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曠野吶喊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13年5月10日 (五) 14:53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Shadow062010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 一、 作者簡介 == 瑪洛摩根 身為醫生的瑪洛.摩根致力於推展預防醫學教育計畫,並獲得前往澳洲參與研究計畫的機會。有鑑於澳洲的種...)
←上一個
當前修訂版本 (2013年5月16日 (四) 14:55) (編輯) (撤銷)
Shadow062010 (對話 | 貢獻)
(五、問題討論)
 
(4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第9行: 第9行:
== 三、佳句摘錄 == == 三、佳句摘錄 ==
-'''【第一到五章】'''+==='''【第一到五章】'''===
-1.佳句:……擺脫物慾和某些信念的牽絆,在我尋求人類「生存」意義的過程中,早已注定是極為必要的一步。(p.38)<br/ > +:*1.佳句:……擺脫物慾和某些信念的牽絆,在我尋求人類「生存」意義的過程中,早已注定是極為必要的一步。(p.38)<br/ >
-說明:自己以前有參加過野外求生營、也爬過雪山和騎腳踏車環島等活動。藉由這些挑戰自我極限與體驗大自然的探索,從而探討「生存」的意義,確實會感覺到當我擺脫越多物慾和信念時,才能敞開更多的心胸去感受生命。+:說明:自己以前有參加過野外求生營、也爬過雪山和騎腳踏車環島等活動。藉由這些挑戰自我極限與體驗大自然的探索,從而探討「生存」的意義,確實會感覺到當我擺脫越多物慾和信念時,才能敞開更多的心胸去感受生命。
-2.佳句:「她向妳的腳道歉。她告訴妳的兩隻腳,早日康復。她發出特別的聲音,治療妳的傷口。她也發出一種能夠吸出妳傷口膿汁的聲音。她祈求,妳的腳變得又粗又壯。」(p. 60)<br/ > +:*2.佳句:「她向妳的腳道歉。她告訴妳的兩隻腳,早日康復。她發出特別的聲音,治療妳的傷口。她也發出一種能夠吸出妳傷口膿汁的聲音。她祈求,妳的腳變得又粗又壯。」(p. 60)<br/ >
-說明:人從母親的卵子與父親的精子結合成一個受精卵開始便是一體,由一生二、二生四、直到無數億個細胞所構成的身軀,血管是相通的、神經是相連的、肌肉是協調的、而臟腑則相輔相成。現今的醫學著重於分科,愈分愈細,把身體分割成了不同的臟器、探討著其各自的運作機轉。現代醫學是必要的,卻也還有很多需要學習、進步、與成長的,若能夠多融入不同文化的各種傳統療法,取其精華,那麼醫學勢必會再向前躍進的!+:說明:人從母親的卵子與父親的精子結合成一個受精卵開始便是一體,由一生二、二生四、直到無數億個細胞所構成的身軀,血管是相通的、神經是相連的、肌肉是協調的、而臟腑則相輔相成。現今的醫學著重於分科,愈分愈細,把身體分割成了不同的臟器、探討著其各自的運作機轉。現代醫學是必要的,卻也還有很多需要學習、進步、與成長的,若能夠多融入不同文化的各種傳統療法,取其精華,那麼醫學勢必會再向前躍進的!
-3.佳句:澳洲人的種種特質中,我最欣賞的,莫過於他們講話時那種近似唱歌的音調。當然,他們告訴我,講英文帶有特殊腔調的人是我。(p.70)<br/ > +:*3.佳句:澳洲人的種種特質中,我最欣賞的,莫過於他們講話時那種近似唱歌的音調。當然,他們告訴我,講英文帶有特殊腔調的人是我。(p.70)<br/ >
-說明:來自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度—溫哥華,我深深可以體會,往往當我們覺得他人的行為舉止與信仰是不同的、是特殊的、甚至於怪異的時候,我們可能對他人來說才是有別於「正常」。很喜歡的是在這本書裡所遇到的文化和習俗的「不同」之處都是被接受與欣賞的。+:說明:來自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度—溫哥華,我深深可以體會,往往當我們覺得他人的行為舉止與信仰是不同的、是特殊的、甚至於怪異的時候,我們可能對他人來說才是有別於「正常」。很喜歡的是在這本書裡所遇到的文化和習俗的「不同」之處都是被接受與欣賞的。
-4.佳句:……他們不喜歡別人提起他們黝黑的膚色,也不願談論這種膚色所代表的不同。他們希望和膚色較淺的人結婚,這一來,有朝一日他們子女就能融進澳洲社會。(p.89)<br/ > +:*4.佳句:……他們不喜歡別人提起他們黝黑的膚色,也不願談論這種膚色所代表的不同。他們希望和膚色較淺的人結婚,這一來,有朝一日他們子女就能融進澳洲社會。(p.89)<br/ >
-說明:反觀歷史,會發現人類很可惜的是往往因為對彼此的不同之處有著不認同、不理解、不諒解,甚至是排斥、鄙視、或唾棄,以至於許多偉大的文明、文化、建築、藝術、乃至於人種等諸多人類共同的遺產,遭到了無情的迫害與破壞。+:說明:反觀歷史,會發現人類很可惜的是往往因為對彼此的不同之處有著不認同、不理解、不諒解,甚至是排斥、鄙視、或唾棄,以至於許多偉大的文明、文化、建築、藝術、乃至於人種等諸多人類共同的遺產,遭到了無情的迫害與破壞。
 + 
 +==='''【第六到十章】'''===
 + 
 +:*1.佳句:……切莫說:「絕不。」……。我已經體認到:人生中有些東西是我喜歡的,有些是我想迴避的,而「絕不」這兩個字,使我們在面對無法預知的情況時,缺少轉圜的餘地。而且,「絕不」所涵養的是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p.92後-93前)
 +:說明:這段話給平時常掛在嘴邊「我絕對不會……」的我們來了個當頭棒喝,當一個人認定自己「絕不」會做什麼事時,同時他已經限制了自己的思路、關住了自己的思想、否定了另一條道路、另一個可能性、另一個世界了。而「絕不」之所以會涵養很長久的一段時間是因為需要等你再也沒有「絕不」時,思維才可以從狹小的空間裡解放、才看得見另一個世界。
 + 
 +:*2.佳句:對我來說,他們的名字很難唸,但幸好每個名字都有它的意義……大家都瞭解,隨著年齡的增長,孩提時代的名字會不敷使用,在這種情況下,他就必須為自己另選一個比較適當的稱號……理想上,隨著智慧、創造力和責任心日益發展和成熟,每個人的名字一生會改變好幾次。(p.95後-96前)
 +:說明:每個名字都有它的意義是因為名字說明了主人的天賦、才能,他們一出生便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才能時會為自己取一個名字,比如說取名為「裁縫師」,當覺得自己能力進步時,便會為自己改名字變成「大裁縫師」或者是「擅長的裁縫師」等等,來形容自己的進步與成熟。
 + 
 +:*3.佳句:動物存在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充當人類的食物,但必要時他們可以同意這麼做。動物的任務,在平衡大氣,並且以身作則,擔任人類的夥伴與導師……向眼前的動物和植物,發出一個意念或訊號。他們會說:「我們正朝著你們走來,我們是來向你們存在的目的致敬。」至於誰會被選中當人類的食物,則由植物和動物自己去安排。(p106)
 +:說明:這一整個世界並不是以人為尊,動物和植物存在的目的並不是理所當然為人類奉獻自己、提供的食物,而是為了平衡大氣,過多或過少的任一物種都將導致失衡。所以他們尊重每個生物的存在的意義,並不覺得自己優於牠們,所以只取自己夠食的量,並不會為了「貪」而多取,並不會為了「利益」而飼養動物、肆意的宰殺、試圖控制動物的生長和數量。
 + 
 +:*4.佳句:「真人部落」所以能夠運用心靈感應,主要是因為他們從不撒謊,從不捏造事實或扭曲事實,更從不睜著眼睛說瞎話。既不撒謊,當然也就沒有什麼需要隱瞞的了。他們這群人不怕敞開自己的心靈,接納和互相提供各種訊息。(p.124)
 +:說明:他們可以在數十里之遠的距離沒有透過任何工具,只透過心來互傳訊息,我覺得這是可行的,但對生活在講求證據與科技的世界這是一種神通、一種無稽之談,我想我們之所以無法達到「心靈感應」,是因為我們本身自己有太多的祕密、太多醜陋的思想、太多隱瞞和不誠實,因為實在太多了,所以害怕被人知曉、被人揭開這些醜陋的事實,導致被人厭惡、再也沒人愛自己。因為太多需要隱瞞的事實了,所以不是我們做不到心靈感應,而是不想做得到。
 + 
 +:*5.佳句:原住民如何以唱歌的方式測量距離;在這種歌唱中,細節和韻律都非常明確。……澳洲原住民排斥書寫的語言,因為在他們看來,那等於丟棄記憶的能力。如果你一再練記憶、要求記憶,你會一直抱持最佳的演出狀態。(p114)
 +:說明:大多時候我們嘗試記錄下來,是為了避免遺忘掉,但久而久之,我們沒有用心的思考、經過大腦的理解只是單純的紀錄、「抄寫」下來,帶在身上,忘了什麼翻開查閱即可,科技的發達更讓我們更加懶惰,電話號碼手機會幫你記著,朋友的生日記在行事曆上,時間一到,會通知你甚至是自動幫你傳送祝福,有更多的東西我們不再用心的記下來,有人答:「因為腦袋太小,只需要記該記的東西」,但靜下心來回想,到底我們真正記了哪些該記的東西?
 + 
 +:*6.佳句:心靈感應──這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溝通方式。人們進行心心相傳的溝通時,不同的語言和書寫字母所形成的障礙就會被掃除。……澳洲原住民不認為嗓子的主要功能是說話。他們是用心靈意識說話的。如果你用嗓子說話,你就很容易沉溺在瑣碎、無聊、不具精神內涵的閒談中,嗓子是用來唱歌、慶祝、療傷止痛。(p.125後-126前)
 +:說明:有許多質疑心靈感應的可能性與存在性,但如果我們不論其真實性,我們探討的是用嗓子說話的必要性,有許多時候我們說話是因為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想找話題讓氣氛變得似乎很熱絡,所以聊些不知道有什麼意義的話題,雙方遇到思想、觀念衝突時,也是不斷的提問、不斷地闡述自己的意見、問對方的看法,有時說了一整天,即使用的是雙方再也熟悉不過的語言,結果也極為可能完全不懂對方的心思,不論心靈感應的真實性,我想我們是需要檢視是否過度濫用我們的嗓子,沒有增進族群彼此間的感情,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心靈交流。
 + 
 +:*7.佳句:切記,要觀察其他人,你在那個人身上看到的優點,其實你自己也有,只是還未能如願發揮出來。那個人的行動、舉止,凡是你不喜歡的,其實都是你自己有待改進的缺點。你能在別人身上看出優點和缺點,在某種層次上,你自己也有相同的優點和缺點。不同的,只是自我控制和自我表現的程度(p.192)
 +:說明:很喜歡這段話把我自己模糊的概念和有時候看到別人不好的地方的”不開心”中解救出來。很多時後我們能”意識”到的東西是真的是我們理解或我們曾想卻未實行的事情。希望自己真的能多看到別人的優點,進而學習並警惕在看到別人缺點時憤慨的自己
 + 
 +:*8.佳句:這個部落的人晚上睡覺是不做夢的,除非他們把夢照換進睡眠中。對他們來說,睡眠是重要的休憩時間,是上身體恢復元氣的時候。睡覺時不應該左思右想,殫精竭慮。(p.209)
