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A
出自KMU Wiki
在2016年1月7日 (四) 08:56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Sakurai (對話 | 貢獻) 小 ←上一個 |
當前修訂版本 (2017年11月26日 (日) 17:06) (編輯) (撤銷) Angel040 (對話 | 貢獻) |
||
(3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 |||
第1行: | 第1行: | ||
- | 1. 一研究者想要了解飢餓對貓之攻擊行為的影響效果。所以她選了 10 隻貓。並將其一一單獨關在個別的籠子中。並實施食物剝奪的歷程,以致使在兩個星期結束後,這些貓的體重剩下正常體重的 80% | + | 1. 一研究者想要了解飢餓對貓之攻擊行為的影響效果。所以她選了 10 隻貓。並將其一一單獨關在個別的籠子中。並實施食物剝奪的歷程,以致使在兩個星期結束後,這些貓的體重剩下正常體重的 80% 。然後把這些貓一對一對地放在一起 15 分鐘,同時觀察是否有攻擊或打架。在所有的情形下貓都露出威嚇的姿勢,且大部分的情形均出現打架之行為。因此研究者下結論為:飢餓增加貓的攻擊行為。 |
2. 在食品飲料公司任職的心理學家的角色,在產品開發上往往有決定性的影響。在一項實驗研究中,一消費者心理學家測量了實驗參與者對兩種不同品牌可樂的喜好程度。這一家公司注意到在一銷售點,他們的可樂銷售量明顯的比其主要競爭對手差。但令人困惑的是,在全國的總銷售量上卻明顯的領先對手。研究者認為他們公司的銷售量不佳的原因在於某一地域性條件。因此設計了一實驗來檢驗。此一實驗設計為一重覆測量實驗設計,即每一實驗參與者皆試嚐兩種可樂。可樂分為 Q 可樂(競爭者之產品)與 M 可樂(自己公司之產品)。樣本由該區域居民中隨機抽取 14 至 62 歲的居民。所有實驗參與者均先嚐 Q 可樂後再嚐 M 可樂,然後再說出喜歡那一種可樂。結果令人訝異的是,大多數的實驗參與者皆喜歡他們公司的 M 可樂。由此研究者推斷樣本實驗參與者喜歡他們公司的產品,但競爭者的廣告使他們的銷售量在此落後競爭者。因此,研究者建議公司應投注數百萬美元的預算之廣告來扭轉此一情況。 | 2. 在食品飲料公司任職的心理學家的角色,在產品開發上往往有決定性的影響。在一項實驗研究中,一消費者心理學家測量了實驗參與者對兩種不同品牌可樂的喜好程度。這一家公司注意到在一銷售點,他們的可樂銷售量明顯的比其主要競爭對手差。但令人困惑的是,在全國的總銷售量上卻明顯的領先對手。研究者認為他們公司的銷售量不佳的原因在於某一地域性條件。因此設計了一實驗來檢驗。此一實驗設計為一重覆測量實驗設計,即每一實驗參與者皆試嚐兩種可樂。可樂分為 Q 可樂(競爭者之產品)與 M 可樂(自己公司之產品)。樣本由該區域居民中隨機抽取 14 至 62 歲的居民。所有實驗參與者均先嚐 Q 可樂後再嚐 M 可樂,然後再說出喜歡那一種可樂。結果令人訝異的是,大多數的實驗參與者皆喜歡他們公司的 M 可樂。由此研究者推斷樣本實驗參與者喜歡他們公司的產品,但競爭者的廣告使他們的銷售量在此落後競爭者。因此,研究者建議公司應投注數百萬美元的預算之廣告來扭轉此一情況。 | ||
第33行: | 第33行: | ||
- | 11. 一群研究者發現,如果在每天固定食物上加上 20% 之糖水,則老鼠跑負重輪子之速度明顯增加。與之對照的是給于正常食物之老鼠。來自 Plymouth Rock Animal Breeders 之 Mayflower 種之老鼠,隨機分作兩組,其中前 50 隻老鼠供給正常食物,後 50 | + | 11. 一群研究者發現,如果在每天固定食物上加上 20% 之糖水,則老鼠跑負重輪子之速度明顯增加。與之對照的是給于正常食物之老鼠。來自 Plymouth Rock Animal Breeders 之 Mayflower 種之老鼠,隨機分作兩組,其中前 50 隻老鼠供給正常食物,後 50 隻則增加了糖水(分組以丟銅板方式決定)。結果後者較前者為快,研究者據此宣稱,高糖分下精力較多的假設成立。研究者並推論說應給予在學學生垃圾食品中之未加工之糖。[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23題] |
