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客(Talk)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在2012年11月14日 (三) 16:53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Hsinyuhca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 一、作者簡介 == ---- 麥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出生於1953年,為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桑德爾於1975年從布蘭迪斯大學畢業,...) ←上一個 |
當前修訂版本 (2012年12月5日 (三) 15:49) (編輯) (撤銷) Read09 (對話 | 貢獻) |
||
(5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 | == 作者簡介 == |
- | + | : 麥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出生於1953年,為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桑德爾於1975年從布蘭迪斯大學畢業,並轉往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學習。1982年出版的博士論文《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被公認為批判羅爾斯與自由主義的代表作。 | |
+ | : 他自1980年開始在哈佛大學教授名為「正義」(Justice)的通識課程,33歲獲得哈佛大學教學卓越獎、55歲獲得美國政治學會特別成就獎。「正義」這門課在2009年被列入哈佛大學的公開項目並製成節目播放,目前至少已有一萬四前名學生修讀過此課程。 | ||
+ | : | ||
- | + | == 本書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義」是什麼?什麼樣的制度與原則才符合正義?本書從福祉、自由、美德三個向度來衡量正義,並以實際的例子加以推演,指出那些看似完美的正義原則在實際運用時可能產生的矛盾。 | |
+ | : 邊沁認為功利主義是能造就最大福祉的正義原則,然而落實功利主義時卻違背了自由和美德。彌爾對功利主義提出了補救,認為自由是最大福祉的先決條件,卻依然無法避免在衡量福祉時面臨的各種有形、無形單位轉換爭議。 | ||
+ | : 自由至上主義是近代盛行的價值觀,無限上綱的自由與市場機制卻面臨嚴重的道德問題。康德提出以道德為根本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卻沒有提出使自由能真正落實於社會的方法。羅爾斯則提出一套想像的契約,企圖為自由主義下的不平等問題尋找一個解決之道。 | ||
+ | : 最後作者提出自己對正義的看法:應該以美德來思辨正義。然而美德的思辨難免產生歧見,因此社會應建立一套公共參與及道德對話的機制,藉由公民生活邁向正義之路。 | ||
+ | : | ||
- | + | == 佳句摘錄 == | |
+ | :*看一個社會正不正義,就要問它如何分配人民所珍視之事務:所得、財富、權力、機會、職位、榮譽。正義社會的分配一定合乎正道,人人皆得到它應該得的。問題的棘手處卻在於「應得多少」還有「為什麼」。 | ||
+ | :*道德省思不可能是一人孤單追尋,也必須公共參與努力。 | ||
+ | :*允許多數人鉗異議者之口,或審查思想者之文字,或許可以帶來依時的功利最大化,長期卻有害社會,反而有損人民幸福。 | ||
+ | :*自由是一種基本人權,人人對自有財務皆享有支配權,前提是我們也必須尊重他人的相同權利。 | ||
+ | :*沒有社會是完全平等的。就業市場的個人選擇總存在著被脅迫的風險。要平等到什麼程度,才能確保市場選擇是自由而非強迫? | ||
+ | :*既然人具有自主能力,就不該被當做物一般使用,應該受到尊嚴與尊重的對待。 | ||
+ | :*價值衡量必須取決於事務的目的宗旨。 | ||
+ | :*人有尊嚴,因為人是理性動物。 | ||
