社會狀況,也能迎刃而解的剖析,真的非常棒!
也希望每位讀書會成員能和我一樣有滿滿的收穫與喜樂,並在動盪的時局之中,看見台灣的美好未來!
- 醫學三 蔡勝閔
一個人讀一本書,以本身所學沿著書的脈絡去讀,可能就只會讀出一種心得,在讀書會討論的過程中能夠看到許多不同的觀點,從別人不同的角度重新觀看,就會帶來更完整的思維、更多的批判與辯證。書中許多要表達的觀點以目前學生的能企及的高度來說,可能真的有些距離,不過我想這也是學生讀書會難能可貴的地方,正因為我們是學生,所以能夠以真灼的想法討論,不用害怕犯錯,彼此激盪之後的收穫勝過讀書本身所獲得的。
- 醫學二 顏子淵
那天從公營銀行被小吃大討論到公營醫院被財團控制的現象,發現我們很快就能把這些議題聯結成同一件事情的不同面向,這讓我覺得參加讀書會很棒的經驗。站在遊行的人群裡面,為了共同的cause而發聲時,其實並不知道身邊的人在想什麼;相較之下,通過坐下來討論同一個議題,很快產生共識這件事,能確認「如果別人看到的跟我一樣,他也會做出一樣的結論」,而能在參與公民運動時有踏實的自信。
但我們產生觀點的根據是完整的圖象嗎?平常我們從不同來源學習社會學的理論和國外對各種社會議題的研究。但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事,卻只能從媒體接收到時事當下的資訊,難以看出其中的脈絡。<秩序繽紛的年代>匯集了在某一項社會議題做長期觀察或參與運動的人士寫下對該議題的解讀,縱貫數十年的時間軸,詳列所舉事實的資料來源,給讀者開了一扇扇門窗,讓我們對台灣社會的現象、議題有比較完整的掌握和了解。
- 醫化二 黃昱衡
「這次的讀書會好累阿!」我想這大概是我第一個心得吧。
這次的讀書會探討社會學,跟之前的小說、電影劇本,以及現在的另一個讀書會探討的傳記都不同!我完全接觸了一個深澳的世界。不論是在討論,或者編寫大綱時,我都深深感受到這點:社會是複雜的一門腦力競賽!
過去我所就讀的科目主要是可以結合個人經驗出發,但是當我們牽扯到社會,必須非常理性的去分析一條條事件,一個個數據;所幸我們手上有著這本書,《秩序繽紛的年代》幫我們整理好了許多分析社會的思維,我細細的閱讀,我發現一些過去隱而難述的事件被分析了出來。宛如作者將擺盪在我神經某區的迷霧消除。
雖然這真的一點都不浪漫,但我卻感到成長;我一直認為現實與夢想,永遠不能劃分……當浪漫的孩子眼中只有夢想時,它將看不見現實,任人蒙蔽。 我想沒有人想做這樣子單純的孩子,當我們越長越大,當父母不再有能力保護著我們;當我們必須要能跟這個社會進行交流,這、是我們所需要的思維。
有思考,才能辨別善惡;能辨別,才能確定自己的方向,以及不摔跤!
很感謝醫學系的學長姐們一開始就轟隆轟隆的讓我認識到社會學的精要,那剎那,我了解平時要蒐集資料的好習慣!
- 醫學四 黃思于
第一次參與讀書會,與大家交換意見,討論一直以來關心卻又沒有多做思考的社會議題(族群、金融、健保等),在集思廣益與令方老師的帶領下,漸漸對於社會學有了新的領悟,許多議題其實是相互關聯,但大多數又是無法用單一角度去觀看,否則容易落於偏執己見,而讀書會正提供了我能夠聽取各方意見的機會,培養關懷社會、捨去小我的心胸。
<秩序繽紛的年代>或許也算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色,種種議題社會事件常接二連三的擺在我們眼前,不同的人各執立場,當社會大眾與媒體全都倒向某一方時,我們真的能全然的相信,又還是應該自己確實思考了解後再加以選擇立場發言?而被認定錯誤的一方或許也有許多無可奈何的原因,如:導因於整個社會制度的規劃欠佳。經過這幾次的討論,對於許多健保、金融危機等問題自己也有了新的體認,當資源權力掌握在極少數人的手中,這樣資訊的不對等、下層人民的需求無法上達天聽時,自然就容易產生種種問題。因此,更需要大眾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與關注,即使知道憑一己之力很難做出什麼改變,但現在的我漸漸相信,只要多一顆心、多一雙眼關注這些議題,就越能發揮群聚的力量!
