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牡蠣事件
出自KMU Wiki
在2013年11月17日 (日) 02:49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Jt1134111 (對話 | 貢獻) ←上一個 |
當前修訂版本 (2013年11月17日 (日) 23:01) (編輯) (撤銷) Anny0503pipi (對話 | 貢獻) |
||
(3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綠牡蠣事件''' == | == '''綠牡蠣事件''' == | ||
- | ''' | + | '''簡介''': |
- | + | 香山綠牡蠣事件: | |
- | + | 客雅溪是發源於竹東山上,流經山湖、寶山、大崎、雙溪四個村 ,最後在新竹的西南方也就是香山地區流入大海,而全台灣的矽谷,新竹科學園區就位於客雅溪的上游的寶山村,科學園區研發的廢污水都登記排放到客雅溪裡,而科學園區的廢污水幾乎都是含重金屬的高污染廢水,而北台灣的最大養蚵場就在香山溼地(客雅溪的下游,入海口),所以導致蚵仔內都含過量的銅。 | |
- | + | 二仁溪綠牡蠣事件 [民國七十五年(1986年)]: | |
- | + | 該事件原於二仁溪兩岸的五金業者,為求自身的利益,而焚燒、酸洗、電鍍等五金類,而其廢液又不經處理,而直接侵倒置溪中,其廢液中充滿許多重金屬,經由溪流流到海中,而在海口處之牡蠣,大量吸收重金屬之銅離子,而經由生物累積作用,顏色慢慢轉變成綠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起源''' | ||
+ | 國內銅污染嚴重的兩處地方分別是新竹香山地區,主要是由香山及新竹科學園區所排放。銅離子含量每公斤就含有1020毫克,是接近標準值的40倍。另外二仁溪口附近的海域綠牡蠣事件則是廢五金處理所放出的重金屬所造成。台大海洋研究所監測新竹香山海域的牡蠣,發現其含銅的濃度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紀錄,不少牡蠣累積重金屬。新竹科園區和香山工業園區排放廢水,可能是綠牡蠣的元凶。 | ||
+ | '''銅進入牡蠣的途徑''' | ||
+ | 1.海水中的藻類吸收銅離子,之後牡蠣再去捕食藻類。 | ||
+ | 2.牡蠣從海水中直接吸收銅離子。 | ||
- | ''' | + | '''牡蠣變綠的原因''' |
- | + | 1.銅的來源是源自廢五金處理。二仁溪位於高雄縣、台南縣與台南市之交界處,人口稠密,工廠林立,特別在河口灣裡附近,一直是本省燃燒廢五金之主要場所。廢五金包括廢電線電纜、電子零件、電路板等由於含有一些貴重金屬,經酸洗或淘洗之後,金屬可回收使用,而產生的廢液含有大量的銅離子。這些廢水與其他工業廢水和都市廢水,大都未經處理而直接排至二仁溪,順流至河口及其附近海域,或沈積於河底沈積物中,在大雨時被沖刷揚起,流到河口。 生存於此的養殖牡蠣,於是攝取並累積了大量的粒狀性銅與溶解性銅。一般而言,當牡蠣體內累積的銅超過500ppm(μg/g乾重,即牡蠣以105℃ 高溫完全烘乾後,每一公克體肉含有500微克的銅),以肉眼觀察,就會產生變綠的現象(經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們的研究調查) | |
- | + | 2.銅離子在海洋環境中因物理、化學特性不同而產生各種形式的銅,例如:銅離子被浮游植物所攝取累積,形成粒狀性銅,或銅離子,與海水中的有機或無機物質(例如胺基酸、碳酸根等等)結合形成錯合物,稱之溶解性銅。由於二仁溪口附近海域長時間接受廢五金業之衝擊,使該海域粒狀性銅與溶解性銅大為增加,濃度高居全省之冠。 | |
- | + | ||
- | + | ||
- | + | ||
+ | '''可能的來源''' | ||
+ | 銅製造業及高科技業頓成標靶,其實銅與生活有習習相關的環境特性,加上牡蠣強烈吸取銅的生物特性,才突顯出養殖業重金屬的問題。現行工業廢水排放標準無法防制水體累積銅的問題,而且畜牧場的動物糞便(含量多100ppm以上)也是造成水體銅污染的主因。國內合法排放的廢水在進入河川水體後,經年的成為灌溉及養殖用水來源,造成下游土壤重金屬污染及綠牡蠣事件的原因。 | ||
- | ''' | + | '''現代銅鹽的食品利用以及銅對人體的影響''' |
- | 1. | + | 1.做為禽畜飼料的抗菌劑、防腐劑及驅蟲劑,添加銅可促進肉雞生長及小豬的發育,以致牛、豬及雞的主飼料都含有高量的銅,平均濃度在100-250ppm之間 。 |
