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together 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在2010年4月30日 (五) 02:33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96007022 (對話 | 貢獻) (→章節內容整理) ←上一個 |
當前修訂版本 (2010年4月30日 (五) 02:59) (編輯) (撤銷) 96007022 (對話 | 貢獻) (→活動照片) |
||
(4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 |||
第296行: | 第296行: | ||
'''吳婉婷''' | '''吳婉婷''' | ||
一開始組讀書會的動機在於希望可以藉由和同學互相交流討論來學習新的知識,並進而把內容繁複的原文書做系統化的組織、進而吸收。在讀書會進行的過程中,每個同學會互相分享彼此念書的心得,以及書中值得注意的重點,對於有疑義或是釋義不清的地方加以討論,最後擷取一個最佳的解釋,亦或是將書中不懂的地方保留,詢問相關專業領域的師長,而得到正確答案。整體來說,在讀書會的收穫,大致可以分為三點:(1)將原文書做系統化的組織,並有效率的閱讀。(2)經由小組討論,激發彼此不同的想法以及觀點,進而討論而獲致一共識。(3)幫助建立一明確的知識架構,提升學習成果。 | 一開始組讀書會的動機在於希望可以藉由和同學互相交流討論來學習新的知識,並進而把內容繁複的原文書做系統化的組織、進而吸收。在讀書會進行的過程中,每個同學會互相分享彼此念書的心得,以及書中值得注意的重點,對於有疑義或是釋義不清的地方加以討論,最後擷取一個最佳的解釋,亦或是將書中不懂的地方保留,詢問相關專業領域的師長,而得到正確答案。整體來說,在讀書會的收穫,大致可以分為三點:(1)將原文書做系統化的組織,並有效率的閱讀。(2)經由小組討論,激發彼此不同的想法以及觀點,進而討論而獲致一共識。(3)幫助建立一明確的知識架構,提升學習成果。 | ||
+ | |||
+ | '''許琇婷''' | ||
+ | 我覺得組讀書會是一個讀書的好方法,因為不僅可以讓我們養成平日唸書的習慣外,也增進我們對求取知識的渴望,不再像以往只接收老師教授的內容,因為要與同儕討論,所以會更主動的去找額外的資料來學習,顛覆了以前認為只要考好就很OK的概念。除此以外,在與夥伴們分享的時候,會發現其實自己還是有些不懂的地方,若是我沒有主動去分享,我可能會以為我懂了,但事實上是有點似懂非懂的狀態。在讀書會的過程中,我很喜歡夥伴們可以問出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問題,透過這些問題的探索,更能有效幫助我們理解這門認知心理學,也讓我對認知心理學這門領域充滿了興趣! | ||
'''陳偉婷''' | '''陳偉婷''' | ||
第306行: | 第309行: | ||
== 問題討論 == | == 問題討論 == | ||
+ | Q:什麼是Less is more 假說? | ||
+ | |||
+ | A:Elissa Newport提出Less-is-more假說中最主要的概念是有限制學習處理能有效鑽研語言。例如:大人所認知的訊息較多顧學習起來較困難,而小孩所認知到的比較少故學習效果佳。 | ||
+ | 學習的限制條件-過去認為只要將刺激與反應重複配對,便可以建立連結,也就是行為主義學習論:刺激與反應的連結,經由後效強化來學習,外塑且被動的。但是在Garcia, Hawkins &Rusiniak(1974)的實驗中,見圖2.3,操弄變相是給老鼠喝的糖水,以及喝糖水時會伴隨的”喀喀”聲,但同時給予電擊腳部與刺激肚子兩項操弄反應,實驗結果卻發現,日後當老鼠喝到糖水時會害怕肚子痛、卻不會害怕腳被電擊;而聽到喀喀聲時,不會害怕肚子痛、卻會怕腳被電擊。所以,生物體傾向於對於某些連結能學習的特別快速,因為這和他們在大自然中的生存條件有相關。(Garcia effect),也就是認知學習論:認知結構的獲得與重組,為內發的、主動的、有意義且是整體性的。 | ||
+ | <出處:張春興民85教育心理學_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務> | ||
+ | |||
+ | |||
+ | == 活動照片 == | ||
+ | [[{{ns:image}}:0025.jpg]] | ||
+ | |||
