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牙特牙Go!Go!Go! 研讀小組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12年11月28日 (三) 22:11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R991043 (對話 | 貢獻)
(前言)
←上一個
在2012年11月28日 (三) 22:20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R991043 (對話 | 貢獻)
(同學心得)
下一個→
第14行: 第14行:
-顏丞偉 同學+=顏丞偉 同學=
 + 
特殊需求者在牙科這個領域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就目前我們所學習到的部分,很少提到臨床上遇到這些特殊需求者的病人,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以及有哪些適切的處理模式。藉由這次的研讀小組,我們更加的認識這個特殊的族群,自閉症、癲癇、腦性麻痺、智能障礙這些的專有名詞對我而言不在陌生,同時,透過有經驗的醫師分享自身的臨床經驗,以及當我們接觸這些病人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真的是很好的學習經驗,讓我自己覺得以後再遇到這類的病人可以有更大的信心,不會慌慌張張而不知從何下手。 特殊需求者在牙科這個領域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就目前我們所學習到的部分,很少提到臨床上遇到這些特殊需求者的病人,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以及有哪些適切的處理模式。藉由這次的研讀小組,我們更加的認識這個特殊的族群,自閉症、癲癇、腦性麻痺、智能障礙這些的專有名詞對我而言不在陌生,同時,透過有經驗的醫師分享自身的臨床經驗,以及當我們接觸這些病人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真的是很好的學習經驗,讓我自己覺得以後再遇到這類的病人可以有更大的信心,不會慌慌張張而不知從何下手。
馬慧穎 同學 馬慧穎 同學
自己畢業於護理學系,實習時曾經接觸自閉症小朋友。姊姊的研究領域又剛好是特教領域,所以對身心障礙者或多或少有些瞭解。這次參加讀書會,正式的認識了這個特別的族群,討論了很多身心障礙小朋友的生理、心理、行為……,另外也特別針對口腔的照護進行研討。對於口腔的探討,是以往在護理領域比較缺乏的,覺得受益良多。 自己畢業於護理學系,實習時曾經接觸自閉症小朋友。姊姊的研究領域又剛好是特教領域,所以對身心障礙者或多或少有些瞭解。這次參加讀書會,正式的認識了這個特別的族群,討論了很多身心障礙小朋友的生理、心理、行為……,另外也特別針對口腔的照護進行研討。對於口腔的探討,是以往在護理領域比較缺乏的,覺得受益良多。
-劉青穎 同學+ 
 +=劉青穎 同學=
 + 