第45行: | 第45行: | ||
- | 14. 某位統計老師想要比較兩種初級統計的教學方法。其中一種方法是著重在 理論教學方面(稱為理論法)。另一種為教導學生各種統計考驗方法,並解釋在什麼時機應用該統計方法(稱為食譜法)。該老師將理論法應用在一流的工學院之所 | + | 14. 某位統計老師想要比較兩種初級統計的教學方法。其中一種方法是著重在 理論教學方面(稱為理論法)。另一種為教導學生各種統計考驗方法,並解釋在什麼時機應用該統計方法(稱為食譜法)。該老師將理論法應用在一流的工學院之所 有初級統計課;將食譜法應用在州立師院之所有初級統計課上。在學期結束時該教師利用標準化之統計測驗施測這兩組班級。結果發現,接受理論法之班級表現遠優 於食譜法教學之班級。故該老師結論,理論法是比較好的教學方法,並認為統計老師應該用此法。[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20題] |
- | <br> <br>15. 在一檢驗精神藥物 chlorpromazine 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效果時,兩位臨床研究者從精神科醫院中隨機選擇 20 | + | <br> <br>15. 在一檢驗精神藥物 chlorpromazine 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效果時,兩位臨床研究者從精神科醫院中隨機選擇 20 個急性思覺失調症患者。這些病患被要求作依刺激之某一向度之特性排順序的作業,例如依重量之不同將 8 個物體排列。病患被要求作各種不同的排列作業。研究者利用受試者內之設計,首先給所有的病患注射生理食鹽水(白藥)後進行排序作業,在休息幾小時後再注射 chlorpromazine 並進行所有剛才之作業。結果指出,當注射 chlorpromazine 之後的錯誤較少,此結果暗示研究者,這一種藥物對於這一類病患之適當之認知功能的促進有正面效果。<br> <br>16. 有一假設宣稱感覺剝奪會抑制動物智力的發展。要檢驗此一假設,實驗者利用兩隻老鼠,這兩隻老鼠各剛生出 8 隻小老鼠。其中一隻母鼠與其小鼠放在一個大籠子中,有足夠的空間與物體供其探索。另一隻母鼠之小老鼠則與母鼠分開,並將每一隻小老鼠單獨放在很小的籠中,只能看或聽四面牆與餵食器的影像及聲音。在五個月後,兩組均以食物為酬賞學習多分叉之 T 形迷津。經過 20 次之嘗試之後,所有沒被剝奪的小老鼠都能無錯誤地跑完迷津,但被剝奪的小老鼠仍有許多錯誤發生。後者,甚至常發生僵硬停頓的現象,需要戳動才會移動。故實驗者結論,感覺剝奪會阻礙智力發展,例如被剝奪的老鼠無法利用智能去學習一簡單的迷津。[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7題] |
- | <br> <br>17.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某位研究者試圖檢驗,訓練人員時處罰較獎賞為有效的假設。檢驗此假設的作業是辨認飛機敵我之工作。她要求實驗參與者坐在雷達螢幕之前,在螢幕上敵機與我機以陰影方式快速閃過(約 1 秒)。當陰影閃過時實驗參與者要在其前面兩個按鍵「敵機」或「我機」來反應。每一位實驗參與者接受連續五天每天兩小時的實驗。在第一天,每一嘗試之後實驗參與者均被告知有無正確辨認。自第二天開始實驗參與者被隨機分派到兩組。 A 組的實驗參與者在正確辨認時可以獲得 10 cents 之酬賞,但在錯誤的辨認時不受任何之處罰。在 B | + | <br> <br>17.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某位研究者試圖檢驗,訓練人員時處罰較獎賞為有效的假設。