+ | [[{{ns:image}}:0028.jpg]] | ||
+ | |||
+ | [[{{ns:image}}:0030.jpg]] |
當前修訂版本
目錄 |
[編輯] 參考書籍與作者
Medin, D. L., Ross, B. H., & Markman, A. B.(2005).Cognitive Psychology(4/E).John Wiley & Sons,Inc
認知心理學 鄭昭明著 桂冠出版社
認知心理學 Cognitive Psychology (3/E) 作者:Sternberg/著 譯者:李玉琇;蔣文祁 出版社:雙葉書廊
認知心理學 譯者:黃秀瑄 出版社:心理
[編輯] 讀書會議記錄
3/8 CS802前 討論範圍:序論 參加人員:玫霖、婉婷、琇婷、詠琳、孟珊、偉婷、榮容
3/15 CS802前 討論範圍:學習 參加人員:玫霖、婉婷、琇婷、詠琳、孟珊、偉婷、榮容
3/22 CS802前 討論範圍:注意力 參加人員:玫霖、婉婷、琇婷、詠琳、孟珊、偉婷、榮容
3/29 CS405 討論範圍:記憶(I) 參加人員:玫霖、婉婷、琇婷、詠琳、孟珊、偉婷、榮容
4/5 CS205 討論範圍:記憶(II) 參加人員:玫霖、婉婷、琇婷、詠琳、孟珊、偉婷、榮容
4/12 CS205 討論範圍:記憶(III) 參加人員:玫霖、婉婷、琇婷、詠琳、孟珊、偉婷、榮容
[編輯] 章節內容整理
1.認知心理學的範疇:認知心理學主要為了解人類如何接收、儲存、提取及運用知識;簡單來說,認知心哩學是在研究”思考”。思考是藉由 感官知覺(視覺、聽覺、觸覺、嗅覺),來解釋解決問題、運用語言及學習與記憶,並運用在這世界中。
2.直覺:直覺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於判斷事物,但他們並非萬無一失的。有些時候直覺是無用且會導致錯誤的引導。舉例:天真現實論(見 天真現實論的兩盲點: a.知覺常被我們的信念及預期所干擾,顧並非真實的 b.並未完整解釋知覺形成的歷程
3.謎團:當我們面對一些模糊不清的事情時,知覺系統會自動對這世界做假設;若此假設為正確的我們則能與環境相處得當;但這些假設 並非總萬無一失的!因為許多資訊的流失發生於當3D空間的世界被轉換成retina上的2D空間時,故此知覺為間接的,視覺的深度也是由 推論得知的(ex:七個人一樣大的圖),故以前認為知覺系統能準確的解釋這世界,這觀念並非正確的。 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或許並不是真如我們所見!
4.課本中的例子圖1.1,A和B的幾何圖形在用知覺直觀之下為邊長不相同的兩圖形,但若將A圖做90度的旋轉,會發現A.B圖兩者相同,這 就是知覺的illusion。另一則例子為圖1.2,看此圖時會不自覺的將光線的來源定義成”從上方”,故會把圖中上亮下暗的圓解讀成凸 面,上暗下亮的圓則被當作是凹面(補:這裡老師有說人類習慣把光線定義成從上方(above)來是因為大自然中太陽的光照是由上方,故 把此習慣內化了)。還有一個筆的例子,一支原子筆拿在手中(老師上課用指揮棒代替),橫擺時的長度,及若旋轉它後視覺所知覺到的長 度,兩者有所不同→此例子是告訴我們物體的深度知覺是用推論的,且在視網膜上呈現相同長度的線段,在實際3D世界中可以有幾百種長 度。
5.可能性:在我們生活當中充滿各式各樣的可能性,在此我們須先澄清這裡所說的”information”之意思為potentially useful information 與 relevant information。我們可以說若包含所有的potentially useful information時,possibility 的種類有太多且太繁雜,但若只提取relevant information時,即可刪去不必要冗雜的可能性而保留at least the better possibility.例子如下:假設你要買一台車(老師上課有舉例),某些是必須了當明瞭的資訊(relevant information),如車的價 錢、你的預算、車的性能、車的里程數…等,另外有些較不那麼相關的資訊,如:未來你祖母的健康狀況啦,因為你必須開車大老遠地從 都市到鄉下去拜訪她。如果你要大大小小所有雜七雜八的因素全都審核考慮過再決定買哪種車的話,你永遠做不了決定!!!! 結論就是:人永遠不可能條列所有的可能性並保證自己選擇了”最佳”的選項。
6.框架:認知心理學的重要領域中,計算複雜性(computational complexity)被廣泛的運用在各範圍中。限制條件是用來降低認知的 複雜度,因為possibility太多了,需要藉由限制條件來約束!!