 +:說明:睡眠真的是現代人一個很大的問題,有多少人的生活不愉快不健康與之有關!?但我們真的有太多時後是放不下念頭和心,打坐時完全澄清十秒的內心都是難的,何況是每日的晚上?!我們應該把一個好的睡眠當做一個自己的責任,一個練習
 + 
 +:*9.佳句:變種人難到不明白,只要我唱的歌能讓一個人快樂,我就不算白活?你幫助一個人,也不算白活。反正,一個時候也只能幫助一個人嘛(p.227)
 +:說明:自己高中時也曾經徬徨過,覺得自己應該要選個”有意義的工作”去對社會有貢獻才有意義。有時候覺得自己無用或是無能為力也是一種頗難過的感覺。如何為自己解套?如海邊撿海星的男孩?如何把自己的能力發揮最大?但同時有照顧好一個自己健全的身心?
 + 
 +==='''【第十六至二十章】'''===
 + 
 +:*1.佳句:切記,要觀察其他人,你在那個人身上看到的優點,其實你自己也有,只是還未能如願發揮出來。那個人的行動、舉止,凡是你不喜歡的,其實都是你自己有待改進的缺點。你能在別人身上看出優點和缺點,在某種層次上,你自己也有相同的優點和缺點。不同的,只是自我控制和自我表現的程度(p.192)
 +:說明:很喜歡這段話把我自己模糊的概念和有時候看到別人不好的地方的”不開心”中解救出來。很多時後我們能”意識”到的東西是真的是我們理解或我們曾想卻未實行的事情。希望自己真的能多看到別人的優點,進而學習並警惕在看到別人缺點時憤慨的自己。
 + 
 +:*2.佳句:這個部落的人晚上睡覺是不做夢的,除非他們把夢照換進睡眠中。對他們來說,睡眠是重要的休憩時間,是上身體恢復元氣的時候。睡覺時不應該左思右想,殫精竭慮。(p.209)
 +:說明:睡眠真的是現代人一個很大的問題,有多少人的生活不愉快不健康與之有關!?但我們真的有太多時後是放不下念頭和心,打坐時完全澄清十秒的內心都是難的,何況是每日的晚上?!我們應該把一個好的睡眠當做一個自己的責任,一個練習。
 + 
 +:*3.佳句:變種人難到不明白,只要我唱的歌能讓一個人快樂,我就不算白活?你幫助一個人,也不算白活。反正,一個時候也只能幫助一個人嘛(p.227)
 +:說明:自己高中時也曾經徬徨過,覺得自己應該要選個”有意義的工作”去對社會有貢獻才有意義。有時候覺得自己無用或是無能為力也是一種頗難過的感覺。如何為自己解套?如海邊撿海星的男孩?如何把自己的能力發揮最大?但同時有照顧好一個自己健全的身心?
 + 
 +==='''【第二十一至二十五章】'''===
 + 
 +:*1.佳句:我開始想,在美國,那些無家可歸的街頭流浪漢,是不是自願落在社會的後頭呢?毫無疑問,大多數美國人喜歡待在社會的中間階層,和大家混在一起。不太富有,也不太貧窮。身體大病沒有,小病不斷。大好大惡的事情不敢做,小奸小壞的勾當一大堆。但是,遲早我們總要出面,擔當起責任來,即使只是為自己負責。(p.236)
 +:說明:這段話寫得非常貼切當今的人們,不僅僅在遙遠的美國是如此,在台灣也是如此。我們有很多有能力、才華的人,就是因為不敢面對家庭、經濟的壓力、或是社會上的輿論,因而不敢向前,勇敢地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標。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最好的機會已經悄悄的離開了;此時大多數的人會悲歡交半,一方面開心自己不用承受壓力,另一方面感傷機會的流失。
 + 
 +:*2.佳句:現在的人和以前的人最大的不同是,現代的變種人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們「真人部落」對人生沒有恐懼。變種人恐嚇他們自己的孩子。他們需要警察和監獄,連政府都要以國家為名,用武器威脅其他國家。根據這個部落的看法,恐懼是動物世界的特徵,在動物求生本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只要人類認識上蒼,了解這個宇宙不是隨便形成的,而是規劃中不斷成長,他們就不會恐懼。你必須在信仰和恐懼之間做出選擇。這個部落認為,物慾造成恐懼。你擁有的財務越多,你越活得提心吊膽,到頭來你是為身外之物過活。(P.269~270)
 +:說明:恐嚇或是使人恐懼是最簡單讓人們屈服的方式。父母常以警察之名恐嚇孩子;老闆常以資遣為名恐嚇員工;消費者常以投訴之名恐嚇店家;大國常以武力與經濟為名恐嚇小國。你可以發現「恐嚇」無所不在。 小至家庭,大至國家,都以恐嚇的方式管理。然而,用恐嚇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是正常的嗎?是的。猩猩、猴子,常以武力的方式宣示自己的主權,保護自己的家園,但是有一天,他老了,無法在保護自己的時候,他必須離開,因為有更多的年輕猩猩、猴子要瓜分這塊土地。所以,不僅僅只有人類生活在恐嚇的生活中,很多動物也是如此。因此,了解真正的「恐嚇」以後,真人部落才對他們的人生沒有恐懼,因為他們知道這就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就是文中提到「物慾造成恐懼。你擁有的財務越多,你越活得提心吊膽,到頭來你是為身外之物過活。」這句話講得非常有意思。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知名的政商界人物,身旁都有很多保鑣,官位越大、影響力越大,保鑣數也隨著增加。他們快樂嗎?我相信,很多的時候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們完全無法一個人隨心所欲的生活。他們的生活,只是為了它們更遠大的目標邁進,完全忘了自己的「生活」。
 + 
 +==='''【第二十六章】'''===
 + 
 +:*1.佳句:年歲的增長,目的是讓一個人更加成熟、更有智慧、更能表現他的自我。(P288)
 +:說明:告訴我們長大真正應該要達到的目標,且以心靈的成長為主而非外在的成就地位。
 + 
 +:*2.佳句:有時你只要付出一點心力,就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就能享受到自我肯定所帶來的驕傲。(P289)
 +:說明:給人一種正向、積極,只要你願意都可以做得到的感覺。
 + 
 +:*3.佳句:那是個快樂的夜晚。臨睡前,我對上蒼說了聲「謝謝您」,感激祂賜給我們如此美好的一天。(P291)
 +:說明:懷著感恩的心情對待一切事務,我看到一幅美麗的畫面。
 + 
 +==='''【第二十七章】'''===
 + 
 +:*1.佳句:讓我平靜地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事物,讓我有勇氣改變我能改變的事物。(P298)
 +:說明:述說了當我們對對挑戰時我們可以應對的態度,積極面對一切但當我失敗時我也能坦然接受的生命觀點。
 + 
 +:*2.佳句:這場風暴讓我體會到生命的壯闊,也喚醒我對生命的熱愛。死裡逃生的經驗,也讓我憬悟:身外之物跟不值得掛懷(P293)
 +:說明:讓我看到一個人在經歷風雪後頓悟而寫下的感觸。
 + 
 +:*3.佳句:我終於懂得珍惜財貨不如珍惜感情。(P298)
 +:說明:讓我看到作者對於人與人間情感的珍惜。
 + 
 +==='''【第二十八章】'''===
 + 
 +:*1.佳句:我並沒有皈依另一個宗教,但我找到了新的信仰。(P302)
 +:說明:給我一種真正的來自內心平靜的感覺。
 + 
 +:*2.佳句:無怨無悔的體驗(P303)
 +:說明:看到一種得到不後悔的情感,也更加鼓勵我為自己做的決定負責。
 + 
 +==='''【第二十九章】'''===
 + 
 +:*1.佳句:這一刻,我心裡掛記的,不適重返澳洲白人社會,而是如何傳達這群原著民的訊息(P305)
 +:說明:看到作者深刻的社會使命。
 + 
 +:*2.佳句:他們的教誨,我懂得多少?只有時間知道。(P308)
 +:說明:讓我看到作者在族人身上的所學深深烙印在他身上,根本不需要用語言去證明什麼。
 + 
 +==='''【第三十章】'''===
 + 
 +:*1.佳句:在人生的這個階段,我已經能坦然面對令人不快的場合,把它當成精神上的一種考驗。我已經學會如何細心觀察事物,如何避免遽下評論。我也已經領悟,每一件事物都可以用來豐富我們的心靈。(P324)
 +:說明:看到了學習去接納事物,用更廣闊的視野與心胸來接受一切。
 + 
 +:*2.佳句:「真人部落」的人告訴過我,通過考驗唯一方法,就是面對考驗。
 +:說明:鼓勵我們面對一切,不管好的不好的,因為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面對,只有坦然面對,我們才能更坦率地活下去。
 + 
 + 
 +== 四、心得感想 ==
 + 
 +'''【許乃驊】'''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他們尋找屬於自己的才能,依據自己的才能取了名字,尊敬別人的才能如同自己的;相較下,在台灣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學校教育,學習的不是尋找自己的才能,而是「獲取更多的分數,考取更好的學校」,最後選擇學習、精進的技能也不是根據自己的喜好、根據自己內心所嚮往(就連有時也不清楚自己喜歡的是什麼),是依據分數到達哪個門檻、學校的好壞、市場的趨勢等等所選擇的,就這樣汲汲營營的過了一生,覺得自己的技能甚至是自己存在對這社會並沒有任何的差別,又或者自己根本就可有可無。有時為了證明自己存在、讓別人注意到你、甚至只是希望有人願意接納你,便竭盡心力的打扮,化妝、穿著、一絲不苟的妝點自己,只想迎合社會上的「美」,甚至買昂貴的珠寶想抬高自己的價值,為了買珠寶賣命的工作,得到後,卻又為珠寶的安全提心吊膽,比起這一些,其實我們內心真正渴望的不就是像「真人部落」那樣,自己可以被整個族群毫無條件的接納,可以不用外在刻意的妝點,自在的自己便是最美麗的,珠寶不再是用金錢來衡量,而是為了襯托自己的美,有它很美,沒有它自己也很美,感激它為你帶來讚美、證明自己的美,便可以安然的放下、回歸它原本的去處,而不是被它給遭控,視它為生命為必然擁有,為它擔心受怕。雖然社會整體的結構和環境使我們迷失自我找不到自我的價值、自我的歸屬,反而將它倚靠在外在的事物上,但這本書,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讓我知道其實有更多的面向、更多的選擇,可以不必在社會的架構裡隨波逐流,而是「找回本我」,讓自己的心包圍整個社會架構、擺脫整個社會的框架和束縛!
 + 
 +'''【陳思涵】'''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第十六章到第二十章這邊描述的都是旅途的”中間期”,可說是對原住民文化感受最深最密切的段落。我們也在這邊看到了對於他們的縫紉、木匠、音樂、解夢、萬物食物資源、靈魂、醫藥等等的看法和文化觀。感覺上很精神層面的高層次,但有時候卻又忍不住想,我們是舒舒服服的坐在冷氣房裡,安穩溫飽的看著這些敘述。雖然精神層次令人嚮往又覺得純真樸實,但從科技方便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之前的過程是痛苦的一段路吧。所謂的倉廩足而後知榮辱!?兩端都是令人嚮往的,有兩者共存的可能嗎?還是一定要全然的做個”選擇”才能真正的感受!?但只少,不管我們身在何處,這本書讓我們知道生命還有這樣的可能…