- | + | 2.銅是一種微量礦物質,存在人體組織中,除可幫助蛋白質代謝外,尚可維持骨骼及紅血球的形成。銅經過人體吸收後,可很快的經由尿液及膽汁排出,人體對於銅的每日容許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0.05至0.5毫克,以體重60公斤的人為例,每日可攝取銅3至30毫克。而牡蠣本身其血液中即含有銅,雖然銅的毒性很小,但若攝取大量的銅,代謝異常時會聚積於肝臟、腎臟及腦,將造成威爾遜症,而產生腦病變及肝硬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永續發展''' | ||
+ | 海洋污染物中,陸地來源占海洋污染的70%,海運活動和海上傾棄活動各佔10%。來自陸地的許多污染物質對海洋環境的影響特別嚴重,因為它們在食物鏈內同時具有毒性、持久性及生物累積性質。 | ||
+ | 為了防止各國任意傾倒廢棄物,國際間在1972年訂定「倫敦海拋公約」,而台灣雖然在1990年就公布「海洋污染防治法」,但直到2004年才依據「1972倫敦海拋公約」訂定了「海洋棄置物質」的分類表。 | ||
+ | 「倫敦海拋公約」主要規定不可以海拋的物質,在規定之外則由各國自行決定。但因全球海洋環境日益惡化,國際間更進一步簽訂「倫敦海拋公約1996年議定書」,聯合國在2006年3月24日宣佈此項議定書正式生效實施,而國內環保署也迅速依據此議定書的內容,修訂海洋污染防治法關於「海洋棄置物分類」的相關規定。 | ||
+ | 但法令完備之後,更進一步需要執行的魄力,國內更應比照國外在船上安排觀察員,實際督導海拋作業,以免訂定法令的美意化為烏有,如此號稱海洋國家的台灣才能名符其實。 | ||
== 心得 == | == 心得 == | ||
- | + | 基本上,或許我們應該從根本上去尋找替代的方法而不是一再限制,在怎麼限制重金屬的排放,那些東西對於人體本來就屬於不易排放的一部分,長久累積對人體還是有一定的傷害,或許我們在限制工廠重金屬的排放的同時,也必須同時思考有何替代的方案,或是如何避免讓生物體直接接觸的措施,而綠牡蠣的事件我覺得就是一個警告點,大自然在警告我們需要正眼去面對我們自己排放的東西了,如果沒有綠牡蠣這麼怵目驚心的畫面,我們或許還需要更多更多的時間才會發覺我們所排放的重金屬已經在悄悄地傷害我們的周遭,好不容易大自然給了我們這樣一個警示,我想我們應該更謹慎的面對這一部分的問題。 | |
- | + | ||
第51行: | 第43行: | ||
http://web2.ctsh.hcc.edu.tw/stu97/s9711434/public_html/h08.html | http://web2.ctsh.hcc.edu.tw/stu97/s9711434/public_html/h08.html | ||
- | + | http://zh.wikipedia.org/zh/%E7%B6%A0%E7%89%A1%E8%A0%A3%E4%BA%8B%E4%BB%B6 | |
- | http:// | +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0022502934 |
- | + | www.hres.chc.edu.tw/sea/fishery/mytext/green_oyster.ppt | |
- | http:// | + | http://etoe.mlc.edu.tw/media/material_files/6225/ch2-3.html |
- | + | ||
- | http:// | + |
當前修訂版本
[編輯] 綠牡蠣事件
簡介: 香山綠牡蠣事件: 客雅溪是發源於竹東山上,流經山湖、寶山、大崎、雙溪四個村 ,最後在新竹的西南方也就是香山地區流入大海,而全台灣的矽谷,新竹科學園區就位於客雅溪的上游的寶山村,科學園區研發的廢污水都登記排放到客雅溪裡,而科學園區的廢污水幾乎都是含重金屬的高污染廢水,而北台灣的最大養蚵場就在香山溼地(客雅溪的下游,入海口),所以導致蚵仔內都含過量的銅。 二仁溪綠牡蠣事件 [民國七十五年(1986年)]: 該事件原於二仁溪兩岸的五金業者,為求自身的利益,而焚燒、酸洗、電鍍等五金類,而其廢液又不經處理,而直接侵倒置溪中,其廢液中充滿許多重金屬,經由溪流流到海中,而在海口處之牡蠣,大量吸收重金屬之銅離子,而經由生物累積作用,顏色慢慢轉變成綠色。
起源 國內銅污染嚴重的兩處地方分別是新竹香山地區,主要是由香山及新竹科學園區所排放。銅離子含量每公斤就含有1020毫克,是接近標準值的40倍。另外二仁溪口附近的海域綠牡蠣事件則是廢五金處理所放出的重金屬所造成。台大海洋研究所監測新竹香山海域的牡蠣,發現其含銅的濃度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紀錄,不少牡蠣累積重金屬。新竹科園區和香山工業園區排放廢水,可能是綠牡蠣的元凶。
銅進入牡蠣的途徑 1.海水中的藻類吸收銅離子,之後牡蠣再去捕食藻類。 2.牡蠣從海水中直接吸收銅離子。