7.認知心理學把人類比喻得像電腦一樣,我們會儲存、提取及使用資訊。因此,電腦給了咱一個例子譬喻人類如何的操作資訊處理系統,但 是這比喻有個限制就是,人類是個生物的有機體。
8.“joint attention”(老師上課舉的喵喵例子!)→幼童本身已假定媽媽 所講的這個詞為”代表物體全部”,而不會只是代表”部分物體”。 固可刪去不必要的possibility。<這就是框架!!!>
9我們有時候有機體為了求生存,會天生具備某些辨別機制,在這裡咱們要提到老師上課說的老鼠拉肚子的例子,也就是Garcia effect, 只要臭味食物和拉肚子有一次配對的機會,生物體就會自動把兩者產生連結,老鼠喝了加味水嘔吐過後forever害怕那個味!(此理論與行 為主義相悖逆!)
10.Experience and Reasoning-人類傾向於用他們的經驗來推論他們所認為不尋常的事情。
11.Memory-我們如何提取有效的相關資訊。人類幾乎在做事時都會依循過去的經驗來做判斷,其中也包含了記憶;但並非一般的記憶,而 是所有相關的經驗都會被一併提取出來。(上課老師提到的”蛇”的例子。)但是useful information資料庫太大了,要提取 relevant information並非那麼容易,故現在的核心問題要探討的就是了解記憶的編排組織架構,以利我們能有效率的提取我們需 要的知識。
12.Themes and Implications-判斷和決策的歷程運作方式上必須使你能夠有效率的處理不確定性。如同Herbert Simon所說的,因 為思考歷程受到有限度理性的引導,你的判斷或決策可能無法完全合乎理想或達到最理想的地步,所以人們必須滿足(satisfice)於為 他們的問題找到”適度良好(good-enough)”的解決方式及行動過程。
B.Experience and Experimentation 一、名詞解釋: (1)獨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在控制性實驗中,實驗人員有系統的處理的變項,經由自變項的有系統變化,就可確認他對依變項的影響,從而決定他們之間的關係。 (2)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在控制性實驗中,隨獨變項的變化,而導致的變化事項,就稱為依變項。 (3)混淆變項(confounding variable):在實驗情境中,除了實驗人員明白引入的變項外,其他刺激也影響了受試者的行為,這樣的刺激便稱為混淆變項。 (4)實徵法: (5)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指對某些未來行為或事件所做的預測改變了互動型態,結果實際造成了所預期的行為或事件的發生。 (6)信仰偏見效應(Belief-bias effect):指當個人先前的知識、態度或價值觀經由影響個人接受無效的論證,進而扭曲他的推理過程所發生的情況。
二、章節內容: (1)非實徵方法nonempirical methods (intuition and reasonableness直覺與合理性)
(2)實徵方法(跳脫權威,觀察合理性):觀察與經驗,但是
(3)觀察與經驗:觀察會遇到三個點嚴重的問題 1.我們的觀察會受信念影響 2.自證預言 3.缺乏實際的控制組
(4)科學觀察:必須是公開的!!!不同的人在一樣得情境下可以做相同的觀察,必須是考自我驗證的!實驗只能證明理論是錯的!! 無法證明理論是對的,只能說它接近真理!!!
(5)實驗法: 獨變項 依變項 混淆變項 (補:因果關係causal inference 1.時序:A一定要在B之前發生 2.共變:Ax Bx/ Ao Bo 3.排除其他可能導致B的原因,→這最難!!)