 + 
 +'''【楊鎧銘】'''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這幾個章節不停的衝擊著我的思維。在這裡面有很多觀點是我之前就或多或少的了解,但是它卻可以很明確的點出關鍵所在。「一年中,他們會挪出一些日子表揚每一個族人,但目的不在慶生,而是肯定這個人的藝能、對群體的貢獻、個人在心靈上的成長。」這段文字點出了一個觀點:慶祝。我們可以發現,當今的社會越來越喜歡跨年。但是跨年的意義在哪裡?政府一直砸錢舉辦一年比一年盛大的煙火晚會,不論在台灣或在世界各國無不在相互比較。全世界一直推動降低二氧化碳的運動,但是到了跨年的時候,似乎大家都漠視了這個問題。2012年和2013年差別在哪裡?除了年份不同以外,我似乎找不到大自然中有什麼特別的變化。那麼,全世界慶祝的意義在哪?有些人常常回答我:「慶祝大家平安的度過一年」。這個回答常常令我不以為然,因為我們時常被教導「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精不精采」。這句話無非是要鼓勵我們要勇敢創造一番成就,也讓自己努力的發光發熱,至於生命的長短就不是我們人生的主要目標。因此我們就以這個觀點來看,我們當今的社會是不是過於強調生命的長度而忽略了生命的精彩度了呢?我們慶祝過年、生日、節慶……等,但是都漸漸了遺忘了這些生日、節慶的最初目的與由來,讓我感覺當今的社會似乎對這些日子的意義本末倒置了。
 + 
 +'''【林沛昀】'''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到故事的尾聲,作者再次使用實例告訴我們如何讓這個世界更好,在第二十六章中,真人部落中有個名叫「守密者」的婦人,他的貢獻是傾聽族人的心事,默默地鼓勵族人,那種「只是聆聽,你也可以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的想法,深深感動我,我們從小深長的社會,無形中不斷告訴我們要當醫生、律師或其他權高財重的人才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我們強調的是個人的能力、地位,卻忽略了人與人相處時最真切的情感;我們強調的是不斷的競爭、往上爬,卻忽略了最簡單但很重要的事,我們學著去學很多技能、發明很多新科技、想了很多理論記了很多知識,但我們卻忘了最基本的對身邊的人的體貼,我們學著去注意一個人的成就地位,卻忘了卻看到他原來的本質,因此我們的社會充滿亂象,官員收賄、醫生亂開證明配合領保險等等,這些人原是從眾多人中慢慢篩選出來的,國家社會投入資源,希望他們未來能讓這個社會更美好,但問題就在於,我們太過於重視外在技能等,而嚴重忽略人品、性格、一個人的本質,只要我們能比別人多會一些技能我就可以往上爬,讓人養成了用盡一切手段、花費所有心力於上,但卻忽略其他的,甚至連當一個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的能力都沒有。故事多處,我也看到作者在澳洲旅程中學會了謙卑,對於週遭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事物都給予感恩,而不在將一切歸於理所當然,更懂得珍惜一切,最後作者寫到父親去世時,繼母的回應,看到作者的進步與改變也學會肯定自我,希望自己也能向內心平靜、感恩的心努力。
 + 
 +'''【張庭瑋】'''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自然依舊有許多神秘的事物還沒被發現,有些事情本來就存在,只是我們還不了解他,不知道該如何去解釋他而已。在讀了這本小說之後,又有了更深的體悟。
 +現在社會的科技發達,大大個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更加便利,但是是不是也讓我們失去了某些東西、技能。澳洲的原住民們,可以透過心電感應溝通、他們可以與自然界溝通、有獨特的醫療等等,以現代科學的觀點,會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會覺得那是種超能力、或是怪力亂神。但是那會不會是我們原本的面貌,會不會我們都具備這樣的能力呢?只是我們忘記了這種感覺,失去了這樣的能力。
 +因為學習武術,我能夠有機會接觸許多武術老師,許多老師也鍛鍊出許多厲害的能力,或許這些能力本來就存在我們本身,只是我們沒有去培養他、我們用其他的儀器方式來代替他。
 +我喜歡閱讀小說,因為小說可以讓我經歷到許多不同作者的生命經驗,無形之中我的閱歷也被豐富了,不僅學到了許多新知,也讓我提前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透過閱讀,我可以先了解未來可能要面對的事情,我可以發現我不了解的事情,透過閱讀,我有機會思考許多不一樣的問題,鍛鍊思維能力。
 +很開心有機會可以與一群夥伴一起讀書、學習,我們一起在同一條學習的道路上互相扶持,互相勉勵,並且一起開闊彼此的視野。
 + 
 +'''【林珉璇】'''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讀完「曠野的聲音」後,我開始對我們生命中認為稀鬆平常的事情,產生了許多疑問。澳洲原住民對於我們用來調味的”肉汁”感到好奇,也認為我們在蛋糕的糖霜裝飾是虛假的、表面的,而我們花太少時間去探索自己的心靈和永恆的價值,我想這才是我們一生的功課。部落人的智慧,或許和我們所說的「寧靜致遠」有點類似。在城市裡,我們永遠都在向外追求,更好的成績、更高的學歷、更多的物質享受,但是當你身在曠野中,你要追求什麼呢?身處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那些我們現在所在意的、斤斤計較的,變的什麼都不是,就如作者當初所有的東西都被燒掉了一般,赤裸裸的踏上了這一段旅程。<br/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書中有一段讓我很感動:在旅行途中,有位小女孩這天在身上帶了一朵花,族人都來稱讚她,到了晚上,她滿懷感激的將這多花埋進土裡,花兒已經完成了他的任務,她並不貪戀花的美麗。反觀我們對於鑽石項鍊、衣飾等物質的執著,花了許多金錢將其小心翼翼地保存收藏,卻也不知真正的價值到底在哪。族人知道美麗的價值不再花兒的存在與否,而在永恆。今天他完成了任務,將回歸大自然,化作泥土與養分,再孕育出另一朵美麗的花兒。很多時候,我們只喜愛花兒綻放的那一刻,便不顧一切的想要將他留下來,破壞了這個循環,心靈便漸漸與「永恆」脫了節。「心靈女戰士」一書作者央金拉姆建議,我們要定期整理並丟棄掉不必要的物品,我想這是我們城市人可以試著去理解並實現這種智慧的作法。<br/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書的最後說,這個傳統的真人部落將要消失了,但我相信,也許在某個大陸的深處,某個我們尚未到達的地方,還有著像這樣與自然和平共處的部落呢!
 + 
 +'''【林庭瑀】'''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和這本書相遇是一個巧合或許也是注定,由於老天爺的安排,我在高三的大學考試失利,所以重考了一年,剛好重考班的生物老師在上課時跟我們提及過有人的手可以看到東西或者是額頭可以看見,但是他們手上並沒有類似眼睛的構造,科學家也曾找他們去作實驗,將他們的手放進一個黑色的箱子裡並在裡面放字卡或者是物品,結果實驗證實確實他們的手擁有眼睛的功能,但是卻沒有任何實驗可以解釋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發生,後來老師在課堂上提到了這本書,雖然還是無法科學的解釋,但是卻解開我的疑惑。<br/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真人部落裡面,他們的名字都是以職業來取,例如「靈媒」、「裁縫師」、「藥師」……等,而作者被取了一個很特別的名字叫做「Mutant」,原來在真人部落裡,我們這些人是突變種,在陽光長期曝曬下會脫皮、汗如雨下、還會發出汗臭味,而且很愛比賽而且一定要分出輸贏,還有就是我們會慶祝生日這件事情更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他們的觀念是人自然而然就會隨著時間變老,這是很自然就會發生的事情沒甚麼神聖的含意,而真人部落裡慶祝的是,如果你自己覺得自己變得更好更成熟了,可以舉行一個慶祝儀式邀請族人來分享成長的快樂。<br/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書本裡面讓我感覺最印象深刻的是醫療,有位族人不慎從高處跌下而開放性骨折了,他們藉由吟唱的方式”提醒”骨頭,他原本長在哪哩,長甚麼樣子,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那個骨頭竟然在一段時間後自己復位,而且那個受傷的族人鏡然在隔天就可以如從來沒受過傷一樣走甚至跑,這在西醫方面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復原了,也可能會留下很多後遺症,很難完全痊癒。雖然沒有科學實驗可以證實,但我深深的相信著這是真實的。<br/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人類原本擁有很多能力,能心電感應、身體自癒、感受大自然的訊息……等,真人部落保有了這些能力,而突變人也就是我們因為喪失了這些能力,但是為了彌補能力的失去,所以發展了許多科技,讓我們能夠生存下去,至於是否需要找回真人的真,又如何尋回,其實也不用強求,順其自然,自在的生活,才是幸福生活的要點。
 + 
 +'''【王友聖】'''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除了仔細的品味作者經歷各種體驗後的個人想法,我也時不時地想像,倘若現在是我去到了那個環境,我會做甚麼反應?最先感受到衝擊的是原住民們把作者隨身的物品與一切穿戴丟進火焰中的那一幕,我開始想像自己去到一個被理解為蠻荒的地方、身上代表文明的物件全然消失,究竟會有多麼的惶恐無助。然而我也同時意識到,唯有將枷鎖搬的外務一口氣拋下、一無所有地踏進最原始的世界,才有可能真切的接觸萬物,以及自身。<br/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然後我們開始藉由作者的眼神看見真人部落族人種種不可思議的行為,比如說心靈感應、醫術、如同預知般的宣告、甚至是幻術等等,用科學角度無法理解的事情,這方面我個人其實也是有點難以置信。但是在此之外的一切,原住民們講述的價值觀、世界觀,我都覺得是充滿啟發性且值得深思的——用黃色花朵當作首飾的女孩獲得一整天的讚美後,在夜裡將之放下回歸自然,只留有美麗的記憶、慶祝心靈與智慧的成長而非年歲增長、沒有競爭和輸贏只是共享快樂的遊戲、將所有生命視為一個整體,食用動物,最後亦將自己回報與牠們……種種和現行資本主義的競爭社會下截然不同的想法,不禁讓我深思,我們所發展出來的文民督促我們不斷的追求各式各樣的事物,到頭來卻只是讓我們忙碌於膚淺的東西上,而忽略了陶冶心靈的成長,以及單純的享受生命。<br/ >