+ | :*理性與自由,人這兩種能力是密不可分。整體而言,兩種能力使人脫穎而出,異於一般禽獸。理性與自由把人變得不再停留於食色性也的等級。 | ||
+ | :*行動要自由,就必須自主,而自主就是按照自訂法律,而不是按照天性指揮或社會習俗。 | ||
+ | :*在實踐上,義務和喜好經常同時並存。我們往往連自己的動機都搞不清楚,遑論他人的動機。 | ||
+ | :*因為人是同時立足於兩種領域,需求領域與自由領域,在人的所作所為與正確作為之間,在現狀與理想之間,永遠存著可能落差。 | ||
+ | :*如果大家都對這些一無所知,就等於是在平等的初始狀況做選擇。既然沒人具有談判優勢,這樣講好的原則就會符合正義。 | ||
+ | :*如果大家對人生細節略有知曉,其結果就會受到各種任意偶然左右,而偏向不公…如果原始狀況是要達成正義協議,各方就必須處境相等,受到同是道德人的平等對待。人間世的任意性必須有所矯正,藉由初始締約狀況的調整。 | ||
+ | :*差異原則代表一個協議,就是把天生智愚之分配當成一種共同資產,並分享此分配所帶來的一切好處。 | ||
+ | :*自然分配既不正義也不是不正義,人出身社會某一地位也談不上不正義。這些只是自然事實。所謂的正義與不正義,是體制處理這些事實的方式。 | ||
+ | :*政治並不是另一種手段的經濟學,其目的高於功利最大化,也高於提供個人利益追求的公平規則。政治之目的應在於展現人類天性,是發揮人類潛能的一種場合,是良善人生之不可或缺。 | ||
+ | :*活得有人格,就是要活著體察自己(有時彼此矛盾)的各種羈絆。 | ||
+ | :*要邁向正義社會,大家必須一起理性思辨良善人生之真諦,一起思辨總難免產生歧見,所以也必須打造出一種善待歧見的公共文化。 | ||
+ | : | ||
+ | == 心得感想 == | ||
- | == | + | === Part 1 === |
- | + | : 對我而言,讀書會和這本書都是一個新的嘗試。我喜歡社會科學,因為它提供了一套能用以分析社會的架構,從而提供了能夠改變社會的具體方法。哲學相較於社會科學,似乎是一個離現實運作更遙遠的討論領域,但這本書卻不會給我虛幻不切實際的感覺。相反地,書中不乏以現實的例子來討論一個觀點,顯示這些討論不只是空泛的存在,而能應用於現實社會。 | |
+ | : 關於書中討論的各種觀點,我覺得儘管功利主義充滿道德矛盾,卻是生活於資本主義環境下的教育體制的我們最容易採取的觀點。而習慣於自由社會的我們也很少會反思自由背後的深層問題。閱讀這本書的好處之一,在於它提供了多元的觀點讓我們知道該以何種角度去思考社會運作背後的正義問題、提供一套能作為社會科學背後之根本省思的方法。好處之二則在於作者並未真正斷言一套正義的原則,相反地他提出以共同討論去找出正義的最佳途徑,也符合了我們讀書會所期待的:在討論中追求進步。 | ||
+ | : 這次讀書會,可惜的地方在於導讀準備不夠、以及沒有準備足夠的社會議題媒材,使討論無法更加深入、或藉由書中的觀點或其延伸來思考時事。但此次的經驗或許能成為未來讀書會或討論的參考,期待下一次的討論能夠激發出更耀眼的火花。 | ||
- | + | === Part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面對於「正義」的印象往往是:正義即代表正確的、符合公理的事物,反之則被歸為「邪惡、不善」;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能單以非黑即白的定理來規範。一件會對某些人造成傷害、卻能為其他人帶來好處的事(比如樂生療養院拆遷好了),真的是公平的嗎? 要如何才能達到對大家都公平的結果,其中必定需要經過大家的思考、協商。 |
+ | : 本書作者的教學方式十分有趣,他並不是灌輸學生觀念,而是藉由舉出一些實際的例子,引導學生自行思考。我認為唯有大家不斷的思考、彼此辯證,才能越來越接近真正的「正義」。社會也是,經由大家不斷地反覆思考論證、不斷去嘗試,才能邁向更符合社會公理的世界。 | ||
+ | |||
+ | === Part 3 === | ||
+ | |||
+ | : 大學以來一直沒有機會參加讀書會,終於在最後大學生涯快結束的前夕,響應學弟的招集,參加了這個對我而言可能是第一次也同時是最後一次的大學讀書會。 | ||
+ | :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這本書裡面透過多的例子,帶領讀者用不一樣的面向探討社會議題,讓我們在看待許多爭執不休的社會議題時,有了更多元的觀點,此外,透過較為平易近人的用語及許多例子的呈現,在讀完這本書之後,不會只是將學到的東西遺留在書中,而是真正回到社會上,使讀者更進一部去正視社會議題。 | ||
