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Miruku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12年10月31日 (三) 00:23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Miruku (對話 | 貢獻)

←上一個
當前修訂版本 (2012年11月14日 (三) 01:43) (編輯) (撤銷)
Miruku (對話 | 貢獻)
(殘缺之美)
 
(11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第27行: 第27行:
*【日月對談.山水相連】 *【日月對談.山水相連】
 +#[[Image:山水相連.jpg]]
日月潭位於台灣本島中央南投縣的魚池鄉,是台灣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最美麗的高山湖泊。潭面以拉魯島為界,東側形如日輪,西側狀如月鉤,故名日月潭。她的美是由山與水所共同交融、創造出來;748.48公尺的中高度海拔,造就日月潭宛如圖畫山水,氤氳水氣及層次分明的山景變化,一景一物皆渾然天成,詩畫般的意境,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日月潭位於台灣本島中央南投縣的魚池鄉,是台灣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最美麗的高山湖泊。潭面以拉魯島為界,東側形如日輪,西側狀如月鉤,故名日月潭。她的美是由山與水所共同交融、創造出來;748.48公尺的中高度海拔,造就日月潭宛如圖畫山水,氤氳水氣及層次分明的山景變化,一景一物皆渾然天成,詩畫般的意境,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日月潭的美,從早晨到黃昏,從春夏到秋冬,無論風和日麗或煙雨迷濛,都迴盪著綺麗的風姿,令人百看不厭、讚嘆不絕!日月潭潭面清澈碧綠,群山環抱,山水輝映,風光旖旎,更擁有獨特的人文資源,為台灣地區最負盛名且最具發展潛力之國家風景區,在國內外皆享有盛名。 日月潭的美,從早晨到黃昏,從春夏到秋冬,無論風和日麗或煙雨迷濛,都迴盪著綺麗的風姿,令人百看不厭、讚嘆不絕!日月潭潭面清澈碧綠,群山環抱,山水輝映,風光旖旎,更擁有獨特的人文資源,為台灣地區最負盛名且最具發展潛力之國家風景區,在國內外皆享有盛名。
第36行: 第37行:
*湖泊纜車之旅 *湖泊纜車之旅
一. 日月潭 遊湖之旅 一. 日月潭 遊湖之旅
-[[Image:交通船路線圖.jpg]] 
搭乘舒適的遊湖交通船更親近日月潭的湖光山色。 搭乘舒適的遊湖交通船更親近日月潭的湖光山色。
 +#[[Image:交通船路線圖.jpg]]
#交通船:運轉時間:08:50~17:00 #交通船:運轉時間:08:50~17:00
#搭船地點:水社碼頭、伊達邵碼頭、玄光寺碼頭 #搭船地點:水社碼頭、伊達邵碼頭、玄光寺碼頭
第49行: 第50行:
*環潭單車之旅 *環潭單車之旅
 +#[[Image:單車之旅.jpg]]
日月潭在之前,僅有日潭公路,遊客只能繞行日潭再原路折返,在行程安排上,總覺得美中不足。但民國84年底,月潭公路部分完工,現在遊客已經能完整繞行日月潭一周,賞玩各個景點了。環湖公路全長約33公里,如果以自行車或機車作為交通工具,配合各個景點作為一日遊,最為恰當。既可健身,又可悠閒的深刻體會日月潭的山與水。 日月潭在之前,僅有日潭公路,遊客只能繞行日潭再原路折返,在行程安排上,總覺得美中不足。但民國84年底,月潭公路部分完工,現在遊客已經能完整繞行日月潭一周,賞玩各個景點了。環湖公路全長約33公里,如果以自行車或機車作為交通工具,配合各個景點作為一日遊,最為恰當。既可健身,又可悠閒的深刻體會日月潭的山與水。
若由水社遊客中心開始,採順時針方向,可依序玩賞文武廟、孔雀園。到大竹湖觀水鳥,看一下日月湧泉後,前行看見青年活動中心指標,轉入左側叉路,到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餵餵鴿子,稍事休息。這時您大概已走了四分之一的路程了。 若由水社遊客中心開始,採順時針方向,可依序玩賞文武廟、孔雀園。到大竹湖觀水鳥,看一下日月湧泉後,前行看見青年活動中心指標,轉入左側叉路,到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餵餵鴿子,稍事休息。這時您大概已走了四分之一的路程了。
第60行: 第62行:
*車埕懷舊之旅 *車埕懷舊之旅
 +#[[Image:車埕火車站.jpg]]
車埕隸屬南投縣水里鄉,聚落四周山林圍繞,集集大山、萬丹山兩支山脈橫亙,並有水里溪貫穿其間,風景綺麗。清末因伐樟熬腦產業興起,逐漸形成聚落,初期稱此地為「牛車寮」,是有牛車運送蔗糖聚集於該地。1912年埔里社製糖株式會社開設埔里至車埕間的輕便車鐵道,運送蔗糖並兼營客運,因有放置許多輕便車輛,故得名為「車埕」。 車埕隸屬南投縣水里鄉,聚落四周山林圍繞,集集大山、萬丹山兩支山脈橫亙,並有水里溪貫穿其間,風景綺麗。清末因伐樟熬腦產業興起,逐漸形成聚落,初期稱此地為「牛車寮」,是有牛車運送蔗糖聚集於該地。1912年埔里社製糖株式會社開設埔里至車埕間的輕便車鐵道,運送蔗糖並兼營客運,因有放置許多輕便車輛,故得名為「車埕」。
1919年起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為運送工程材料,將二水至外車埕之輕便車鐵道加以拓寬,並於1922年1月15日通車,匯入西部縱貫線,1927年歸為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所轄支線。此即「集集支線」的由來,車埕因而躍居為水沙連地區南路的交通轉運中心。 1919年起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為運送工程材料,將二水至外車埕之輕便車鐵道加以拓寬,並於1922年1月15日通車,匯入西部縱貫線,1927年歸為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所轄支線。此即「集集支線」的由來,車埕因而躍居為水沙連地區南路的交通轉運中心。
第71行: 第74行:
*車埕木業展示館 *車埕木業展示館
 +#[[Image:木業展示館.jpg]]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了讓遊客瞭解往昔丹大林區的林業發展沿革,以及車埕地區林產事業的實況,斥資興建車埕木業展示館。木展館所有建築皆按當時比例設計重建,並採用穿透性視覺設計,使參觀者盡覽建築體結構之美,並以實物模型,解說系統等設施,呈現當年鋸木廠原貌,木展館開放時間為:(平日)9:00-17:00(假日)9:00-17:30,門票價格每人40元,前來參觀遊客將贈送精油香皂一塊,歡迎遊客親身前來參與學習。木展館館內各景點介紹及詳細票價資訊請參考http://www.woodmuseum.com.tw/index.html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了讓遊客瞭解往昔丹大林區的林業發展沿革,以及車埕地區林產事業的實況,斥資興建車埕木業展示館。木展館所有建築皆按當時比例設計重建,並採用穿透性視覺設計,使參觀者盡覽建築體結構之美,並以實物模型,解說系統等設施,呈現當年鋸木廠原貌,木展館開放時間為:(平日)9:00-17:00(假日)9:00-17:30,門票價格每人40元,前來參觀遊客將贈送精油香皂一塊,歡迎遊客親身前來參與學習。木展館館內各景點介紹及詳細票價資訊請參考http://www.woodmuseum.com.tw/index.html
第77行: 第81行:
*日月潭真來電 *日月潭真來電
 +#[[Image:日月潭真來電.jpg]]
日月潭略位處台灣地理中央位置,地理形勢相當優越,風景秀麗,遠近馳名,擁有慣常式與抽蓄式水力發電資源,使日月潭躍居為台灣水力發電的重鎮,總裝置容量2768.3千瓦,佔台灣水力發電的62%,被譽為「白煤變黃金」的最佳寫照,現今提倡節能減碳與再生能源,日月潭正是知性旅遊的最佳園地。 日月潭略位處台灣地理中央位置,地理形勢相當優越,風景秀麗,遠近馳名,擁有慣常式與抽蓄式水力發電資源,使日月潭躍居為台灣水力發電的重鎮,總裝置容量2768.3千瓦,佔台灣水力發電的62%,被譽為「白煤變黃金」的最佳寫照,現今提倡節能減碳與再生能源,日月潭正是知性旅遊的最佳園地。