 +「他們說,畢竟,你不能真的殺死永恆的東西——靈魂。你沒有創造它,也不能殺死它。」真人部落認為靈魂是永恆的,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形式便是進入一個皮囊裡。於是他們不會為流產的胎兒悲傷,因為那個軀體並沒有住進靈魂;他們不會阻止一個人在清醒的深思熟慮後安然的選擇死亡,因為這只是靈魂決定要回去他原本存在的地方。他們看待人們生命的態度,和看待其他動物生命的態度是相去無遠的,並不以因自己是人而自認高等。這讓我聯想起我們社會時常見到的,殘害各種生命的人們,以及口口聲聲呼籲要保護動物的人們。和真人部落那種生靈平等的觀念相比,即使是動保人士,都顯得如此偽善——他們「選擇」他們想要保護的,放棄他們毫不在意的,即使打著良善的標誌,也絲毫不減他們根本的高傲出發點。<br/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讀到書的末尾,我感受到的是真人部落和這整個世界的和諧,並不是遷就自然,而是對等而生、彼此平衡,我覺得那就是我們所憧憬的烏托邦,人們之間沒有隔閡、沒有猜忌,人和其他生物各取所需、和諧共存。但轉念一想,現在可能任何一個都市人,都沒有辦法想像自己從各式各樣便利的科技產物中抽離吧?所以這本書,大概就是給我們一些啟示,讓我們深深地去思考,究竟甚麼才是重要的、究竟該執著於甚麼事情,藉由不斷的詢問、思索,讓自己看待一切的眼光和從前不同,以此來獲得心中真正的平靜吧。
 + 
 +'''【吳迪峰】'''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在一開始看這本書時,其實心中尚對澳洲的「真人部落」存疑,認為他們之所以不認同白種人的文化是因為他們不了解也因為仇視他們所以才會有如此的看法,西方文化是現在的主流文化,進步的科技、發達的醫療與完善的教育社會體制怎麼能是這個位於澳洲偏遠地區的小部落能比的呢?然而在漸漸的翻閱這本書,細細的去思考字裡行間的人生哲學,才明白這些澳洲原住民所奉行的才是一個人生存的真理。<br/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一直覺得很好奇這些真人部落的原住民是如何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活得如此怡然自得呢?那是因為他們能維持一個最原始的天賦本能,在擺脫物慾和某些信念牽絆後,抱持的是一顆無所他求的心,並不以人為中心的本位思考,認為整個宇宙是繞著人在旋轉,而認為人與萬物是平等存在的,動物的出現是一種機緣,是一種大自然中環環相扣的平衡鍊索,並會為他們的存在而感激,所以當然不會因為環境的艱困而抱怨。自己[ˇ難想像如果不帶任何東西,我能在沙漠中撐過一天嗎?沒有水、沒有食物還有毒辣辣的烈日,只靠著赤裸裸的腳我能橫渡這個環境極端惡劣的沙漠嗎?或許為有經歷過才能體會到何謂「本能」吧!<br/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另一方面,書中還提到了真人部落與上蒼溝通的方式是打坐,因為他們相信唯有靜靜的聆聽,清除心中的雜念,才能與上蒼對話,這就很像禪宗李的靜坐,但和我們習俗的拜拜與西方的禱告就很不一樣,因為拜拜和祈禱是透過外在的語言隊精神世界有所訴求,像我們拜拜時常說「請保佑XXX平安快樂」「希望我能考試考100分」等,是單方面的對上餐提出自己的請求而不懂得聆聽,真人部落的人會靜靜的打坐,把新達到「寧靜空明」的境界,仔細聆聽大自然萬物的聲音,進而聽到上蒼所給的資訊,這是一種先打開心靈的方式,更能體會到與死考到我們單方面拜拜所無法知曉的事情。<br/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我一直渴望能有個烏托邦的社會,彼此間沒有猜忌,沒有計較與仇視,而是一個互信互助、各盡其能、各取所需的社會。我想真 人部落已經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了,能達到理想中的社會主義社會:人們共享財產、各司其職。我想現今社會無法做到這樣是因為「自私」與「物慾」吧!因為「物慾」而想把土地劃為私有,把大自然的財產納入自己的財產,不懂得感激上蒼,不明白人就只是平衡鍊上的一個環節,當你拿到多少時,相對的也是必須付出多少,而現代人只懂得不斷向外索取,也因此浪費時間在人工的、淺薄的、裝飾門面的、可喜的是物上,而很少花時間探索我們的心靈和永恆的存在。而因為「自私」而不會去為整個團體的福祉去想,只想到怎樣才不會吃虧,怎樣才能不勞而獲,也因此很難能各司其職,發覺每個人的存在價值。<br/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或許我們現代社會正處於文明高度發展的階段,但真的是這樣嗎?人民有幾個會去探索自己的內在、傾聽萬物的聲音、重視精神生活與永恆的性靈?有時候科技只是使人更加的貪婪,使人更加的無知。在物欲橫流的現代,我們真的應該擺脫物慾、返璞歸真,放開心胸,好好思索人生的目的與價值。
 + 
 +== 五、問題討論 ==
 + 
 +'''【第十一至十五章】'''
 + 
 +:1.問:作者寫到「這群澳洲原物民懂得如何融進大自然,利用大自然,又讓大自然不受任何干擾。」你認為身為變種人的我們也可以嗎?
 +:答:我認為很難。我自己有幾次親近大自然的經驗,就是去登山。但是我們在登山前總會準備許多裝備,加工包裝好的糧食,一雙保護腳部的登山鞋,保暖衣物,生火用的瓦斯爐,晚上休息時的睡袋……我們的生活無一不充滿了現代發明,也讓我開始重新思索「親近大自然」的意義。倘若是帶著許多裝備登山,可以說我們是親近,但是我們還是無法「融進」大自然。從演化史來看,我們已經脫離那樣的狀態好幾千年了。也許在這幾千年我們得到許多、卻也失去了許多智慧,除非是像作者那樣,有原住民朋友的帶領,不然我們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 
 +'''【第十六至二十章】'''
 + 
 +:1.問:作者寫到「白種人晚上做夢,是因為在西方社會中,白天做夢是不被允許的」那如果我們白天做夢,要怎麼同時「活在當下」?
 +:答:首先就要回到我們對「夢」的定義了。這邊的「白天的夢」究竟和我們所位的「白日夢」一樣嗎?但這邊反而比較值得探討的問題是如何「活在當下」!?其實大部分時候的我們都沒有做到…
 + 
 +:2.問:第十九章〈晚餐的不速之客〉描寫到「巨獸之親」發出訊息說他的同胞願意為我們提供食物,那麼人類對這個自然的回饋和提供又是甚麼?
 +:答:這本書裡面有很多「整體能量觀」的概念,都是生生不息一環一環扣著宇宙萬物。雖然有些敘述會讓我們覺得是以「人類」的角度來詮釋別的生物的「犧牲」但相信這邊有更宏觀的意思。
 + 
 +'''【第二十一至二十五章】'''
 + 
 +:1.問:文中當地原住民稱西方人「變種人」,你認為「變種人」的意涵是什麼?
 +:答:文中到後來有提到變種人指的是一種心態,而不是指膚色或是種族;它代表的是一種人生的態度。「變種人」是喪失或丟棄古老記憶和永恆真理的人。但我認為變種人是指那些因為科技的進步而遺忘了最原始生活本能的人類,就稱為「變種人」。
 + 
 +:2.問:為何作者一開始無法得到幫助而找到水源?
 +:答:那是因為他還不把自己當作是他們的一份子,他不願意敞開心胸,使心對心、靈對靈的方式與他們是一體的身分存在於大自然中。解答有時候是不能移位的伸手向外尋求的,而是必須藉由內在的寧靜,先與自己對話,使心胸寬大,才能接收到上蒼所給我們的訊息。
 + 
 +'''【第二十六章】'''
 + 
 +:1.問: 如果現在我們也根據自己有無增長智慧或更成熟來慶祝而非一出生日期,我們的社會可能會變成怎樣?(P288)
 +:答:可能會有兩種狀況,第一種是大家更懂得珍惜每分每秒去充實自己,讓自己更好,而社會也會相對越美好,第二種則無時無刻皆可以慶祝,造成氾濫,大家不再能享受慶祝當下的快樂也不會為了慶祝而持續努力。
 + 
 +'''【第二十七章】'''
 + 
 +:1.問:作者在洪濤中吸不到空氣,但為何卻在作者認命後,反而吸到新鮮空氣?(P295)
 +:答:一種豁達、豁出一切,不再拘泥於任何事物,反而更能看到最簡單的事,有最簡單的體驗的感覺,而呼吸就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我們的心卻常常需要同時分配到好多地方,忙得不可開交,因此簡單的事物就變得困難許多。
 + 
 +:2.問:為何作者說「這場風暴只帶給這群原住民短暫的紛擾」?(P297)
 +:答:因為族人們在風暴過後立刻開始新的生活,完全不難過悲傷於他們所失去的財務,反觀現在的我們卻常常為一件是掛心煩惱很久,甚至氣憤難耐,因此我們都活在過去的憤怒、負向情緒中,而非像族人依樣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的感動與事務。
 + 
 +'''【第二十八章】'''
 + 
 +:1.問:為何作者要說「我並沒有皈依另一個宗教,但我找到了新的信仰」?(P302)
 +:答:作者將族人所傳授的經驗以及在過程中的感觸轉變成為作者未來生活的潛規則,作者將照著此規則去行事,相信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如果心中有自己對自己的規範,路一定部會走歪的。
 + 
 +'''【第二十九章】'''
 + 
 +:1.問:為何族人要作者千萬別失去兩顆心?(P309)
 +:答:呼應第二十六章中,族人位作者取了一個名為「二心」的外號,因為作者既能終於原來的社會,也能欣賞、熱愛族人的生活方式。
 + 
 +:2.問:為何作者要說「他們的教誨,我懂得多少?只有時間知道」?(P308)
 +:答:族人對作者的影響,作者不需要以言語述說去證明什麼,作者認為時間能證明一切,因為所有族人所傳授及給予的經驗都會在作者往後的生活中表現出來,且一切皆會深深烙印在作者心中。
 + 
 +'''【第三十章】'''
 + 
 +:1.問: 你是否同意「通過考驗的唯一方法,就是面對考驗」?
 +:答:同意。有些事情的確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面對考驗,直接去完成它或回應它,但面對考驗可以分成心理上的面對以及法律或社會的面對,以犯法為例,如果你有足夠的把握不會被抓到且你不認為自己會良心不安,且你確定你絕對不會有第二次,你可以堅定的肯定,我會支持你不去面對法律,因為有時接受過法律制裁的人對你未來可能造成影響,但你還是得在心中面對這件事,承認自己的錯誤與不該,因此最終的方法雖然可以逃避面臨法律制裁但你還是得面對自己內心的羞愧與罪惡感。
 + 
 + 
 +== 六、活動照片 ==
 + 
 +[[Image:10102-803.jpg | 400px]] [[Image:10102-8031.jpg |400px]]
 +[[Image:10102-8032.jpg |400px]] [[Image:10102-8033.jpg |400px]]
 +[[Image:10102-8034.jpg |400px]]