+ | : 透過讀書會的方式,也讓我們有機會針對書中的內容以至於時事議題,能夠一起討論、一起分享,而不會只是一個人閉門造車,使參予者都能夠看到更多事物及層面,也因為社會議題本來就是從人而來,因此再討論過程也聽到許多參予者不同的經歷及生命故事。讀書會的效能遠本想像中來的大,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經歷! | ||
+ | |||
+ | === Part 4 === | ||
+ | |||
+ | : 一開始加入這一個讀書會,其實是透過課程中看過電車問題一段引導式影片後開始對這一本書感興趣。 | ||
+ | : 書中隨然提到了許說社會上矛盾之處,但回到書封面上,一整思辨之旅,促使大家去討論甚麼是正義,透過這一本書,其實也不會有真正的結論,就如同你為了救更多人而違法,你認為正在做正義;又或許因為側影之心卻招來了同伴間的死亡,一時的正義卻造成了更多人的死亡。 | ||
+ | : 不同的觀點、時空背景下就會有不同的論點,很多事情沒有對或錯,知道越多的事實我們就可以越接近真相,也許是我知道得不夠多,看完這一本書有很多不慎明白之處,也許只是匆匆的粗略讀過一遍加上幾次的聚會無法使我真正體驗箇中滋味。 | ||
+ | : 也許往後在有更多體悟時,會在這本書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找到一個可以依循或修改邁可‧桑德爾論點的答案。 | ||
+ | |||
+ | === Part 5 === | ||
+ | |||
+ | : 我用了另ㄧ種方式閱讀,因為這本書需要大量的思考,我拿了一隻鉛筆,寫上我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聯想到的東西;因為我相信,一本好書你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看法。 | ||
+ | : 加入讀書會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每個人對於文字的解讀都不一樣,每個人對於「正義」這件事情的觀感也不一樣;我們讀的雖然只是一本書,可是交流的卻是五六個人的想法甚至是背景;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由學長提出的想法,他說:我們看到ㄧ件事情,我們的第一個直覺是由「道德」出發。例如:我們會覺得孤兒可憐,是因為「道德」讓我們同情他,進而利用像「社會正義」這種理論,去支撐我們想要達到幫助孤兒的行動。 | ||
+ | : 就如同,我們訴說一個觀點的時候,引用的當然是ㄧ個理論中,對我們有支撐作用的部分理論;所以我們對於正義的觀點不是來自於像:「功利主義」的觀點,而是我們心中的美德。 | ||
+ | |||
+ | === Part 6 === | ||
+ | |||
+ | : 在看這本書以前,我就有先在網路上看桑德爾在哈佛大學上課的影片;桑德爾生動活潑的上課方式以及哈佛學生們的巧辯內容都深深地吸引著我,也因此更加深了我想讀這本書的動力。 | ||
+ | : 文本的第一章節就讓我深刻的感受到桑德爾作者犀利又帶點幽默的筆鋒,他將邊沁的「功利主義」、彌爾的《自由論》,到康德及羅爾斯的「自由主義」等抽象哲學理論用旁徵引博的書寫方式引導我慢慢地去釐清自己的思緒,並且讓我可以不斷地進一步去用這些理論來省思社會的議題及時事。每當跟隨著書中的思想交鋒節奏時,我隱約發現自己對不同的事件會抱持著不同的正義觀,而且有時候在思考行為背後的觀點甚至是互相衝突的。也許就如同作者所說的,「活得有人格,就是要活著體察自己(有時彼此矛盾)的各種羈絆。」 | ||
+ | :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讀起來對我來說十分的吃力,因為哲學的領域我只略知一二,而作者通篇都在用哲學的思考邏輯方式來探討議題,以至於讓我看書的速度十分緩慢……但是其實慢慢地如此細心咀嚼書中所要探討的問題癥結時,我會盡可能的用作者提供的理論線索來慢慢想出自己的一套解決方法,但是每當以為自己想的解決方法完美至極無遺漏任何的缺陷時,作者都會在文末丟出一個反駁理論的思想及論證,這也是這本書最令人玩味的地方。 | ||
