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謬思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在2013年5月9日 (四) 10:31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Shadow062010 (對話 | 貢獻) (→一、作者簡介) ←上一個 |
在2013年5月9日 (四) 10:38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Shadow062010 (對話 | 貢獻) (→二、本書摘要) 下一個→ |
||
第20行: | 第20行: | ||
== 二、本書摘要 == | == 二、本書摘要 == | ||
+ | |||
第一章 <森林、樹群,還有那件事> | 第一章 <森林、樹群,還有那件事> | ||
<p> 這個社會存在著許多差異,而這些差異也促成了特權的產生。然而,面對這些不公不義,多數人卻選擇避而 | <p> 這個社會存在著許多差異,而這些差異也促成了特權的產生。然而,面對這些不公不義,多數人卻選擇避而 | ||
第26行: | 第27行: | ||
到整片森林,才能開始真正了解這個社會。而社會體制又是如何影響一個人呢?那便是藉由「阻力」來達成!阻力代表了這個社會對一個人、一個角色的期待,代 | 到整片森林,才能開始真正了解這個社會。而社會體制又是如何影響一個人呢?那便是藉由「阻力」來達成!阻力代表了這個社會對一個人、一個角色的期待,代 | ||
表了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因此人往往會傾向於選擇阻力最小的一條路,當然其中也有人願意挑戰其他阻力較大的選擇,但有勇氣去衝撞體制的人畢竟是少數。人 | 表了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因此人往往會傾向於選擇阻力最小的一條路,當然其中也有人願意挑戰其他阻力較大的選擇,但有勇氣去衝撞體制的人畢竟是少數。人 | ||
- | 們創造體制,體制影響人們,彼此的關係就是這樣息息相關。 | + | 們創造體制,體制影響人們,彼此的關係就是這樣息息相關。<br /> |
- | + | <br /> | |
- | 第二章 <文化—符號、觀念和生活的種種> | + | 第二章 <文化—符號、觀念和生活的種種><br /> |
- | < | + | 每個社會皆有其文化,這是屬於這個社會的人們自己建構出的一個事實!這些文化包含了物質性與非物質性的 |
- | + | 元素。非物質性的文化元素為符號、想法、價值觀......等等,我們運用這些符號與想法來賦予各個事物意義!由此可以了解,文化的目的就是賦予人們信念, | |
- | + | 理解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這又點出了一個新概念,人們常說眼見為憑,但倒過來說就變成了「我相信所以我看見!」,因為有了信念,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 | |
- | + | ,才真正有了意義,對我們產生影響,而這些價值、信念為我們提供了選擇行動的方向,或者更進一步形成了規範,呼應到第一章,就是鋪設一條阻力最小的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2013年5月9日 (四) 10:38所做的修訂版本
一、作者簡介
亞倫.強森(AllanJohnson)是一名社會學家、作家,和訓練師/顧問。
任教於哈特福女子學院並於各大企業及大學擔任性別、多元化議題方面的工作。
主要著作包括HumanArrangements:AnIntroductiontoSociology(McGraw-Hill,1995); TheBlackwellDictionaryofSociology:AUser'sGuidetoSociologicalLanguage (Blackwell,1995); TheGenderKnot:UnravelingOurPatriarchalLegacy
譯者:
1. 成令方:學歷:英國Essex大學社會學博士。
現職: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研究興趣:性別研究、醫療社會學、工作和專業社會學。
2. 林鶴玲:學歷:美國加州大學Davis分校社會學博士。
經歷: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副教授。研究興趣:兩性、工作及資訊社會。
3. 吳嘉苓:學歷: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社會學博士。
經歷: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性別研究、醫療社會學。
二、本書摘要
第一章 <森林、樹群,還有那件事>
這個社會存在著許多差異,而這些差異也促成了特權的產生。然而,面對這些不公不義,多數人卻選擇避而
不談,造成這些現象持續存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很多作家指出這是受到「個人主義」的影響,個人主義使得我們看待每件事都從個人的角度來思考,
以至於容易覺得社會問題都是個人人格缺陷造成的,而忽略了背後整個社會體制的影響。但是,我們不能只看單一的一棵樹,還要了解樹跟樹之間的關係,要看
到整片森林,才能開始真正了解這個社會。而社會體制又是如何影響一個人呢?那便是藉由「阻力」來達成!阻力代表了這個社會對一個人、一個角色的期待,代
表了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因此人往往會傾向於選擇阻力最小的一條路,當然其中也有人願意挑戰其他阻力較大的選擇,但有勇氣去衝撞體制的人畢竟是少數。人
們創造體制,體制影響人們,彼此的關係就是這樣息息相關。
第二章 <文化—符號、觀念和生活的種種>
每個社會皆有其文化,這是屬於這個社會的人們自己建構出的一個事實!這些文化包含了物質性與非物質性的
元素。非物質性的文化元素為符號、想法、價值觀......等等,我們運用這些符號與想法來賦予各個事物意義!由此可以了解,文化的目的就是賦予人們信念,
理解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這又點出了一個新概念,人們常說眼見為憑,但倒過來說就變成了「我相信所以我看見!」,因為有了信念,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
,才真正有了意義,對我們產生影響,而這些價值、信念為我們提供了選擇行動的方向,或者更進一步形成了規範,呼應到第一章,就是鋪設一條阻力最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