當前修訂版本

目錄

[編輯] 一、 作者簡介

瑪洛摩根

身為醫生的瑪洛.摩根致力於推展預防醫學教育計畫,並獲得前往澳洲參與研究計畫的機會。有鑑於澳洲的種族歧視問題,瑪洛企圖為原住民在經濟獨立、種族融合上貢獻自己的心力。而一場原住民頒獎的午宴,成了她意外的人生之旅,經過了心靈的洗禮,瑪洛將引領讀者回歸自然、反璞歸真。

[編輯] 二、本書摘要

這個故事是由作者在澳洲的真實經驗改編而成,作者是一位醫師,他與「真人部落」的一個人相約在同一時刻來到人間並在50年後開始尋找對方,藉由一場與眾不同的頒獎典禮,將作者帶入澳洲內陸,由「真人部落」帶著作者繞沙漠一圈而且不帶任何的裝備,完全運用大自然的恩賜以及真人部落的本能,展開一段神祕、有趣的旅程。

[編輯] 三、佳句摘錄

[編輯] 【第一到五章】

  • 1.佳句:……擺脫物慾和某些信念的牽絆,在我尋求人類「生存」意義的過程中,早已注定是極為必要的一步。(p.38)
說明:自己以前有參加過野外求生營、也爬過雪山和騎腳踏車環島等活動。藉由這些挑戰自我極限與體驗大自然的探索,從而探討「生存」的意義,確實會感覺到當我擺脫越多物慾和信念時,才能敞開更多的心胸去感受生命。
  • 2.佳句:「她向妳的腳道歉。她告訴妳的兩隻腳,早日康復。她發出特別的聲音,治療妳的傷口。她也發出一種能夠吸出妳傷口膿汁的聲音。她祈求,妳的腳變得又粗又壯。」(p. 60)
說明:人從母親的卵子與父親的精子結合成一個受精卵開始便是一體,由一生二、二生四、直到無數億個細胞所構成的身軀,血管是相通的、神經是相連的、肌肉是協調的、而臟腑則相輔相成。現今的醫學著重於分科,愈分愈細,把身體分割成了不同的臟器、探討著其各自的運作機轉。現代醫學是必要的,卻也還有很多需要學習、進步、與成長的,若能夠多融入不同文化的各種傳統療法,取其精華,那麼醫學勢必會再向前躍進的!
  • 3.佳句:澳洲人的種種特質中,我最欣賞的,莫過於他們講話時那種近似唱歌的音調。當然,他們告訴我,講英文帶有特殊腔調的人是我。(p.70)
說明:來自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度—溫哥華,我深深可以體會,往往當我們覺得他人的行為舉止與信仰是不同的、是特殊的、甚至於怪異的時候,我們可能對他人來說才是有別於「正常」。很喜歡的是在這本書裡所遇到的文化和習俗的「不同」之處都是被接受與欣賞的。
  • 4.佳句:……他們不喜歡別人提起他們黝黑的膚色,也不願談論這種膚色所代表的不同。他們希望和膚色較淺的人結婚,這一來,有朝一日他們子女就能融進澳洲社會。(p.89)
說明:反觀歷史,會發現人類很可惜的是往往因為對彼此的不同之處有著不認同、不理解、不諒解,甚至是排斥、鄙視、或唾棄,以至於許多偉大的文明、文化、建築、藝術、乃至於人種等諸多人類共同的遺產,遭到了無情的迫害與破壞。

[編輯] 【第六到十章】

  • 1.佳句:……切莫說:「絕不。」……。我已經體認到:人生中有些東西是我喜歡的,有些是我想迴避的,而「絕不」這兩個字,使我們在面對無法預知的情況時,缺少轉圜的餘地。而且,「絕不」所涵養的是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p.92後-93前)
說明:這段話給平時常掛在嘴邊「我絕對不會……」的我們來了個當頭棒喝,當一個人認定自己「絕不」會做什麼事時,同時他已經限制了自己的思路、關住了自己的思想、否定了另一條道路、另一個可能性、另一個世界了。而「絕不」之所以會涵養很長久的一段時間是因為需要等你再也沒有「絕不」時,思維才可以從狹小的空間裡解放、才看得見另一個世界。
  • 2.佳句:對我來說,他們的名字很難唸,但幸好每個名字都有它的意義……大家都瞭解,隨著年齡的增長,孩提時代的名字會不敷使用,在這種情況下,他就必須為自己另選一個比較適當的稱號……理想上,隨著智慧、創造力和責任心日益發展和成熟,每個人的名字一生會改變好幾次。(p.95後-96前)
說明:每個名字都有它的意義是因為名字說明了主人的天賦、才能,他們一出生便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才能時會為自己取一個名字,比如說取名為「裁縫師」,當覺得自己能力進步時,便會為自己改名字變成「大裁縫師」或者是「擅長的裁縫師」等等,來形容自己的進步與成熟。
  • 3.佳句:動物存在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充當人類的食物,但必要時他們可以同意這麼做。動物的任務,在平衡大氣,並且以身作則,擔任人類的夥伴與導師……向眼前的動物和植物,發出一個意念或訊號。他們會說:「我們正朝著你們走來,我們是來向你們存在的目的致敬。」至於誰會被選中當人類的食物,則由植物和動物自己去安排。(p106)
說明:這一整個世界並不是以人為尊,動物和植物存在的目的並不是理所當然為人類奉獻自己、提供的食物,而是為了平衡大氣,過多或過少的任一物種都將導致失衡。所以他們尊重每個生物的存在的意義,並不覺得自己優於牠們,所以只取自己夠食的量,並不會為了「貪」而多取,並不會為了「利益」而飼養動物、肆意的宰殺、試圖控制動物的生長和數量。
  • 4.佳句:「真人部落」所以能夠運用心靈感應,主要是因為他們從不撒謊,從不捏造事實或扭曲事實,更從不睜著眼睛說瞎話。既不撒謊,當然也就沒有什麼需要隱瞞的了。他們這群人不怕敞開自己的心靈,接納和互相提供各種訊息。(p.124)
說明:他們可以在數十里之遠的距離沒有透過任何工具,只透過心來互傳訊息,我覺得這是可行的,但對生活在講求證據與科技的世界這是一種神通、一種無稽之談,我想我們之所以無法達到「心靈感應」,是因為我們本身自己有太多的祕密、太多醜陋的思想、太多隱瞞和不誠實,因為實在太多了,所以害怕被人知曉、被人揭開這些醜陋的事實,導致被人厭惡、再也沒人愛自己。因為太多需要隱瞞的事實了,所以不是我們做不到心靈感應,而是不想做得到。
  • 5.佳句:原住民如何以唱歌的方式測量距離;在這種歌唱中,細節和韻律都非常明確。……澳洲原住民排斥書寫的語言,因為在他們看來,那等於丟棄記憶的能力。如果你一再練記憶、要求記憶,你會一直抱持最佳的演出狀態。(p114)
說明:大多時候我們嘗試記錄下來,是為了避免遺忘掉,但久而久之,我們沒有用心的思考、經過大腦的理解只是單純的紀錄、「抄寫」下來,帶在身上,忘了什麼翻開查閱即可,科技的發達更讓我們更加懶惰,電話號碼手機會幫你記著,朋友的生日記在行事曆上,時間一到,會通知你甚至是自動幫你傳送祝福,有更多的東西我們不再用心的記下來,有人答:「因為腦袋太小,只需要記該記的東西」,但靜下心來回想,到底我們真正記了哪些該記的東西?
  • 6.佳句:心靈感應──這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溝通方式。人們進行心心相傳的溝通時,不同的語言和書寫字母所形成的障礙就會被掃除。……澳洲原住民不認為嗓子的主要功能是說話。他們是用心靈意識說話的。如果你用嗓子說話,你就很容易沉溺在瑣碎、無聊、不具精神內涵的閒談中,嗓子是用來唱歌、慶祝、療傷止痛。(p.125後-126前)
說明:有許多質疑心靈感應的可能性與存在性,但如果我們不論其真實性,我們探討的是用嗓子說話的必要性,有許多時候我們說話是因為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想找話題讓氣氛變得似乎很熱絡,所以聊些不知道有什麼意義的話題,雙方遇到思想、觀念衝突時,也是不斷的提問、不斷地闡述自己的意見、問對方的看法,有時說了一整天,即使用的是雙方再也熟悉不過的語言,結果也極為可能完全不懂對方的心思,不論心靈感應的真實性,我想我們是需要檢視是否過度濫用我們的嗓子,沒有增進族群彼此間的感情,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心靈交流。
  • 7.佳句:切記,要觀察其他人,你在那個人身上看到的優點,其實你自己也有,只是還未能如願發揮出來。那個人的行動、舉止,凡是你不喜歡的,其實都是你自己有待改進的缺點。你能在別人身上看出優點和缺點,在某種層次上,你自己也有相同的優點和缺點。不同的,只是自我控制和自我表現的程度(p.192)
說明:很喜歡這段話把我自己模糊的概念和有時候看到別人不好的地方的”不開心”中解救出來。很多時後我們能”意識”到的東西是真的是我們理解或我們曾想卻未實行的事情。希望自己真的能多看到別人的優點,進而學習並警惕在看到別人缺點時憤慨的自己
  • 8.佳句:這個部落的人晚上睡覺是不做夢的,除非他們把夢照換進睡眠中。對他們來說,睡眠是重要的休憩時間,是上身體恢復元氣的時候。睡覺時不應該左思右想,殫精竭慮。(p.209)
說明:睡眠真的是現代人一個很大的問題,有多少人的生活不愉快不健康與之有關!?但我們真的有太多時後是放不下念頭和心,打坐時完全澄清十秒的內心都是難的,何況是每日的晚上?!我們應該把一個好的睡眠當做一個自己的責任,一個練習
  • 9.佳句:變種人難到不明白,只要我唱的歌能讓一個人快樂,我就不算白活?你幫助一個人,也不算白活。反正,一個時候也只能幫助一個人嘛(p.227)
說明:自己高中時也曾經徬徨過,覺得自己應該要選個”有意義的工作”去對社會有貢獻才有意義。有時候覺得自己無用或是無能為力也是一種頗難過的感覺。如何為自己解套?如海邊撿海星的男孩?如何把自己的能力發揮最大?但同時有照顧好一個自己健全的身心?