+ | : 舉辦讀書會的好處就是可以聚集一群雖然看著同一本書確有不同想法的人,所以透過了讀書會,我藉由我的夥伴們,擴展延伸了我的思路廣度與想法探索的深度;也因著與他們的探討深究,讓我知道了自己思考邏輯上的不足。其實我覺得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除了讓自己用不同的觀點及角度上來看待一件事情之外,也讓我對於社會發生的大小事件有了敏感的感官察覺還有深思探討的能力! | ||
+ | |||
+ | === Part 7 === | ||
+ | |||
+ | : 從邊沁到彌爾、從康德到羅爾斯,至始至終我心中的正義還是一個人們都可以心滿意足露出笑容的世界,而一次又一次的思辨旅程則是更加深自己的想法,修訂雜亂的思緒,在讀書會的討論過程學習表達和理解。當抽象而難以理解的哲學表現在鮮活的影片及文字中,相呼應的是一個個不好直接回答的問題:是否犧牲一個人的性命換取五個人的存活是一件正確的事情?現存的法條規範真的是公平正義?那什麼才是公平、正義?討論的過程中也許同質性高(系所相同)但仍覺得有許多不同的想法碰撞出爍人的光,需要思考的問題提出並不是為了唯一而標準的解答,「一個你所覺得正確的在別的地方必非是如此,價值觀等會是影響判斷的最大不同」講師的話猶言在耳,這些日子以來思索著自己心中的「正義」,提醒著看待事情別掉入只有單一觀點的泥淖中,「但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也是重要的」。接續不斷的思辯之旅存在在各個角落,啟發蒙昧的腦、引領著人們思考。 | ||
+ | : | ||
+ | |||
+ | == 問題討論 == | ||
+ | |||
+ | === 邊沁與彌爾的功利主義有何異同? === | ||
+ | |||
+ | : 邊沁所主張的功利主義認為:所有道德原則的基礎在於人類全體幸福的最大化。並且在此原則下只要能夠使全體幸福的總和增加,則個人的權利或幸福可被犧牲以增進全體幸福。邊沁的功利主義因主張個人權利可被侵犯而遭受質疑,其次它無法為不同形式的幸福及價值提供單一轉換的度量衡。彌爾為了修正邊沁的功利主義而提出的主要原則為:個人的自由、自主有絕對不可侵犯的權利,符合此一原則才能促成功利的最大化。彌爾為功利加上「時間」的概念,認為所謂的最大幸福應考慮一個選擇對社會的長遠影響,一時的最大功利長遠來看可能有害社會,而能促進社會長期進步的原則是前述所提的個人權利。此外彌爾也提出「快樂」是作為計算功利的單一度量衡。 | ||
+ | |||
+ | === 若根據功利主義,老人的價值為何?為何要保障老人的生活? === | ||
+ | |||
+ | #老人可能擁有一些對社會有益的知識與技術,老人的價值在於讓這些知識得以傳承,促進整體社會的幸福。 | ||
+ | #所有的老人都是其他年輕人的親人。因此對大部分的人而言,與自己的親近的老人的生活保障與個人的生活保障及幸福是一體的。因此保障老人的生活等同於保障大部分人的生活。 | ||
+ | #所有人未來都會成為老人,如果老人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其他人也會為自己的生活擔心而有損幸福、或造成社會動盪。因此保障老人的生活,從長遠來看能促進社會整體的幸福。 | ||
+ | #功利主義的度量原則是「整體幸福」的增加,因此老人本身的幸福應該也被計算在內。若納入老人的幸福,則儘管保障老人的生活可能會使其他人的幸福稍減、但整體來看整體幸福會向上提升。 | ||
+ | |||
+ | === 康德的自由主義邏輯是什麼? === | ||
+ | |||
+ | : 康德的自由主義在於為人權提供辯證,而辯證的基礎在於「理性是人的本質,因此人有尊嚴」。他認為根據功利主義去促成最大福祉並不等於理性,而理性必須建立在「真自由」上。所謂的真自由,是人在做出選擇的時候不帶有任何另一個層次的目的,純粹基於義務做出選擇。例如因為肚子餓而去吃飯,則人是被飢餓的「慾望」所支配,沒有真自由(他律)。但如果是因為人有「義務」要吃飯而去吃飯,則是真正的自由(自主)。康德認為前者的理性是為其他目的服務,為所謂的「工具理性」,真正的理性應該是先推斷出義務,並基於義務來實踐的「實踐理性」。而在推斷義務與自由行為時,人的尊嚴與道德應作為最高原則,若行為涉及「人」,人應做為行動的目的而非行動的手段。最後康德認為所謂的「義務」完全可藉由理性的思辨得出,即使是由不同人來思考,透過純粹的理性所得到的結論都會是相同的。因此人應該有單一一套共同的道德與義務標準,即康德所提出的標準。 | ||
+ | |||
+ | === 羅爾斯的平等自由主義吸引人嗎?為什麼? === | ||