這個讀書會的舉辦真的是很好,因為我們探討的主題是特殊需求者以及身心障礙者,他們在生理、心理、行為上因為跟一般大眾有不一樣,所以是非常需要特別學習,要如何與他們相處。在門診上常見到的特殊需求者有例如:腦性麻痺的患者、智能障礙的病人等等,其實一開始都很陌生,看老師總是能夠輕鬆自如的應付,實在是很佩服,但是其實心底卻是默默的煩惱著,如果這個病人是我接到,我該怎麼樣做,怎麼樣的作法對於這個病人又是比較好的選擇。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而這次的讀書會,除了有針對這些特殊族群來討論之外,還有請有經驗的臨床醫師來分享,真的很好。 這個讀書會的舉辦真的是很好,因為我們探討的主題是特殊需求者以及身心障礙者,他們在生理、心理、行為上因為跟一般大眾有不一樣,所以是非常需要特別學習,要如何與他們相處。在門診上常見到的特殊需求者有例如:腦性麻痺的患者、智能障礙的病人等等,其實一開始都很陌生,看老師總是能夠輕鬆自如的應付,實在是很佩服,但是其實心底卻是默默的煩惱著,如果這個病人是我接到,我該怎麼樣做,怎麼樣的作法對於這個病人又是比較好的選擇。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而這次的讀書會,除了有針對這些特殊族群來討論之外,還有請有經驗的臨床醫師來分享,真的很好。
-葉育君 同學+=葉育君 同學=
 + 
小時候曾經參加過伊甸基金會所舉辦的體驗營隊,那個營隊很特別的是,讓一個正常家庭與一個身心障礙的家庭一起出遊並居住,我們家和一對姊妹都是聽障的家庭住在一起,第一次接觸喪失聽力小朋友,溝通都需要靠比手畫腳。雖然不能夠出生,但是卻也發現其實,無聲的世界,一樣是可以很繽紛多彩的。這個小時候特別的經驗,在我心中刻劃出了很深的印記,讓我在長大的過程中,對於這些特殊的人們,都會特別的關注。不過,其實在課堂的學習上,老師們是很少提到這個部分。這次,有機會能夠參加這個專業研讀小組,針對身心障礙者的生理、心理以及其行為表現上,做一個較深入的探討,真的覺得獲益良多,也對於將來在臨床上遇到這些特殊族群,能夠有更正確的處理方式。 小時候曾經參加過伊甸基金會所舉辦的體驗營隊,那個營隊很特別的是,讓一個正常家庭與一個身心障礙的家庭一起出遊並居住,我們家和一對姊妹都是聽障的家庭住在一起,第一次接觸喪失聽力小朋友,溝通都需要靠比手畫腳。雖然不能夠出生,但是卻也發現其實,無聲的世界,一樣是可以很繽紛多彩的。這個小時候特別的經驗,在我心中刻劃出了很深的印記,讓我在長大的過程中,對於這些特殊的人們,都會特別的關注。不過,其實在課堂的學習上,老師們是很少提到這個部分。這次,有機會能夠參加這個專業研讀小組,針對身心障礙者的生理、心理以及其行為表現上,做一個較深入的探討,真的覺得獲益良多,也對於將來在臨床上遇到這些特殊族群,能夠有更正確的處理方式。
-朱妙盈 同學+ 
 +=朱妙盈 同學=
 + 
對於身心障礙者最有印象的就是黃美廉博士,她是一位腦性麻痺的藝術家。腦性麻痺患者對於自己的肢體比較不易控制,黃美廉博士也為這樣而被嘲笑,但是她有能夠理解她、包容她的父母,願意栽培她出國求學,取得藝術博士學位。她這個故事令人動容,讓我思考到對於身心障礙者的認識,應該要大力推廣。因為只要瞭解他們,對他們會有更多的理解與包容,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寶貴的生命經驗。這次讀書會的主題,正是圍繞著這個想法。在討論過程中,瞭解到他們各項疾病的成因與行為特色。此外,口腔方面的照護,更是讓我學習到該如何在臨床上替這類型的患者進行治療,以改善他們的口腔問題,使他們不再是口腔健康的弱勢,受益匪淺。 對於身心障礙者最有印象的就是黃美廉博士,她是一位腦性麻痺的藝術家。腦性麻痺患者對於自己的肢體比較不易控制,黃美廉博士也為這樣而被嘲笑,但是她有能夠理解她、包容她的父母,願意栽培她出國求學,取得藝術博士學位。她這個故事令人動容,讓我思考到對於身心障礙者的認識,應該要大力推廣。因為只要瞭解他們,對他們會有更多的理解與包容,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寶貴的生命經驗。這次讀書會的主題,正是圍繞著這個想法。在討論過程中,瞭解到他們各項疾病的成因與行為特色。此外,口腔方面的照護,更是讓我學習到該如何在臨床上替這類型的患者進行治療,以改善他們的口腔問題,使他們不再是口腔健康的弱勢,受益匪淺。
