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gue of learning 研讀小組
出自KMU Wiki
在2012年11月19日 (一) 11:45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Ttps40603 (對話 | 貢獻) ←上一個 |
當前修訂版本 (2012年11月21日 (三) 10:50) (編輯) (撤銷) R991043 (對話 | 貢獻) (→四、生殖技術所牽涉的生命倫理議題) |
||
(13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健康與人生-暢談生老病死 == | ||
+ | |||
+ | |||
== 一、 作者簡介 == | == 一、 作者簡介 == | ||
勒內‧西馬 | 勒內‧西馬 | ||
+ | |||
蒙特婁大學前校長。1935年生於蒙特婁,取得蒙特婁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於紐約曼德‧賽奈醫學院擔任實習醫生學習病理學。1968年取得巴黎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歷經舍布魯克大學細胞生物學系教授,成為蒙特婁大學病理學系教授。1975年就任該校癌症研究所所長,曾任副校長,1993年6月至1998年5月擔任校長。曾出任加拿大醫學研究評議會議長、癌症研究國際中心科學評議會議長等職。著有《加拿大——破壞或再生——教育、科學、技術提升的實例》等。 | 蒙特婁大學前校長。1935年生於蒙特婁,取得蒙特婁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於紐約曼德‧賽奈醫學院擔任實習醫生學習病理學。1968年取得巴黎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歷經舍布魯克大學細胞生物學系教授,成為蒙特婁大學病理學系教授。1975年就任該校癌症研究所所長,曾任副校長,1993年6月至1998年5月擔任校長。曾出任加拿大醫學研究評議會議長、癌症研究國際中心科學評議會議長等職。著有《加拿大——破壞或再生——教育、科學、技術提升的實例》等。 | ||
蓋‧布爾若 | 蓋‧布爾若 | ||
+ | |||
現任蒙特婁大學教育學系教授。1933年生於蒙特婁,專攻生命倫理與教育學之研究。於蒙特婁大學取得文學學士、哲學碩士、神學碩士學位,並於義大利格雷戈利亞那大學取得神學博士、倫理學博士學位。曾任蒙特婁大學生涯教育學系主任、加拿大教科文組織協會會長等職。著有《倫理學、法學與健康工學》、《面臨生物醫學新科技的倫理與法律》等多本著作。 | 現任蒙特婁大學教育學系教授。1933年生於蒙特婁,專攻生命倫理與教育學之研究。於蒙特婁大學取得文學學士、哲學碩士、神學碩士學位,並於義大利格雷戈利亞那大學取得神學博士、倫理學博士學位。曾任蒙特婁大學生涯教育學系主任、加拿大教科文組織協會會長等職。著有《倫理學、法學與健康工學》、《面臨生物醫學新科技的倫理與法律》等多本著作。 | ||
池田大作 | 池田大作 | ||
- | 1928年生於東京,畢業於富士短期大學。擔任創價學會名譽會長、國際創價學會會長。創辦創價大學、創價學園、財團法人民主音樂協會、財團法人東京富士美術館、財團法人東洋哲學研究所、戶田紀念國際和平研究所等機構。不斷與世界各國有識之士進行對話,推進和平、文化、教育。榮獲聯合國和平獎、巴西南十字國家勳章、世界桂冠詩人等稱號,並獲得莫斯科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北京大學等大學及學術機構名譽博士、名譽教授等稱號。著有《人間革命》、《新‧人間革命》,以及《展望二十一世紀》(湯因比)、《為時未晚》(貝恰)、《世界市民的對話》(卡森斯)、《生命世紀的探求》(波林)、《偉大精神的詩歌》(艾特馬托夫)、《科學與宗教》(羅古諾夫)、《論二十一世紀的人權》(阿達依德)、《二十世紀的精神教訓》(戈巴契夫)、《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金庸)等對談集。 | ||