+ | |||
+ | : 羅爾斯在討論人們應該如何制定出一套維繫社會運作的共同契約時,提出了一種想像:假使有一群參與契約制定的人,本身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種族、出身、性別等,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富翁或者乞丐,那麼由這群人制定出的社會契約中便可衍伸出兩個關於賦予每一個人基本的自由與平等的正義原則。他比較了自由市場下的三種基本主張:一、自由至上主義,即社會制度(如教育)對每一個人開放,為形式上的平等。二、才能至上主義,即社會制度提供每一個人平等的競爭立足點,但競爭的結果可能因才能、努力、機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三、平等自由主義,也就是羅爾斯的主張。羅爾斯同意有些人能因才能及機會等無法由個人掌握的因素而獲得比別人更多的資源,但讓這些人獲得更多的前提在於:這些人比別人多得的部分應與社會共享,用來為社會底層人民的平等服務(如提升這些人的教育、經濟等)。這樣的主張確實很吸引人,首先它保有了每一個人因為努力、才能等而比別人獲得更多資源的空間,鼓勵大家努力、競爭。同時這樣的主張也保障了弱勢族群的權利,盡可能將所有人的生活提升到共同的水平。觀現代福利國家的體制,似乎正與羅爾斯的主張最為接近。 | ||
+ | |||
+ | ==活動照片== | ||
+ | [[Image:10101-701-1.jpg|400px]] | ||
+ | [[Image:10101-701-2.jpg|400px]] | ||
+ | |||
+ | [[Image:10101-701-3.jpg|400px]] | ||
+ | [[Image:10101-701-4.jpg|400px]] |
當前修訂版本
目錄 |
[編輯] 作者簡介
- 麥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出生於1953年,為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桑德爾於1975年從布蘭迪斯大學畢業,並轉往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學習。1982年出版的博士論文《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被公認為批判羅爾斯與自由主義的代表作。
- 他自1980年開始在哈佛大學教授名為「正義」(Justice)的通識課程,33歲獲得哈佛大學教學卓越獎、55歲獲得美國政治學會特別成就獎。「正義」這門課在2009年被列入哈佛大學的公開項目並製成節目播放,目前至少已有一萬四前名學生修讀過此課程。
[編輯] 本書摘要
- 「正義」是什麼?什麼樣的制度與原則才符合正義?本書從福祉、自由、美德三個向度來衡量正義,並以實際的例子加以推演,指出那些看似完美的正義原則在實際運用時可能產生的矛盾。
- 邊沁認為功利主義是能造就最大福祉的正義原則,然而落實功利主義時卻違背了自由和美德。彌爾對功利主義提出了補救,認為自由是最大福祉的先決條件,卻依然無法避免在衡量福祉時面臨的各種有形、無形單位轉換爭議。
- 自由至上主義是近代盛行的價值觀,無限上綱的自由與市場機制卻面臨嚴重的道德問題。康德提出以道德為根本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卻沒有提出使自由能真正落實於社會的方法。羅爾斯則提出一套想像的契約,企圖為自由主義下的不平等問題尋找一個解決之道。
- 最後作者提出自己對正義的看法:應該以美德來思辨正義。然而美德的思辨難免產生歧見,因此社會應建立一套公共參與及道德對話的機制,藉由公民生活邁向正義之路。
[編輯] 佳句摘錄
- 看一個社會正不正義,就要問它如何分配人民所珍視之事務:所得、財富、權力、機會、職位、榮譽。正義社會的分配一定合乎正道,人人皆得到它應該得的。問題的棘手處卻在於「應得多少」還有「為什麼」。
- 道德省思不可能是一人孤單追尋,也必須公共參與努力。
- 允許多數人鉗異議者之口,或審查思想者之文字,或許可以帶來依時的功利最大化,長期卻有害社會,反而有損人民幸福。
- 自由是一種基本人權,人人對自有財務皆享有支配權,前提是我們也必須尊重他人的相同權利。
- 沒有社會是完全平等的。就業市場的個人選擇總存在著被脅迫的風險。要平等到什麼程度,才能確保市場選擇是自由而非強迫?