檢驗此假設的作業是辨認飛機敵我之工作。她要求實驗參與者坐在雷達螢幕之前,在螢幕上敵機與我機以陰影方式快速閃過(約 1 秒)。當陰影閃過時實驗參與者要在其前面兩個按鍵「敵機」或「我機」來反應。每一位實驗參與者接受連續五天每天兩小時的實驗。在第一天,每一嘗試之後實驗參與者均被告知有無正確辨認。自第二天開始實驗參與者被隨機分派到兩組。 A 組的實驗參與者在正確辨認時可以獲得 10 cents 之酬賞,但在錯誤的辨認時不受任何之處罰。在 B 組的實驗參與者在每一次錯誤的辨認時受時電擊的懲罰,但在正確辨認時未獲得任何獎賞。如此之程序在第三天與第四天中持續進行。在第五天實驗參與者亦接受辨認之作業但不給予獎賞、懲罰或任何訊息。在 100 個陰影中正確辨認的次數為訓練之有效度。如所預期,在五天的訓練期當中有些實驗參與者流失:在 A 組中約 5%,在 B 組約 35%的實驗參與者在五天之內流失。結果顯示在第五天的 100 次嘗試中, A 組之平均正確辨認次數為 80 , B 組平均正確辨認次數為 92 。這兩組平均數之間的差異統計上顯著。實驗者結論假設獲得確認,並建議所有訓練課程應利用懲罰的方式。<br> <br>18. 在小鎮中之一 YMCA 人員想要獲得一些證據證明他的領導人員訓練課程是有效的。於是尋找 20 年前該課程之成員名單中較活躍的男生的名單,同時也找到未參加 YMCA 的男生的名單。他比較這兩組的現在的職位、薪水等等,發現參加 YMCA 這一組比另一組好很多。因此結論,這些差異是受到他的課程的影響。[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19題]<br> <br>19. 一位心理學家想要發展可以預測未來成功律師之測驗。她從 Who's Who 隨機抽出一群律師,因為她假定其中必為成功的律師。然後寄給這些律師 包含有數百項題目的問卷。她分析回收的問卷,並據此描繪出成功律師之特徵輪廓。然後將這問卷給一群將以律師為職業之學生。發現些學生之分數與成功律師之特 徵輪廓之間有明顯的差異,由此建議學生不要從事法律方面之職業。[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24題]<br> <br>20. 某一心理學家有一理論認為:當一團體中成員間愈來愈熟習則其團體的生 產力將提高,但提高至某一程度之後下降一些。這下降(「蜜月已結束」效應)開始於成員間停止高度合作狀態,轉變成相互排擠狀態所造成。為了檢驗此一理論, 這個心理學家組成成員間相互不認識的團體,並要他們完成一系列的作業。總共有五個作業,每一個作業需時 35 分鐘完成,在兩個作業間並加入 5 分鐘之休息。他的結果指出,團體的生產力直到第五個作業之前一直上昇,但在第五個作業中明顯下降。由此證據他宣稱他的理論受到支持。[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15題]<br> <br>21. 某一臨床研究者設計實驗要檢驗,對病患的面談或客觀化的測驗何者對診斷及預測住院時間有效。這個實驗在大型精神科醫院。在其中一組中有 10 個臨床心理學學生,每一個人面談 6 個初來醫院的病患,每次兩小時。另一組中 60 個病患給于標準化的心理測驗,而測驗結果由三位資深臨床心理學家來解釋,他們都有多年解釋經驗。每位臨床心理學家解 20 個病患。每一組均被要求列出病患之主要問題,並將歸入診斷分類中(例如:進行性思覺失調,倒退性思覺失調)。他們同時被要求預測病患之痊癒出院時間。結果指出,面談在分類上有 67% 之準確性,住院時間上有 22% 之準確性。測驗則在分類上有 83% 之準確性,住院時間上有 65% 之準確性。實驗者結論,面談無論對診斷分類或預測醫院支出均有不確定性,認為不應繼續使用。 [可參考學姐網頁的第1題]<br> <br>22. 某一位實驗者想要檢驗男性比女性更有創造性的假設。她同時假設男性的創造性在有自我投入時更高。於是利用 2X2 之多因子設計,其中一因子為性別,另一因子為自我投入程度。