牡蠣變綠的原因 1.銅的來源是源自廢五金處理。二仁溪位於高雄縣、台南縣與台南市之交界處,人口稠密,工廠林立,特別在河口灣裡附近,一直是本省燃燒廢五金之主要場所。廢五金包括廢電線電纜、電子零件、電路板等由於含有一些貴重金屬,經酸洗或淘洗之後,金屬可回收使用,而產生的廢液含有大量的銅離子。這些廢水與其他工業廢水和都市廢水,大都未經處理而直接排至二仁溪,順流至河口及其附近海域,或沈積於河底沈積物中,在大雨時被沖刷揚起,流到河口。 生存於此的養殖牡蠣,於是攝取並累積了大量的粒狀性銅與溶解性銅。一般而言,當牡蠣體內累積的銅超過500ppm(μg/g乾重,即牡蠣以105℃ 高溫完全烘乾後,每一公克體肉含有500微克的銅),以肉眼觀察,就會產生變綠的現象(經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們的研究調查) 2.銅離子在海洋環境中因物理、化學特性不同而產生各種形式的銅,例如:銅離子被浮游植物所攝取累積,形成粒狀性銅,或銅離子,與海水中的有機或無機物質(例如胺基酸、碳酸根等等)結合形成錯合物,稱之溶解性銅。由於二仁溪口附近海域長時間接受廢五金業之衝擊,使該海域粒狀性銅與溶解性銅大為增加,濃度高居全省之冠。
可能的來源
銅製造業及高科技業頓成標靶,其實銅與生活有習習相關的環境特性,加上牡蠣強烈吸取銅的生物特性,才突顯出養殖業重金屬的問題。現行工業廢水排放標準無法防制水體累積銅的問題,而且畜牧場的動物糞便(含量多100ppm以上)也是造成水體銅污染的主因。國內合法排放的廢水在進入河川水體後,經年的成為灌溉及養殖用水來源,造成下游土壤重金屬污染及綠牡蠣事件的原因。
現代銅鹽的食品利用以及銅對人體的影響 1.做為禽畜飼料的抗菌劑、防腐劑及驅蟲劑,添加銅可促進肉雞生長及小豬的發育,以致牛、豬及雞的主飼料都含有高量的銅,平均濃度在100-250ppm之間 。 2.銅是一種微量礦物質,存在人體組織中,除可幫助蛋白質代謝外,尚可維持骨骼及紅血球的形成。銅經過人體吸收後,可很快的經由尿液及膽汁排出,人體對於銅的每日容許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0.05至0.5毫克,以體重60公斤的人為例,每日可攝取銅3至30毫克。而牡蠣本身其血液中即含有銅,雖然銅的毒性很小,但若攝取大量的銅,代謝異常時會聚積於肝臟、腎臟及腦,將造成威爾遜症,而產生腦病變及肝硬化。
永續發展
海洋污染物中,陸地來源占海洋污染的70%,海運活動和海上傾棄活動各佔10%。來自陸地的許多污染物質對海洋環境的影響特別嚴重,因為它們在食物鏈內同時具有毒性、持久性及生物累積性質。
為了防止各國任意傾倒廢棄物,國際間在1972年訂定「倫敦海拋公約」,而台灣雖然在1990年就公布「海洋污染防治法」,但直到2004年才依據「1972倫敦海拋公約」訂定了「海洋棄置物質」的分類表。
「倫敦海拋公約」主要規定不可以海拋的物質,在規定之外則由各國自行決定。但因全球海洋環境日益惡化,國際間更進一步簽訂「倫敦海拋公約1996年議定書」,聯合國在2006年3月24日宣佈此項議定書正式生效實施,而國內環保署也迅速依據此議定書的內容,修訂海洋污染防治法關於「海洋棄置物分類」的相關規定。
但法令完備之後,更進一步需要執行的魄力,國內更應比照國外在船上安排觀察員,實際督導海拋作業,以免訂定法令的美意化為烏有,如此號稱海洋國家的台灣才能名符其實。
[編輯] 心得
基本上,或許我們應該從根本上去尋找替代的方法而不是一再限制,在怎麼限制重金屬的排放,那些東西對於人體本來就屬於不易排放的一部分,長久累積對人體還是有一定的傷害,或許我們在限制工廠重金屬的排放的同時,也必須同時思考有何替代的方案,或是如何避免讓生物體直接接觸的措施,而綠牡蠣的事件我覺得就是一個警告點,大自然在警告我們需要正眼去面對我們自己排放的東西了,如果沒有綠牡蠣這麼怵目驚心的畫面,我們或許還需要更多更多的時間才會發覺我們所排放的重金屬已經在悄悄地傷害我們的周遭,好不容易大自然給了我們這樣一個警示,我想我們應該更謹慎的面對這一部分的問題。
[編輯] 資料來源
http://web2.ctsh.hcc.edu.tw/stu97/s9711434/public_html/h08.html http://zh.wikipedia.org/zh/%E7%B6%A0%E7%89%A1%E8%A0%A3%E4%BA%8B%E4%BB%B6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0022502934 www.hres.chc.edu.tw/sea/fishery/mytext/green_oyster.ppt http://etoe.mlc.edu.tw/media/material_files/6225/ch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