- 既然人具有自主能力,就不該被當做物一般使用,應該受到尊嚴與尊重的對待。
- 價值衡量必須取決於事務的目的宗旨。
- 人有尊嚴,因為人是理性動物。
- 理性與自由,人這兩種能力是密不可分。整體而言,兩種能力使人脫穎而出,異於一般禽獸。理性與自由把人變得不再停留於食色性也的等級。
- 行動要自由,就必須自主,而自主就是按照自訂法律,而不是按照天性指揮或社會習俗。
- 在實踐上,義務和喜好經常同時並存。我們往往連自己的動機都搞不清楚,遑論他人的動機。
- 因為人是同時立足於兩種領域,需求領域與自由領域,在人的所作所為與正確作為之間,在現狀與理想之間,永遠存著可能落差。
- 如果大家都對這些一無所知,就等於是在平等的初始狀況做選擇。既然沒人具有談判優勢,這樣講好的原則就會符合正義。
- 如果大家對人生細節略有知曉,其結果就會受到各種任意偶然左右,而偏向不公…如果原始狀況是要達成正義協議,各方就必須處境相等,受到同是道德人的平等對待。人間世的任意性必須有所矯正,藉由初始締約狀況的調整。
- 差異原則代表一個協議,就是把天生智愚之分配當成一種共同資產,並分享此分配所帶來的一切好處。
- 自然分配既不正義也不是不正義,人出身社會某一地位也談不上不正義。這些只是自然事實。所謂的正義與不正義,是體制處理這些事實的方式。
- 政治並不是另一種手段的經濟學,其目的高於功利最大化,也高於提供個人利益追求的公平規則。政治之目的應在於展現人類天性,是發揮人類潛能的一種場合,是良善人生之不可或缺。
- 活得有人格,就是要活著體察自己(有時彼此矛盾)的各種羈絆。
- 要邁向正義社會,大家必須一起理性思辨良善人生之真諦,一起思辨總難免產生歧見,所以也必須打造出一種善待歧見的公共文化。
[編輯] 心得感想
[編輯] Part 1
- 對我而言,讀書會和這本書都是一個新的嘗試。我喜歡社會科學,因為它提供了一套能用以分析社會的架構,從而提供了能夠改變社會的具體方法。哲學相較於社會科學,似乎是一個離現實運作更遙遠的討論領域,但這本書卻不會給我虛幻不切實際的感覺。相反地,書中不乏以現實的例子來討論一個觀點,顯示這些討論不只是空泛的存在,而能應用於現實社會。
- 關於書中討論的各種觀點,我覺得儘管功利主義充滿道德矛盾,卻是生活於資本主義環境下的教育體制的我們最容易採取的觀點。而習慣於自由社會的我們也很少會反思自由背後的深層問題。閱讀這本書的好處之一,在於它提供了多元的觀點讓我們知道該以何種角度去思考社會運作背後的正義問題、提供一套能作為社會科學背後之根本省思的方法。好處之二則在於作者並未真正斷言一套正義的原則,相反地他提出以共同討論去找出正義的最佳途徑,也符合了我們讀書會所期待的:在討論中追求進步。
- 這次讀書會,可惜的地方在於導讀準備不夠、以及沒有準備足夠的社會議題媒材,使討論無法更加深入、或藉由書中的觀點或其延伸來思考時事。但此次的經驗或許能成為未來讀書會或討論的參考,期待下一次的討論能夠激發出更耀眼的火花。
[編輯] Part 2
- 人面對於「正義」的印象往往是:正義即代表正確的、符合公理的事物,反之則被歸為「邪惡、不善」;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能單以非黑即白的定理來規範。一件會對某些人造成傷害、卻能為其他人帶來好處的事(比如樂生療養院拆遷好了),真的是公平的嗎? 要如何才能達到對大家都公平的結果,其中必定需要經過大家的思考、協商。
- 本書作者的教學方式十分有趣,他並不是灌輸學生觀念,而是藉由舉出一些實際的例子,引導學生自行思考。我認為唯有大家不斷的思考、彼此辯證,才能越來越接近真正的「正義」。社會也是,經由大家不斷地反覆思考論證、不斷去嘗試,才能邁向更符合社會公理的世界。
[編輯] Part 3
- 大學以來一直沒有機會參加讀書會,終於在最後大學生涯快結束的前夕,響應學弟的招集,參加了這個對我而言可能是第一次也同時是最後一次的大學讀書會。
-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這本書裡面透過多的例子,帶領讀者用不一樣的面向探討社會議題,讓我們在看待許多爭執不休的社會議題時,有了更多元的觀點,此外,透過較為平易近人的用語及許多例子的呈現,在讀完這本書之後,不會只是將學到的東西遺留在書中,而是真正回到社會上,使讀者更進一部去正視社會議題。
- 透過讀書會的方式,也讓我們有機會針對書中的內容以至於時事議題,能夠一起討論、一起分享,而不會只是一個人閉門造車,使參予者都能夠看到更多事物及層面,也因為社會議題本來就是從人而來,因此再討論過程也聽到許多參予者不同的經歷及生命故事。讀書會的效能遠本想像中來的大,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經歷!