明潭鉅工分廠(日月潭第二發電所、鉅工發電廠) 明潭鉅工分廠(日月潭第二發電所、鉅工發電廠)
第217行: 第222行:
在地的 「留鳥」及過渡的 「候鳥」,共約有12科37種,包括了一般的陸鳥、山鳥、雁鴨水鳥類及日行性與夜行性的猛禽。 在地的 「留鳥」及過渡的 「候鳥」,共約有12科37種,包括了一般的陸鳥、山鳥、雁鴨水鳥類及日行性與夜行性的猛禽。
包含常見的:綠繡眼、大冠鷲、黃嘴角鴞、領角鴞、紅嘴黑鵯、小彎嘴鶥、繡眼畫眉翠鳥、五色鳥、冠羽畫眉……等。 包含常見的:綠繡眼、大冠鷲、黃嘴角鴞、領角鴞、紅嘴黑鵯、小彎嘴鶥、繡眼畫眉翠鳥、五色鳥、冠羽畫眉……等。
-[[Image:鳥類01.jpg]][[Image:鳥類02.jpg]][[Image:鳥類03.jpg]]+ 
 +*大冠鷲 Serpent Eagle (蛇鷹、蛇鵰)
 +[[Image:鳥類01.jpg]]
 +#分布習性:中低海拔山區,常棲息於森林,喜歡佇立於視線良好之高處。
 +#形態特徵:飛行時,尾羽有一白色橫斑。雌雄同色,頭上有黑白相間的扇形羽冠。後頸及體背面暗褐色,翅膀上有白色細斑點。
 +#生態簡介:產於台灣的大冠鷲為台灣的特有亞種,為普遍的留鳥。常見的日行性猛禽,較常見到一、二隻,山區森林邊緣較開闊處,是牠們最喜歡的獵場。大冠鷲通常仰賴熱氣流飛翔。飛行技巧不很靈巧,雖是猛禽,常被較小之鳥類,如烏鴉等追逐。大冠鷲最被容易發現的時間是其在天空利用氣流盤旋時發出「忽一忽一、忽溜、忽溜一」的聲音。
 + 
 +*領角鴞 Collared Scops Owl
 +[[Image:鳥類02.jpg]]
 +#分布習性:分布在1500公尺以下的闊葉林中,是台灣棲息地最低與人類聚落最接近的鴟鴞科鳥種,在市區的校園或有較大面積樹林的地方,亦偶見之。
 +#形態特徵:牠體色灰褐色,有豎起的耳羽,和不甚明顯之黑色蟲蠧斑,顏盤灰黃色,盤緣黑褐色。與其他角鴞類不同的是牠的眼睛為暗紅色,而非深黃色。叫聲為單音,類似打隔的「固--」,「固--」低啞的長音。與其他貓頭鷹相同,兩眼長在一個平面,為彌補後方視覺的死角,牠的頸部可轉動約270度。而不對稱的耳朵,使牠能準確判斷聲音的方位,便於在黑暗中獵捕鼠。
 +#生態簡介:日月潭全區,在春、夏兩季的繁殖期,都能聽到牠的聲音。偶而可在路燈下,見到牠追捕被燈光吸引來的蛾類。
 + 
 +*紅嘴黑鵯Black Bulbul
 +[[Image:鳥類03.jpg]]
 +#分布習性:紅嘴黑鵯是低海拔山區常見的鳥種,數量龐大,終日喧鬧,平日不賞鳥的人,也會注意到牠的存在。
 +#形態特徵:從牠的名字就可猜出來牠的長相,除了嘴和腳為鮮紅色外,一身的漆黑,在陽光下會閃著光澤,頭頂上常有鬆鬆的羽冠,飛羽略帶灰色。平常牠們成小群活躍於高大喬木的上層,遇有結果的樹木,也會下至中、下層取食。在非繁殖期的秋冬季裡,會聚集至上百隻的大群,四處遊蕩,尋找食物,甚至蕩到海邊或2000公尺的山區
 +#生態簡介:牠們個性活潑,喧鬧吵雜,叫聲多變,常有似 「莒、巨、莒」,「莒、巨、莒」的三音節鳴叫,好像在罵人 「小氣鬼」、「小氣鬼」的音調,當落單寂寞時。會有類似貓叫的長音。紅嘴黑鵯在日月潭是無處不在的,沒有任何一次調查會漏掉牠。
 + 
 +*冠羽畫眉 Taiwan Yuhina
 +[[Image:鳥類04.jpg]]
 +#分布習性:冠羽鳳鶥為廣泛分布於海拔1000~3000公尺各種森林中的特有種小型畫眉,冬季會降到500公尺左石的森林。
 +#形態特徵:牠的背暗褐色,腹面灰白,最顯著的特徵是頭上暗褐色的龐克式羽冠,因而得名。臉部有三條深褐色線條,連成一個扇形的圖案,有小丑般逗趣的模樣。
 +#生態簡介:牠常成群活潑敏捷的在樹林的中、上層覓食,昆蟲、槳果、花蜜都在食譜之中。最特殊的是,在台灣絕無僅有的「共同生殖」策略,牠們會由3~8隻不等的數對親鳥,共同築巢,一起下蛋、孵卵到養育幼雛,都合作進行。由牠們的族群龐大,可知這策略相當成功。公鳥清脆的「吐米酒一」鳴聲是一年四季都不停息的。在日月潭地區,除4至8月的繁殖期外,都有紀錄,冬季櫻花盛開時,冠羽鳳鶥會成群造訪。
 + 
 +*其他較常見:綠繡眼、黃嘴角鴞、小彎嘴鶥、繡眼畫眉翠鳥、五色鳥
 + 
 +=殘缺的自然=
 +幾年來,位於南投縣魚池鄉的日月潭,不只一次因為各種人工設施的興建亂象,而被輿論、部落客為文批判;這回,這個問題因為2011台灣建築獎首獎得主,其原本與周遭景觀搭配的停車場建築設計被日月潭風景管理處做了更改,而再被媒體提起。
 + 
 +為了應付大量遊客的需求,或者說因為希望遊客越多越好,所以不斷地在日月潭等觀光遊憩區興建人工設施,而相對不關心當地實質上能夠容納的最大遊客量,或者個別遊客對整體遊客人數所能容忍的上限,至今似乎仍是國內觀光旅遊業中的主流價值觀,儘管相關人士總宣稱這是把遊客的需求擺第一,但我心裡卻一直是懷疑的。
 + 
 +有人說,觀光部門為了應付大量遊客的需求,因此大量興建與周遭景觀不協調的環湖公路、飯店、民宿、餐廳、商店、港口,已經嚴重破壞日月潭的美景,多數遊客來過第一次就不會想來第二次。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就意味對日月潭有觀光遊憩阻礙的國內外遊客已經不在少數,當然,這樣的阻礙也可能是心理、人際關係或結構面的。
 + 
 +從休閒阻礙的角度看,我不認為國內外遊客對一個觀光遊憩區,只會因為停車場、廁所之類的人工設施不足而裹足不前。注意喔,規劃任何一個觀光遊憩區,若只抱持著遊客越多越好的心態去進行,那麼遊客人數超過承載量之後,有些人就會因為該地過於擁擠吵雜,而覺得觀光旅遊的品質不好,因此就選擇去別的地方,或者不出門。
 + 
 +因此,放假期間不去日月潭觀光遊憩的國內外遊客,跟拒絕前往淡水、九份旅遊者也可能有一個共同的理由,就是人潮太過擁擠。雖然,這回還沒看到有人提起這個,不過,之前我也看過有人批評日月潭風景區遊客人數經常過多,降低觀光遊憩的品質,這種休閒阻礙的感受,跟也很常聽到的「不知是看風景還是看人」之疑問接近。
 + 
 +所以說,我認為包括日月潭在內的觀光遊憩資源規劃,光抱著吸引越多越好之遊客的心態是不正確的,這其實也不能完全等同於把遊客需求擺第一,畢竟遊客人數太超過時,在遊客吸引上產生反效果是有可能的,但我發覺國內的觀光旅遊領域裡,很多人就是抱持這種不當的心態在開發觀光遊憩資源,可謂有著強烈的「人頭迷思」。
 + 
 +再者,日月潭風景區這個例子常被提到的,也就是過度興建人工設施破壞天然景觀這點,如果國內外遊客也有因為此狀況而拒絕去日月潭觀光,那這一來就表示,遊客前往日月潭觀光旅遊的動機或目的,絕不只是包括享受飯店、民宿、餐廳、商店之類,可能與週邊自然景觀不協調的人工設施,而還包括欣賞日月潭的湖光山色美景。
 + 
 +二來這也表示,日月潭過度興建與週邊自然生態景觀不搭調的人工設施,已經讓一些遊客不想前去觀光旅遊,這有可能是如批評者所指出的,是第一次去旅遊看到這般景象留下壞印象,於是就對前往日月潭旅遊產生個人心理阻礙,或者也可能是聽了曾經前往日月潭旅遊的親朋好友批評當地人工設施破壞美景,因此就選擇拒絕前往。
 + 
 +總之,我認為為了應付大量遊客的需求,而無止境地興建破壞美景的人工設施,一來是有數人頭的迷思,而忽視觀光遊憩承載量,二來這也可能是對遊客有著刻板印象,以為遊客到風景區都是為了享受飯店、餐廳、商店、港口、遊艇、豪華民宿等人工設施,而從來沒有想過,去風景區是為了欣賞天然山水美景的遊客,可能越來越多。
 + 
 +所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之過度開發,而破壞美景的個案,除了可能意味守法精神、觀念薄弱外,我認為也反應國內的觀光旅遊業,仍有著數人頭的迷思,而不想要去控制人數使其不超過承載量,此外也意味著,觀光旅遊業對遊客需求有不當的認知。
 + 
 +相關報導: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788629.shtml
 +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http://www.sunmoonlake.gov.tw/sun.aspx?Lang=TW *http://www.sunmoonlake.gov.tw/sun.aspx?Lang=TW
*http://www.sunmoonlake.gov.tw/TW/03000539.ASPX?page=3 *http://www.sunmoonlake.gov.tw/TW/03000539.ASPX?page=3
 +*http://blog.udn.com/blues1112a/5943315

