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經典之愛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在2009年5月8日 (五) 21:45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Jimmy900706 (對話 | 貢獻) ←上一個 |
在2009年5月8日 (五) 21:46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Jimmy900706 (對話 | 貢獻) 下一個→ |
||
第138行: | 第138行: | ||
紀錄人:鐘建麟 | 紀錄人:鐘建麟 | ||
- | === 「賴索」 === | + | ==== 「賴索」 ==== |
賴索是一個很可憐的人物,年輕時被騙入了同盟會。至於為什麼要叫賴索,有什麼含意嗎?這個部分好像是沒有。韓先生要他加入會員的原因,可能是要多一個人來壯大聲勢,增加籌碼,而且他看賴索像是老實人,拿他來背黑鍋。 | 賴索是一個很可憐的人物,年輕時被騙入了同盟會。至於為什麼要叫賴索,有什麼含意嗎?這個部分好像是沒有。韓先生要他加入會員的原因,可能是要多一個人來壯大聲勢,增加籌碼,而且他看賴索像是老實人,拿他來背黑鍋。 | ||
第161行: | 第161行: | ||
- | === 「全書總結」 === | + | ==== 「全書總結」 ==== |
整本書每篇好像都有一個悲劇,是用批判式的小說寫法。雖然寫到了許多的社會黑暗面,但,重點是在說,叫我們不要逃避黑暗,要我們勇於打開紗布,審視歷史的傷口。手法很喜歡跳來跳去,很特別,讓人家感覺像主角一樣時間感錯亂和思緒混亂。題材很廣泛,有寫那種中產階級的子女或著共產黨員、顯赫人家的子女、鹹魚翻身的權貴,很厲害的是他能夠把每個不同角色的形象情感刻畫鮮明。每篇故事的結尾幾乎都是悲劇,然後讓故事的主角對於人生產生另一種不同的看法。其實每一篇的寫作方式都蠻相同的,雖然說都是悲劇,但是可能作者希望我們藉由這樣子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總是這樣子有喜有悲,不要太過於執著。或許作者還帶有一點禪意吧,要我們看破一切,看到自己人生的正面,積極的來面對自己人生的路途,檢視過去,放眼未來。 | 整本書每篇好像都有一個悲劇,是用批判式的小說寫法。雖然寫到了許多的社會黑暗面,但,重點是在說,叫我們不要逃避黑暗,要我們勇於打開紗布,審視歷史的傷口。手法很喜歡跳來跳去,很特別,讓人家感覺像主角一樣時間感錯亂和思緒混亂。題材很廣泛,有寫那種中產階級的子女或著共產黨員、顯赫人家的子女、鹹魚翻身的權貴,很厲害的是他能夠把每個不同角色的形象情感刻畫鮮明。每篇故事的結尾幾乎都是悲劇,然後讓故事的主角對於人生產生另一種不同的看法。其實每一篇的寫作方式都蠻相同的,雖然說都是悲劇,但是可能作者希望我們藉由這樣子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總是這樣子有喜有悲,不要太過於執著。或許作者還帶有一點禪意吧,要我們看破一切,看到自己人生的正面,積極的來面對自己人生的路途,檢視過去,放眼未來。 | ||
- | == | + | == 心得報告 == |
在2009年5月8日 (五) 21:46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
讀書會成員
指導老師:蓋綺紓 老師
學生:醫學系一年級 鐘建麟
- 宮慶雲
- 陳金蘭
- 陳妤甄
- 陳顥文
- 劉芳馨
- 吳宗憲
- 游原豪
第一次討論記錄
地點:全家交誼廳
時間:3月30號下午二點三十分
討論主題:和「賴索」的親密第一次----討論「最後的冬天」、「雨中之鷹」
紀錄人:鐘建麟
我們這次的主題主要針對第一篇章和第二篇章,討論到目前對書的看法、看完的心得、對內容的想法