-黃珊珊 同學+ 
 +=黃珊珊 同學=
 + 
曾經在國家地理頻道上看過一個節目,他是在敘述自閉症的患者,經過適當的語言治療、物理職能治療等等的復健下,逐漸可以與外界溝通,藉著這位自閉症的患者,我們可以一窺自閉症患者的真實感受。節目中提到自閉症患者的語言表達結構上異於常人,相較於正常人對於主詞的傳換可以運用自如,他們常常以「我」來做為每句話的主詞。但是通常自閉症的人都有特殊的能力,他們對於數字或是空間結構的組成與繪畫上有著相當敏感的能力,此外通常有著驚人的記憶力。這次參加讀書會,討論到自閉症的部份讓我相當的感興趣,聆聽臨床醫師的分享使我獲益良多。 曾經在國家地理頻道上看過一個節目,他是在敘述自閉症的患者,經過適當的語言治療、物理職能治療等等的復健下,逐漸可以與外界溝通,藉著這位自閉症的患者,我們可以一窺自閉症患者的真實感受。節目中提到自閉症患者的語言表達結構上異於常人,相較於正常人對於主詞的傳換可以運用自如,他們常常以「我」來做為每句話的主詞。但是通常自閉症的人都有特殊的能力,他們對於數字或是空間結構的組成與繪畫上有著相當敏感的能力,此外通常有著驚人的記憶力。這次參加讀書會,討論到自閉症的部份讓我相當的感興趣,聆聽臨床醫師的分享使我獲益良多。
-江典澄 同學+ 
 +=江典澄 同學=
 + 
雖然不是臨床的牙醫師,但是以前曾經是口腔衛生學系的背景,讓我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接觸這些特殊需求的病人。在大學時期,系上有開過一些關於特殊需求者的課程,同時也會讓我們到機構去實習,這些早療機構分布在高雄市各處。到早療機構實習的期間,我學到很多,因為我和同組的同學要事前先對於機構的小朋友進行了解,接著要針對每個小朋友不同的特殊狀況設計口腔衛教課程,希望能夠幫他們建立一套終身受用的牙齒保健方法,藉此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目的。有了這些寶貴的臨床實際經驗,讓我對於這次的研討會內容,有著相當深的共鳴與感觸。許多的事情因為我們的不了解,而造成對於特殊需求者與身心障礙者種種的誤會,一旦我們了解了他們的行為模式後,我們就會有更多的同理心,也就更加可以包容與尊重他們,我想,這是這次的讀書會給我最大的收穫。 雖然不是臨床的牙醫師,但是以前曾經是口腔衛生學系的背景,讓我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接觸這些特殊需求的病人。在大學時期,系上有開過一些關於特殊需求者的課程,同時也會讓我們到機構去實習,這些早療機構分布在高雄市各處。到早療機構實習的期間,我學到很多,因為我和同組的同學要事前先對於機構的小朋友進行了解,接著要針對每個小朋友不同的特殊狀況設計口腔衛教課程,希望能夠幫他們建立一套終身受用的牙齒保健方法,藉此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目的。有了這些寶貴的臨床實際經驗,讓我對於這次的研討會內容,有著相當深的共鳴與感觸。許多的事情因為我們的不了解,而造成對於特殊需求者與身心障礙者種種的誤會,一旦我們了解了他們的行為模式後,我們就會有更多的同理心,也就更加可以包容與尊重他們,我想,這是這次的讀書會給我最大的收穫。