+ | 1928年生於東京,畢業於富士短期大學。擔任創價學會名譽會長、國際創價學會會長。創辦創價大學、創價學園、財團法人民主音樂協會、財團法人東京富士美術館、財團法人東洋哲學研究所、戶田紀念國際和平研究所等機構。不斷與世界各國有識之士進行對話,推進和平、文化、教育。榮獲聯合國和平獎、巴西南十字國家勳章、世界桂冠詩人等稱號,並獲得莫斯科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北京大學等大學及學術機構名譽博士、名譽教授等稱號。著有《人間革命》、《新‧人間革命》,以及《展望二十一世紀》(湯因比)、《為時未晚》(貝恰)、《世界市民的對話》(卡森斯)、《生命世紀的探求》(波林)、《偉大精神的詩歌》(艾特馬托夫)、《科學與宗教》(羅古諾夫)、《論二十一世紀的人權》(阿達依德)、《二十世紀的精神教訓》(戈巴契夫)、《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金庸)等對談集。 | ||
== 二、 本書摘要 == | == 二、 本書摘要 == | ||
第28行: | 第33行: | ||
101002049 陳彥融 | 101002049 陳彥融 | ||
+ | |||
癌症與愛滋病 | 癌症與愛滋病 | ||
+ | |||
這一章節主要是探討兩大被譽為二十一世紀黑死病的癌症與愛滋病,三位來自東西方的哲人學者用對談錄方式呈現,是我不曾見過的體裁格式,但這種特殊的寫法,讓我更能夠融入對話情境中,直接一窺大師風采,更可以透過神學、哲學、心理學、醫學、生命科學各層面切入問題,提供我不一樣的視野,三位大師來自不同的學術背景、不同宗教信仰,卻能在健康人生的觀點上達到共識,這也是科學萬本歸宗的一種見證,要有健康的人生,勢必就要從健康生活做起。這本書並不像教科書一樣,把定義注釋寫得清清楚楚的,卻能激發我收集資料深入了解的動力,像是談到希波克拉底醫師宣言的時候,就上網查詢了這篇文章是從希臘時期就已經流傳下來,是傳統西方醫學生在授袍時必須要宣示的一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符合現代醫療教育的觀念,希波克拉底本人反對墮胎;反對和病人發生性關係,而且主張醫學應該要分內外科各司其職,這些都是在當時相當新穎的概念,它告訴我們應該視病猶親,凡事以病人權力為優先。然後我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和平醫院看到這塊醫師宣誓詞的石碑,雖然不是希波克拉底的文章,但是他們意義上是相同的,希波克拉底宣言可以從希臘時代就屹立不搖到現在我想他當中的內容必定很經典值得大家奉行。此外,當池田先生講到癌症死亡排行時,我去找了台灣男性在2008年統計排行:肝癌、肺癌、結腸直腸癌、口腔癌、胃癌、食道癌 ……等,2008年台灣女性癌症排名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胃癌……等,綜合比較發現,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胃癌都是好發在男女性身上的共同癌症,正巧都是消化系統的器官癌症,因此,我們對飲食不可不慎。 | 這一章節主要是探討兩大被譽為二十一世紀黑死病的癌症與愛滋病,三位來自東西方的哲人學者用對談錄方式呈現,是我不曾見過的體裁格式,但這種特殊的寫法,讓我更能夠融入對話情境中,直接一窺大師風采,更可以透過神學、哲學、心理學、醫學、生命科學各層面切入問題,提供我不一樣的視野,三位大師來自不同的學術背景、不同宗教信仰,卻能在健康人生的觀點上達到共識,這也是科學萬本歸宗的一種見證,要有健康的人生,勢必就要從健康生活做起。這本書並不像教科書一樣,把定義注釋寫得清清楚楚的,卻能激發我收集資料深入了解的動力,像是談到希波克拉底醫師宣言的時候,就上網查詢了這篇文章是從希臘時期就已經流傳下來,是傳統西方醫學生在授袍時必須要宣示的一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符合現代醫療教育的觀念,希波克拉底本人反對墮胎;反對和病人發生性關係,而且主張醫學應該要分內外科各司其職,這些都是在當時相當新穎的概念,它告訴我們應該視病猶親,凡事以病人權力為優先。然後我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和平醫院看到這塊醫師宣誓詞的石碑,雖然不是希波克拉底的文章,但是他們意義上是相同的,希波克拉底宣言可以從希臘時代就屹立不搖到現在我想他當中的內容必定很經典值得大家奉行。此外,當池田先生講到癌症死亡排行時,我去找了台灣男性在2008年統計排行:肝癌、肺癌、結腸直腸癌、口腔癌、胃癌、食道癌 ……等,2008年台灣女性癌症排名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胃癌……等,綜合比較發現,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胃癌都是好發在男女性身上的共同癌症,正巧都是消化系統的器官癌症,因此,我們對飲食不可不慎。 | ||