[編輯] 【第十六至二十章】

  • 1.佳句:切記,要觀察其他人,你在那個人身上看到的優點,其實你自己也有,只是還未能如願發揮出來。那個人的行動、舉止,凡是你不喜歡的,其實都是你自己有待改進的缺點。你能在別人身上看出優點和缺點,在某種層次上,你自己也有相同的優點和缺點。不同的,只是自我控制和自我表現的程度(p.192)
說明:很喜歡這段話把我自己模糊的概念和有時候看到別人不好的地方的”不開心”中解救出來。很多時後我們能”意識”到的東西是真的是我們理解或我們曾想卻未實行的事情。希望自己真的能多看到別人的優點,進而學習並警惕在看到別人缺點時憤慨的自己。
  • 2.佳句:這個部落的人晚上睡覺是不做夢的,除非他們把夢照換進睡眠中。對他們來說,睡眠是重要的休憩時間,是上身體恢復元氣的時候。睡覺時不應該左思右想,殫精竭慮。(p.209)
說明:睡眠真的是現代人一個很大的問題,有多少人的生活不愉快不健康與之有關!?但我們真的有太多時後是放不下念頭和心,打坐時完全澄清十秒的內心都是難的,何況是每日的晚上?!我們應該把一個好的睡眠當做一個自己的責任,一個練習。
  • 3.佳句:變種人難到不明白,只要我唱的歌能讓一個人快樂,我就不算白活?你幫助一個人,也不算白活。反正,一個時候也只能幫助一個人嘛(p.227)
說明:自己高中時也曾經徬徨過,覺得自己應該要選個”有意義的工作”去對社會有貢獻才有意義。有時候覺得自己無用或是無能為力也是一種頗難過的感覺。如何為自己解套?如海邊撿海星的男孩?如何把自己的能力發揮最大?但同時有照顧好一個自己健全的身心?

[編輯] 【第二十一至二十五章】

  • 1.佳句:我開始想,在美國,那些無家可歸的街頭流浪漢,是不是自願落在社會的後頭呢?毫無疑問,大多數美國人喜歡待在社會的中間階層,和大家混在一起。不太富有,也不太貧窮。身體大病沒有,小病不斷。大好大惡的事情不敢做,小奸小壞的勾當一大堆。但是,遲早我們總要出面,擔當起責任來,即使只是為自己負責。(p.236)
說明:這段話寫得非常貼切當今的人們,不僅僅在遙遠的美國是如此,在台灣也是如此。我們有很多有能力、才華的人,就是因為不敢面對家庭、經濟的壓力、或是社會上的輿論,因而不敢向前,勇敢地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標。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最好的機會已經悄悄的離開了;此時大多數的人會悲歡交半,一方面開心自己不用承受壓力,另一方面感傷機會的流失。
  • 2.佳句:現在的人和以前的人最大的不同是,現代的變種人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們「真人部落」對人生沒有恐懼。變種人恐嚇他們自己的孩子。他們需要警察和監獄,連政府都要以國家為名,用武器威脅其他國家。根據這個部落的看法,恐懼是動物世界的特徵,在動物求生本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只要人類認識上蒼,了解這個宇宙不是隨便形成的,而是規劃中不斷成長,他們就不會恐懼。你必須在信仰和恐懼之間做出選擇。這個部落認為,物慾造成恐懼。你擁有的財務越多,你越活得提心吊膽,到頭來你是為身外之物過活。(P.269~270)
說明:恐嚇或是使人恐懼是最簡單讓人們屈服的方式。父母常以警察之名恐嚇孩子;老闆常以資遣為名恐嚇員工;消費者常以投訴之名恐嚇店家;大國常以武力與經濟為名恐嚇小國。你可以發現「恐嚇」無所不在。 小至家庭,大至國家,都以恐嚇的方式管理。然而,用恐嚇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是正常的嗎?是的。猩猩、猴子,常以武力的方式宣示自己的主權,保護自己的家園,但是有一天,他老了,無法在保護自己的時候,他必須離開,因為有更多的年輕猩猩、猴子要瓜分這塊土地。所以,不僅僅只有人類生活在恐嚇的生活中,很多動物也是如此。因此,了解真正的「恐嚇」以後,真人部落才對他們的人生沒有恐懼,因為他們知道這就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就是文中提到「物慾造成恐懼。你擁有的財務越多,你越活得提心吊膽,到頭來你是為身外之物過活。」這句話講得非常有意思。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知名的政商界人物,身旁都有很多保鑣,官位越大、影響力越大,保鑣數也隨著增加。他們快樂嗎?我相信,很多的時候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們完全無法一個人隨心所欲的生活。他們的生活,只是為了它們更遠大的目標邁進,完全忘了自己的「生活」。

[編輯] 【第二十六章】

  • 1.佳句:年歲的增長,目的是讓一個人更加成熟、更有智慧、更能表現他的自我。(P288)
說明:告訴我們長大真正應該要達到的目標,且以心靈的成長為主而非外在的成就地位。
  • 2.佳句:有時你只要付出一點心力,就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就能享受到自我肯定所帶來的驕傲。(P289)
說明:給人一種正向、積極,只要你願意都可以做得到的感覺。
  • 3.佳句:那是個快樂的夜晚。臨睡前,我對上蒼說了聲「謝謝您」,感激祂賜給我們如此美好的一天。(P291)
說明:懷著感恩的心情對待一切事務,我看到一幅美麗的畫面。

[編輯] 【第二十七章】

  • 1.佳句:讓我平靜地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事物,讓我有勇氣改變我能改變的事物。(P298)
說明:述說了當我們對對挑戰時我們可以應對的態度,積極面對一切但當我失敗時我也能坦然接受的生命觀點。
  • 2.佳句:這場風暴讓我體會到生命的壯闊,也喚醒我對生命的熱愛。死裡逃生的經驗,也讓我憬悟:身外之物跟不值得掛懷(P293)
說明:讓我看到一個人在經歷風雪後頓悟而寫下的感觸。
  • 3.佳句:我終於懂得珍惜財貨不如珍惜感情。(P298)
說明:讓我看到作者對於人與人間情感的珍惜。

[編輯] 【第二十八章】

  • 1.佳句:我並沒有皈依另一個宗教,但我找到了新的信仰。(P302)
說明:給我一種真正的來自內心平靜的感覺。
  • 2.佳句:無怨無悔的體驗(P303)
說明:看到一種得到不後悔的情感,也更加鼓勵我為自己做的決定負責。

[編輯] 【第二十九章】

  • 1.佳句:這一刻,我心裡掛記的,不適重返澳洲白人社會,而是如何傳達這群原著民的訊息(P305)
說明:看到作者深刻的社會使命。
  • 2.佳句:他們的教誨,我懂得多少?只有時間知道。(P308)
說明:讓我看到作者在族人身上的所學深深烙印在他身上,根本不需要用語言去證明什麼。

[編輯] 【第三十章】

  • 1.佳句:在人生的這個階段,我已經能坦然面對令人不快的場合,把它當成精神上的一種考驗。我已經學會如何細心觀察事物,如何避免遽下評論。我也已經領悟,每一件事物都可以用來豐富我們的心靈。(P324)
說明:看到了學習去接納事物,用更廣闊的視野與心胸來接受一切。
  • 2.佳句:「真人部落」的人告訴過我,通過考驗唯一方法,就是面對考驗。
說明:鼓勵我們面對一切,不管好的不好的,因為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面對,只有坦然面對,我們才能更坦率地活下去。


[編輯] 四、心得感想

【許乃驊】

         他們尋找屬於自己的才能,依據自己的才能取了名字,尊敬別人的才能如同自己的;相較下,在台灣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學校教育,學習的不是尋找自己的才能,而是「獲取更多的分數,考取更好的學校」,最後選擇學習、精進的技能也不是根據自己的喜好、根據自己內心所嚮往(就連有時也不清楚自己喜歡的是什麼),是依據分數到達哪個門檻、學校的好壞、市場的趨勢等等所選擇的,就這樣汲汲營營的過了一生,覺得自己的技能甚至是自己存在對這社會並沒有任何的差別,又或者自己根本就可有可無。有時為了證明自己存在、讓別人注意到你、甚至只是希望有人願意接納你,便竭盡心力的打扮,化妝、穿著、一絲不苟的妝點自己,只想迎合社會上的「美」,甚至買昂貴的珠寶想抬高自己的價值,為了買珠寶賣命的工作,得到後,卻又為珠寶的安全提心吊膽,比起這一些,其實我們內心真正渴望的不就是像「真人部落」那樣,自己可以被整個族群毫無條件的接納,可以不用外在刻意的妝點,自在的自己便是最美麗的,珠寶不再是用金錢來衡量,而是為了襯托自己的美,有它很美,沒有它自己也很美,感激它為你帶來讚美、證明自己的美,便可以安然的放下、回歸它原本的去處,而不是被它給遭控,視它為生命為必然擁有,為它擔心受怕。雖然社會整體的結構和環境使我們迷失自我找不到自我的價值、自我的歸屬,反而將它倚靠在外在的事物上,但這本書,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讓我知道其實有更多的面向、更多的選擇,可以不必在社會的架構裡隨波逐流,而是「找回本我」,讓自己的心包圍整個社會架構、擺脫整個社會的框架和束縛!