(6)認知心理學的挑戰:知覺的歷程是內隱化的並非那麼容易測量,目前許多研究只能測量”反應時間”,但這是個間接的測量,很難test歷程本身!(這是待挑戰的部分)。當我們在執行視覺知覺時,systematic errors會產生 (如上述圖1.1的錯誤判斷),此仍能有待多加研究。
A.認知心理學的起源 一、名詞解釋: 1.Introspectionism:內省主義是心理學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又稱自我觀察法。心理學研究通常要求受試者把自己的心理活動報告出来,然後通過分析報告資料得出某種心理學结論。構造主義把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定為「直接經驗」,内省主義便成了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2.behaviorism:行為主義是20世紀初起源於美国的心理學流派,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可以被觀察和直接測量的行為,反對研究沒有科學根據的意識。行為主義是唯物主義的一種型式,否定一切關於精神的重要性。
3.operational definitions:操作行定義是指將變數(獨變項、依變項…等等)以某種可操作的方式表示出來。操作型定義與概念型定義相區別,強調確立事務特徵時所採納的流程、過程或測試與檢驗方式。
二、章節內容:
1.心智如何運作 2.內省主義 3.行為主義
(1)心智如何運作? 在這裡會專注於我們如何透過「實驗」來了解人類心智如何運作。 馮德(Wundt):第一位建立心理實驗室的人,在德國建立。 我們會想知道人類的心智歷程,我們會很好奇為什麼有些人的行為會相較於其他人好?課本舉的例子是:為什麼有些人對於他停車的位置記憶會比其他人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直接問本人」,但是通常都會得到「我不知道如何做,我只是做而已」(I don’t know how, I just do it.),而直接詢問本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通常不會有意識的察覺到我們的認知歷程,所以我們需要透過間接的(indirect)方式來去尋找答案。
個體差異(individual difference):每個人的能力都有所差別,就是所謂的個體差異。我們會對個體間的差異感到興趣而想去研究。但是在研究個體差異之前,我們也需要知道個體間共同擁有的能力為何?了解個體間相同的地方可以更容易讓我們了解個體間差異所造成的不同。那了解個體間的差異有什麼好處呢?他能夠讓我們的科學更發達。課本舉的例子是唐氏症患者(Down Syndrome),他們的智力是低於正常人的,也就是一個個體差異的例子。研究唐氏症的患者可以讓我們了解基因科學。
(2)內省主義 馮德(Wundt)認為我們可以像分析物質(physical things)一樣分析心理歷程。Mr. ET建立一個非常嚴謹的內省程序。他們的目標放在知覺以及思考的結構。(如何記呢?因為馮德是結構學派,所以可以把所有物質都切成一塊一塊,包括心靈)。 對內省主義的批評:Mr. H.H.認為有一些知覺的歷程,其包含非意識及自動化 的層面(例如:視覺搜尋),再加上Freud強調潛意識對行為的影響。(冰山理論吧XD),以及前面所提到停車場的例子,內省主義不斷地備受質疑。(簡而言之,非意識的力量內省主義並無考慮到)。
(3)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的創建者是John B. Watson,他認為行為可以透過客觀的觀察來研究並建立刺激與反應的連結法則(stimulus condition to behavior)。在行為主義學派的觀點認為意識、內省以及心靈這些東西是不具任何意義的。他們只注重外顯的行為表現。但是要如何定義行為的表現呢?「操作行定義」顯得格外重要。課本舉的例子是口渴,其操作型定義為24小時沒有進食任何液體。 想到行為主義我們最會想到的就是B. F. Skinner,他認為行為是透過增強或獎賞所產生的,而非Rogers所說的自由意志(free will)。他最有名的就是史金納箱(Skinner Box),裡面常會有老鼠、鴿子等動物。他認為只要透過增強物的增強,就可以促進行為的產生,即可「學習」。雖然Skinner建立了百種不同的增強行為,但是缺乏了其內在的歷程 (internal process) 。 對行為主義的批評:行為主義最嚴重的問題即是他們認為行為的表現等於行為的學習(performance=behavior)。浩哥舉狗接飛盤的例子,假設第一天狗狗學會如何接飛盤,然後隔一天丟了飛盤狗狗沒有去接,是否就表示狗狗沒有學會? 