愛滋病的部分,我們特別對AZT做了討論,了解到他是屬於一種反轉錄酶的抑制物,而愛滋病本身是RNA病毒,當要嵌入自己的基因序列時,需要反轉錄酶的協助,抑制其酵素便是抑制了病毒擴散、感染的能力。並且討論了「癌症、愛滋病的知情同意」我個人認為應該要尊重病患「知」的權力,讓他們了解自己是在跟什麼病作戰,以及醫師又該如何幫助他們,可是這需要極高的溝通技巧及心理學策略,才可以讓病患了解同時又讓他有勇氣繼續與病魔對抗,這一點,我與三位大師的看法是相近的。看一本書,卻可以查找出這麼多資料,學習到更深入的內容,我想,這也就是參加讀書會後我所學到的主動學習精神。 | 愛滋病的部分,我們特別對AZT做了討論,了解到他是屬於一種反轉錄酶的抑制物,而愛滋病本身是RNA病毒,當要嵌入自己的基因序列時,需要反轉錄酶的協助,抑制其酵素便是抑制了病毒擴散、感染的能力。並且討論了「癌症、愛滋病的知情同意」我個人認為應該要尊重病患「知」的權力,讓他們了解自己是在跟什麼病作戰,以及醫師又該如何幫助他們,可是這需要極高的溝通技巧及心理學策略,才可以讓病患了解同時又讓他有勇氣繼續與病魔對抗,這一點,我與三位大師的看法是相近的。看一本書,卻可以查找出這麼多資料,學習到更深入的內容,我想,這也就是參加讀書會後我所學到的主動學習精神。 | ||
101002054 吳明哲 | 101002054 吳明哲 | ||
+ | |||
這一章節所討論的,比較抽象,也比較嚴肅,那就是──生命倫理。作者在探討種種議題時試圖以宗教觀來解釋這些問題,因為牽涉信仰,所以以下的討論已盡量就客觀來進行。(已分幾個部分討論之) | 這一章節所討論的,比較抽象,也比較嚴肅,那就是──生命倫理。作者在探討種種議題時試圖以宗教觀來解釋這些問題,因為牽涉信仰,所以以下的討論已盡量就客觀來進行。(已分幾個部分討論之) | ||
+ | |||
一、生命是什麼? | 一、生命是什麼? | ||
- | + | ||
- | + | 作者在字裡行間叮囑我們:生命是可貴的,要用心去抓住它。我想每一個年輕的生命,都還需要更多歷練來體會這句話。並且,在碰到難題或誘惑時可以活用課堂上所習得的前人智慧,運用他人的生命經驗,來化解難題。 | |
- | + | 又生命倫理其實是包羅萬象的,包括了生死議題、醫療倫理、生物科技等面向,我想未來的人生裡,可以聽到各個充滿生命智慧的人生故事,真的是十分令人期待的!我覺得自己過去總是對於人生課題的思維太過於褊狹,以至於成為社會學教授口中的「單面向的人」(Single-dimensioned man),從來沒有很多層次與觀點的去思考人生中的疑惑,希望我可以在聽完了教授們的經驗分享後,能夠對這些問題激發出更多面向的想法,例如:面對自己所愛的人的生病與分離、身為醫護人員的使命感與責任心……等。 | |
+ | 當我們經過的人世的種種,自身經歷過了許多生老病死的過程,也夠可以對病患的苦痛更感同理。同時在醫學生的階段,我們藉由生命教育的題材,學習如何肯定、尊重生命的價值,並且建立健全的自尊心(Self-esteem);藉由扎實的醫學教育來培養專業能力,鍛鍊醫術。我想仁心與仁術,這兩者是一名成功的醫師所需要兼備的,而我,站在口腔醫學的門檻上,也將更加用心地去學習這個職業所需要的技術、職業倫理。 | ||
+ | |||
二、死亡的定義?(腦死與安樂死、尊嚴死?) | 二、死亡的定義?(腦死與安樂死、尊嚴死?) | ||
- | + | ||
- | + | 雖然目前我們還只是站在醫學的門檻上,沒有太多的學術基礎,故僅能粗淺地按照我們的過去的印象、直覺去理解其大約的情形,但是從課堂上,我可以較清楚地瞭解了腦死的嚴謹定義、暫時或永久不可逆的植物人的情形、安樂死的分類、自然死亡的條件……等。更重要的是,我從這堂課中發現了這些沉重的生命問題背後錯綜複雜的倫理問題,不論是親情倫理上的、醫療道德上的糾葛,有許多問題一旦衍生而出,就連富有人生經驗的智者,也不一定可以回答出一個令人滿意且兩全其美的辦法。 | |
+ | 儘管不久前,我在報紙上閱讀到某些國家將安樂死合法化的新聞,可是在全世界大多數的國家,或者在台灣,安樂死仍然是一件不被接受的事,不論是在法律上、風俗上,乃至於信仰上都是如此。不過,我們的法律只有禁止積極的加工致死(Mercy killing),並未將減工致死(如DNR、拔管等措施)列入安樂死的範疇之中,我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再進步但已經十分完備的措施了。確實,生命是十分神聖的,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權力褫奪他人繼續存活的權利,還得要不斷地替生者挽留臨終者,去不人道地延長瀕死期;然而,依我之見,當病人已經進入了瀕死期,卻還必須飽受病痛的折磨,是嚴重有損病患的生命尊嚴的做法。我甚至認為,醫生有責任要全力說服家屬同意放棄急救乃至於擇期進行安樂死的措施。畢竟,大部分的病患都希望自己可以善終,而不是痛苦地苟延殘喘。而有一點是我們常常忘記去要求的:病患的家屬,也有很重大的責任,必須要在病患時日無多的瀕死期中,表達心中的愛、感激與關懷,這一點是我們常常忘記去要求的。中國人說的孝道,並不應該是「愚孝」(能延多久是多久這一類的想法),甚至只是害怕被親族輿論攻擊的膚淺想法(只可惜,台灣這樣愛面子或是保守又固執的人還是太多太多了),一切應該要以人為本,去揣摩病患的心境,才能夠達到生死兩無憾的境界。 | ||