【陳思涵】

         第十六章到第二十章這邊描述的都是旅途的”中間期”,可說是對原住民文化感受最深最密切的段落。我們也在這邊看到了對於他們的縫紉、木匠、音樂、解夢、萬物食物資源、靈魂、醫藥等等的看法和文化觀。感覺上很精神層面的高層次,但有時候卻又忍不住想,我們是舒舒服服的坐在冷氣房裡,安穩溫飽的看著這些敘述。雖然精神層次令人嚮往又覺得純真樸實,但從科技方便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之前的過程是痛苦的一段路吧。所謂的倉廩足而後知榮辱!?兩端都是令人嚮往的,有兩者共存的可能嗎?還是一定要全然的做個”選擇”才能真正的感受!?但只少,不管我們身在何處,這本書讓我們知道生命還有這樣的可能…

【楊鎧銘】

         這幾個章節不停的衝擊著我的思維。在這裡面有很多觀點是我之前就或多或少的了解,但是它卻可以很明確的點出關鍵所在。「一年中,他們會挪出一些日子表揚每一個族人,但目的不在慶生,而是肯定這個人的藝能、對群體的貢獻、個人在心靈上的成長。」這段文字點出了一個觀點:慶祝。我們可以發現,當今的社會越來越喜歡跨年。但是跨年的意義在哪裡?政府一直砸錢舉辦一年比一年盛大的煙火晚會,不論在台灣或在世界各國無不在相互比較。全世界一直推動降低二氧化碳的運動,但是到了跨年的時候,似乎大家都漠視了這個問題。2012年和2013年差別在哪裡?除了年份不同以外,我似乎找不到大自然中有什麼特別的變化。那麼,全世界慶祝的意義在哪?有些人常常回答我:「慶祝大家平安的度過一年」。這個回答常常令我不以為然,因為我們時常被教導「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精不精采」。這句話無非是要鼓勵我們要勇敢創造一番成就,也讓自己努力的發光發熱,至於生命的長短就不是我們人生的主要目標。因此我們就以這個觀點來看,我們當今的社會是不是過於強調生命的長度而忽略了生命的精彩度了呢?我們慶祝過年、生日、節慶……等,但是都漸漸了遺忘了這些生日、節慶的最初目的與由來,讓我感覺當今的社會似乎對這些日子的意義本末倒置了。

【林沛昀】

         到故事的尾聲,作者再次使用實例告訴我們如何讓這個世界更好,在第二十六章中,真人部落中有個名叫「守密者」的婦人,他的貢獻是傾聽族人的心事,默默地鼓勵族人,那種「只是聆聽,你也可以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的想法,深深感動我,我們從小深長的社會,無形中不斷告訴我們要當醫生、律師或其他權高財重的人才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我們強調的是個人的能力、地位,卻忽略了人與人相處時最真切的情感;我們強調的是不斷的競爭、往上爬,卻忽略了最簡單但很重要的事,我們學著去學很多技能、發明很多新科技、想了很多理論記了很多知識,但我們卻忘了最基本的對身邊的人的體貼,我們學著去注意一個人的成就地位,卻忘了卻看到他原來的本質,因此我們的社會充滿亂象,官員收賄、醫生亂開證明配合領保險等等,這些人原是從眾多人中慢慢篩選出來的,國家社會投入資源,希望他們未來能讓這個社會更美好,但問題就在於,我們太過於重視外在技能等,而嚴重忽略人品、性格、一個人的本質,只要我們能比別人多會一些技能我就可以往上爬,讓人養成了用盡一切手段、花費所有心力於上,但卻忽略其他的,甚至連當一個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的能力都沒有。故事多處,我也看到作者在澳洲旅程中學會了謙卑,對於週遭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事物都給予感恩,而不在將一切歸於理所當然,更懂得珍惜一切,最後作者寫到父親去世時,繼母的回應,看到作者的進步與改變也學會肯定自我,希望自己也能向內心平靜、感恩的心努力。

【張庭瑋】

         自然依舊有許多神秘的事物還沒被發現,有些事情本來就存在,只是我們還不了解他,不知道該如何去解釋他而已。在讀了這本小說之後,又有了更深的體悟。 現在社會的科技發達,大大個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更加便利,但是是不是也讓我們失去了某些東西、技能。澳洲的原住民們,可以透過心電感應溝通、他們可以與自然界溝通、有獨特的醫療等等,以現代科學的觀點,會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會覺得那是種超能力、或是怪力亂神。但是那會不會是我們原本的面貌,會不會我們都具備這樣的能力呢?只是我們忘記了這種感覺,失去了這樣的能力。 因為學習武術,我能夠有機會接觸許多武術老師,許多老師也鍛鍊出許多厲害的能力,或許這些能力本來就存在我們本身,只是我們沒有去培養他、我們用其他的儀器方式來代替他。 我喜歡閱讀小說,因為小說可以讓我經歷到許多不同作者的生命經驗,無形之中我的閱歷也被豐富了,不僅學到了許多新知,也讓我提前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透過閱讀,我可以先了解未來可能要面對的事情,我可以發現我不了解的事情,透過閱讀,我有機會思考許多不一樣的問題,鍛鍊思維能力。 很開心有機會可以與一群夥伴一起讀書、學習,我們一起在同一條學習的道路上互相扶持,互相勉勵,並且一起開闊彼此的視野。

【林珉璇】

         讀完「曠野的聲音」後,我開始對我們生命中認為稀鬆平常的事情,產生了許多疑問。澳洲原住民對於我們用來調味的”肉汁”感到好奇,也認為我們在蛋糕的糖霜裝飾是虛假的、表面的,而我們花太少時間去探索自己的心靈和永恆的價值,我想這才是我們一生的功課。部落人的智慧,或許和我們所說的「寧靜致遠」有點類似。在城市裡,我們永遠都在向外追求,更好的成績、更高的學歷、更多的物質享受,但是當你身在曠野中,你要追求什麼呢?身處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那些我們現在所在意的、斤斤計較的,變的什麼都不是,就如作者當初所有的東西都被燒掉了一般,赤裸裸的踏上了這一段旅程。
         書中有一段讓我很感動:在旅行途中,有位小女孩這天在身上帶了一朵花,族人都來稱讚她,到了晚上,她滿懷感激的將這多花埋進土裡,花兒已經完成了他的任務,她並不貪戀花的美麗。反觀我們對於鑽石項鍊、衣飾等物質的執著,花了許多金錢將其小心翼翼地保存收藏,卻也不知真正的價值到底在哪。族人知道美麗的價值不再花兒的存在與否,而在永恆。今天他完成了任務,將回歸大自然,化作泥土與養分,再孕育出另一朵美麗的花兒。很多時候,我們只喜愛花兒綻放的那一刻,便不顧一切的想要將他留下來,破壞了這個循環,心靈便漸漸與「永恆」脫了節。「心靈女戰士」一書作者央金拉姆建議,我們要定期整理並丟棄掉不必要的物品,我想這是我們城市人可以試著去理解並實現這種智慧的作法。
         書的最後說,這個傳統的真人部落將要消失了,但我相信,也許在某個大陸的深處,某個我們尚未到達的地方,還有著像這樣與自然和平共處的部落呢!

【林庭瑀】

         和這本書相遇是一個巧合或許也是注定,由於老天爺的安排,我在高三的大學考試失利,所以重考了一年,剛好重考班的生物老師在上課時跟我們提及過有人的手可以看到東西或者是額頭可以看見,但是他們手上並沒有類似眼睛的構造,科學家也曾找他們去作實驗,將他們的手放進一個黑色的箱子裡並在裡面放字卡或者是物品,結果實驗證實確實他們的手擁有眼睛的功能,但是卻沒有任何實驗可以解釋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發生,後來老師在課堂上提到了這本書,雖然還是無法科學的解釋,但是卻解開我的疑惑。
         真人部落裡面,他們的名字都是以職業來取,例如「靈媒」、「裁縫師」、「藥師」……等,而作者被取了一個很特別的名字叫做「Mutant」,原來在真人部落裡,我們這些人是突變種,在陽光長期曝曬下會脫皮、汗如雨下、還會發出汗臭味,而且很愛比賽而且一定要分出輸贏,還有就是我們會慶祝生日這件事情更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他們的觀念是人自然而然就會隨著時間變老,這是很自然就會發生的事情沒甚麼神聖的含意,而真人部落裡慶祝的是,如果你自己覺得自己變得更好更成熟了,可以舉行一個慶祝儀式邀請族人來分享成長的快樂。
         書本裡面讓我感覺最印象深刻的是醫療,有位族人不慎從高處跌下而開放性骨折了,他們藉由吟唱的方式”提醒”骨頭,他原本長在哪哩,長甚麼樣子,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那個骨頭竟然在一段時間後自己復位,而且那個受傷的族人鏡然在隔天就可以如從來沒受過傷一樣走甚至跑,這在西醫方面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復原了,也可能會留下很多後遺症,很難完全痊癒。雖然沒有科學實驗可以證實,但我深深的相信著這是真實的。
         人類原本擁有很多能力,能心電感應、身體自癒、感受大自然的訊息……等,真人部落保有了這些能力,而突變人也就是我們因為喪失了這些能力,但是為了彌補能力的失去,所以發展了許多科技,讓我們能夠生存下去,至於是否需要找回真人的真,又如何尋回,其實也不用強求,順其自然,自在的生活,才是幸福生活的要點。

