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阿信 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在2010年10月25日 (一) 16:49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Hsueh (對話 | 貢獻) (→'''少女阿信''') ←上一個 |
當前修訂版本 (2010年10月25日 (一) 16:49) (編輯) (撤銷) Hsueh (對話 | 貢獻) (→'''少女阿信''')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 + | == '''少女阿信書單與心得''' == |
'''10/4《失眠的評估與治療》''' | '''10/4《失眠的評估與治療》''' |
當前修訂版本
[編輯] 少女阿信書單與心得
10/4《失眠的評估與治療》 本書是一本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的臨床手冊,內容逐步介紹在不同場域、針對不同型態的失眠,透過臨床試驗證實有效的治療方式。本手冊從睡眠的基本原理開始介紹,接著簡介失眠的主要臨床特徵及鑑別診斷相關議題,並描述對睡眠抱怨的評估執行方式,再詳細地介紹治療計畫的執行步驟。此外,本手冊對於臨床上用於治療失眠的助眠藥物也有所描述,包含藥物的適用狀況、風險與益處,及長期使用者的停藥臨床原則。最後,本手冊更針對實際執行治療時會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針對特定族群(老年患者與伴隨身體或心理疾患患者)的臨床注意事項加以討論。除此之外,附錄還提供了相關的評估量表、治療課程大綱等實用的臨床文件及工具。本書係以科學實徵研究為基礎,但以臨床實務的需求為目標所撰寫的一本兼具知識與實用價值的書。透過本手冊的內容,能給予健康照護者在不同臨床場域有效地協助失眠的患者。
心得: 現今社會型態與以前已經不太一樣,人們的生活當中充斥著壓力,這些壓力往往會帶到睡眠裡面,使得現今失眠已成一種盛行率相當高的健康問題。在這本書裡面我們可以知道,失眠是一種症狀而非人們想像中的那樣是一種疾病。舉例來說,就像咳嗽是流行性感冒、肺炎等疾病的症狀一樣,失眠是睡眠疾病的症狀之一。現今醫療技術可經由客觀指標,像是在醫院的睡眠中心睡一個晚上,做整夜睡眠觀察,或是配合一些自陳量表,了解失眠患者的主觀感受等等,來了解一個人之所以會睡不好究竟是甚麼原因。治療方式也有許多種選擇,例如常見的藥物治療、改變思考習慣的認知治療以及放鬆訓練的治療等等,市面上漸漸出現一些新穎的治療方式,而治療的效果也會因個案狀況不同而不盡相同。看完這本書之後,對於自己及周遭親友的睡眠狀況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遇到類似的狀況也比較不會那麼不知所措。
10/9《心身醫學:基礎照顧手冊》 很多常見的醫療問題,都是因為生活型態、情境壓力與心理社會因素而惡化的功能性或慢性疾患,患者必須做些行為改變才能管理或減輕疾患的症狀。心身醫學要求患者積極主動地參與復原與健康維持的過程。生理回饋與臨床心理生理學為心身醫學提供了有力工具,熟習自我調整技巧是維持健康的主要工具。本書共分成四個部份,第一部份詳盡的介紹了心身醫學的模式與概念,包括心身醫學、實證醫學、臨床心理生理學與整合醫學、另類醫學與互補醫學、安慰劑效果,及其在生理回饋治療的應用等;第一部份介紹基本的臨床工具,包括神經回饋、神經治療及腦波圖生理回饋、催眠治療、針灸治療等;第三部份以常見疾病的應用為主,包括頭痛、氣喘、冠狀動脈疾病、新陳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第四部份則介紹心身醫學教育中的各個層面。本書內容豐富詳盡,深入淺出,非常適合學生及專業人士進修閱讀之用。
第八章 生理回饋和生理監控 第九章 神經回饋、神經治療以及量性腦波
讀這兩章的時候,會學習到生理回饋和神經回饋的差異,神經回饋算是生理回饋的一種,只是更專注在人的大腦這一部分,所使用的資料數據也會相對複雜,例如EEG腦波圖。但是,會發現到這兩種的資料分析部分其實都不容易,曲線的上升和下降不只代表著個案的生理狀態,還需學習透過數據去假設判斷解釋個案的心理狀態。而在神經回饋這部分更是複雜,要記得人腦的每種波型(alpha、theta…),出現的位置是在頂葉或額葉顳葉等,代表的意思又是什麼,影響到的部分和原因各為何等等。我覺得這也是顯示出健康心理學或是神經心理學專業的部分!
第十五章 頭痛的生理行為治療
隨著現代人生活壓力的增加,加上飲食的精緻化與運動的缺乏,愈來愈多人有所謂的慢性疾病,而在眾多慢性疾病中,頭痛亦是常見症狀。頭痛又分為原發性頭痛與次發性頭痛,原發性的頭痛主要無法以醫學情形解釋,例如常見的偏頭痛與緊縮型頭痛皆屬於此類,而次發性頭痛則是由生理所引起,如腦瘤引起之頭疼即為次發性。在閱讀了此書之後,對於區分偏頭痛與緊縮型頭痛之病理機制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也了解臨床上如何運用生理回饋的方式來降低疼痛,獲益良多。
10/15《為什麼斑馬不會得胃潰瘍?壓力、壓力相關疾病及因應之最新守則》 本書作者說明壓力怎麼樣啟動了各種激素及腦袋的各個部位。接著,著重於壓力與增加某些疾病風險之間的關聯,分章討論壓力對循環系統、能量貯存、生長、生殖、免疫系統等的影響。再來,則描述了老化的過程,怎樣受到了一輩子所經歷的壓力所影響。然後,探討了壓力與重度抑鬱 (major depression) 之間的關係,後者可說是精神病症中最常見、也可能是造成患者行為能力喪失最嚴重的毛病。新版的增訂部分,還加入了三章新的內容:一章談壓力對記憶的影響,一章介紹不良的壓力反應與某些性格的關係,還有一章談貧窮這種壓力源對健康的影響。帶來的訊息看似無情:持續或反覆出現的壓力,可有無盡的方式顛覆我們的身體;但我們當中多數人卻沒有被壓力相關的疾病所擊倒。無論在生理或心理上,我們會進行調適,並且有些人做得極為成功。堅持到最後一章的讀者,將看到我把已知應付壓力的方法做了整理,並指出如何將原理應用在日常生活上。我們還是有許多樂觀的理由。相信每個人都能從這些觀念獲益,並且對這些觀念所根據的科學知識感到興奮。科學提供了一些我們生命當中最精緻、最讓人興奮的問題;科學也把一些最引人爭議的想法,帶進道德辯論的廣場。偶爾科學也增進了我們的生命。科學的存在,並不是為了解救我們脫離神祕,而是將神祕重新創造,以及賦予新的活力。
心得: 斑馬跟我們人類究竟有甚麼不同?在生活情境當中,我們雖已遠遠離開叢林生存法則許久,戰或逃(fight or flight)立即地生理反應機制,卻仍然在繁衍遺傳過程留存在我們的身體當中;在不一樣的生存環境中,當我們面臨工作壓力、競爭壓力、關係衝突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不安全感等等讓我們焦慮的情境而衍生的生理反應,這讓我們增加了斑馬沒有的胃潰瘍罹患機率,在這本書當中,簡潔而生動的比喻讓我對於壓力的生理反應機制有了清楚的概念以及在書末提到了許多可以應用在生活當中減輕自己壓力的技巧及觀念,讓我感到十分受用,也推薦給大家這本針對壓力深入淺出及論述有趣的科普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