「最後的冬天」
為什麼第一篇要叫最後的冬天呢?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冬天代表經濟蕭條,所以在一場大災難以後才有重生。而爸爸的失業就像是他家的冬天一樣。
那為什麼是最後呢?有可能是他對於這個景氣的蕭條太過樂觀
這篇對城市有很多描述,描述很多城市的景象,像大樓招牌。這算是一篇城市、後現代小說
這篇文章很不像小說,不夠有張力,很像一個人的日記要表達的就是經濟的蕭條情形,但是主角還是表現得很樂觀。所以作者想要表達一個很樂觀的思考,因為結局是很美好的。本來看到最後的冬天看起來像是一個悲劇,結果最後是一個喜劇,還蠻特別的。而且他們家人互相打氣的感覺蠻好的。
這篇的第19頁是全篇的重點,就是他看到他爸爸表情堅毅的時候,他相信他的家人,最後他們真的從金融風暴中走了出來。
用冬天來得特別早,來代表景氣的蕭條。用外在的景來表現抽象的蕭條。 用外在城市的變化來取代直接描述景氣。
第一段寫到主角在剛畢業時就受到能源危機的影響,對他的未來感到困惑,眼前一片毫無頭緒的汪洋。主角在畢業的時候就遭遇到能源危機,在這樣子的情形下,還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或許還蠻樂觀的吧
「雨中之鷹」
全篇文章的時間一直跳來跳去,就像主角的思緒一樣,場景隨著主角的思緒變動。手法蠻特別的,感覺好像把整個人的思緒全部寫到書裡面。用主角零碎的記憶組成一個故事。
主角不喜歡他爸爸是政治人物,不喜歡家裡一堆人每週固定聚會,不喜歡父親裝出那個政客的模樣。那個時代,感覺好像喜歡的人都應該要門當戶對一樣。他爸爸剛開始不接受,後來好像比較好一些。這篇鋪梗很明顯,好像要講悲劇。後來他妻子死去不令人意外。結尾走到雨中,他想洗去他身上那殘存的血跡,他覺得他還是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就覺得生命已經沒有異議了。
為什麼他阿公要叫主角是小鷹?感覺像是要傳承意志,希望主角勇敢。像他阿公一樣,叫白河之鷹。標題是雨中之鷹,有可能是因為主角的生活過得蠻難過的,而且他結尾走到雨中。雨中之鷹,是因為他的確想要像老鷹一樣有一番作為,不藉著家裡的錢與勢力,獨自上台北打拼,就如老鷹獨自展翅飛翔一樣。然而,莉連的死對他而言就如同無盡的雨,即便他真的在空中遨翔(在台北找到了工作、交到了朋友,逐漸邁入安定),當初令他想要展翅的目的卻不復存在了,因為莉連就有如那湛藍的天空。 感覺雨中之鷹就在講最後的主角,而且感覺很多時間點都在下雨,回家的過程、故事的結局。整篇故事很像是淒美的愛情故事。
56頁,男女主角聊到電影的部分,女主角說他不喜歡悲劇,這裡好像有伏筆他們是悲劇。 68頁,男主角說他不知道結婚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是否還是像以前一樣相愛?但是他們奮鬥了這麼久,最後卻是悲劇收場,他們沒有機會去尋求這個答案,就天人永隔了。 58頁,作者不喜歡父母房間氣味的部分不知道要隱喻一些什麼?我覺得他不喜歡那些複雜的味道,像是明星花露水之類的,給人家感覺像是要出去應酬。他可能比較喜歡單身的味道,暗指他不喜歡政治的複雜。
或許白頭偕老,永浴愛河跟「白河」這個地名有關係。也有可能是我們在鑽牛角尖,但還是有可能性存在。
第二次討論記錄
地點:全家交誼廳
時間:4月20號早上八點半
討論主題:這都是共產黨的陰謀!----討論「青州車站,鍾士達的一天」
紀錄人:鐘建麟
「青州車站,鍾士達的一天」
副標題「只要有人類就有希望」,很像是共產黨洗腦的思想 共產黨的洗腦嚴重,主角雖然無奈但是也沒辦法。
「黨的時間」這種沒有意義的事情他們還是要做,只因為是規定,所以他們一定要做。只是,主角這一輩都很無奈,然而年輕人都被洗腦,依然慷慨激昂的發表言論。
「紅衛兵學生」不斷的批鬥,以毛語錄為上,想要有拿到權力的感覺,所以才拿毛澤東的思想來批鬥別人,藉由批鬥別人來增高自己的地位。社會建立在一個很荒謬的制度上。