五、 問題討論
1. 族群想像中的感動與不安:
台灣,一座生機豐沛的島嶼,融合了無限的可能與生命力,創造出世界獨有的文化與風情!
若是以文化人類學來區分台灣的族群,可大致分為台灣原住民的平埔族(大多已受到漢化)、高山族與漢族的福佬人、客家人、外省人,及近年來移居臺灣的新住民。但究竟外省人是否可以從中界定出來,又或者這只是政治因素導致的結果,還有待我們詳加探討。
台灣族群與文化的多元性,也和其歷史淵源有很大的關聯。自十六世紀以降,台灣經歷荷蘭與西班牙統治、鄭成功與清朝等漢人移墾、清領後期開港通商、日本殖民統治乃至國民政府遷台等,都在某個程度上無形地影響了台灣的文化。以此而論,台灣的文化絕非是狹隘、能以單一理論就能完整說明的。台灣文化包羅萬象,來自許多族群活躍生命力的展現。如:原住民熱情洋溢的歌舞、人潮絡繹不絕夜市、傳統的新年元宵中秋節、乃至廟會和最近很火紅的電音三太子,都為台灣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我們很難確切指出某一個具代表性的文化特徵,但這不代表我們就因此失去了文化認同感,因為台灣的文化本身就很多元精彩的。反而我們應該回歸尊重並欣賞每一種文化的本質,就像欣賞每一個族群一樣,深刻體驗這豐富多樣、兼容並蓄的社會文化,並從中找到獨特的意義,再將之發揚光大!
台灣本身是個海島,島上的居民從原住民為主,歷經大航海時代荷西治台,再隨著政權轉換漢人移入,在一片未開化之地中傳入了漢民族的文化,又經過日本統治,增添了日式色彩,而後回歸國民政府,漸漸成為現今的台灣。
文字可以將台灣的歷史說得動人,但是歷史事件背後影響的,是扭曲的在地人性格,在這塊土地上長久下來都是維持著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沒有真正像落地生根,鄭氏據此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清朝原先是消極治臺,待到有所作為時又捲入割讓,又換成日本殖民,五十年後才回歸,這樣劇變的環境下真的能夠讓人民建立對這塊土地的認同感嗎?遑論殖民時期乃至於解嚴後將近一世紀的高壓治理與思想打壓,都造成對族群的認同更甚於對台灣主體的認同,所以有文中提到的四大族群之說。
台灣在經濟起飛後,教育水平也隨之大為提升,政治局勢漸趨穩定,邁入真正的民主也已經超過廿個年頭,我們可以拋開所謂歷史仇恨的包袱,年輕一代的人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是誰?可以發現有個觀念已經悄悄地改變了,大部分人可以認同:不管是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都是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台灣人。
在進一步討論我們有什麼文化?與國際接軌的時候,我們該怎樣處之?我們要怎樣將我們的國家介紹給別人?常常會不知道要怎樣表現出台灣,所以就表演原住民舞蹈,放大檢視後,又會發現簡直是七拼八湊、未經考究的原住民文化,其實一點也不尊重他人。雖然討論後我們仍然沒有找到一個能夠很完整代表台灣的特色,但是大家都抱持著正向樂觀的態度,畢竟台灣是個年輕的國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變動更是劇烈,我們不需急於一時找出代表台灣的事物,文化發揚應先完全認識自己再做,不用太過躁進。
能代表台灣這片土地的文化特徵是什麼?是哪個族群,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這傳統認知上的台灣四大族群,和其背後的文化意涵,究竟哪個可以代表台灣?特別是當我們常常選擇以不一定原汁原味的原住民歌舞,做為台灣的特色在國際上展現時,我們迷惘,這真的能代表台灣嗎?
在討論中間,有同學提出,其實我們印象中的外國,不過是觀光與外銷行銷下被賦予的一種印象,並不是全部,而正如同我們一樣,原住民的確是台灣多元文化下的精華部分,但也不是台灣的全部。
文中提及的台灣四大族群,其實這樣的區分也已經隨著時代的演變,而逐漸模糊,只有當選舉時,政治人物們以創造族群對立以尋求支持時,這樣的族群界線才又開始清晰了起來;又或許,真實的社會中,族群的界線是不存在的,特別是當下的國際化時代,旅行和遷徙的成本是有史以來的低廉,交換學生、異國婚姻、外籍勞工、商務人士、觀光客,都有可能同時出現在同一時空之中,要怎樣界定一個族群,又是一個更大的問題了,用血緣、用地緣、用國籍?
