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1-3 點燃生命之海
出自KMU Wiki
在2012年3月12日 (一) 09:58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Read09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點燃生命之海 MOD 心得 這部影片在初入大學時我就曾經看過,在睽違五年,沉澱過許許多多生活經驗後重溫此片,讓我又有了一些對生命的...) ←上一個 |
當前修訂版本 (2012年3月12日 (一) 09:58) (編輯) (撤銷) Read09 (對話 | 貢獻) |
||
(1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 |||
第1行: | 第1行: | ||
點燃生命之海 MOD 心得 | 點燃生命之海 MOD 心得 | ||
- | + | 這部影片在初入大學時我就曾經看過,在睽違五年,沉澱過許許多多生活經驗後重溫此片,讓我又有了一些對生命的體悟。 | |
記得那時老師問了一個問題:「你覺得雷蒙算是自殺還是他殺?」我認為這是一起自殺。雷蒙雖然幾近全癱,他還是擁有靈 | 記得那時老師問了一個問題:「你覺得雷蒙算是自殺還是他殺?」我認為這是一起自殺。雷蒙雖然幾近全癱,他還是擁有靈 | ||
敏的思緒和善感的心,或許他認為自己早該死去,但也正因他漫長的等待,他認識了胡莉亞和潔娜,認識了很多人,締造了許 | 敏的思緒和善感的心,或許他認為自己早該死去,但也正因他漫長的等待,他認識了胡莉亞和潔娜,認識了很多人,締造了許 | ||
第6行: | 第6行: | ||
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因此我認為他是在自己的意志選擇下結束了生命。一生鍾情大海的雷蒙,終於可以在最後,在陣陣的 | 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因此我認為他是在自己的意志選擇下結束了生命。一生鍾情大海的雷蒙,終於可以在最後,在陣陣的 | ||
海浪聲中,回歸到海洋溫暖的懷抱中了。 | 海浪聲中,回歸到海洋溫暖的懷抱中了。 | ||
- | + | 看完後我不禁思考:雷蒙臥床多年,一直有許多人千里迢迢來叩響他的門,在彼此的生命中繪下一道道的痕跡,為什麼雷蒙 | |
- | + | ||
沒有在這些交流中感受到活著的美好而堅強求生意志呢?我想是因為他從年少就一直對生命存有迷惘,在一個憂愁而敏感的年紀 | 沒有在這些交流中感受到活著的美好而堅強求生意志呢?我想是因為他從年少就一直對生命存有迷惘,在一個憂愁而敏感的年紀 | ||
發生了這樣的事,族已徹底改變一位少年,發生海難後他的心就死了,儘管他經歷、也了解家人、朋友,甚至是來自陌生人的愛 | 發生了這樣的事,族已徹底改變一位少年,發生海難後他的心就死了,儘管他經歷、也了解家人、朋友,甚至是來自陌生人的愛 | ||
,但是他選擇,甚至有些倔強地堅持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讓這些關懷無法真正叩開他的心防。即使經過時間的涓滴磨合,他依舊 | ,但是他選擇,甚至有些倔強地堅持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讓這些關懷無法真正叩開他的心防。即使經過時間的涓滴磨合,他依舊 | ||
死意甚堅。 | 死意甚堅。 | ||
- | + | 影片裡也討論這樣算不算是安樂死?我認為不然。類似症狀的病患(如片中的牧師),在器械輔助下,儘管仍有不便他還是能 | |
- | + | ||
工作、傳教,還是能走出戶外去親眼看看外面的世界,雷蒙有著寫作的天分,如果加以發展,是可以開展一片屬於他的天空的。 | 工作、傳教,還是能走出戶外去親眼看看外面的世界,雷蒙有著寫作的天分,如果加以發展,是可以開展一片屬於他的天空的。 | ||
若對植物人而言,是否可以安樂死就是一個兩難了。就算是他最親的家人,也不能保證了解他的想法。要奪去一個人的生命-不管 | 若對植物人而言,是否可以安樂死就是一個兩難了。就算是他最親的家人,也不能保證了解他的想法。要奪去一個人的生命-不管 | ||
是自己的、別人的,不管是什麼形式-都是不可承受之重。這部影片因為生命的重量而變得飽滿,也讓我觀賞完後低迴不已。 | 是自己的、別人的,不管是什麼形式-都是不可承受之重。這部影片因為生命的重量而變得飽滿,也讓我觀賞完後低迴不已。 |
當前修訂版本
點燃生命之海 MOD 心得 這部影片在初入大學時我就曾經看過,在睽違五年,沉澱過許許多多生活經驗後重溫此片,讓我又有了一些對生命的體悟。 記得那時老師問了一個問題:「你覺得雷蒙算是自殺還是他殺?」我認為這是一起自殺。雷蒙雖然幾近全癱,他還是擁有靈 敏的思緒和善感的心,或許他認為自己早該死去,但也正因他漫長的等待,他認識了胡莉亞和潔娜,認識了很多人,締造了許 多快樂的回憶。如果他在年少時死去,他不可能體會到這些;而即便在感受到人生中許多美好和關懷後,他仍舊死意甚堅, 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因此我認為他是在自己的意志選擇下結束了生命。一生鍾情大海的雷蒙,終於可以在最後,在陣陣的 海浪聲中,回歸到海洋溫暖的懷抱中了。 看完後我不禁思考:雷蒙臥床多年,一直有許多人千里迢迢來叩響他的門,在彼此的生命中繪下一道道的痕跡,為什麼雷蒙 沒有在這些交流中感受到活著的美好而堅強求生意志呢?我想是因為他從年少就一直對生命存有迷惘,在一個憂愁而敏感的年紀 發生了這樣的事,族已徹底改變一位少年,發生海難後他的心就死了,儘管他經歷、也了解家人、朋友,甚至是來自陌生人的愛 ,但是他選擇,甚至有些倔強地堅持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讓這些關懷無法真正叩開他的心防。即使經過時間的涓滴磨合,他依舊 死意甚堅。 影片裡也討論這樣算不算是安樂死?我認為不然。類似症狀的病患(如片中的牧師),在器械輔助下,儘管仍有不便他還是能 工作、傳教,還是能走出戶外去親眼看看外面的世界,雷蒙有著寫作的天分,如果加以發展,是可以開展一片屬於他的天空的。 若對植物人而言,是否可以安樂死就是一個兩難了。就算是他最親的家人,也不能保證了解他的想法。要奪去一個人的生命-不管 是自己的、別人的,不管是什麼形式-都是不可承受之重。這部影片因為生命的重量而變得飽滿,也讓我觀賞完後低迴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