當前修訂版本

台灣之美---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 98002042 吳郁畇
  • 99017051 盧韋智
  • 99023201 許雅姿

目錄

[編輯] 交通資訊

一.大眾運輸

  1. 國光客運(台北西站B棟上車,往日月潭方向,07:00,07:20,08:20,10:00,15:00,17:00各有一個班次,在日月潭水社遊客中心下車)
  2. 高鐵(請於台中站下車,轉搭乘客運至日月潭)
  3. 火車(請於台中站下車,轉搭乘客運至日月潭)
  • 註1:客運票價:全票460元,電話:049-2982131

二.自行開車

  1. 自台北南下路線A:國道3號→霧峰系統交流道(國道6號)→愛蘭交流道下(接省道台14線往埔里)→埔里(接省道台21線)→魚池→日月潭
  2. 自台北南下路線B:國道1號→彰化系統接國3南下→霧峰系統交流道(國道6號)→愛蘭交流道下(接省道台14往埔里)→埔里(接省道台21線)→魚池→日月潭
  3. 自台北南下路線C:國道3號→草屯交流道下接省道台14往埔里→埔里接省道台21往魚池→日月潭
  4. 由台中出發路線A:台中→中投快速公路→中投交流道下接國道3南下→霧峰系統交流道(國道6號)→愛蘭交流道下(接省道台14往埔里)→埔里(接省道台21線)→魚池→日月潭
  5. 由台中出發路線B:台中→台中路→大里→國光路→霧峰→省道台14線→草屯→省道台14線→埔里→省道台21線→魚池→日月潭
  6. 由高雄北上路線A:國道1號→台78線快速道路→國道3號→由竹山交流道下→集集(接省道台3線轉省道台16線)→水里(接省道台16線)→至日月潭(接省道台21線)
  7. 由高雄北上路線B:國道3號→由竹山交流道下→集集(接省道台3線轉省道台16線)→水里(接省道台16線)→至日月潭(接省道台21線)