也許,我們該做的是把族群對立問題,留給政治,熱情的擁抱、接納、包容形形色色的人們,看見彼此之間的差異與美好,共同的生活下去,才是對族群問題做最好的解答。
2. 全民健保的道德共同體
A.健保的演進
這可以回推到國民政府來台的時候,那時為了收買人心,開辦了勞保與公保,繳一些錢就可以享有醫療給付的保障,令大家趨之若鶩。而隨著醫療費用的上漲,民眾對於開辦全民保險的聲音此起彼落,政治人物為了拉攏選票,逐漸擴大保險人口,終致今日的全民保險。然而在全民保險尚未實施前,許多不在保險範圍內的人想盡辦法透過關係,經由農會或職業工會等等的來投保,這些人口再加上低保費,擴大惡化了財務狀況。
值得探討的是,辦了全民健保之後就公平了嗎?雖然低所得家庭的健保受益高於高所得家庭,但在制度上仍存有許多「反重分配」的現象。在財務上,仍沿襲過去未開辦前的依據職業類別來徵收保費,自營業者和小雇主投保金額和大資本家一致;職業工會會員與農民皆以一萬兩千元做為投保金額;失業者是以全體保險人平均來計算,算起來竟比許多有業者負擔的還重。此外,薪資外所得不在投保金額計算範圍內,這是何其不公!還有論口計費,這對多眷又是中低收入家庭造成沉重負擔。
B.IDS計劃
全文是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IDS的立意相當良好,也有成效,但仍有些問題存在:交通阻隔、經濟劣勢與語言隔閡。今年暑假,我們讀書會的成員去高雄的桃源、六龜及高中,在那裏,我們深刻體會到書中所列出的這些問題。
首先是交通阻隔:山區幅員廣闊又崎嶇難行,民眾要到醫療據點去看病也不一定是那麼方便,我們也遇到很多需要開刀或做檢查的居民因為下山不便而一拖再拖,雖然高醫與義大會派醫生上山也有接駁公車,但顯然交通對他們而言仍是件相當大的阻礙。再來是經濟劣勢:許多山區民眾是無力繳保費而未被納入健保的。政府花在IDS的錢其實很有限,再加上當前體制不良的殘財務負擔方式。造成他們有醫療,卻無保險。最後是語言隔閡:山上居民雖然大部分都會講國語了,但仍有少數部分是只會母語,而這些幾乎都是比較需要看病的老人家。此時若沒有翻譯,通常就無法溝通,但山區青壯年人口外流嚴重,若發生這種語言隔閡的情況,該怎麼辦?
C.二代健保
理念是所繳保費應與所得稅一樣,是依照經濟所得,並取消職業分類和論口計費。這樣的改革是為了解決貧富差距與更接近社會公平。
D.健保在台灣
台灣的健保在全球算是數一數二的好,我們對於國外的天價醫療費用時有耳聞,而在台灣,繳少許的保費就能享有高品質的醫療,這也吸引許多華僑需要看病時回台就醫。為了醫療需求專程回台,且繳交一點健保費就可享用健保,一旦出國後又可立即再停保,與強制納保的國人相比,非常不公平,也對台灣的健保財政造成了相當的負擔。值得慶幸的是在全民健保法施行細則的修改下,預定出國6個月以上仍可以申請停保,但復保者以健保身分使用醫療,若要再次停保必須繳足3個月健保費,可望對健保財政有一絲幫助。
全民健保是一個相當先進的政策,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發展及政治程度上的穩定,在其他先進國家還不敢提出這樣的體制時,台灣就實施了,雖然當初的立意比較像是執政菁英對威權統治造成的舊有社會保險制度的危機與以回應。全民健保卻實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醫療資源使用的公平性,弱勢者也因此受惠,但長期下來造成的財政黑洞、財務負擔方面仍需改革及解決,也避免貧困家庭無力繳保費而被健保排除的情況。
3. 金融資本如何吃人:
其實仔細觀察近代歷史,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金融總託不了關係;無論是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經濟大恐慌到2008年的二次房貸、金融海嘯,金融業總是以一種看似無形的力量影響著我們。