行為主義的觀點可能是這樣,但其實有可能是狗狗太累所以不想去接飛盤等 等。而課本所舉的例子是萵苣和香蕉的替換獎賞物。這個實驗是希望黑猩猩能 夠透過獎賞物香蕉然後學會如何找尋正確位置箱子的實驗。而經過幾次練習 後,黑猩猩學會如何找到正確的箱子,接著實驗者再偷偷地替換成萵苣,黑猩 猩會感到很困惑,然後忽略它,而去尋找香蕉在哪裡。這個行為表現若直接下 結論為黑猩猩並沒有學習到此技能,可能會有問題。第二個嚴重的問題是行為 主義並不能解釋複雜的行為。例如:學習語言。語言是一種很複雜的內容,浩 哥在課堂上舉出,當小朋友指著白色的貓問媽媽「那是什麼時東西」時,其實 有很多答案可以選擇,像是那是貓、那是白色、那是耳朵…etc,小朋友如何 理解媽媽是在說哪一個?這就要經過多次練習,比如說下次看到一個藍色的 貓,小朋友再問媽媽一次,若媽媽跟上次回答一樣「那是貓」,小朋友就知道「貓」這個名詞不是在指顏色。Skinner試圖想要用行為主義的觀點來描述語法和文法的習得,他認為學習者可以將部分抽象字的結構來重新組合成新的話 語。比如:女人的狗、男人的桌子,我們可以透過重新組合行成:女人的桌子 或男人的狗。儘管Skinner努力地在詮釋語言的學習,其影響力仍不夠明顯。 語言的學習是一種可以與過去結合的刺激(single stimulus could correspond with past tense),但卻被語言學家Chomsky批評,他認為action-in-the-past是一種 模糊不清的,而不像史金納箱一樣可以完全確立客觀,並沒有遵守行為主義的 客觀(objective)原則。(感覺就好像是Skinner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B.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 二、章節內容: (1)最早的認知研究目的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人發現明明是沒有故障的 飛機,卻頻頻墜機。於是認知心理學家Broadbent開始研究如何才能增進飛 行員的技術,也開始討論人與機器之間互動的心理歷程。nformation這個詞 最早是由C. E. Shannon從通訊設施的概念(例:無線電頻道)上發展出來。 如同通訊設施一般,當時的認知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注意力是由很多不同的管 道所組成的,人們藉由這些管道接收外在訊息並作訊息處理。
(2)Broadbent選擇注意力:當專注於某一事物的時候會關閉其他channel。但事後證實並未如此(雞尾酒效應)。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電腦科技日漸發達,對於人類認知研究(AI、認知心理學與人工智慧之間的互動、記憶)的發展有了推波助瀾的影響。由電腦發展出來的名詞,如:儲存或提取等,也廣泛的使用在認知上(記憶)。
(4)George Miller(1956)發現人類記憶短期的容量(7±2chunks),且記憶不管單一字母(a),或由一連串字母所組成的字(apple)都是7±2。在Miller的paper中也提到了經驗及類化對記憶的影響。
(5)第一本認知心理學是由Ulric Neisser所作。以間接的方式測量內在的心理歷程及表徵,例:測量反應時間和錯誤率。 a.測量反應時間(例:視覺搜尋) 實驗A. Neisser視覺搜尋的早期研究發現,在許多符號中找尋特定某個符號時,所經歷的心理歷程越複雜或步驟越多,則反應的時間就會越長。 實驗B Ratcliff&McKoon句子判斷實驗發現,一開始先呈現給受試者一組句子(例:瑪莉打珍妮….等),之後再給受試者看另外一組句子並判斷之前是否出現過。研究顯示判斷一組新的句子(喬治打約翰)比起顛倒的句子(珍妮打瑪莉)來的快。推論判斷顛倒句子的心理歷程較複雜。 b.觀察錯誤率 我們可以藉由觀察錯誤率(給受試者一組字母,如:XRBT。如果經過一段時間後,受試者將字母回憶成XRVC的話,就可以知道受試者是藉由音的方式記憶。又如果呈現的詞彙是cash卻回憶成money,代表受試者用語意的方式記憶。簡言之,就是藉由觀察受試者,看他怎麼錯了解怎麼記。
C.認知科學的出現The Emergence of Cognition Science
(1)傳統的認知:認知像是電腦(cognition “like” computer) 認知科學:認知就是一種計算的形式(cognition is a form of computation)
(2)Alan Turing的Turing machine(他是一種數學模擬模型而非真實儀器)。它是一條無限長的tape,紙袋被切割成一個接一個的小cell,每個cell都會被寫上一些簡單的符號(例如0和1),然後會有一個讀寫頭Head可以讀取tape上的訊息。Turing machine有其一套的規則,根據當前所處的狀態以及當前讀寫頭所指的格子上的符號來確定讀寫頭下一步的動作,並改變狀態寄存器(用來儲存Turing machine當前狀態)的值,令機器進入一個新的狀態。