她利用以 下的方式操弄自我投入程度:在一半的實驗參與者被告知這個作業是測量智力且他們的結果會公布在公布欄中(高自我投入)。另一半的實驗參與者被告知這個作業是考驗她 所發展的測驗之信度且為不記名的測驗(低自我投入)。創造力測驗是「非平常用途」測驗,即給一個物體名稱後(例如:鐵槌)在五分鐘中內盡可能寫出該物體的 各種不一樣的非平常用途。兩個不同的自我投入組各有 25 位男性與 25 位女性參加。男性實驗參與者來自預備軍官訓練班(ROTC)高年級學生,女性來自女學生聯誼會。在實驗中共使用了兩個物體:1. 軍用羅盤;2. 活動板手。實驗參與者對每一個物體給 5 分鐘。結果指出:男性在低自我投入情形下對每一物體平均列出 4.1 種非平常用途,在高自我投入時則 7.6 種;女性在低自我投入時為 3.2 種,高自我投入時為 2.4 種。兩種主要效果與交互作用均顯著,實驗者宣稱她的假設受到支持。<br> <br>23. 一位研究者被要求快速調查三個大城市中選民所關心的政治議題或問題。 該調查的結果要提供給候選人作為競選活動之依據。研究者由電話簿中隨機選出人名,並盡可能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之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之打電話給他們。這結果經 整理並呈現給候選人,為一有效代表這三個城市選民的態度。[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10題]<br> <br>24. 一位心理學家發現在烏克蘭車諾比(Chernobyl)地區在核電廠災變之後,在遭到輻射塵汙染的民眾的婚外性行為明顯增加。據他訪問發現有些人在災後恣意放蕩,有些人有奇異的性活動。該心理學家由此結論,在輻射塵中可能有一新型的春藥。因此申請一研究經費,利用老鼠檢驗此假設。[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11題]<br> <br>25. 一實驗心理學者與籃球教練決定共同研究運動學習的知識與視覺迴饋對籃球隊選手與大學生的影響。在實驗中實驗參與者投擲飛鏢至飛鏢板。在其中一種條件中,當飛鏢一離開實驗參與者之手燈光隨即關掉,故實驗參與者無法看到他投擲的結果。在另 一種條件中燈光始終開著。事後實驗參與者接受一相當長的問卷來檢驗其動作知覺之知識。無論在有迴饋或無迴饋的情形下,運動員均較大學生為優,但他們在問卷上表 現較差。兩組在有迴饋之情形下均較無迴饋的情形為佳,且交互作用不顯著。實驗者結論:動作技巧不能由動作知覺之知識增進,但可以由動作結果之知覺來促進。 此結論是否有瑕疵?瑕疵在哪裡? [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2題]<br> |
當前修訂版本
1. 一研究者想要了解飢餓對貓之攻擊行為的影響效果。所以她選了 10 隻貓。並將其一一單獨關在個別的籠子中。並實施食物剝奪的歷程,以致使在兩個星期結束後,這些貓的體重剩下正常體重的 80% 。然後把這些貓一對一對地放在一起 15 分鐘,同時觀察是否有攻擊或打架。在所有的情形下貓都露出威嚇的姿勢,且大部分的情形均出現打架之行為。因此研究者下結論為:飢餓增加貓的攻擊行為。
2. 在食品飲料公司任職的心理學家的角色,在產品開發上往往有決定性的影響。在一項實驗研究中,一消費者心理學家測量了實驗參與者對兩種不同品牌可樂的喜好程度。這一家公司注意到在一銷售點,他們的可樂銷售量明顯的比其主要競爭對手差。但令人困惑的是,在全國的總銷售量上卻明顯的領先對手。研究者認為他們公司的銷售量不佳的原因在於某一地域性條件。因此設計了一實驗來檢驗。此一實驗設計為一重覆測量實驗設計,即每一實驗參與者皆試嚐兩種可樂。可樂分為 Q 可樂(競爭者之產品)與 M 可樂(自己公司之產品)。樣本由該區域居民中隨機抽取 14 至 62 歲的居民。所有實驗參與者均先嚐 Q 可樂後再嚐 M 可樂,然後再說出喜歡那一種可樂。結果令人訝異的是,大多數的實驗參與者皆喜歡他們公司的 M 可樂。由此研究者推斷樣本實驗參與者喜歡他們公司的產品,但競爭者的廣告使他們的銷售量在此落後競爭者。因此,研究者建議公司應投注數百萬美元的預算之廣告來扭轉此一情況。
