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U Wiki:如何編輯頁面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在2008年5月2日 (五) 21:39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Chestnut761 (對話 | 貢獻) (移除所有頁面內容) ←上一個 |
當前修訂版本 (2009年5月12日 (二) 14:14) (編輯) (撤銷) R970081 (對話 | 貢獻) (幸福從心開始(psy@@"CS823))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幸福從心開始 .......增加幸福感的方法''' == | ||
+ | 生命花園這本書 ^^ | ||
+ | |||
+ | 初次閱讀『生命花園』這本書,著實會為他豐富且包羅萬千的內容驚嘆!這本書不僅僅是由淺入深的談到如何與親密他人達成溝通,開展有意義的對話,更甚者,我認為本書在對於增進自我的了解部分,做了豐富闡述且實質地引導著我們循序漸進。 | ||
+ | 第一部份主要著重在瞭解且覺察我們的表現出的情緒、行為是如產生的。與我們目前所研究的情緒理論其實是非常有呼應的,或著說是本書試著提出一些相關的理論,幫助我們以不同面向對自己做個檢視,進而剖析、了解自己,像是講到溝通模式,其中包含的五個成分:知覺、解釋、感覺、意圖到行動的五成份,以情緒生成歷程來看,知覺可以歸類為客觀的情境刺激部分,而解釋、感覺、意圖則是個人的認知、態度部分,本書對此做了更詳盡的、歷程的分析,讓我們可以可以去推敲、一步步的找出我們真正的想法,而最後的行動,則就是我們情緒的產出以及相關行為的展現,像是持續的補充這整體的概念般,本書陸續也提到了構成主義─符號被用來解釋與理解自然、社會和心理世界,提出自我基本世界是如何構成的理論,與其呼應的理想我、現實我、真實我三著之間的自我憎恨以及自我疼惜的循環(ex.兒童希望達到理想我取悅父母、遺棄真實我感到自我憎恨…;對理想我的覺察,現實我整合整體,進而接納整合真實我…等),之後則是提出每個人的界線-一個人被容許且願意去接觸的範圍,這裡提出了像是「我-界線」、「身體-界線」、「價值-界線」、「習慣-界線」… | ||
+ | 等等,都可以逐一的幫助我們釐清自己的經驗,逐步的摸索出自己的「界線」,或者可以說自己的「角色」。 | ||
+ | 第二部分則是談到一些關於情緒根源的議題,像是焦慮、定位、黑洞、物化、道德,這裡本書希望能從最初情境的定位-出生以及而時經驗做一個整體性的回顧,回溯自己生命的初期,給自己下了什麼定位,回顧己身的創傷,創傷、不舒服的經驗或是未解開的結…等等,另外則是與他人關係的部份,這裡談到了關於客體依附關係的理論,回想自我與父母分離成獨立客體的經驗…等等,有趣的是本書再此部份一開始就談到了當你感覺真正的活著時,就是一種存在的焦慮現象,且是人類世界的特色之一,這觀念乍看之下很難體會,但隨著本書的論述,慢慢的能體會到有時這種本體焦慮,可以看做是一種提昇自我的驅動力,只要與真實我保持聯繫,這會是一種讓我們有力量去表達自我以及追求生命動力,套用本書引述的一段話,或許會讓我們更好理解:「如果一個人贏了全世界(安全),卻失去了自我的靈魂(意義),他所得到的又有什麼用?」。 | ||
+ | 第三部分則是關於情緒感受的意涵,談到主題像是罪惡感、羞愧感、憂鬱、憤怒…等等。這些看似負面的情緒,其實都帶著其獨有的情緒意涵,像是本書提到罪惡感是因外在因素產生的,是非人性化的,因為這是違反道德規範,一種物化後的產物;而羞愧感則是一種個人內在覺察到自己可以做到而未能做到時產生的感覺,這是一種十分活在當下的覺察,與其一部分提到的理想我以及本體焦慮是有相關的。在個人生命的歷程中,憂鬱是一個內在深層的悲傷感受,本章簡單介紹了憂鬱的心理、生理成因,並提出了一些可能與兒時經驗有關的分類:倚賴型憂鬱症-多陳述自己空虛、空洞,易有物質濫用現象;自恨型憂鬱症-與自我憎恨有關,放棄了真實我而去成就理想我,是一種深感內疚、持續的結果。而憤怒則可能是我們最常面對的情緒狀態,如何轉化憤怒的能量,用社會可以接受,又可以自我提昇的方式,我想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課題,接受憤怒的情緒經驗,猶如第一部分強調的,去剖析自我經驗、態度達到反思,開始解決問題,都會是我們生命中的重要課題。 |