(3)Universal Turing machin最重要的特性在於這樣的物理儀器可以從事抽象的計算,它可以模擬所有turing machine,而universal turing machine的例子即為現代電腦。而我們人類的神經系統就是被視為一種物理(質)的系統,而這神經系統可以表現出抽象的計算,而這些計算就是我們智慧的基石
(4)雖然說人的mind不等於一定是電腦,可是可以將人的某些部分認知用電腦的觀念解釋。例如:長期記憶→hard drive,短期記憶→RAM,中樞處理→Pentium and power PC chip at the heart of many computer等等。
(5)Turing另一一個著名的假設是在於回答:機器到底會不會思考? Turing test好玩的實驗(電心好像提過):讓一個受試者在一個房間裡,房間中隔著一個布幕,布幕後面可能坐著一個人(或是一台電腦),並讓受試者與他(它)對話。如果受試者分不出布幕後到底是電腦還是一個人的話,那是不是可能代表電腦可能是有智慧(有認知會思考)。
(6)Turing test帶出了許多有關人工智慧的模糊觀念,在加上電腦在1950年代後開始普及,促進了人工智慧及人工智慧及認知心理學之間的交互作用。除了人工智慧之外,認知心理學與語言學之間的關係也是密不可分的。心理學和語言學之間的發展開始將研究方向從無意義的音節及單一字,轉向對於句子、段落和文章的記憶。
(7)認知科學從1970年代建立後至今仍蓬勃發展,許多有關認知科學的問題至今仍是電腦工程師、語言學家、哲學家、認知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和研究人工智慧的學者們共同專注的。
有關Turing machine的敘述: [1]
A.認知神經科學技術 一、名詞解釋: 1.cognitive neuroscience:研究大腦在不同認知操作間的相關活動。允許我們以一種不傷害腦的方式來瞭解大腦對於認知歷程的操作。
2.Event-Related Potentials:呈現刺激許多次,在平均多次的EEG(腦波圖)以抽出對刺激產生的EEG,此時所產生的波,稱為事件關聯電位。
3.PET:測量伴隨神經活動所產生的新陳代謝的變化或血流量的技術。
4.fMRI:測量腦活動的技術,稍後論述。
二、章節內容:
(1)一個好的認知神經科學技術包括必須要有 a.好的空間解析度 b.好的時間解析度 但目前對於找到同時符合這種兩需求的技術,仍然具有相當的困難。
(2)事件關聯電位:以電極附在頭顱的表面,並記錄腦的活動因刺激的呈現而產 生的變化,由示波器顯示在螢幕上。EEG最主要的問題在於:任何腦的自發性活動都會顯示在EEG上,因此我們無法正確的區辨此EEG是由刺激的呈現而產生抑或是大腦的自主活動。解決此問題的方式是,把相同的刺激呈現幾次,之後,把跟隨在每一個刺激後面的EEG部分選取出來,接著再就刺激開始的時間加以排列,然後再把這些EEG部分全部一起平均,得到一個單一的波形,並且此時所產生的波,稱為事件關聯電位(ERPs)。此種方法根據EEG記錄得到事件關聯電位,讓我們可以把真正的刺激效果和背景的腦活動區分開來。事件關聯電位無法精確地指出哪些腦區域和處理最有關,因為有一部分是因為顱骨和腦組織的存在會扭曲從腦產生的電場。ERPs有較差的空間解析度,單位大約是cm,但公分在大腦神經來看是非常大的單位。但ERPs可以偵測大腦迅速的改變,故有較佳的時間解析度。我們不可能使用事件關聯電位來研究最複雜的認知形式。
(3)PET(正電子發射斷層照相術):測量伴隨神經活動所產生的新陳代謝變化或血 流量。因腦部的神經活動,需要依靠氧氣與葡萄糖,在作用的時候會更加需要這兩種物質提供能量,因此某個腦部位在作用時,此部分的血流量就會增加。這項技術是以正電子的偵測為基礎,正電子是由某些放射性物質所發射的原子微粒,有放射性標記的物質被注射入身體中,之後這些物質會迅速的集中在腦部的血管中,,同時並觀看受試者腦部的血流量,當某部分血流量特別多時,代表受試者此部位的腦神經在運作。(參考課本p.26 figure1.3)。PET有良好的空間解析度(單位為mm),但有不佳的時間解析度。PET具有好幾種限制,1.時間解析度非常差,PET掃描必須花60秒或更長的時間才能表明每一個腦區域的活動總量,因此無法顯示伴隨多數認知歷程而來的腦活動的快速變化。2. PET只提供間接的神經活動測量3. PET是一項侵入性的技術,因為受試者必須被注射有標記的物質。