3. 某一實驗者欲知分散練習和密集練習對學習無意義音節的影響。實驗者將實驗參與者隨機分派成三組。第一組在一天內花 30 分鐘練習一組 20 個無意義音節;第二組在連續兩天中各花 30 分鐘練習同一組無意義音節;第三組在連續三天中皆花了 30 分鐘練習同一組無意義音節。然後實驗者利用自由回憶的方式測量每一組的學習效果。發現,第一組在 20 個無意義音節中平均回憶 5.2 個;第二組 10 個;第三組 14.6 個。這個結果在 0.01 顯著水準下有顯著差異,因此實驗者認為分散練習的效果優於密集練習。
4. 某位心理學家尋找大學生失敗的原因。她採用了一組實驗參與者是以前考試不及格而被退學的學生,而另一組則是在校成績優良的學生。她給與兩組施測一自尊測驗,結果發現,被退學學生的測驗分數低於成績優良的學生的分數。她結論:低自尊是學生在大學中失敗的原因之一,她更進一步提出,低自尊的學生很可能預期自己不及格而表現出失敗主義之行為,終至其失敗。[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17題]
5. 一位心理學家設計一研究探討,高血壓患者是否可以經由生理迴饋的方式控制其血壓。先以一裝置記錄患者之血壓,患者可以藉由聲音的不同得知其血壓的訊息之迴饋,當血壓降低時減少音量,血壓上升是則提高音量。患者被告知盡可能維持安靜的音量。五位高血壓患者接受了 10 次半小時的生理迴饋練習過程,這五位患者均明顯地降低了他的血壓。該研究者宣稱這個方法是成功的。[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18題]
6. 此實驗是為了檢驗假設:高動機者學簡易事物較低動機者快。在此假設中更進一步認為,在學習因難課題時則恰好相反,即低動機者學習較快。實驗者對於「動機」之操作型定義為實驗參與者在 Manifest Drive Scale 上之得分。 20 位實驗參與者在該測驗分數上得高分(即高動機),另 20 位得低分(即低動機),並給予他們學習困難的課題。結果低動機實驗參與者學習此課題上較高動機實驗參與者為快。因此研究者結論其假設為正確。[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16題]
7. 一位研究者想要檢驗假設:「在表現不佳時之懲罰所造成的恐懼對於運動表現是不利的而不是促進效果」。在運動表現的測量上,研究者採用穩定性測驗,這個測驗作業是要求實驗參與者將一細針插入洞中,且該針不可碰觸到洞緣。每一個實驗參與者要插入 15 個不同洞中。研究者對於實驗參與者不佳之表現以電擊威脅方式操弄其恐懼大小。實驗者在進行實驗之前在實驗參與者腿上綁電極,但實際上無論其表現如何均未給予電擊。實驗參與者隨機分派至兩組:一組是被威脅給予 50 伏特的電擊--為中恐懼組;另一組是被威脅給予 100 伏特的電擊--為高恐懼組。結果與假設不符,高恐懼組之表現並沒有比中恐懼為差,實際上兩組表現差不多。據以上的結果研究者結論,懲罰的恐懼對於運動表現,如果有表現的話,也只有一點點效果。[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13題]
8. 某一實驗者選了 20 位相信占星術的實驗參與者,並給他們根據占星術測得之他們前幾天發生的事件,且詢問他們其準確度。實驗參與者在 6 點量表上回答其認為之準確度,由極準確至極不準確。所有 20 名實驗參與者報告占星術預測與實際發生事件間具有某一程度之準確性。該實驗者據此結論:占星術是正確的。[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21題]