讓我們從最近當紅的日劇「半澤直樹」出發好了,劇中主人翁任職的東京中央銀行,是由東京第一銀行和產業中央銀行合併而來的;為了增加分行數與掌管的資產額,金融業之間的合併或併購,在當代屢見不鮮,台灣更以近年的二次金改所牽扯出的複雜政商利益糾葛,最為人詬病。原本為增強國家金融業競爭力的美意,最後公股銀行成了政客和財閥間的籌碼,公股銀行的員工和廣大的存款人則一起被這樣的金錢遊戲給綁架了。
在存款與放款之間的數字,創造出超越上個世紀的經濟成果,但有些看似成果的成果,卻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泡沫,只要資金供應鏈之中的一個環節出了差池,都可能像骨牌效應、甚至蝴蝶效應一樣,造成難以想像的變動。 身為一般公民的我們,在這樣的金融生態圈裡,往往只能成為金融禿鷹和大鱷們的獵物,若能更深入的了解與探討,透析金融圈的運作,或許我們將有機會成位這場金融肌餓遊戲中的生存者。
二次金改後,一位襄理被銀行辭退,上吊自殺。關心此事的人推測是新的職場遊戲規則與他長期以來所抱持的銀行業運作原則格格不入所致。 我認為二次金改的原因是,在跨國集團資本挾美國政府的壓力下,扁政府別無選擇只能私有化,希望能把金融業的主權留在台灣。雖然沒讓外資掌握公營行庫,但小吃大的民營行庫卻染上一樣的經營風氣,也就是追求股東的短期利益。經理人在能力至上的理論下,有超水準的獲利可以得到大筆的績效獎金,但卻不必因投資虧損相對的付出賠償。經營階層因此在高風險=高報酬的經營定律下追求高風險的投機行為。另一方面,民營銀行因併構了公營行庫,在規模上成了台灣政府無法讓其倒閉的金融巨獸,也會面臨跟美國一樣,獲利由企業接收,風險被轉嫁給政府(由政府bail out)的現象。管理階層的行為反映在對基層員工的要求上,是以失去工作威脅員工,不擇手段向周邊的人推銷各式各樣連自己都搞不清楚的高風險商品,於是社會上當初為了子女能有好未來讓他們就讀商學院以從事銀行業的台灣父母親,會為了子女的工作把畢生績蓄拿來滿足子女的業績,但銀行的胃口貪得無厭,過了幾個月業績又不夠了,員工只能用盡自己的人際關係再去拜託別人購買這些金融商品。卻不知在到期解約之前,這些高風險炸彈何時會爆發。
我們會拿99%的金錢去賭搏嗎? 這是不可想像的。各國的政府往往會顧忌民意,審慎考慮賭場的設立事宜,卻在財團的壓力下不斷進行deregulation,金融業掌握的資本從亞洲金融風暴時期佔全球資本的90%,到2008年美國的次貸風暴, 成長到超過99%,但世界各地普遍無法理解這個突然出現的怪象,而遭受像冰島全國破產這樣的悲劇。
回到企業,尤其是股票上市企業的本質。曾經我信服Milton Friedman在<資本主義與自由>的主張,即國家需要有雄厚資本的私人山頭,才有足夠的能力推動可能和政府立場相左的不同運動。曾經我也信服Peter Drucker的駁斥企業社會責任的說法,認為企業的本份就是盈利,與為股東負責。但現在回頭看,這些想法有許多缺陷。一來如Noam Chomsky所稱,企業本質上是由上而下,高度極權的組織,從董事長傳下來的指令下面沒有人能夠違背。如果Hannah Arendt眼中的極權政府組織的唯一目的是意識形態,大型企業這一個極權組織的唯一目的就是營利,和所有極權組織一樣會為了單一目的(短期利益)犧牲公民利益與人性價值等許許多多的東西。二來企業的營利常常是透過讓公眾負擔外部成本來達成(污染,政府的R&D支出,甚至如我們的健保讓企業有極低廉的員工醫療成本),即使確實有許多退休的資本家能投入大筆的資金追求社會某方面的進步,大體上人類進步的來源仍在政府投資(如美國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投資在醫學上的研究),而企業卻會用他們的金錢來介入政治,透過民意無法監督的方式去修改出一個又一個對他們有利的遊戲規則。甚至在資金流動鬆綁下,不願被企業綁架而作出決策的政府都要面對大筆資金被掏空的惡果。我們要集合公民的力量,在人民對政治仍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下,透過公民運動,讓我們能過正常的生活。