[編輯] 日月潭風景介紹

  • 【日月對談.山水相連】
  1. Image:山水相連.jpg

日月潭位於台灣本島中央南投縣的魚池鄉,是台灣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最美麗的高山湖泊。潭面以拉魯島為界,東側形如日輪,西側狀如月鉤,故名日月潭。她的美是由山與水所共同交融、創造出來;748.48公尺的中高度海拔,造就日月潭宛如圖畫山水,氤氳水氣及層次分明的山景變化,一景一物皆渾然天成,詩畫般的意境,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日月潭的美,從早晨到黃昏,從春夏到秋冬,無論風和日麗或煙雨迷濛,都迴盪著綺麗的風姿,令人百看不厭、讚嘆不絕!日月潭潭面清澈碧綠,群山環抱,山水輝映,風光旖旎,更擁有獨特的人文資源,為台灣地區最負盛名且最具發展潛力之國家風景區,在國內外皆享有盛名。 清晨,潭面披上一層薄紗,蕩漾著朦朧的美;當旭日從山巒升起,原本朦朧的潭影,慢慢顯出輪廓,潭面倒映著山形樹影,蟲鳴鳥叫相映成趣;黃昏時刻,湖水被夕陽染成閃耀金光,彷彿琉璃仙境;當夜幕低垂,燈光倒影隨著潭面水波晃動搖曳,沁涼晚風拂來,宛如精靈灑下浪漫香氛,讓人迷醉! 想一探日月潭的多樣風貌,可以漫步在美麗湖邊,享受日與月的洗禮,體驗最真實、美好的感動;也可以踩著腳踏車,沿著環湖公路,感受那份靜謐、安詳與自然的美感;或是乘著遊艇,迎風逐浪,山光水色盡收眼底;也可自行操槳,划著小舟,漫遊湖光山色。 原屬省級風景區的日月潭,雖然在民國88年遭受九二一大地震的摧殘,但經升格為「國家風景區」並成立管理處之後,管理處即積極的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重建日月潭,並不斷的舉辦各種大型活動,吸引遊客,如今日月潭不但已經走出地震後的陰霾,更穩健的邁向國際級的渡假休閒勝地。 山明水秀、人文薈萃的日月潭,經過許多人的努力,就像一顆被擦亮的明珠,再度閃亮發光,不管你是否曾經來過日月潭,再綻光芒的日月潭都隨時等待你的探訪。

  • 湖泊纜車之旅

一. 日月潭 遊湖之旅 搭乘舒適的遊湖交通船更親近日月潭的湖光山色。

  1. Image:交通船路線圖.jpg
  2. 交通船:運轉時間:08:50~17:00
  3. 搭船地點:水社碼頭、伊達邵碼頭、玄光寺碼頭
  4. 票價: 定時的航班以段計費,自由搭配,票價及時刻依現場告示。
  5. 請至固定票亭購票,以保障權益。遊艇也可以搭載自行車。

二. 日月潭 纜車之旅 日月潭纜車行駛九族文化村到日月潭伊達邵,全長1.87km,全程約7分鐘,從空中看日月潭,美景盡收眼底。

  1. 搭乘地點:九族文化村與日月潭
  2. 運轉時間:10:30~16:00
  3. 纜車票價: 購買九族文化村門票者不需再另外購票,自日月潭端站進場者,全票300元/人,優惠票270元/人
  • 環潭單車之旅
  1. Image:單車之旅.jpg

日月潭在之前,僅有日潭公路,遊客只能繞行日潭再原路折返,在行程安排上,總覺得美中不足。但民國84年底,月潭公路部分完工,現在遊客已經能完整繞行日月潭一周,賞玩各個景點了。環湖公路全長約33公里,如果以自行車或機車作為交通工具,配合各個景點作為一日遊,最為恰當。既可健身,又可悠閒的深刻體會日月潭的山與水。 若由水社遊客中心開始,採順時針方向,可依序玩賞文武廟、孔雀園。到大竹湖觀水鳥,看一下日月湧泉後,前行看見青年活動中心指標,轉入左側叉路,到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餵餵鴿子,稍事休息。這時您大概已走了四分之一的路程了。 活動中心出來不遠就到伊達邵。可在這裡解決午餐,補充飲水後再出發。前行先經過玄奘寺,後上坡到慈恩塔下,體力充足可走一段約570公尺小徑,從慈恩塔眺望日月潭,視野很好。不然就開始下坡路段,直達玄光寺。由這裡看光華島,距離最近。而同時您已進入月潭的範圍了,月潭雖然沒有較出名的老景點,但是這一段路程,有人說渾然天成的景色尤勝於日潭,可不要匆匆趕路,而錯過眼前的美景。 過了玄光寺,您已經完成二分之一的路程了,可依據您時間的安排,調節車速。當走到水社壩堰堤公園,大概就剩下十分之一的路程,如果時間還早,可到涵碧半島逛逛,再到中山路或名勝街用餐,就可以回到原點,完成環湖的一日遊了! 至於說環湖遊,依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哪個好呢?實在很難下定論,順時針的好處是較容易欣賞湖面的景色〈在路的外側〉,但是更要注意安全,因為您緊鄰潭邊。如果採逆時針方向,車行靠山較安全。但是因為對向來車阻擋視線,無法隨意欣賞湖面的景色,不過如果早點出發,既可欣賞日出,又可在大竹湖欣賞落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採哪個方向,就看您的取捨了。

  • 步道尋幽之旅

前往日月潭旅遊,千萬不要錯過圍繞著日月潭的14條親山近水步道。這14條步道遍布在日月潭週邊,有的可以親近水潭,有的沿著山邊緩緩行進,命名為「明潭十俊」及「明潭四秀」。各步道大約長150公尺到10幾公里不等,大約30來分鐘或1、2個小時就可走完,其中被喻為「日月潭聖山」的水社大山步道,長約5.7公哩,約需5個小時才能登頂,7到8個小時方能走完全程,登頂可俯瞰日月潭,環伺綿延的中央山脈群峰,是日月潭精神指標。 體力好一點的,可以選擇「猫囒山自然步道」。猫囒山自然步道位於明潭國中旁,可通往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及中央氣象局日月潭氣象站,全長約4.6公里,緩緩行走,往返約需2個小時上下﹔沿途環境清幽、視野展望極佳,可欣賞滿山遍谷,且是日月潭最著名的「阿薩姆紅茶園」,還有台灣杉林及日月潭全景,登頂並可遠眺九份二山及集集大山,是日月潭觀賞日出的最佳景點。