9. 設計一 2X3 之多因子實驗來評估實驗藥物(Remoh)治療思覺失調症之效果。首先將病人分為兩組(1)到該心理醫院初診之患者。(2)病人曾被該醫院收留兩年以上。兩組實驗參與者均未接受積極之住院治療。兩組實驗參與者再分接受三種不同劑量之 Remoh , 3 gm/day, 6 gm/day, 9 gm/day 。兩組實驗參與者隨機分派至以上三種不同劑量之組。六組中各有 20 個病人。除了給藥,實驗者亦同時評估每位病人每星期思覺失調症狀出現與否。兩個月後發現,長期收留病人各組中只有少數(10%)症狀改善,但大約 50% 的新病人在三種不同的劑量中均有改善。故研究者結論:(1) Remoh 僅對新的病人有效,對慢性患者無效。 (2) 3 gm/day 是最大有效劑量。[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6題]
10. 在臨床心理學有一有趣的爭論是:精神疾病是由於遺傳抑或環境經驗所造成。有一環境論者假設:若與有精神疾病父母同住的小孩,在他未來的生活中可能發生同樣的問題。為了檢驗此一假設,找了 1000 名有精神疾病的成人與 1000 名正常成人,並檢驗其雙親是否有精神疾病。在正常成人組中少於 1% 有精神疾病的父母,但在精神疾病成人組中超過 30% 的人其父母為精神疾病患者。據此該研究者結論:精神疾病並非由於遺傳,而是因為兒童時與精神疾病之父母相處之經驗,使之有較易罹患精神疾病之傾向。[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22題]
11. 一群研究者發現,如果在每天固定食物上加上 20% 之糖水,則老鼠跑負重輪子之速度明顯增加。與之對照的是給于正常食物之老鼠。來自 Plymouth Rock Animal Breeders 之 Mayflower 種之老鼠,隨機分作兩組,其中前 50 隻老鼠供給正常食物,後 50 隻則增加了糖水(分組以丟銅板方式決定)。結果後者較前者為快,研究者據此宣稱,高糖分下精力較多的假設成立。研究者並推論說應給予在學學生垃圾食品中之未加工之糖。[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23題]
12. 最近某一協會表示,紐澤西州的警察抱怨,在警察執勤中使用雷達鎗追蹤超速駕駛者,其癌症罹患率不尋常地高。這個協會出對紐澤西州政府提出訴訟,宣稱這些使用雷達鎗的警察與另一對照團體,即該州的停車管理員相較之下,警察之癌症罹患率高出 18% 。這個比較樣本和這些警察在教育水準、年齡、性別及服務年資上均相對,且樣本很大,警察有 238 人,停車管理員有 231 人。請問這個事例正當嗎?
13. 最近在報紙上一篇文章宣稱「糖果香煙影響小孩」,該報導指出買過糖果香煙的孩較沒有買過的小孩往後更可能吸煙。這個調查指出,在 7 年級的學生中,曾經買過兩次以上糖果香煙者較沒有購買過者更可能去嘗試真正的香煙。因為此結果相當清楚,故學校行政單位想要禁止在校販賣糖果香煙,因為他們認為糖果香煙導致孩子抽煙。這個調查同時指出若父母任何一方有抽煙,小孩更傾向於購買糖果香煙,且在各種場合下企圖抽煙。學校行政單位的作法正當嗎? [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25題]
14. 某位統計老師想要比較兩種初級統計的教學方法。其中一種方法是著重在 理論教學方面(稱為理論法)。另一種為教導學生各種統計考驗方法,並解釋在什麼時機應用該統計方法(稱為食譜法)。該老師將理論法應用在一流的工學院之所 有初級統計課;將食譜法應用在州立師院之所有初級統計課上。在學期結束時該教師利用標準化之統計測驗施測這兩組班級。結果發現,接受理論法之班級表現遠優 於食譜法教學之班級。故該老師結論,理論法是比較好的教學方法,並認為統計老師應該用此法。[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20題]