[編輯] Part 4
- 一開始加入這一個讀書會,其實是透過課程中看過電車問題一段引導式影片後開始對這一本書感興趣。
- 書中隨然提到了許說社會上矛盾之處,但回到書封面上,一整思辨之旅,促使大家去討論甚麼是正義,透過這一本書,其實也不會有真正的結論,就如同你為了救更多人而違法,你認為正在做正義;又或許因為側影之心卻招來了同伴間的死亡,一時的正義卻造成了更多人的死亡。
- 不同的觀點、時空背景下就會有不同的論點,很多事情沒有對或錯,知道越多的事實我們就可以越接近真相,也許是我知道得不夠多,看完這一本書有很多不慎明白之處,也許只是匆匆的粗略讀過一遍加上幾次的聚會無法使我真正體驗箇中滋味。
- 也許往後在有更多體悟時,會在這本書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找到一個可以依循或修改邁可‧桑德爾論點的答案。
[編輯] Part 5
- 我用了另ㄧ種方式閱讀,因為這本書需要大量的思考,我拿了一隻鉛筆,寫上我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聯想到的東西;因為我相信,一本好書你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看法。
- 加入讀書會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每個人對於文字的解讀都不一樣,每個人對於「正義」這件事情的觀感也不一樣;我們讀的雖然只是一本書,可是交流的卻是五六個人的想法甚至是背景;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由學長提出的想法,他說:我們看到ㄧ件事情,我們的第一個直覺是由「道德」出發。例如:我們會覺得孤兒可憐,是因為「道德」讓我們同情他,進而利用像「社會正義」這種理論,去支撐我們想要達到幫助孤兒的行動。
- 就如同,我們訴說一個觀點的時候,引用的當然是ㄧ個理論中,對我們有支撐作用的部分理論;所以我們對於正義的觀點不是來自於像:「功利主義」的觀點,而是我們心中的美德。
[編輯] Part 6
- 在看這本書以前,我就有先在網路上看桑德爾在哈佛大學上課的影片;桑德爾生動活潑的上課方式以及哈佛學生們的巧辯內容都深深地吸引著我,也因此更加深了我想讀這本書的動力。
- 文本的第一章節就讓我深刻的感受到桑德爾作者犀利又帶點幽默的筆鋒,他將邊沁的「功利主義」、彌爾的《自由論》,到康德及羅爾斯的「自由主義」等抽象哲學理論用旁徵引博的書寫方式引導我慢慢地去釐清自己的思緒,並且讓我可以不斷地進一步去用這些理論來省思社會的議題及時事。每當跟隨著書中的思想交鋒節奏時,我隱約發現自己對不同的事件會抱持著不同的正義觀,而且有時候在思考行為背後的觀點甚至是互相衝突的。也許就如同作者所說的,「活得有人格,就是要活著體察自己(有時彼此矛盾)的各種羈絆。」
-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讀起來對我來說十分的吃力,因為哲學的領域我只略知一二,而作者通篇都在用哲學的思考邏輯方式來探討議題,以至於讓我看書的速度十分緩慢……但是其實慢慢地如此細心咀嚼書中所要探討的問題癥結時,我會盡可能的用作者提供的理論線索來慢慢想出自己的一套解決方法,但是每當以為自己想的解決方法完美至極無遺漏任何的缺陷時,作者都會在文末丟出一個反駁理論的思想及論證,這也是這本書最令人玩味的地方。
- 舉辦讀書會的好處就是可以聚集一群雖然看著同一本書確有不同想法的人,所以透過了讀書會,我藉由我的夥伴們,擴展延伸了我的思路廣度與想法探索的深度;也因著與他們的探討深究,讓我知道了自己思考邏輯上的不足。其實我覺得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除了讓自己用不同的觀點及角度上來看待一件事情之外,也讓我對於社會發生的大小事件有了敏感的感官察覺還有深思探討的能力!
[編輯] Part 7
- 從邊沁到彌爾、從康德到羅爾斯,至始至終我心中的正義還是一個人們都可以心滿意足露出笑容的世界,而一次又一次的思辨旅程則是更加深自己的想法,修訂雜亂的思緒,在讀書會的討論過程學習表達和理解。當抽象而難以理解的哲學表現在鮮活的影片及文字中,相呼應的是一個個不好直接回答的問題:是否犧牲一個人的性命換取五個人的存活是一件正確的事情?現存的法條規範真的是公平正義?那什麼才是公平、正義?討論的過程中也許同質性高(系所相同)但仍覺得有許多不同的想法碰撞出爍人的光,需要思考的問題提出並不是為了唯一而標準的解答,「一個你所覺得正確的在別的地方必非是如此,價值觀等會是影響判斷的最大不同」講師的話猶言在耳,這些日子以來思索著自己心中的「正義」,提醒著看待事情別掉入只有單一觀點的泥淖中,「但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也是重要的」。接續不斷的思辯之旅存在在各個角落,啟發蒙昧的腦、引領著人們思考。
[編輯] 問題討論
[編輯] 邊沁與彌爾的功利主義有何異同?