+ | |||
三、臨終關懷與照顧? | 三、臨終關懷與照顧? | ||
+ | |||
我們在面對臨終的病患時,我們更需要特別用心的去尊重、切合他的需求。因為安寧病患,正面臨著「死亡」這個未知而使人怖懼的關卡,所以內心難免徬徨、無助。若不能給予病患臨中的安寧並減少病患的疼痛與折磨,豈不是造成了「生死兩遺憾」嗎?所以,雖然家屬的內心必然不捨,可是適時地放棄急救,才是對病患尊重、給病患尊嚴的方法。 | 我們在面對臨終的病患時,我們更需要特別用心的去尊重、切合他的需求。因為安寧病患,正面臨著「死亡」這個未知而使人怖懼的關卡,所以內心難免徬徨、無助。若不能給予病患臨中的安寧並減少病患的疼痛與折磨,豈不是造成了「生死兩遺憾」嗎?所以,雖然家屬的內心必然不捨,可是適時地放棄急救,才是對病患尊重、給病患尊嚴的方法。 | ||
安寧療護的創始者桑德絲曾說過:「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後一刻,你仍然是那麼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然逝去。但也會盡一切努力,讓你活到最後一刻。」我想這句話揭櫫的概念,就是臨終關懷的真義了。當我們對安寧療護有更多的概念,可說是既知生又知死,由死亡的蔭谷窺見人生的真義。 | 安寧療護的創始者桑德絲曾說過:「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後一刻,你仍然是那麼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然逝去。但也會盡一切努力,讓你活到最後一刻。」我想這句話揭櫫的概念,就是臨終關懷的真義了。當我們對安寧療護有更多的概念,可說是既知生又知死,由死亡的蔭谷窺見人生的真義。 | ||
+ | |||
四、生殖技術所牽涉的生命倫理議題 | 四、生殖技術所牽涉的生命倫理議題 | ||
- | 讀完這個段落之後,我獲得了一個很清晰的概念:因為每個生命都有它的主體性,所以一切的生殖技術,不論是人工受孕或是代理孕母,都必須以母體與孩子的受益為依歸。身為孩子的父母,必須要了解這個孩子的誕生是否符合自身人生的規劃?又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怎麼樣的未來?我們必須要先有健康的人生觀與正確的生命倫理認知,並且慎重地運用生殖技術,才能夠讓這些新科技發揮它實際上的價值,而不至於發生悲劇。 | ||
- | + | 讀完這個段落之後,我獲得了一個很清晰的概念:因為每個生命都有它的主體性,所以一切的生殖技術,不論是人工受孕或是代理孕母,都必須以母體與孩子的受益為依歸。身為孩子的父母,必須要了解這個孩子的誕生是否符合自身人生的規劃?又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怎麼樣的未來?我們必須要先有健康的人生觀與正確的生命倫理認知,並且慎重地運用生殖技術,才能夠讓這些新科技發揮它實際上的價值,而不至於發生悲劇。 | |
+ | 閱讀完本章後,我們可以對這個課題有更多的認知:生命倫理,是一門藉由前人的經驗來體會人生、生死問題的學科;雖然閱讀時的氣氛是輕鬆的,但是那些橫在我們眼前的人生課題,卻是需要嚴肅與認真思索的。 | ||
== 五、 問題與討論 == | == 五、 問題與討論 == | ||
第56行: | 第71行: | ||
A1. 並沒有一定的格式,主要還是看自己的想法,國際上主流的就是日內瓦宣言、希波克拉底宣言 | A1. 並沒有一定的格式,主要還是看自己的想法,國際上主流的就是日內瓦宣言、希波克拉底宣言 | ||
- | 日內瓦宣言 世界醫學協會一九四八年日內瓦大會 | + | =日內瓦宣言 世界醫學協會一九四八年日內瓦大會= |
- | 准許我進入醫業時: | + | |
- | 我鄭中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位人類服務。 | + | 准許我進入醫業時: |