101頁,有一段是主角和員工在無聊的接話。感覺他們生活單調無趣,思想、言論被箝制,就連簡單的對話都可以討論的很熱烈。共產黨控管思想很嚴密,就連上層討厭蘇俄,人民也跟著討厭蘇俄。感覺很像生命都被規定好了,生活都是共產黨配給。毛語錄也充斥整個社會。好像沒有人不滿意社會,然後起來推翻社會。思想很像是毛澤東建立起來,可是都沒有變,但是這已經不符合現代潮流,卻還是很多人遵守。制度出了很大的問題,雖然政府明訂不能看電影,但電影票還是在民間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連他們的公安都在賣。
主角在跟妓女接觸時,妓女說黨員的身體都很冰冷。或許是說,從妓女的眼光看來,黨員都很冰冷。有可能是因為妓女只是單純的想活下來看看世界,他不需要去管共產主義怎麼想,反而不受到共產黨的思想箝制。 整篇幾乎都是寫主角看到的景象,很少寫他個人的感覺。作者寫出主角的冷眼態度,表現出他對生活的麻痺,不喜歡這樣子無意義的制度。 內容中的冰雪就像是思想箝制,所以春天就像是新的思想如小草小花般發芽。
關於最後一句話,在大環境下,大家為了生存可能會放棄一些理性和良知,藉著批鬥和耍狠這種無血無淚的方式來傷害別人而生存。主角是不得以遵照黨的規定,內心依然留有一塊明臺,知道社會出了什麼問題。所以,他為這社會做了一點點小小的事情。雖然很小,但他會有所期待,希望這樣良善的想法能夠帶動社會往前走,作為一個正面的力量。這句話也有呼應副標題,因為思想要改變一定要人類去改變。
第三次討論記錄
地點:全家交誼廳
時間:4月24號早上十一點
討論主題:人人需要清道夫!?----討論「人人需要秦德夫」
紀錄人:鐘建麟
「人人需要秦德夫」
人人需要秦德夫,為什麼需要叫這個標題?感覺大家都需要靠他,但是事實上大家心裡好像對他沒有好感,大家需要他的影響力和錢,但對他卻沒有好感,像作者對他也沒有好感。他給人一種財大氣粗的感覺
裡面寫到了現代社會的兩個悲劇:秦德夫很有錢但卻連自己手術沒成功都不知道,完全被蒙在鼓裡。另一個,主角被妻子甩了,以為可以跟妻子和好,一直想著見面後該怎麼相處,但是妻子卻改嫁了。
「人人需要秦德夫這樣的慈善家、實業家,他的逝去是大家的不幸。」這句話很很諷刺,因為事實上他身邊的人不這麼覺得,那位長官講這句話時也沒人在注意聽。
美霞在文中是為了什麼而跟秦德夫在一起?是為了錢還是同情秦德夫,好像都有可能。主角可能覺得美霞在葬禮問秦德夫留給她的錢,這樣子很不妥當。主角原本以為美霞是真心的要對待秦德夫,但是到最後也是這樣子重視錢。讓主角很失望。主角失去過麗梅,所以他可以格外體會一個人老了身邊沒有依靠的悲哀。當他發現美霞在那個時候問他有多少錢的時候,他會覺得特別的失望。而且美霞的媽媽把他女兒當作搖錢樹。
秦德夫沒有辦法相信身邊的任何人,身邊也沒有任何朋友,但到最後卻把自己最重要的資料都交給主角處理。然而主角只是秦德夫的一個國小同學。或許這是秦德夫可悲的地方。而主角是一個比較正面的角色,他在與秦德夫相處時看到的都是他的成長歷程和他的環境,而不是他的錢。
主角在最後一段很失落的心情,他突然發現自己跟兒子的距離。但是他也害怕自己跟秦德夫一樣,到老了沒有人可以依靠。雖然兒子在美國要結婚應該替他高興,但是他老了還是沒有人來照顧他,所以他才會把那封信撕爛 雖然主角之前一直被妻子講說是更年期的怪物,但他其實真的沒有覺得自己真的老了,但是他到書的最後才從身邊的經歷發現自己真的老了。
這本書的著作年代是經濟正在起飛,重視這種物質的層面。秦德夫事業做很大,主角也是很成功的律師,但從他們的經歷可以發現作者要表達的是物質和經濟的突飛猛進但是心靈的層面沒有隨之成長。就是因為心靈沒有成長,就算他們事業做很大,也沒有用。就像主角的老婆跑了、秦德夫的小老婆是要他的錢。反而麗梅是真的在追求自己的人生和幸福,如果他真的要錢他可以選擇留在主角律師的身邊。所以麗梅和美霞這兩個角色是一個對比。
美霞聽到秦德夫給他的錢的數量以後最後發出一聲「啊」的意思是嫌錢太少還是太多呢? 我們認為她應該是覺得太多,她給人感覺是一個天真的角色。雖然最後主角好像對她很失望。
秦德夫知道美霞是為了錢嗎???