- 邊沁所主張的功利主義認為:所有道德原則的基礎在於人類全體幸福的最大化。並且在此原則下只要能夠使全體幸福的總和增加,則個人的權利或幸福可被犧牲以增進全體幸福。邊沁的功利主義因主張個人權利可被侵犯而遭受質疑,其次它無法為不同形式的幸福及價值提供單一轉換的度量衡。彌爾為了修正邊沁的功利主義而提出的主要原則為:個人的自由、自主有絕對不可侵犯的權利,符合此一原則才能促成功利的最大化。彌爾為功利加上「時間」的概念,認為所謂的最大幸福應考慮一個選擇對社會的長遠影響,一時的最大功利長遠來看可能有害社會,而能促進社會長期進步的原則是前述所提的個人權利。此外彌爾也提出「快樂」是作為計算功利的單一度量衡。
[編輯] 若根據功利主義,老人的價值為何?為何要保障老人的生活?
- 老人可能擁有一些對社會有益的知識與技術,老人的價值在於讓這些知識得以傳承,促進整體社會的幸福。
- 所有的老人都是其他年輕人的親人。因此對大部分的人而言,與自己的親近的老人的生活保障與個人的生活保障及幸福是一體的。因此保障老人的生活等同於保障大部分人的生活。
- 所有人未來都會成為老人,如果老人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其他人也會為自己的生活擔心而有損幸福、或造成社會動盪。因此保障老人的生活,從長遠來看能促進社會整體的幸福。
- 功利主義的度量原則是「整體幸福」的增加,因此老人本身的幸福應該也被計算在內。若納入老人的幸福,則儘管保障老人的生活可能會使其他人的幸福稍減、但整體來看整體幸福會向上提升。
[編輯] 康德的自由主義邏輯是什麼?
- 康德的自由主義在於為人權提供辯證,而辯證的基礎在於「理性是人的本質,因此人有尊嚴」。他認為根據功利主義去促成最大福祉並不等於理性,而理性必須建立在「真自由」上。所謂的真自由,是人在做出選擇的時候不帶有任何另一個層次的目的,純粹基於義務做出選擇。例如因為肚子餓而去吃飯,則人是被飢餓的「慾望」所支配,沒有真自由(他律)。但如果是因為人有「義務」要吃飯而去吃飯,則是真正的自由(自主)。康德認為前者的理性是為其他目的服務,為所謂的「工具理性」,真正的理性應該是先推斷出義務,並基於義務來實踐的「實踐理性」。而在推斷義務與自由行為時,人的尊嚴與道德應作為最高原則,若行為涉及「人」,人應做為行動的目的而非行動的手段。最後康德認為所謂的「義務」完全可藉由理性的思辨得出,即使是由不同人來思考,透過純粹的理性所得到的結論都會是相同的。因此人應該有單一一套共同的道德與義務標準,即康德所提出的標準。
[編輯] 羅爾斯的平等自由主義吸引人嗎?為什麼?
- 羅爾斯在討論人們應該如何制定出一套維繫社會運作的共同契約時,提出了一種想像:假使有一群參與契約制定的人,本身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種族、出身、性別等,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富翁或者乞丐,那麼由這群人制定出的社會契約中便可衍伸出兩個關於賦予每一個人基本的自由與平等的正義原則。他比較了自由市場下的三種基本主張:一、自由至上主義,即社會制度(如教育)對每一個人開放,為形式上的平等。二、才能至上主義,即社會制度提供每一個人平等的競爭立足點,但競爭的結果可能因才能、努力、機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三、平等自由主義,也就是羅爾斯的主張。羅爾斯同意有些人能因才能及機會等無法由個人掌握的因素而獲得比別人更多的資源,但讓這些人獲得更多的前提在於:這些人比別人多得的部分應與社會共享,用來為社會底層人民的平等服務(如提升這些人的教育、經濟等)。這樣的主張確實很吸引人,首先它保有了每一個人因為努力、才能等而比別人獲得更多資源的空間,鼓勵大家努力、競爭。同時這樣的主張也保障了弱勢族群的權利,盡可能將所有人的生活提升到共同的水平。觀現代福利國家的體制,似乎正與羅爾斯的主張最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