  • 車埕懷舊之旅
  1. Image:車埕火車站.jpg

車埕隸屬南投縣水里鄉,聚落四周山林圍繞,集集大山、萬丹山兩支山脈橫亙,並有水里溪貫穿其間,風景綺麗。清末因伐樟熬腦產業興起,逐漸形成聚落,初期稱此地為「牛車寮」,是有牛車運送蔗糖聚集於該地。1912年埔里社製糖株式會社開設埔里至車埕間的輕便車鐵道,運送蔗糖並兼營客運,因有放置許多輕便車輛,故得名為「車埕」。 1919年起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為運送工程材料,將二水至外車埕之輕便車鐵道加以拓寬,並於1922年1月15日通車,匯入西部縱貫線,1927年歸為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所轄支線。此即「集集支線」的由來,車埕因而躍居為水沙連地區南路的交通轉運中心。 九二一地震災後,政府成立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車埕納入經營管理範圍內,並以「鐵道、電力、木業、社造」四大主軸為觀光發展方向,現今車埕儼然成為「生活環境博物園Eco-Museum」的活聚落,是一處兼具觀光與知性旅遊的園區。

  • 台鐵集集支線

為現今台鐵僅存三大支線之ㄧ,以觀光列車博得遊客喜愛,車埕為集集支線的終點站,故有「最後的火車站」之稱。舊火車站原為鋼筋水泥結構,921地震後,由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重建,以木質材料為主要外觀;新的火車站材質素樸、造型典雅,匠心獨見的建築風貌,和山城的景觀搭配相得益彰,被譽為「最美麗的火車站」。

  • 木業文化之美

民國48年振昌公司取得丹大林區的採伐權,於車埕設立丹大事業部,投入巨資,開築丹大林道,運送木材到車埕加工;因車埕為集集鐵路的終點站,為便於轉運木材,於是在車埕建木材加工廠,並引進近千名技工,開啟了車埕的熱絡景象。至民國75年由於政府禁伐政策,振昌公司於民國75年12月底停工。現今貯木池、天車等設施,皆為當年遺跡加以整建而成;貯木池已轉型為生態池,四周栽植原生種植物,景色相當怡人,池上建有「車埕遊客中心」,並設有多媒體播放系統,提供遊客使用。

  • 車埕木業展示館
  1. Image:木業展示館.jpg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了讓遊客瞭解往昔丹大林區的林業發展沿革,以及車埕地區林產事業的實況,斥資興建車埕木業展示館。木展館所有建築皆按當時比例設計重建,並採用穿透性視覺設計,使參觀者盡覽建築體結構之美,並以實物模型,解說系統等設施,呈現當年鋸木廠原貌,木展館開放時間為:(平日)9:00-17:00(假日)9:00-17:30,門票價格每人40元,前來參觀遊客將贈送精油香皂一塊,歡迎遊客親身前來參與學習。木展館館內各景點介紹及詳細票價資訊請參考http://www.woodmuseum.com.tw/index.html

  • 電力產業化-白煤變黃金

日月潭為台灣水力發電重鎮,近八十年來,台電先後在日月潭及水里溪畔建大觀、鉅工、明湖、明潭、水里等電廠,以及供抽蓄水力發電之用的明湖、明潭水庫,車埕毗鄰的電廠、水庫密度之高為世界上所罕見,遊客參訪各電廠和水庫,可以體驗「水力變電力」的寫照,並從中學習到如何珍惜資源,進而以宏觀的視野來永續利用並愛惜大自然的資源。

  • 日月潭真來電
  1. Image:日月潭真來電.jpg

日月潭略位處台灣地理中央位置,地理形勢相當優越,風景秀麗,遠近馳名,擁有慣常式與抽蓄式水力發電資源,使日月潭躍居為台灣水力發電的重鎮,總裝置容量2768.3千瓦,佔台灣水力發電的62%,被譽為「白煤變黃金」的最佳寫照,現今提倡節能減碳與再生能源,日月潭正是知性旅遊的最佳園地。 明潭鉅工分廠(日月潭第二發電所、鉅工發電廠) 利用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的放水,經過4,409公尺長的引水隧道,與統櫃溪水匯合,引入統櫃調整池蓄水,以123.6公尺位能來發電,產生43.5千瓦的電量。此一工程於1935年12月興工,至1937年完工,原名日月潭第二發電所,民國52年一月由蔣宋美齡女士取名為鉅工發電廠,民國88年三月與明潭電廠合併,現稱明潭鉅工分廠。

  • 明潭電廠(明潭抽蓄發電廠)

為國內第二座抽蓄發電工程,也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以日月潭為上池,明潭水庫為下池,民國76年9月興工,民國82年至84年間六部機組陸續商轉,係利用380公尺的落差來發電,推動六部發電機組,總裝置容量1,602千瓦,為世界上少數幾座巨型抽蓄水力發電廠之ㄧ。 水里蛇窯陶藝文化園區(合興窯業工廠) 水里蛇窯原是一座在時代科技進步下逐漸沒落的傳統柴燒窯,透過與觀光的結合,成功轉型成為觀光工廠。透過古窯觀光導覽、陶藝教學研習及相關體驗課程等,使古窯新生,在振興傳統產業、發揚台灣陶藝方面 更不遺餘力。開放時間為:8:00-17:30

  • 林班道體驗工廠

林班道體驗工廠位於車埕車站旁,最具指標的天車當年就是吊放幾十噸原木的設備。帶著懷舊氛圍的工廠,傳統木業融合現代手工DIY製作,讓遊客享受與木頭玩在一起的感覺。開放時間為:(平日)10:00-18:00(假日)9:00-19:00

[編輯] 日月潭生態介紹 – 植物

日月潭地區因人為開墾的緣故,多剩下人造林或次生林為主。僅在山頭或溪谷尚有少數原始植生,植被林相概況大致可分為天然闊葉林、混合林、竹林、造林地 (如柳杉林)、果園等。另外本區有不少外來植物入侵,亦有不少歸化植物。但日月潭植物相與其他地區相比,仍屬豐富。

  • 賊仔樹 |Evodia meliaefolia

Image:植物01.jpg

  1. 別名:漆仔樹、臭辣樹、蝴蝶樹。
  2. 分布習性:臺灣原生樹種,全省低中海拔到平地森林中。
  3. 形態特徵:落葉喬木,樹皮黑色,氣孔白色,俗稱 「黑皮砂」。葉─ 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對生,小葉1一9對,表面光滑;側生小葉柄長 3-15mm,先端尖銳,全緣。
  4. 用途:木材黃白色,年輪分明,材質輕軟,可作傢俱、木履、椅子、桌子等,但很少被利用。
  • 食茱萸 |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Image:植物02.jpg