- | 我將要給我的師長應有的崇敬及感戴 | + | 我鄭中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位人類服務。 |
- | 我將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 | + | 我將要給我的師長應有的崇敬及感戴 |
- | 病人的健康為我首要的顧念 | + | 我將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 |
- | 我將要尊重所寄託給我的祕密 | + | 病人的健康為我首要的顧念 |
- | 我將要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 | + | 我將要尊重所寄託給我的祕密 |
- | 我的同業應視為我的手足 | + | 我將要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 |
- | 我將不容許有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政見或地位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和病人間 | + | 我的同業應視為我的手足 |
- | 我將要盡可能地維護人的生命,自從授胎時開始 | + | 我將不容許有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政見或地位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和病人間 |
- | 即使在威脅之下,我將不運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道 | + | 我將要盡可能地維護人的生命,自從授胎時開始 |
- | 我鄭重地,自主地,並且以我的人格宣示以上約定。 | + | 即使在威脅之下,我將不運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道 |
+ | 我鄭重地,自主地,並且以我的人格宣示以上約定。 | ||
+ | |||
希波克拉底宣言: | 希波克拉底宣言: | ||
- | 我要遵守誓約,矢忠不渝。 | + | 我要遵守誓約,矢忠不渝。 |
- | 對傳授我醫術的老師,我要像父母一樣敬重。 | + | 對傳授我醫術的老師,我要像父母一樣敬重。 |
- | 對我的兒子、老師的兒子以及我的門徒,我要悉心傳授醫學知識。 | + | 對我的兒子、老師的兒子以及我的門徒,我要悉心傳授醫學知識。 |
- | 我要竭盡全力,採取我認為有利於病人的醫療措施,不能給病人帶來痛苦與危害。 | + | 我要竭盡全力,採取我認為有利於病人的醫療措施,不能給病人帶來痛苦與危害。 |
- | 我不把毒藥給任何人,也決不授意別人使用它。 | + | 我不把毒藥給任何人,也決不授意別人使用它。 |
- | 我要清清白白地行醫和生活。 | + | 我要清清白白地行醫和生活。 |
- | 無論進入誰家,只是為了治病,不為所欲為,不接受賄賂,不勾引異性。 | + | 無論進入誰家,只是為了治病,不為所欲為,不接受賄賂,不勾引異性。 |
- | 對看到或聽到不應外傳的私生活,我決不洩露。 | + | 對看到或聽到不應外傳的私生活,我決不洩露。 |
- | 我將不受任何人的請託而供應或建議使用毒藥,也不為人墮胎。 | + | 我將不受任何人的請託而供應或建議使用毒藥,也不為人墮胎。 |
- | 我將保衛我的生命和技藝使之純潔而神聖。 | + | 我將保衛我的生命和技藝使之純潔而神聖。 |
- | 如果本人堅守誓言,願我在眾人中為我的生命和技藝獲得永遠的榮耀﹔但假如我背棄誓約,願相反的報應臨在我身上 | + | 如果本人堅守誓言,願我在眾人中為我的生命和技藝獲得永遠的榮耀﹔但假如我背棄誓約,願相反的報應臨在我身上 |
A2. 我們的答案一致認為不應該放棄急救病患,因為他並沒有自我表示說放棄急救,況且活體摘除臟器是不合法的。 | A2. 我們的答案一致認為不應該放棄急救病患,因為他並沒有自我表示說放棄急救,況且活體摘除臟器是不合法的。 | ||
+ | |||
+ | == 六、活動照片 == | ||
+ | |||
+ | |||
+ | [[Image:photo.jpg]] | ||
+ | |||
+ | |||
+ | [[Image:photo1.jpg]] | ||
+ | |||
+ | |||
+ | [[Image:photo2.jpg]] |
當前修訂版本