六、 電影欣賞及討論-尋找甜蜜客
<尋找甜蜜客>講述美國70年代一位墨西哥裔的歌手Rodriguez的傳奇故事。故事的一開頭,Rodriguez就被塑造出一種神秘的形象,有許許多多關於他的傳聞提到了他的死亡,且都是以一種極具有戲劇張力的方式-如:在最終一場演出的舞台上引火自焚。但是種種的說法都沒有被證實,於是開始了一段尋找甜蜜客(sugar man,Rodriguez當時發行的專輯中其中一首歌曲的曲名)的旅程,起初,目的是為了找出Rodriguez的死因,解開眾說紛紜的迷團。隨著查詢的資料越來越多,接觸的人所提供的資訊越來越多,才逐漸發現,原來Rodriguez並不只是一個被大部分美國人遺忘的無名歌手,原來,在世界的另一端-南非,Rodriguez的歌曲竟然流傳於大街小巷,在當時的南非,社會環境封閉,眾多限制的情形,他的歌曲給予了當時的人民一股想像和動力,Rodriguez的專輯被拷貝流傳的程度更勝於貓王等世界巨星。
直到在更多人一起努力的調查之下,終於找到了這位”無名巨星”,而他的死因究竟是什麼呢?結果,他並沒有死,他還好好的活著,以一種極為平凡且低調的姿態,依舊生活在底特律,當一位建築工人,過著靠勞力生活的日子。之後,當Rodriguez被告知,他曾經在南非紅及一時,甚至有人認為他的音樂能與巴布迪倫和披頭四等並駕齊驅,他感到相當詫異,因為在70年代發行專輯時,市場反應非常不好,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一切關於他的傳聞和事實都令他難以想像,但更傳奇的事還在後頭,他受邀到了南非,為眾多喜愛他的音樂的南非歌迷辦了演唱會,而演唱會的盛況更是舉世轟動。
在幾場演唱會成功落幕後,他將演唱會的收入分給了自己的家人以及捐給了慈善團體,自己則回到底特律,像是什麼都沒發生一般,繼續從事粗工,靠著勞力生活,並且維持他一貫的精神,以自己的方式和能力幫助周遭貧困的居民。
這部紀錄片不同凡響的地方在於他的訴說方式,一般的紀錄片多以一種論說文的形式進行,而<尋找甜蜜客>則是像一部推理小說一般,在探索的過程中依著些微的線索進行,讓觀眾能夠有更多想像和思考的空間。而Rodriguez這位歌手的傳奇不只是他一生大起大落的精彩經歷,更讓人驚歎不已的是,Rodriguez個人所表現出的精神和態度。對於人生,他有著與眾不同的價值觀,或許也是因此,他的音樂才會如此獨特,在遙遠的南非的某個時刻,為人們所深刻感動。
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下,對於金錢名利的追求成為了一般人習以為常的一種價值觀,好比評價一位歌手的標準,不過就是看是否在排行榜上,專輯銷售量…等數據化的標準,然而,在這個流行音樂氾濫的時代,登上排行榜的否真的是好音樂,而又有多少真正的好音樂由於沒有受到銷售量的肯定而被埋沒了呢?其實同樣的,綜觀整體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又何嘗不是如此?如果我們將人的價值,賦予一種數據化的評比,總是以名利和權勢來評斷一個人的價值,那這個社會勢必將會越來越現實,越來越自私。
Rodriguez就是一種活在資本主義下,卻選擇了另一條路的典範。儘管用心創作出來的音樂沒有受到當代人們的肯定,他依然固守他的精神,和他在歌詞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一致。又或者,當他有了再一次成名世界的機會,換作是華人社會就會說這是所謂的「東山再起」。但對於Rodriguez來說,他的生活不應這種人人稱羨的奇妙際遇所改變,因為更勝於名利的,是那一股「以人為本」的關懷精神,榮華富貴與虛榮之於他如浮雲一般,這不是清高,而是一種最貼近於人類社會的基層,最踏實且深刻的一種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