15. 在一檢驗精神藥物 chlorpromazine 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效果時,兩位臨床研究者從精神科醫院中隨機選擇 20 個急性思覺失調症患者。這些病患被要求作依刺激之某一向度之特性排順序的作業,例如依重量之不同將 8 個物體排列。病患被要求作各種不同的排列作業。研究者利用受試者內之設計,首先給所有的病患注射生理食鹽水(白藥)後進行排序作業,在休息幾小時後再注射 chlorpromazine 並進行所有剛才之作業。結果指出,當注射 chlorpromazine 之後的錯誤較少,此結果暗示研究者,這一種藥物對於這一類病患之適當之認知功能的促進有正面效果。
16. 有一假設宣稱感覺剝奪會抑制動物智力的發展。要檢驗此一假設,實驗者利用兩隻老鼠,這兩隻老鼠各剛生出 8 隻小老鼠。其中一隻母鼠與其小鼠放在一個大籠子中,有足夠的空間與物體供其探索。另一隻母鼠之小老鼠則與母鼠分開,並將每一隻小老鼠單獨放在很小的籠中,只能看或聽四面牆與餵食器的影像及聲音。在五個月後,兩組均以食物為酬賞學習多分叉之 T 形迷津。經過 20 次之嘗試之後,所有沒被剝奪的小老鼠都能無錯誤地跑完迷津,但被剝奪的小老鼠仍有許多錯誤發生。後者,甚至常發生僵硬停頓的現象,需要戳動才會移動。故實驗者結論,感覺剝奪會阻礙智力發展,例如被剝奪的老鼠無法利用智能去學習一簡單的迷津。[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7題]
17.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某位研究者試圖檢驗,訓練人員時處罰較獎賞為有效的假設。檢驗此假設的作業是辨認飛機敵我之工作。她要求實驗參與者坐在雷達螢幕之前,在螢幕上敵機與我機以陰影方式快速閃過(約 1 秒)。當陰影閃過時實驗參與者要在其前面兩個按鍵「敵機」或「我機」來反應。每一位實驗參與者接受連續五天每天兩小時的實驗。在第一天,每一嘗試之後實驗參與者均被告知有無正確辨認。自第二天開始實驗參與者被隨機分派到兩組。 A 組的實驗參與者在正確辨認時可以獲得 10 cents 之酬賞,但在錯誤的辨認時不受任何之處罰。在 B 組的實驗參與者在每一次錯誤的辨認時受時電擊的懲罰,但在正確辨認時未獲得任何獎賞。如此之程序在第三天與第四天中持續進行。在第五天實驗參與者亦接受辨認之作業但不給予獎賞、懲罰或任何訊息。在 100 個陰影中正確辨認的次數為訓練之有效度。如所預期,在五天的訓練期當中有些實驗參與者流失:在 A 組中約 5%,在 B 組約 35%的實驗參與者在五天之內流失。結果顯示在第五天的 100 次嘗試中, A 組之平均正確辨認次數為 80 , B 組平均正確辨認次數為 92 。這兩組平均數之間的差異統計上顯著。實驗者結論假設獲得確認,並建議所有訓練課程應利用懲罰的方式。
18. 在小鎮中之一 YMCA 人員想要獲得一些證據證明他的領導人員訓練課程是有效的。於是尋找 20 年前該課程之成員名單中較活躍的男生的名單,同時也找到未參加 YMCA 的男生的名單。他比較這兩組的現在的職位、薪水等等,發現參加 YMCA 這一組比另一組好很多。因此結論,這些差異是受到他的課程的影響。[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19題]
19. 一位心理學家想要發展可以預測未來成功律師之測驗。她從 Who's Who 隨機抽出一群律師,因為她假定其中必為成功的律師。然後寄給這些律師 包含有數百項題目的問卷。她分析回收的問卷,並據此描繪出成功律師之特徵輪廓。然後將這問卷給一群將以律師為職業之學生。發現些學生之分數與成功律師之特 徵輪廓之間有明顯的差異,由此建議學生不要從事法律方面之職業。[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24題]
20. 某一心理學家有一理論認為:當一團體中成員間愈來愈熟習則其團體的生 產力將提高,但提高至某一程度之後下降一些。這下降(「蜜月已結束」效應)開始於成員間停止高度合作狀態,轉變成相互排擠狀態所造成。為了檢驗此一理論, 這個心理學家組成成員間相互不認識的團體,並要他們完成一系列的作業。總共有五個作業,每一個作業需時 35 分鐘完成,在兩個作業間並加入 5 分鐘之休息。他的結果指出,團體的生產力直到第五個作業之前一直上昇,但在第五個作業中明顯下降。由此證據他宣稱他的理論受到支持。[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15題]