1.秦德夫應該是知道,但是他希望美霞一直留在他身邊,他不希望失去最後一個依靠,也有可能他不想面對這樣子的事情。
2.秦德夫也有可能是不曉得,感覺他在最後的人生有他陪伴很幸福。
美霞在秦德夫病重時為什麼要跑去主角家呢?
1.美霞可能是故意要塑造形象給主角看,因為主角和秦德夫在討論遺囑的時候,希望主角能夠以為美霞是真心的。可以拿多一點錢。
2.也有可能是真的關心秦德夫才會這樣子做。
第四次討論記錄
地點:新館B1洗衣間
時間:4月28號上午零點二十分
討論主題:賴索找不到可以依「賴」的繩「索」----討論「賴索」和全書總結
紀錄人:鐘建麟
「賴索」
賴索是一個很可憐的人物,年輕時被騙入了同盟會。至於為什麼要叫賴索,有什麼含意嗎?這個部分好像是沒有。韓先生要他加入會員的原因,可能是要多一個人來壯大聲勢,增加籌碼,而且他看賴索像是老實人,拿他來背黑鍋。
當初爸爸不讓賴索唸書,結果到最後被騙的是賴索。可能是因為爸爸經過一些社會歷練,才知道不要讓他讀書比較好。但諷刺的是,沒有讀書的哥哥最後自己成家立業,到最後反而要來照顧這個讀過書的弟弟。
主角到最後他把自己的一生寄託在韓先生上,他相當的崇拜韓先生,所以他在最後要去找韓先生的時候,就開始思考,思考他應該要跟他講甚麼話,思考他這一生所失去的、得到的一切。但他萬萬沒想到最後支持他生命的力量居然是一個騙子。
主角的生活重心都圍著家人,從台北回來以後,拿出的都是家人的東西。最後一句話「這是一個結束、一個開始、一個起點、一個終點」。韓先生的反應讓他很難過,前面有講到說韓先生是他最後一個崇拜的人,就像杜胖子講的一樣,「永遠不要相信別人」。最後他緩緩的抬起頭來,重新面對自己一個新的人生起點。
賴索是因為去關過牢了以後,才懂得看透人生百態,就像當時民進黨在白色恐怖的時候,也是被關進牢裡。然而最後得到利益的都不是那些吃過苦的人。
韓先生最後上電視節目以後,是把責任推到共產黨上面。事實上從這裡就暗示韓先生很愛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包括最後假裝不認識賴索,都是說一套做一套,利用完就算了。(雖然有可能他真的忘記賴索這個小人物,不過我們覺得他是故意的機率比較大,因為這種人都很狡猾)大家都只是他的一個棋子,把大家都當作跳板,(然後跳到最後差點摔死),只有他能夠全身而退,能夠在日本過著悠哉的日子,還儲存精子為了他的後代。他全部所需要做的就只有在最後的電視節目出來講話而已。諷刺的是,這樣子的節目沒有什麼人想看,或許是大家都對政客講話麻痺了。
杜子毅在157頁對自己說的話:「不要後悔。」,在臨終前還說:「永遠不要相信別人」是不是表達他知道自己這樣子做下去是錯的,但是卻不認錯,為了自己的利益、面子、身份地位和錢,就算是錯的也要繼續做下去。然而他騙盡了全世界,卻騙不了自己。
他就像所有的政客一樣,說一套做一套,雖然他是支持共產主義的人,在獄中卻卻不跟人家分享東西和食物。
這篇的寫作手法跳來跳去,根據主角腦中的場景,馬上跳到他回憶的畫面,導致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就像主角的生活、想法一樣。
「全書總結」
整本書每篇好像都有一個悲劇,是用批判式的小說寫法。雖然寫到了許多的社會黑暗面,但,重點是在說,叫我們不要逃避黑暗,要我們勇於打開紗布,審視歷史的傷口。手法很喜歡跳來跳去,很特別,讓人家感覺像主角一樣時間感錯亂和思緒混亂。題材很廣泛,有寫那種中產階級的子女或著共產黨員、顯赫人家的子女、鹹魚翻身的權貴,很厲害的是他能夠把每個不同角色的形象情感刻畫鮮明。每篇故事的結尾幾乎都是悲劇,然後讓故事的主角對於人生產生另一種不同的看法。其實每一篇的寫作方式都蠻相同的,雖然說都是悲劇,但是可能作者希望我們藉由這樣子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總是這樣子有喜有悲,不要太過於執著。或許作者還帶有一點禪意吧,要我們看破一切,看到自己人生的正面,積極的來面對自己人生的路途,檢視過去,放眼未來。