【王友聖】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除了仔細的品味作者經歷各種體驗後的個人想法,我也時不時地想像,倘若現在是我去到了那個環境,我會做甚麼反應?最先感受到衝擊的是原住民們把作者隨身的物品與一切穿戴丟進火焰中的那一幕,我開始想像自己去到一個被理解為蠻荒的地方、身上代表文明的物件全然消失,究竟會有多麼的惶恐無助。然而我也同時意識到,唯有將枷鎖搬的外務一口氣拋下、一無所有地踏進最原始的世界,才有可能真切的接觸萬物,以及自身。
         然後我們開始藉由作者的眼神看見真人部落族人種種不可思議的行為,比如說心靈感應、醫術、如同預知般的宣告、甚至是幻術等等,用科學角度無法理解的事情,這方面我個人其實也是有點難以置信。但是在此之外的一切,原住民們講述的價值觀、世界觀,我都覺得是充滿啟發性且值得深思的——用黃色花朵當作首飾的女孩獲得一整天的讚美後,在夜裡將之放下回歸自然,只留有美麗的記憶、慶祝心靈與智慧的成長而非年歲增長、沒有競爭和輸贏只是共享快樂的遊戲、將所有生命視為一個整體,食用動物,最後亦將自己回報與牠們……種種和現行資本主義的競爭社會下截然不同的想法,不禁讓我深思,我們所發展出來的文民督促我們不斷的追求各式各樣的事物,到頭來卻只是讓我們忙碌於膚淺的東西上,而忽略了陶冶心靈的成長,以及單純的享受生命。
「他們說,畢竟,你不能真的殺死永恆的東西——靈魂。你沒有創造它,也不能殺死它。」真人部落認為靈魂是永恆的,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形式便是進入一個皮囊裡。於是他們不會為流產的胎兒悲傷,因為那個軀體並沒有住進靈魂;他們不會阻止一個人在清醒的深思熟慮後安然的選擇死亡,因為這只是靈魂決定要回去他原本存在的地方。他們看待人們生命的態度,和看待其他動物生命的態度是相去無遠的,並不以因自己是人而自認高等。這讓我聯想起我們社會時常見到的,殘害各種生命的人們,以及口口聲聲呼籲要保護動物的人們。和真人部落那種生靈平等的觀念相比,即使是動保人士,都顯得如此偽善——他們「選擇」他們想要保護的,放棄他們毫不在意的,即使打著良善的標誌,也絲毫不減他們根本的高傲出發點。
         讀到書的末尾,我感受到的是真人部落和這整個世界的和諧,並不是遷就自然,而是對等而生、彼此平衡,我覺得那就是我們所憧憬的烏托邦,人們之間沒有隔閡、沒有猜忌,人和其他生物各取所需、和諧共存。但轉念一想,現在可能任何一個都市人,都沒有辦法想像自己從各式各樣便利的科技產物中抽離吧?所以這本書,大概就是給我們一些啟示,讓我們深深地去思考,究竟甚麼才是重要的、究竟該執著於甚麼事情,藉由不斷的詢問、思索,讓自己看待一切的眼光和從前不同,以此來獲得心中真正的平靜吧。

【吳迪峰】

         在一開始看這本書時,其實心中尚對澳洲的「真人部落」存疑,認為他們之所以不認同白種人的文化是因為他們不了解也因為仇視他們所以才會有如此的看法,西方文化是現在的主流文化,進步的科技、發達的醫療與完善的教育社會體制怎麼能是這個位於澳洲偏遠地區的小部落能比的呢?然而在漸漸的翻閱這本書,細細的去思考字裡行間的人生哲學,才明白這些澳洲原住民所奉行的才是一個人生存的真理。
         一直覺得很好奇這些真人部落的原住民是如何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活得如此怡然自得呢?那是因為他們能維持一個最原始的天賦本能,在擺脫物慾和某些信念牽絆後,抱持的是一顆無所他求的心,並不以人為中心的本位思考,認為整個宇宙是繞著人在旋轉,而認為人與萬物是平等存在的,動物的出現是一種機緣,是一種大自然中環環相扣的平衡鍊索,並會為他們的存在而感激,所以當然不會因為環境的艱困而抱怨。自己[ˇ難想像如果不帶任何東西,我能在沙漠中撐過一天嗎?沒有水、沒有食物還有毒辣辣的烈日,只靠著赤裸裸的腳我能橫渡這個環境極端惡劣的沙漠嗎?或許為有經歷過才能體會到何謂「本能」吧!
         另一方面,書中還提到了真人部落與上蒼溝通的方式是打坐,因為他們相信唯有靜靜的聆聽,清除心中的雜念,才能與上蒼對話,這就很像禪宗李的靜坐,但和我們習俗的拜拜與西方的禱告就很不一樣,因為拜拜和祈禱是透過外在的語言隊精神世界有所訴求,像我們拜拜時常說「請保佑XXX平安快樂」「希望我能考試考100分」等,是單方面的對上餐提出自己的請求而不懂得聆聽,真人部落的人會靜靜的打坐,把新達到「寧靜空明」的境界,仔細聆聽大自然萬物的聲音,進而聽到上蒼所給的資訊,這是一種先打開心靈的方式,更能體會到與死考到我們單方面拜拜所無法知曉的事情。
         我一直渴望能有個烏托邦的社會,彼此間沒有猜忌,沒有計較與仇視,而是一個互信互助、各盡其能、各取所需的社會。我想真 人部落已經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了,能達到理想中的社會主義社會:人們共享財產、各司其職。我想現今社會無法做到這樣是因為「自私」與「物慾」吧!因為「物慾」而想把土地劃為私有,把大自然的財產納入自己的財產,不懂得感激上蒼,不明白人就只是平衡鍊上的一個環節,當你拿到多少時,相對的也是必須付出多少,而現代人只懂得不斷向外索取,也因此浪費時間在人工的、淺薄的、裝飾門面的、可喜的是物上,而很少花時間探索我們的心靈和永恆的存在。而因為「自私」而不會去為整個團體的福祉去想,只想到怎樣才不會吃虧,怎樣才能不勞而獲,也因此很難能各司其職,發覺每個人的存在價值。
         或許我們現代社會正處於文明高度發展的階段,但真的是這樣嗎?人民有幾個會去探索自己的內在、傾聽萬物的聲音、重視精神生活與永恆的性靈?有時候科技只是使人更加的貪婪,使人更加的無知。在物欲橫流的現代,我們真的應該擺脫物慾、返璞歸真,放開心胸,好好思索人生的目的與價值。

[編輯] 五、問題討論

【第十一至十五章】

1.問:作者寫到「這群澳洲原物民懂得如何融進大自然,利用大自然,又讓大自然不受任何干擾。」你認為身為變種人的我們也可以嗎?
答:我認為很難。我自己有幾次親近大自然的經驗,就是去登山。但是我們在登山前總會準備許多裝備,加工包裝好的糧食,一雙保護腳部的登山鞋,保暖衣物,生火用的瓦斯爐,晚上休息時的睡袋……我們的生活無一不充滿了現代發明,也讓我開始重新思索「親近大自然」的意義。倘若是帶著許多裝備登山,可以說我們是親近,但是我們還是無法「融進」大自然。從演化史來看,我們已經脫離那樣的狀態好幾千年了。也許在這幾千年我們得到許多、卻也失去了許多智慧,除非是像作者那樣,有原住民朋友的帶領,不然我們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第十六至二十章】

1.問:作者寫到「白種人晚上做夢,是因為在西方社會中,白天做夢是不被允許的」那如果我們白天做夢,要怎麼同時「活在當下」?
答:首先就要回到我們對「夢」的定義了。這邊的「白天的夢」究竟和我們所位的「白日夢」一樣嗎?但這邊反而比較值得探討的問題是如何「活在當下」!?其實大部分時候的我們都沒有做到…
2.問:第十九章〈晚餐的不速之客〉描寫到「巨獸之親」發出訊息說他的同胞願意為我們提供食物,那麼人類對這個自然的回饋和提供又是甚麼?
答:這本書裡面有很多「整體能量觀」的概念,都是生生不息一環一環扣著宇宙萬物。雖然有些敘述會讓我們覺得是以「人類」的角度來詮釋別的生物的「犧牲」但相信這邊有更宏觀的意思。

【第二十一至二十五章】

1.問:文中當地原住民稱西方人「變種人」,你認為「變種人」的意涵是什麼?
答:文中到後來有提到變種人指的是一種心態,而不是指膚色或是種族;它代表的是一種人生的態度。「變種人」是喪失或丟棄古老記憶和永恆真理的人。但我認為變種人是指那些因為科技的進步而遺忘了最原始生活本能的人類,就稱為「變種人」。
2.問:為何作者一開始無法得到幫助而找到水源?
答:那是因為他還不把自己當作是他們的一份子,他不願意敞開心胸,使心對心、靈對靈的方式與他們是一體的身分存在於大自然中。解答有時候是不能移位的伸手向外尋求的,而是必須藉由內在的寧靜,先與自己對話,使心胸寬大,才能接收到上蒼所給我們的訊息。

【第二十六章】

1.問: 如果現在我們也根據自己有無增長智慧或更成熟來慶祝而非一出生日期,我們的社會可能會變成怎樣?(P288)
答:可能會有兩種狀況,第一種是大家更懂得珍惜每分每秒去充實自己,讓自己更好,而社會也會相對越美好,第二種則無時無刻皆可以慶祝,造成氾濫,大家不再能享受慶祝當下的快樂也不會為了慶祝而持續努力。

【第二十七章】

1.問:作者在洪濤中吸不到空氣,但為何卻在作者認命後,反而吸到新鮮空氣?(P295)
答:一種豁達、豁出一切,不再拘泥於任何事物,反而更能看到最簡單的事,有最簡單的體驗的感覺,而呼吸就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我們的心卻常常需要同時分配到好多地方,忙得不可開交,因此簡單的事物就變得困難許多。
2.問:為何作者說「這場風暴只帶給這群原住民短暫的紛擾」?(P297)
答:因為族人們在風暴過後立刻開始新的生活,完全不難過悲傷於他們所失去的財務,反觀現在的我們卻常常為一件是掛心煩惱很久,甚至氣憤難耐,因此我們都活在過去的憤怒、負向情緒中,而非像族人依樣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的感動與事務。

【第二十八章】

1.問:為何作者要說「我並沒有皈依另一個宗教,但我找到了新的信仰」?(P302)
答:作者將族人所傳授的經驗以及在過程中的感觸轉變成為作者未來生活的潛規則,作者將照著此規則去行事,相信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如果心中有自己對自己的規範,路一定部會走歪的。

【第二十九章】

1.問:為何族人要作者千萬別失去兩顆心?(P309)
答:呼應第二十六章中,族人位作者取了一個名為「二心」的外號,因為作者既能終於原來的社會,也能欣賞、熱愛族人的生活方式。
2.問:為何作者要說「他們的教誨,我懂得多少?只有時間知道」?(P308)
答:族人對作者的影響,作者不需要以言語述說去證明什麼,作者認為時間能證明一切,因為所有族人所傳授及給予的經驗都會在作者往後的生活中表現出來,且一切皆會深深烙印在作者心中。

【第三十章】

1.問: 你是否同意「通過考驗的唯一方法,就是面對考驗」?
答:同意。有些事情的確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面對考驗,直接去完成它或回應它,但面對考驗可以分成心理上的面對以及法律或社會的面對,以犯法為例,如果你有足夠的把握不會被抓到且你不認為自己會良心不安,且你確定你絕對不會有第二次,你可以堅定的肯定,我會支持你不去面對法律,因為有時接受過法律制裁的人對你未來可能造成影響,但你還是得在心中面對這件事,承認自己的錯誤與不該,因此最終的方法雖然可以逃避面臨法律制裁但你還是得面對自己內心的羞愧與罪惡感。


[編輯] 六、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