(4)fMRI:MRI技術提供一個11噸的磁場,當腦部在這個磁場裡,由於磁力的關係,原本不規則方向排列的氫原子都依照一個方向排列,如此排列的氫原子會因為無線電波的介入,朝一個方向旋轉而產生磁力,測量因旋轉而產生的磁力大小,由於不同組織的氫原子密度不同,其旋轉而產生的磁力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組織影像。MRI技術可應用來測量腦部的活動,此即fMRI,腦部的神經活動增加血流量包括氧氣與葡萄糖在活動的部位。根據Raichle(1994),血紅素在血液裡攜帶氧,當氧因腦活動而被吸收時,血紅素變成去氧化,去氧的血紅素比帶氧的血紅素更易受到磁場的影響。fMRI是測量帶氧血紅素與去氧血紅素的比值,活動的腦會產生較高的比值,而形成腦部影像上的不同。fMRI的空間解析度比PET好,但時間的解析度與PET一樣的不佳。fMRI的限制是:1.他只能提供神經活動的間接測量。2.時間解析度很差,因此我們無法追蹤認知歷程的時間進程。
B.LEVEL AND TYPES OF EXPLANATION
一、名詞解釋:
1.recursive decomposition (遞迴分解):根據遞歸分解,任何複雜的事件皆可以被完整的經由較低的階層來敘述,包括a.組成內容的數量 b.這些組成物之間的關係。例如:研究段落的理解可以被分解為句子的理解、字的理解等。
2.reductionism (化約理論):有些學者認為,我們可以把握認知的歷程,而無須瞭解這些神經的活動。
二、章節內容:
(1)對認知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批判是,如何解釋以及分析才是最有成效的。一 個相關的策略聚焦在環境中資訊的結構以及假設人們對此夠敏感。
(2)框架理論(framework theories)藉著人們產生的想法和所觀察到的被評斷,而精 確理論(specific theories)則是藉著對於一個現象的正確描述而來評斷。
(3)Marr’s three levels: a.詢問過程的目的為何以及為何適當 b.目的如何完成 c.過程分析如何和第2步在大腦中被完成
Marr’s three levels過度簡單化,Palmer and Kimchi 提出訊息處理理論 不論Marr或Palmer and Kimchi的理論皆須符合簡化主義(reductionism)。
C.ECOLOGICAL VALIDITY 一、名詞解釋 1.ecological validity(生態效度):實驗室裡的研究因為多半為人工製造出刺激,缺乏效度,因為我們想要瞭解的是每天的情境之下所發生的認知歷程,但實驗室的研究中,缺乏此種效度。
1認知神經功能最大的特色是:主要以人為研究對象。並且可以做功能上的偵測,而不單單只是結構上。
2.最早可以看到腦部結構的技術:X-ray,緊接著為CT,再來是MRI(看的到結構、但看不到功能)、fMRI(應該可以看到功能了,不然怎叫功能性核磁造影呢)。
3.ERPs:打破限制,此限制指的是不需要受試者去做反應,而可以直接由刺激看腦波,並推論是腦部哪裡在活化。 4.PET:藉由大腦消耗能量的特色,來推論大腦何處在使用。針對很多PET的圖,似乎只有特定區域亮起來,老師特別解釋,這些亮的區域 只是「相對性活化」,也就是把這些地區活化的值減掉其他活動低區域的值,所得到的一個相對值。而不是指大腦只有亮的這些地方活化,其他地方不活化。
5.fMRI:方法等同於MRI,但著重血紅素的特質(之前讀書會已補充過),因去氧血紅素與帶氧血紅素對磁場的反應不同,去氧較敏感。而去氧和帶氧和部位能量消耗有關,所以藉由帶氧和去氧在某處的密度比,來推論活躍區。
6.有些理論能夠解釋的範圍很廣大,而有些理論能解釋的範圍則相對小很多。
7.Marr’s three level: 計算理論:為什麼做這件事及為什麼可以 表徵與算則:理論如何實現。人接受到刺激後腦子裡頭發生哪些歷程?導致最後我產生哪些行為出來。 (註:典型的心理學在這個層次) 硬體實現:表徵與算則如何在硬體上被實現 (註:神經科學在這個層次) 總之,由 a → c 分別是由 高 → 低
8.PDP(平行分配處理):PDP就是類神經網路,它是工程的名字。在表徵與算則的層次。
9.neural network:人的大腦是平行運算的機器,由個別的神經元(藉由激發或不激發)組成複雜的網路。心理學家及資訊科學家想藉由這種由簡單的單位組成而得複雜的機器,看看它能否展現智慧,這就是類神經網路。由許多小單位組成,可完成許多複雜的運算,適合用在不太容易處理的規則,但確實有規則的任務。例如:手寫辨識。
10.遞回分解(recursive decomposition):任何複雜的訊息事件,都可以被拆解成更 低層次的事件。例子:閱讀理解(:閱讀理解---句子理解---詞的理解)。遞回分解不是化約主義。
11.生態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浩哥說,簡而言之,就是「實驗結果可以類化的程度」。
[編輯] 心得感想