目錄 |
[編輯] 健康與人生-暢談生老病死
[編輯] 一、 作者簡介
勒內‧西馬
蒙特婁大學前校長。1935年生於蒙特婁,取得蒙特婁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於紐約曼德‧賽奈醫學院擔任實習醫生學習病理學。1968年取得巴黎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歷經舍布魯克大學細胞生物學系教授,成為蒙特婁大學病理學系教授。1975年就任該校癌症研究所所長,曾任副校長,1993年6月至1998年5月擔任校長。曾出任加拿大醫學研究評議會議長、癌症研究國際中心科學評議會議長等職。著有《加拿大——破壞或再生——教育、科學、技術提升的實例》等。
蓋‧布爾若
現任蒙特婁大學教育學系教授。1933年生於蒙特婁,專攻生命倫理與教育學之研究。於蒙特婁大學取得文學學士、哲學碩士、神學碩士學位,並於義大利格雷戈利亞那大學取得神學博士、倫理學博士學位。曾任蒙特婁大學生涯教育學系主任、加拿大教科文組織協會會長等職。著有《倫理學、法學與健康工學》、《面臨生物醫學新科技的倫理與法律》等多本著作。
池田大作
1928年生於東京,畢業於富士短期大學。擔任創價學會名譽會長、國際創價學會會長。創辦創價大學、創價學園、財團法人民主音樂協會、財團法人東京富士美術館、財團法人東洋哲學研究所、戶田紀念國際和平研究所等機構。不斷與世界各國有識之士進行對話,推進和平、文化、教育。榮獲聯合國和平獎、巴西南十字國家勳章、世界桂冠詩人等稱號,並獲得莫斯科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北京大學等大學及學術機構名譽博士、名譽教授等稱號。著有《人間革命》、《新‧人間革命》,以及《展望二十一世紀》(湯因比)、《為時未晚》(貝恰)、《世界市民的對話》(卡森斯)、《生命世紀的探求》(波林)、《偉大精神的詩歌》(艾特馬托夫)、《科學與宗教》(羅古諾夫)、《論二十一世紀的人權》(阿達依德)、《二十世紀的精神教訓》(戈巴契夫)、《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金庸)等對談集。
[編輯] 二、 本書摘要
本書是三位東西方巨匠的鼎談結晶。池田SGI會長從文明、宗教的角度切入主題;西馬博士是加拿大蒙特婁大學校長,癌症權威,從生理、病理學角度剖析問題;執教該校教育學系的布爾若博士,是生命倫理權威,從心靈、生命倫理的觀點論述生老病死。本書誠是關心生命課題的現代人,亟需要的綜合觀點。
[編輯] 三、 佳句摘錄
1. 我認為每個人都要認知癌症並非不致知鄭,病要培養強盛的生命力戰勝莫名的死亡恐怖。 2. 佛法有「色心不二」的法理,色法只身體,心法則是指心的作用,一旦身與心相互影響,喜悅、希望能活化身體作用,免疫力也跟著增強,若陷入絕望,免疫力也會衰落。 3. 我的恩師戶田先生經常說「人的身體就是一所大製藥廠」人體內分泌腺分泌各種賀爾蒙,腦內的腦內非可說是身體原本就有的一種鎮痛劑。 4. 如沙特所說,即使在人生結束後沒有了生命,但人能夠以慈悲心及連帶感度過自己的人生,賦予人生某種意義。人以自己的力量站起來,過有意義的生活方式,在那裡才存在人的自由與責任。 5. 佛典教示「不追溯過去,不希求未來,只要熱心做好今天該做的事即可」
[編輯] 四、 心得分享
101002049 陳彥融
癌症與愛滋病
這一章節主要是探討兩大被譽為二十一世紀黑死病的癌症與愛滋病,三位來自東西方的哲人學者用對談錄方式呈現,是我不曾見過的體裁格式,但這種特殊的寫法,讓我更能夠融入對話情境中,直接一窺大師風采,更可以透過神學、哲學、心理學、醫學、生命科學各層面切入問題,提供我不一樣的視野,三位大師來自不同的學術背景、不同宗教信仰,卻能在健康人生的觀點上達到共識,這也是科學萬本歸宗的一種見證,要有健康的人生,勢必就要從健康生活做起。這本書並不像教科書一樣,把定義注釋寫得清清楚楚的,卻能激發我收集資料深入了解的動力,像是談到希波克拉底醫師宣言的時候,就上網查詢了這篇文章是從希臘時期就已經流傳下來,是傳統西方醫學生在授袍時必須要宣示的一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符合現代醫療教育的觀念,希波克拉底本人反對墮胎;反對和病人發生性關係,而且主張醫學應該要分內外科各司其職,這些都是在當時相當新穎的概念,它告訴我們應該視病猶親,凡事以病人權力為優先。然後我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和平醫院看到這塊醫師宣誓詞的石碑,雖然不是希波克拉底的文章,但是他們意義上是相同的,希波克拉底宣言可以從希臘時代就屹立不搖到現在我想他當中的內容必定很經典值得大家奉行。