  1. 別名:茱萸、紅刺蔥、刺江某。
  2. 分布習性:台灣原生樹種,中低海拔山區到平地,常見於開闊地與次生林。
  3. 形態特徵:落葉性喬木。樹幹、樹枝都具乳房狀銳刺。葉 ─ 互生,單數羽狀複葉,小葉11~37片,葉背灰白色。
  4. 用途:嫩葉可食用,味辛芳香,可口下飯。可去風濕、通筋絡、殺蟲、解毒。
  • 血桐 |Macaranga tanarius

Image:植物03.jpg

  1. 別名:流血樹、橙桐。
  2. 分布習性:台灣原生樹種,全省中低海拔山區至平地。
  3. 形態特徵:常綠中小喬木,樹幹鋸斷時有紅色樹汁。葉 ─ 葉紙質,卵形或闊卵形,葉柄位於 「葉中」。花 ─ 3一5月開花,圓錐花序。果 ─ 球型蒴果,果期4~7月。
  4. 用途:低海拔山區次生林先驅植物。
  • 白匏子 |Mallotus paniculatus

Image:植物04.jpg

  1. 別名:白葉仔、白背樹、安南野桐、穗花山桐、柿糊。
  2. 分布習性:台灣原生種,半落葉性中喬木,生長於低海拔山區,喜向陽乾燥山坡,常見整片發生於裸露地或崩塌地上。
  3. 葉 ─ 菱形略呈卵型的葉,葉面青綠色,葉背部呈白絨色,白匏子葉基具腺體,可分泌蜜液以吸引螞蟻,而螞蟻為其除去其它蟲害,此即為 「共生」之關係。
  4. 用途:庭栽觀賞,水土保持用,葉、根及果實可藥用。白匏子木柴輕軟,可供作木屐、火柴梗及柴薪。在中藥方面:可治創傷、消腫。
  • 細葉饅頭果 |Glochidion rubrum Blum

Image:植物05.jpg

  1. 別名:饅頭果、饅頭羅、細葉赤血仔
  2. 分布習性:臺灣原生種,全省中低海拔山區至平地。
  3. 形態特徵:常綠小喬木。葉-互生,厚革質,倒卵圓形或長橢圓形,全緣。花-雌雄同株,單性花,淡黃綠色。果-朔果扁平。
  4. 用途:嫩葉可治風濕痛與神經痛。
  • 野棉花 |Urena lobata

Image:植物06.jpg

  1. 別名:蝨母草、肖梵天花、蝨母子。
  2. 分布習性:在各地路旁、荒廢地等隨處滋長,繁殖力驚人。
  3. 形態特徵:莖-多年生亞灌木,草本,小枝反葉柄均被有毛茸。葉-卵形、圓形或掌狀裂葉形。花-頂生、具粉紅色單生的花。果-果實密生星狀毛,且有倒鉤,容易附在人畜身上而傳播到各地。
  4. 用途:可熟食、藥用、製繩索、野生植物纖維原料 (樹皮)。
  • 羅氏鹽膚木 |Rhus semialatas

Image:植物07.jpg

  1. 別名:山鹽青。
  2. 分布習性:平地至1200公尺之向陽坡地。分布中低海拔裸露地及向陽山區。
  3. 形態特徵:果-核果扁球形,徑5~6mm。果實頂生穗狀,果核外含薄鹽,是野外求生的取鹽植物。猴子也很喜歡,住在山區的民眾直稱它是 「猴子的鹽巴」。常吸引成群之野鳥前來琢食。
  4. 用 途:林地先驅樹種,是森林火災或墾植破壞後首先出現樹種之一,是低海拔水土保持或抗污染樹種。在無鹽可用時,果皮可為鹽之代用品。採成熟小核果,剝取含豐富鹽份之果皮,可作為食鹽代用品,在登山急難時非常有用。為原住民的鹽巴,樹枝易升火,但會爆火花,亦是原住民土製散彈的原料之一。藥用上,可治風濕、關節炎、感冒、糖尿病。
  • 馬櫻丹 |Lantana camara

Image:植物08.jpg

  1. 分布習性:原產南美,l645年間由荷人引進的歸化植物。生命力極強,遍佈全省。
  2. 形態特徵:灌本,小樹枝有四稜方形。葉-掌狀複葉,對生;紙質,枝葉有香氣。花-小型合瓣花、頂生圓錐花序,淡紫色小花。果-黑褐色核果,徑約0.2-0.5公分。
  3. 用途:排灣族牙齒的黑色染料。四季開花,低海拔生態系重要「蜜源植物」。
  • 光蠟樹 |Fraxinus formosana

Image:植物09.jpg

  1. 別名:白雞油。
  2. 分布習性:臺灣原生種,500公尺以下的山地,尤其以溪谷崩塌地及河床地為多。
  3. 形態特徵:半落葉性喬木。樹木茶褐色,會呈小薄片狀剝落,使樹幹形成美觀的紋路。葉─葉對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全緣,長櫃圓形,兩端尖銳。花-花序圓錐狀;花白色,小但生長細密,有四片花瓣及分歧明顯的柱頭。果-翅果長線形,成束掛在枝頭,十分賞心悅目。
  4. 用途:優良綠化樹種及庭園樹、行道樹。木材可作為建築及傢俱材料。蝴蝶與獨角仙嗜食其樹汁。
  • 五節芒 | Miscanthus floridulus

Image:植物10.jpg

  1. 別名:寒芒、萱秦。
  2. 分布習性:全省中低海拔3500公尺以下。
  3. 形態特徵:多年生大型草本。莖-多年生草本,莖肉質,粗壯,高可達3一5公尺。葉-互生、線形、長披針形。花-花穗熟時呈淡黃色,基部長有成束的紫紅色毛。果-果實穎果。
  4. 用途:陰或中性植物,喜蔭涼濕潤環境,可食、藥用、花材、牧草、觀賞、工業用。
  • 颱風草 |Setaria palmifolia

Image:植物11.jpg

  1. 別名:風颱草、棕葉狗尾草。
  2. 分布習性:全省海拔0-1800公尺的地方
  3. 形態特徵:莖-桿叢生。葉-葉披針形,平行脈相當明顯,葉背披細毛,具縐褶。花-圓錐花序。果-開裂小乾果,種子黑色。
  4. 用途:搗碎敷在傷口可以止血,又可以治療關節炎。搗碎可以止血,治療關節炎。葉面的橫紋,被認為是每年颱風次數的徵兆。颱風草亦為台灣波紋蛇目蝶與樹間蝶幼蟲的食草。