21. 某一臨床研究者設計實驗要檢驗,對病患的面談或客觀化的測驗何者對診斷及預測住院時間有效。這個實驗在大型精神科醫院。在其中一組中有 10 個臨床心理學學生,每一個人面談 6 個初來醫院的病患,每次兩小時。另一組中 60 個病患給于標準化的心理測驗,而測驗結果由三位資深臨床心理學家來解釋,他們都有多年解釋經驗。每位臨床心理學家解 20 個病患。每一組均被要求列出病患之主要問題,並將歸入診斷分類中(例如:進行性思覺失調,倒退性思覺失調)。他們同時被要求預測病患之痊癒出院時間。結果指出,面談在分類上有 67% 之準確性,住院時間上有 22% 之準確性。測驗則在分類上有 83% 之準確性,住院時間上有 65% 之準確性。實驗者結論,面談無論對診斷分類或預測醫院支出均有不確定性,認為不應繼續使用。 [可參考學姐網頁的第1題]
22. 某一位實驗者想要檢驗男性比女性更有創造性的假設。她同時假設男性的創造性在有自我投入時更高。於是利用 2X2 之多因子設計,其中一因子為性別,另一因子為自我投入程度。她利用以 下的方式操弄自我投入程度:在一半的實驗參與者被告知這個作業是測量智力且他們的結果會公布在公布欄中(高自我投入)。另一半的實驗參與者被告知這個作業是考驗她 所發展的測驗之信度且為不記名的測驗(低自我投入)。創造力測驗是「非平常用途」測驗,即給一個物體名稱後(例如:鐵槌)在五分鐘中內盡可能寫出該物體的 各種不一樣的非平常用途。兩個不同的自我投入組各有 25 位男性與 25 位女性參加。男性實驗參與者來自預備軍官訓練班(ROTC)高年級學生,女性來自女學生聯誼會。在實驗中共使用了兩個物體:1. 軍用羅盤;2. 活動板手。實驗參與者對每一個物體給 5 分鐘。結果指出:男性在低自我投入情形下對每一物體平均列出 4.1 種非平常用途,在高自我投入時則 7.6 種;女性在低自我投入時為 3.2 種,高自我投入時為 2.4 種。兩種主要效果與交互作用均顯著,實驗者宣稱她的假設受到支持。
23. 一位研究者被要求快速調查三個大城市中選民所關心的政治議題或問題。 該調查的結果要提供給候選人作為競選活動之依據。研究者由電話簿中隨機選出人名,並盡可能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之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之打電話給他們。這結果經 整理並呈現給候選人,為一有效代表這三個城市選民的態度。[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10題]
24. 一位心理學家發現在烏克蘭車諾比(Chernobyl)地區在核電廠災變之後,在遭到輻射塵汙染的民眾的婚外性行為明顯增加。據他訪問發現有些人在災後恣意放蕩,有些人有奇異的性活動。該心理學家由此結論,在輻射塵中可能有一新型的春藥。因此申請一研究經費,利用老鼠檢驗此假設。[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11題]
25. 一實驗心理學者與籃球教練決定共同研究運動學習的知識與視覺迴饋對籃球隊選手與大學生的影響。在實驗中實驗參與者投擲飛鏢至飛鏢板。在其中一種條件中,當飛鏢一離開實驗參與者之手燈光隨即關掉,故實驗參與者無法看到他投擲的結果。在另 一種條件中燈光始終開著。事後實驗參與者接受一相當長的問卷來檢驗其動作知覺之知識。無論在有迴饋或無迴饋的情形下,運動員均較大學生為優,但他們在問卷上表 現較差。兩組在有迴饋之情形下均較無迴饋的情形為佳,且交互作用不顯著。實驗者結論:動作技巧不能由動作知覺之知識增進,但可以由動作結果之知覺來促進。 此結論是否有瑕疵?瑕疵在哪裡? [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