此外,當池田先生講到癌症死亡排行時,我去找了台灣男性在2008年統計排行:肝癌、肺癌、結腸直腸癌、口腔癌、胃癌、食道癌 ……等,2008年台灣女性癌症排名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胃癌……等,綜合比較發現,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胃癌都是好發在男女性身上的共同癌症,正巧都是消化系統的器官癌症,因此,我們對飲食不可不慎。 愛滋病的部分,我們特別對AZT做了討論,了解到他是屬於一種反轉錄酶的抑制物,而愛滋病本身是RNA病毒,當要嵌入自己的基因序列時,需要反轉錄酶的協助,抑制其酵素便是抑制了病毒擴散、感染的能力。並且討論了「癌症、愛滋病的知情同意」我個人認為應該要尊重病患「知」的權力,讓他們了解自己是在跟什麼病作戰,以及醫師又該如何幫助他們,可是這需要極高的溝通技巧及心理學策略,才可以讓病患了解同時又讓他有勇氣繼續與病魔對抗,這一點,我與三位大師的看法是相近的。看一本書,卻可以查找出這麼多資料,學習到更深入的內容,我想,這也就是參加讀書會後我所學到的主動學習精神。
101002054 吳明哲
這一章節所討論的,比較抽象,也比較嚴肅,那就是──生命倫理。作者在探討種種議題時試圖以宗教觀來解釋這些問題,因為牽涉信仰,所以以下的討論已盡量就客觀來進行。(已分幾個部分討論之)
一、生命是什麼?
作者在字裡行間叮囑我們:生命是可貴的,要用心去抓住它。我想每一個年輕的生命,都還需要更多歷練來體會這句話。並且,在碰到難題或誘惑時可以活用課堂上所習得的前人智慧,運用他人的生命經驗,來化解難題。 又生命倫理其實是包羅萬象的,包括了生死議題、醫療倫理、生物科技等面向,我想未來的人生裡,可以聽到各個充滿生命智慧的人生故事,真的是十分令人期待的!我覺得自己過去總是對於人生課題的思維太過於褊狹,以至於成為社會學教授口中的「單面向的人」(Single-dimensioned man),從來沒有很多層次與觀點的去思考人生中的疑惑,希望我可以在聽完了教授們的經驗分享後,能夠對這些問題激發出更多面向的想法,例如:面對自己所愛的人的生病與分離、身為醫護人員的使命感與責任心……等。 當我們經過的人世的種種,自身經歷過了許多生老病死的過程,也夠可以對病患的苦痛更感同理。同時在醫學生的階段,我們藉由生命教育的題材,學習如何肯定、尊重生命的價值,並且建立健全的自尊心(Self-esteem);藉由扎實的醫學教育來培養專業能力,鍛鍊醫術。我想仁心與仁術,這兩者是一名成功的醫師所需要兼備的,而我,站在口腔醫學的門檻上,也將更加用心地去學習這個職業所需要的技術、職業倫理。
二、死亡的定義?(腦死與安樂死、尊嚴死?)
雖然目前我們還只是站在醫學的門檻上,沒有太多的學術基礎,故僅能粗淺地按照我們的過去的印象、直覺去理解其大約的情形,但是從課堂上,我可以較清楚地瞭解了腦死的嚴謹定義、暫時或永久不可逆的植物人的情形、安樂死的分類、自然死亡的條件……等。更重要的是,我從這堂課中發現了這些沉重的生命問題背後錯綜複雜的倫理問題,不論是親情倫理上的、醫療道德上的糾葛,有許多問題一旦衍生而出,就連富有人生經驗的智者,也不一定可以回答出一個令人滿意且兩全其美的辦法。 儘管不久前,我在報紙上閱讀到某些國家將安樂死合法化的新聞,可是在全世界大多數的國家,或者在台灣,安樂死仍然是一件不被接受的事,不論是在法律上、風俗上,乃至於信仰上都是如此。不過,我們的法律只有禁止積極的加工致死(Mercy killing),並未將減工致死(如DNR、拔管等措施)列入安樂死的範疇之中,我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再進步但已經十分完備的措施了。確實,生命是十分神聖的,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權力褫奪他人繼續存活的權利,還得要不斷地替生者挽留臨終者,去不人道地延長瀕死期;然而,依我之見,當病人已經進入了瀕死期,卻還必須飽受病痛的折磨,是嚴重有損病患的生命尊嚴的做法。我甚至認為,醫生有責任要全力說服家屬同意放棄急救乃至於擇期進行安樂死的措施。畢竟,大部分的病患都希望自己可以善終,而不是痛苦地苟延殘喘。而有一點是我們常常忘記去要求的:病患的家屬,也有很重大的責任,必須要在病患時日無多的瀕死期中,表達心中的愛、感激與關懷,這一點是我們常常忘記去要求的。中國人說的孝道,並不應該是「愚孝」(能延多久是多久這一類的想法),甚至只是害怕被親族輿論攻擊的膚淺想法(只可惜,台灣這樣愛面子或是保守又固執的人還是太多太多了),一切應該要以人為本,去揣摩病患的心境,才能夠達到生死兩無憾的境界。
三、臨終關懷與照顧?