當前修訂版本
[編輯] 幸福從心開始 .......增加幸福感的方法
生命花園這本書 ^^
初次閱讀『生命花園』這本書,著實會為他豐富且包羅萬千的內容驚嘆!這本書不僅僅是由淺入深的談到如何與親密他人達成溝通,開展有意義的對話,更甚者,我認為本書在對於增進自我的了解部分,做了豐富闡述且實質地引導著我們循序漸進。 第一部份主要著重在瞭解且覺察我們的表現出的情緒、行為是如產生的。與我們目前所研究的情緒理論其實是非常有呼應的,或著說是本書試著提出一些相關的理論,幫助我們以不同面向對自己做個檢視,進而剖析、了解自己,像是講到溝通模式,其中包含的五個成分:知覺、解釋、感覺、意圖到行動的五成份,以情緒生成歷程來看,知覺可以歸類為客觀的情境刺激部分,而解釋、感覺、意圖則是個人的認知、態度部分,本書對此做了更詳盡的、歷程的分析,讓我們可以可以去推敲、一步步的找出我們真正的想法,而最後的行動,則就是我們情緒的產出以及相關行為的展現,像是持續的補充這整體的概念般,本書陸續也提到了構成主義─符號被用來解釋與理解自然、社會和心理世界,提出自我基本世界是如何構成的理論,與其呼應的理想我、現實我、真實我三著之間的自我憎恨以及自我疼惜的循環(ex.兒童希望達到理想我取悅父母、遺棄真實我感到自我憎恨…;對理想我的覺察,現實我整合整體,進而接納整合真實我…等),之後則是提出每個人的界線-一個人被容許且願意去接觸的範圍,這裡提出了像是「我-界線」、「身體-界線」、「價值-界線」、「習慣-界線」…
等等,都可以逐一的幫助我們釐清自己的經驗,逐步的摸索出自己的「界線」,或者可以說自己的「角色」。
第二部分則是談到一些關於情緒根源的議題,像是焦慮、定位、黑洞、物化、道德,這裡本書希望能從最初情境的定位-出生以及而時經驗做一個整體性的回顧,回溯自己生命的初期,給自己下了什麼定位,回顧己身的創傷,創傷、不舒服的經驗或是未解開的結…等等,另外則是與他人關係的部份,這裡談到了關於客體依附關係的理論,回想自我與父母分離成獨立客體的經驗…等等,有趣的是本書再此部份一開始就談到了當你感覺真正的活著時,就是一種存在的焦慮現象,且是人類世界的特色之一,這觀念乍看之下很難體會,但隨著本書的論述,慢慢的能體會到有時這種本體焦慮,可以看做是一種提昇自我的驅動力,只要與真實我保持聯繫,這會是一種讓我們有力量去表達自我以及追求生命動力,套用本書引述的一段話,或許會讓我們更好理解:「如果一個人贏了全世界(安全),卻失去了自我的靈魂(意義),他所得到的又有什麼用?」。 第三部分則是關於情緒感受的意涵,談到主題像是罪惡感、羞愧感、憂鬱、憤怒…等等。這些看似負面的情緒,其實都帶著其獨有的情緒意涵,像是本書提到罪惡感是因外在因素產生的,是非人性化的,因為這是違反道德規範,一種物化後的產物;而羞愧感則是一種個人內在覺察到自己可以做到而未能做到時產生的感覺,這是一種十分活在當下的覺察,與其一部分提到的理想我以及本體焦慮是有相關的。在個人生命的歷程中,憂鬱是一個內在深層的悲傷感受,本章簡單介紹了憂鬱的心理、生理成因,並提出了一些可能與兒時經驗有關的分類:倚賴型憂鬱症-多陳述自己空虛、空洞,易有物質濫用現象;自恨型憂鬱症-與自我憎恨有關,放棄了真實我而去成就理想我,是一種深感內疚、持續的結果。而憤怒則可能是我們最常面對的情緒狀態,如何轉化憤怒的能量,用社會可以接受,又可以自我提昇的方式,我想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課題,接受憤怒的情緒經驗,猶如第一部分強調的,去剖析自我經驗、態度達到反思,開始解決問題,都會是我們生命中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