心得報告
這次我們討論的書是賴索,這本書是「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的第八十名,所以我們的讀書會名稱取名為「文學經典之愛」。作者黃凡是一個後現代小說作家,這本書也是一本他的經典之作。賴索這本書收錄了黃凡好幾篇的短篇小說,剛開始看還以為是章回小說,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分段的故事。內容故事很寫實,幾乎都是悲劇收場,就算不是悲劇,也不會有歡喜的結局。每一篇故事的情節,似乎都在諷刺現代人生活的痛苦與無奈。 拿「雨中之鷹」為例,主角雖然是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庭出身,但是卻討厭自己的身世,討厭家裡錢的味道,討厭爸爸的政治生活。他不顧家裡反對交了一個很平凡的女朋友。這女生很體諒主角,也幫助他走過許多難關,但卻在一場車禍中喪命,讓主角深陷在懊惱與痛苦之中。原本像愛情電影中甜蜜的兩人,卻沒有辦法知道自己的結局。儘管如此,主角依然像雨中的老鷹一般,繼續堅強的飛向他的前程。 同樣是很有錢的人,還有這篇「人人需要秦德夫」,秦德夫是一個很有錢的企業家,然而他企業作很大的同時,沒有人關心他的生活、健康。他的三個老婆和十一個小孩,都在等他死後要繼承他的遺產。在他最後的人生途中,竟然只剩下一個無親無故的年輕女孩美霞在照顧他,甚至把所有的遺產都交給很久不見小學同學的何先生處理。最後在秦德夫的喪禮,有位部長講出:「人人需要秦德夫這樣的企業家、慈善家。」底下沒有人在聽他講話,這樣的場景令人不勝欷噓。甚至美霞待在他的身邊很有可能也只是為了錢(是我們這組討論的結果,並不確定)。只有何先生看到的不是錢,是一幕幕秦德夫小時候的樣子,然而何先生的人生也很無奈,和妻子離婚,最後他撕了兒子寄來的美國喜帖。何先生到老年依然沒有人照顧。全篇都是諷刺和無奈。 作者甚至寫出了對岸生活的無奈,「青州車站--鍾士達的一天」全篇寫出作者這輩中年人在共產體制下,做著許多無意義的事情只因為服從黨紀。然而年輕人依然對這樣無意義的社會充滿了理想和抱負,小學生拿起毛語錄就開始鬥爭成人,只為了拿到權力。法定不能販賣電影票,電影票卻還是在以物易物的方式流通,甚至公安在找零都是用電影票,然而價錢卻是他們自己定。整篇完整又寫實的寫出共產黨治理下的荒謬社會和人民期待改變卻又無法有所作為的無奈。 然而作者在其中也有一些地方暗示我們繼續樂觀的來面對人生。像「最後的冬天」這篇,雖然內容很簡約,但深刻描寫了主角和主角雙親在金融風暴中,主角面臨剛畢業茫茫無緒的前途,父親又面臨失業,在這樣的情況下,父親在家人的親情鼓舞之下,又再度的找到了工作。這篇給人感覺充滿了溫馨和家庭的溫暖,我們希望能像作者一樣珍惜自己的家,不管外頭如何,它依舊是我們的避風港。 作者藉由這本書,完整的披露了各式各樣生活的人,他們所產生的各式各樣的無力感、對環境的無奈……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必須對環境充滿樂觀,雖然人生的過程當中總是充滿了許多的意外和挫折,如果我們能把他當作一種挑戰,相信我們的路會走得更家加踏實。我希望我們在看完這樣子社會悲劇的人物以後,能夠從中啟發我們珍惜自己身邊周遭的環境,讓我們用開朗的心面對前途。 藉由這一次的讀書會,我們從中獲得了許多想法,包括如何面對接下來的大學生活和人生。我們也從討論的過程當中,學到了溝通的技巧和方法,還有在討論中發表意見、協調討論時間、帶動討論氣氛等等的經驗。我們相信這樣子的經驗會對我們未來有幫助,也讓我們在繁忙的大學生活當中,能夠好好的靜下心來看一本書,放慢生活步調,重新找回讀書的樂趣和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