我們在面對臨終的病患時,我們更需要特別用心的去尊重、切合他的需求。因為安寧病患,正面臨著「死亡」這個未知而使人怖懼的關卡,所以內心難免徬徨、無助。若不能給予病患臨中的安寧並減少病患的疼痛與折磨,豈不是造成了「生死兩遺憾」嗎?所以,雖然家屬的內心必然不捨,可是適時地放棄急救,才是對病患尊重、給病患尊嚴的方法。 安寧療護的創始者桑德絲曾說過:「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後一刻,你仍然是那麼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然逝去。但也會盡一切努力,讓你活到最後一刻。」我想這句話揭櫫的概念,就是臨終關懷的真義了。當我們對安寧療護有更多的概念,可說是既知生又知死,由死亡的蔭谷窺見人生的真義。
四、生殖技術所牽涉的生命倫理議題
讀完這個段落之後,我獲得了一個很清晰的概念:因為每個生命都有它的主體性,所以一切的生殖技術,不論是人工受孕或是代理孕母,都必須以母體與孩子的受益為依歸。身為孩子的父母,必須要了解這個孩子的誕生是否符合自身人生的規劃?又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怎麼樣的未來?我們必須要先有健康的人生觀與正確的生命倫理認知,並且慎重地運用生殖技術,才能夠讓這些新科技發揮它實際上的價值,而不至於發生悲劇。
閱讀完本章後,我們可以對這個課題有更多的認知:生命倫理,是一門藉由前人的經驗來體會人生、生死問題的學科;雖然閱讀時的氣氛是輕鬆的,但是那些橫在我們眼前的人生課題,卻是需要嚴肅與認真思索的。
[編輯] 五、 問題與討論
Q1.醫學生授袍時必須宣示醫師宣示詞,請問這是否有固定的文字篇章? Q2.如果你身為一位醫師,經你評估過後某一位病人存活率不高,但心臟功能良好,此時門外急診又送來一位亟需心臟移植的病患,你會怎麼做?
A1. 並沒有一定的格式,主要還是看自己的想法,國際上主流的就是日內瓦宣言、希波克拉底宣言
=日內瓦宣言 世界醫學協會一九四八年日內瓦大會= 准許我進入醫業時: 我鄭中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位人類服務。 我將要給我的師長應有的崇敬及感戴 我將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 病人的健康為我首要的顧念 我將要尊重所寄託給我的祕密 我將要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 我的同業應視為我的手足 我將不容許有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政見或地位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和病人間 我將要盡可能地維護人的生命,自從授胎時開始 即使在威脅之下,我將不運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道 我鄭重地,自主地,並且以我的人格宣示以上約定。
希波克拉底宣言:
我要遵守誓約,矢忠不渝。 對傳授我醫術的老師,我要像父母一樣敬重。 對我的兒子、老師的兒子以及我的門徒,我要悉心傳授醫學知識。 我要竭盡全力,採取我認為有利於病人的醫療措施,不能給病人帶來痛苦與危害。 我不把毒藥給任何人,也決不授意別人使用它。 我要清清白白地行醫和生活。 無論進入誰家,只是為了治病,不為所欲為,不接受賄賂,不勾引異性。 對看到或聽到不應外傳的私生活,我決不洩露。 我將不受任何人的請託而供應或建議使用毒藥,也不為人墮胎。 我將保衛我的生命和技藝使之純潔而神聖。 如果本人堅守誓言,願我在眾人中為我的生命和技藝獲得永遠的榮耀﹔但假如我背棄誓約,願相反的報應臨在我身上
A2. 我們的答案一致認為不應該放棄急救病患,因為他並沒有自我表示說放棄急救,況且活體摘除臟器是不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