賴玫霖 這學期和同學一起組了認知的讀書會,規模不大,由會互相督促的七位同學一起組成,會再上課前先將章節做切割分配,兩兩成一組回家先讀過加以討論,所以當老師在課堂教授時變更能夠吸收,再藉由每周固定的讀書會時間,將自己負責的部分和其他組員做詳細的講解,不懂或者疑惑之處如果在七人讀書會時討論仍沒有所頭緒,會再下次課堂時問老師。 很開心這次能和同學組這個讀書會,對這門課的幫助真的很大,因為是小組活動所以比較有點強制性,會變得更逼迫自己讀書及預習,一開始大量讀原文書頗吃不消的,但漸漸下來自己也越來越能消化書中的內容,而許多知識藉由相互討論的形式更會加深我們對它的理解。 相信在大家的互助合作下,由於讀書會的功效,此課程可以學的踏實且愉快。
吳婉婷 一開始組讀書會的動機在於希望可以藉由和同學互相交流討論來學習新的知識,並進而把內容繁複的原文書做系統化的組織、進而吸收。在讀書會進行的過程中,每個同學會互相分享彼此念書的心得,以及書中值得注意的重點,對於有疑義或是釋義不清的地方加以討論,最後擷取一個最佳的解釋,亦或是將書中不懂的地方保留,詢問相關專業領域的師長,而得到正確答案。整體來說,在讀書會的收穫,大致可以分為三點:(1)將原文書做系統化的組織,並有效率的閱讀。(2)經由小組討論,激發彼此不同的想法以及觀點,進而討論而獲致一共識。(3)幫助建立一明確的知識架構,提升學習成果。
許琇婷 我覺得組讀書會是一個讀書的好方法,因為不僅可以讓我們養成平日唸書的習慣外,也增進我們對求取知識的渴望,不再像以往只接收老師教授的內容,因為要與同儕討論,所以會更主動的去找額外的資料來學習,顛覆了以前認為只要考好就很OK的概念。除此以外,在與夥伴們分享的時候,會發現其實自己還是有些不懂的地方,若是我沒有主動去分享,我可能會以為我懂了,但事實上是有點似懂非懂的狀態。在讀書會的過程中,我很喜歡夥伴們可以問出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問題,透過這些問題的探索,更能有效幫助我們理解這門認知心理學,也讓我對認知心理學這門領域充滿了興趣!
陳偉婷 其實在這個讀書會最大的收穫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圖書會中大家討論互相學習成長,我覺得那才是組成讀書會的中旨,畢竟如果只是一直埋頭苦幹,最後還是會陷入自己的小圈圈中不可自拔,危險的話不知不覺可能變成井底之蛙還沾沾自喜,想想那會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因此也感謝有此讀書會的活動,讓大家都能在百忙當中抽出自己有空的時間,互相觀摩互相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看到多元的世界,我想這是我在此讀書會所學到最珍貴的一課。
張詠琳 打從進入心理系以來,小組討論及讀書會幾乎成為家常便飯。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拿幾本書找個地方坐下來,簡簡單單的就組成了一個讀書會。不知道為什麼,許多人一碰到有關心理的書,總會覺得它帶有淡淡的神祕感,卻會不小心忽略了它的實用性。這次心理學讀書會的重點主要是放在有關認知的部分,書中除了理論之外,有提到了許多有趣的實驗及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的現象。例如:為什麼你在嘈雜的派對環境中,可以清清楚楚的聽到別人叫你(雞尾酒效應)?為什麼人類的記憶如此容易受外界影響而扭曲,但法庭上回憶的證詞卻又被俸為聖旨(錯置扭曲的記憶)?為什麼大家心中的廁所都長得一模一樣(基模)?
經過這次讀書會後,我對生活中許多現象有了更多元的看法,也修正了我許多錯誤的觀念,更讓我覺得心理學不是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而是可以在日常生活應用。
[編輯] 問題討論
Q:什麼是Less is more 假說?
A:Elissa Newport提出Less-is-more假說中最主要的概念是有限制學習處理能有效鑽研語言。例如:大人所認知的訊息較多顧學習起來較困難,而小孩所認知到的比較少故學習效果佳。 學習的限制條件-過去認為只要將刺激與反應重複配對,便可以建立連結,也就是行為主義學習論:刺激與反應的連結,經由後效強化來學習,外塑且被動的。但是在Garcia, Hawkins &Rusiniak(1974)的實驗中,見圖2.3,操弄變相是給老鼠喝的糖水,以及喝糖水時會伴隨的”喀喀”聲,但同時給予電擊腳部與刺激肚子兩項操弄反應,實驗結果卻發現,日後當老鼠喝到糖水時會害怕肚子痛、卻不會害怕腳被電擊;而聽到喀喀聲時,不會害怕肚子痛、卻會怕腳被電擊。所以,生物體傾向於對於某些連結能學習的特別快速,因為這和他們在大自然中的生存條件有相關。(Garcia effect),也就是認知學習論:認知結構的獲得與重組,為內發的、主動的、有意義且是整體性的。 <出處:張春興民85教育心理學_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