[編輯] 日月潭生態介紹 – 魚類

日月潭共有約有6目11科24種魚類,包括草魚、白鰱、鯽魚等湖泊型代表性魚類及粗首鱲、台灣馬口魚、羅漢魚等代表性溪流型魚類。

  • 七星鱧Channa asiatica (鮕呆、月鱧)

Image:魚類01.jpg

  1. 分布習性:環湖道路旁的小水溝或溼地中。
  2. 形態特徵:體型長圓柱形,頭部像蛇,頭部眼後具2黑色縱帶。身體有8-9條倒ㄑ字形黑色橫紋。
  3. 生態簡介:從前的農家常將七星鱧放養在水井中,藉以清除掉入水中的昆蟲;底棲性,常生活在河川、深潭、水庫、湖泊、池塘或沼澤之洞穴中,對環境適應力很強,能生存在低溶氧的水域,屬肉食性的兇猛魚類,主要以小魚、小蝦、水生昆蟲等為食物。
  • 曲腰魚 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翹嘴魚、總統魚)

Image:魚類02.jpg

  1. 分布習性:中南部日月等水庫,棲息於河川之中、下游。
  2. 形態特徵:背部隆起,口明顯地向上翹。通常為30-50公分,最大可達100公分。眼睛大,位於頭側上方。背部淺棕色,體側下半部為灰白色,腹部銀白色,背鰭和尾鰭為灰黑色,其餘各鰭為灰白色。
  3. 生態簡介: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層。行動活潑、性情兇猛,捕食其他小型魚類。幼魚則以浮游動物為食。
  • 台灣馬口魚Candidia barbata (山鰱仔、一枝花)

Image:魚類03.jpg

  1. 分布習性:日月潭全區。分布於急水溪上游區和較冷的河川中皆可見。
  2. 形態特徵:台灣特有種。雄魚從頭部下方開始,經胸鮪到腹鮭都是單一鮮紅色。體長可長至15-18公分,最大體長可達20公分。
  3. 生態簡介:多棲息河川中上游及支流,大多在潭尾、潭周圍之淺灘以及潭頭較緩流處活動。雜食性,極為貪食,釣客很容易便可在溪中釣獲此一魚種。
  • 其他較常見魚類:

大肚魚Ganbusia affinis (大度仔、食蚊魚) 鯉魚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鮘仔(魚代仔)) 鯽魚 |Carassius auratus (鯽仔魚、鯽仔、土鯽) 七星鱧Channa asiatica (鮕呆、月鱧) 羅漢魚 Pseudorasbora parva (尖嘴仔、車栓仔、老漢魚、麥穗魚) 鱸鰻Anguilla marmorata (花鰻、烏耳鰻、土龍) 白鰻Anguilla japonica (白鰻、日本鰻) 尼羅河口孵魚Sorotheradon hybrids (尼羅魚、吳郭魚)


[編輯] 日月潭生態介紹 – 兩棲類

兩生類(如青蛙、蟾蜍)因有皮膚呼吸,所以必須生存潮濕的環境中,日月潭潮濕多雨,只要細心觀察,就可以看到他們的蹤影,他們都在晚上出來活動,最常出現的地區是潭邊,排水不良之低地、溝渠,小溪流,墾地.水稻田、竹林、果園森林下之落葉層、灌叢、姑婆芋的葉基、積水的小樹洞或竹筒中。

  • 褐樹蛙 Buergeria robusta 壯溪樹蛙保育類特有種

Image:兩棲類01.jpg

  1. 分布習性:平常棲息在樹上或躲在石縫中,繁殖期時會就近遷移到溪流生殖。
  2. 形態特徵:吻端到兩眼間有一塊淺色的三角形斑,而從兩眼間到背部另有一塊深色三角形斑。大型平扁,公4~5cm,母6~7cm。顏色以褐色調為主。從淡褐色、褐色到黑褐色,隨環境而變。
  3. 生態簡介:5月到8月,以夏天為主。白天在溪邊的樹上或石縫休息,黃昏的時候,才一隻一隻的跳到岸邊水流較緩的地力進行生殖活動,雄蛙經常聚成小群在石頭上鳴叫。
  • 其他較常見兩棲:

白頷樹蛙 Rhacophorus megacephalus (斑腿樹蛙、大頭樹蛙) 莫氏樹蛙 Rhacophorus moltrechti 日本樹蛙 Buergeria japonica

[編輯] 日月潭生態介紹 – 鳥類

在地的 「留鳥」及過渡的 「候鳥」,共約有12科37種,包括了一般的陸鳥、山鳥、雁鴨水鳥類及日行性與夜行性的猛禽。 包含常見的:綠繡眼、大冠鷲、黃嘴角鴞、領角鴞、紅嘴黑鵯、小彎嘴鶥、繡眼畫眉翠鳥、五色鳥、冠羽畫眉……等。

  • 大冠鷲 Serpent Eagle (蛇鷹、蛇鵰)

Image:鳥類01.jpg

  1. 分布習性:中低海拔山區,常棲息於森林,喜歡佇立於視線良好之高處。
  2. 形態特徵:飛行時,尾羽有一白色橫斑。雌雄同色,頭上有黑白相間的扇形羽冠。後頸及體背面暗褐色,翅膀上有白色細斑點。
  3. 生態簡介:產於台灣的大冠鷲為台灣的特有亞種,為普遍的留鳥。常見的日行性猛禽,較常見到一、二隻,山區森林邊緣較開闊處,是牠們最喜歡的獵場。大冠鷲通常仰賴熱氣流飛翔。飛行技巧不很靈巧,雖是猛禽,常被較小之鳥類,如烏鴉等追逐。大冠鷲最被容易發現的時間是其在天空利用氣流盤旋時發出「忽一忽一、忽溜、忽溜一」的聲音。
  • 領角鴞 Collared Scops Owl

Image:鳥類02.jpg

  1. 分布習性:分布在1500公尺以下的闊葉林中,是台灣棲息地最低與人類聚落最接近的鴟鴞科鳥種,在市區的校園或有較大面積樹林的地方,亦偶見之。
  2. 形態特徵:牠體色灰褐色,有豎起的耳羽,和不甚明顯之黑色蟲蠧斑,顏盤灰黃色,盤緣黑褐色。與其他角鴞類不同的是牠的眼睛為暗紅色,而非深黃色。叫聲為單音,類似打隔的「固--」,「固--」低啞的長音。與其他貓頭鷹相同,兩眼長在一個平面,為彌補後方視覺的死角,牠的頸部可轉動約270度。而不對稱的耳朵,使牠能準確判斷聲音的方位,便於在黑暗中獵捕鼠。
  3. 生態簡介:日月潭全區,在春、夏兩季的繁殖期,都能聽到牠的聲音。偶而可在路燈下,見到牠追捕被燈光吸引來的蛾類。
  • 紅嘴黑鵯Black Bulbul

Image:鳥類03.jpg

  1. 分布習性:紅嘴黑鵯是低海拔山區常見的鳥種,數量龐大,終日喧鬧,平日不賞鳥的人,也會注意到牠的存在。
  2. 形態特徵:從牠的名字就可猜出來牠的長相,除了嘴和腳為鮮紅色外,一身的漆黑,在陽光下會閃著光澤,頭頂上常有鬆鬆的羽冠,飛羽略帶灰色。平常牠們成小群活躍於高大喬木的上層,遇有結果的樹木,也會下至中、下層取食。在非繁殖期的秋冬季裡,會聚集至上百隻的大群,四處遊蕩,尋找食物,甚至蕩到海邊或2000公尺的山區
  3. 生態簡介:牠們個性活潑,喧鬧吵雜,叫聲多變,常有似 「莒、巨、莒」,「莒、巨、莒」的三音節鳴叫,好像在罵人 「小氣鬼」、「小氣鬼」的音調,當落單寂寞時。會有類似貓叫的長音。紅嘴黑鵯在日月潭是無處不在的,沒有任何一次調查會漏掉牠。
  • 冠羽畫眉 Taiwan Yuhina

Image:鳥類04.jpg

  1. 分布習性:冠羽鳳鶥為廣泛分布於海拔1000~3000公尺各種森林中的特有種小型畫眉,冬季會降到500公尺左石的森林。
  2. 形態特徵:牠的背暗褐色,腹面灰白,最顯著的特徵是頭上暗褐色的龐克式羽冠,因而得名。臉部有三條深褐色線條,連成一個扇形的圖案,有小丑般逗趣的模樣。
  3. 生態簡介:牠常成群活潑敏捷的在樹林的中、上層覓食,昆蟲、槳果、花蜜都在食譜之中。最特殊的是,在台灣絕無僅有的「共同生殖」策略,牠們會由3~8隻不等的數對親鳥,共同築巢,一起下蛋、孵卵到養育幼雛,都合作進行。由牠們的族群龐大,可知這策略相當成功。公鳥清脆的「吐米酒一」鳴聲是一年四季都不停息的。在日月潭地區,除4至8月的繁殖期外,都有紀錄,冬季櫻花盛開時,冠羽鳳鶥會成群造訪。
  • 其他較常見:綠繡眼、黃嘴角鴞、小彎嘴鶥、繡眼畫眉翠鳥、五色鳥

[編輯] 殘缺的自然

幾年來,位於南投縣魚池鄉的日月潭,不只一次因為各種人工設施的興建亂象,而被輿論、部落客為文批判;這回,這個問題因為2011台灣建築獎首獎得主,其原本與周遭景觀搭配的停車場建築設計被日月潭風景管理處做了更改,而再被媒體提起。

為了應付大量遊客的需求,或者說因為希望遊客越多越好,所以不斷地在日月潭等觀光遊憩區興建人工設施,而相對不關心當地實質上能夠容納的最大遊客量,或者個別遊客對整體遊客人數所能容忍的上限,至今似乎仍是國內觀光旅遊業中的主流價值觀,儘管相關人士總宣稱這是把遊客的需求擺第一,但我心裡卻一直是懷疑的。

有人說,觀光部門為了應付大量遊客的需求,因此大量興建與周遭景觀不協調的環湖公路、飯店、民宿、餐廳、商店、港口,已經嚴重破壞日月潭的美景,多數遊客來過第一次就不會想來第二次。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就意味對日月潭有觀光遊憩阻礙的國內外遊客已經不在少數,當然,這樣的阻礙也可能是心理、人際關係或結構面的。

從休閒阻礙的角度看,我不認為國內外遊客對一個觀光遊憩區,只會因為停車場、廁所之類的人工設施不足而裹足不前。注意喔,規劃任何一個觀光遊憩區,若只抱持著遊客越多越好的心態去進行,那麼遊客人數超過承載量之後,有些人就會因為該地過於擁擠吵雜,而覺得觀光旅遊的品質不好,因此就選擇去別的地方,或者不出門。

因此,放假期間不去日月潭觀光遊憩的國內外遊客,跟拒絕前往淡水、九份旅遊者也可能有一個共同的理由,就是人潮太過擁擠。雖然,這回還沒看到有人提起這個,不過,之前我也看過有人批評日月潭風景區遊客人數經常過多,降低觀光遊憩的品質,這種休閒阻礙的感受,跟也很常聽到的「不知是看風景還是看人」之疑問接近。

所以說,我認為包括日月潭在內的觀光遊憩資源規劃,光抱著吸引越多越好之遊客的心態是不正確的,這其實也不能完全等同於把遊客需求擺第一,畢竟遊客人數太超過時,在遊客吸引上產生反效果是有可能的,但我發覺國內的觀光旅遊領域裡,很多人就是抱持這種不當的心態在開發觀光遊憩資源,可謂有著強烈的「人頭迷思」。

再者,日月潭風景區這個例子常被提到的,也就是過度興建人工設施破壞天然景觀這點,如果國內外遊客也有因為此狀況而拒絕去日月潭觀光,那這一來就表示,遊客前往日月潭觀光旅遊的動機或目的,絕不只是包括享受飯店、民宿、餐廳、商店之類,可能與週邊自然景觀不協調的人工設施,而還包括欣賞日月潭的湖光山色美景。

二來這也表示,日月潭過度興建與週邊自然生態景觀不搭調的人工設施,已經讓一些遊客不想前去觀光旅遊,這有可能是如批評者所指出的,是第一次去旅遊看到這般景象留下壞印象,於是就對前往日月潭旅遊產生個人心理阻礙,或者也可能是聽了曾經前往日月潭旅遊的親朋好友批評當地人工設施破壞美景,因此就選擇拒絕前往。

總之,我認為為了應付大量遊客的需求,而無止境地興建破壞美景的人工設施,一來是有數人頭的迷思,而忽視觀光遊憩承載量,二來這也可能是對遊客有著刻板印象,以為遊客到風景區都是為了享受飯店、餐廳、商店、港口、遊艇、豪華民宿等人工設施,而從來沒有想過,去風景區是為了欣賞天然山水美景的遊客,可能越來越多。

所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之過度開發,而破壞美景的個案,除了可能意味守法精神、觀念薄弱外,我認為也反應國內的觀光旅遊業,仍有著數人頭的迷思,而不想要去控制人數使其不超過承載量,此外也意味著,觀光旅遊業對遊客需求有不當的認知。

相關報導: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788629.shtml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