在2012年11月28日 (三) 22:20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前言

特殊需求者以及身心障礙者是非常特殊的族群,存在在這個社會的各個角落,對於一個高度開發的國家而言,特殊需求以及身心障礙者的醫療照護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台灣政府於民國八十六年四月公佈「身心障礙者保護法」,希望這些對於醫療、教育、福利等需求的身心障礙者,可以納入被照顧的範圍內。 民國九十六年七月台灣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身心障礙的鑑定與分類將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 「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簡稱ICF) 系統實施。 ICF完全放棄過去用疾病名稱標示「身心障礙者是少數一群身心有障礙的人」的模式,而採用對健康做說明,變革為「每個人都可能有面對身體與環境互動時發生障礙」的普及模式。 自此,促進「處於障礙情境的公民」機會平等地參與社會,成為推動身障政策的核心價值。(取自身心障礙者服務資訊網)

但是就這些特殊族群的生理、心理特質,以及當我們在臨床上遇到這些特殊的病人時,應該要如何有適切地回應的這部分,實際上在過往的教學上卻是相當的少,因此,希望藉由閱讀以及有經驗的醫生的分享,讓我們能夠更加認識及瞭解這群特殊的族群。


同學心得

顏丞偉 同學

特殊需求者在牙科這個領域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就目前我們所學習到的部分,很少提到臨床上遇到這些特殊需求者的病人,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以及有哪些適切的處理模式。藉由這次的研讀小組,我們更加的認識這個特殊的族群,自閉症、癲癇、腦性麻痺、智能障礙這些的專有名詞對我而言不在陌生,同時,透過有經驗的醫師分享自身的臨床經驗,以及當我們接觸這些病人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真的是很好的學習經驗,讓我自己覺得以後再遇到這類的病人可以有更大的信心,不會慌慌張張而不知從何下手。 馬慧穎 同學 自己畢業於護理學系,實習時曾經接觸自閉症小朋友。姊姊的研究領域又剛好是特教領域,所以對身心障礙者或多或少有些瞭解。這次參加讀書會,正式的認識了這個特別的族群,討論了很多身心障礙小朋友的生理、心理、行為……,另外也特別針對口腔的照護進行研討。對於口腔的探討,是以往在護理領域比較缺乏的,覺得受益良多。

劉青穎 同學

這個讀書會的舉辦真的是很好,因為我們探討的主題是特殊需求者以及身心障礙者,他們在生理、心理、行為上因為跟一般大眾有不一樣,所以是非常需要特別學習,要如何與他們相處。在門診上常見到的特殊需求者有例如:腦性麻痺的患者、智能障礙的病人等等,其實一開始都很陌生,看老師總是能夠輕鬆自如的應付,實在是很佩服,但是其實心底卻是默默的煩惱著,如果這個病人是我接到,我該怎麼樣做,怎麼樣的作法對於這個病人又是比較好的選擇。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而這次的讀書會,除了有針對這些特殊族群來討論之外,還有請有經驗的臨床醫師來分享,真的很好。

葉育君 同學

小時候曾經參加過伊甸基金會所舉辦的體驗營隊,那個營隊很特別的是,讓一個正常家庭與一個身心障礙的家庭一起出遊並居住,我們家和一對姊妹都是聽障的家庭住在一起,第一次接觸喪失聽力小朋友,溝通都需要靠比手畫腳。雖然不能夠出生,但是卻也發現其實,無聲的世界,一樣是可以很繽紛多彩的。這個小時候特別的經驗,在我心中刻劃出了很深的印記,讓我在長大的過程中,對於這些特殊的人們,都會特別的關注。不過,其實在課堂的學習上,老師們是很少提到這個部分。這次,有機會能夠參加這個專業研讀小組,針對身心障礙者的生理、心理以及其行為表現上,做一個較深入的探討,真的覺得獲益良多,也對於將來在臨床上遇到這些特殊族群,能夠有更正確的處理方式。

朱妙盈 同學

對於身心障礙者最有印象的就是黃美廉博士,她是一位腦性麻痺的藝術家。腦性麻痺患者對於自己的肢體比較不易控制,黃美廉博士也為這樣而被嘲笑,但是她有能夠理解她、包容她的父母,願意栽培她出國求學,取得藝術博士學位。她這個故事令人動容,讓我思考到對於身心障礙者的認識,應該要大力推廣。因為只要瞭解他們,對他們會有更多的理解與包容,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寶貴的生命經驗。這次讀書會的主題,正是圍繞著這個想法。在討論過程中,瞭解到他們各項疾病的成因與行為特色。此外,口腔方面的照護,更是讓我學習到該如何在臨床上替這類型的患者進行治療,以改善他們的口腔問題,使他們不再是口腔健康的弱勢,受益匪淺。

黃珊珊 同學

曾經在國家地理頻道上看過一個節目,他是在敘述自閉症的患者,經過適當的語言治療、物理職能治療等等的復健下,逐漸可以與外界溝通,藉著這位自閉症的患者,我們可以一窺自閉症患者的真實感受。節目中提到自閉症患者的語言表達結構上異於常人,相較於正常人對於主詞的傳換可以運用自如,他們常常以「我」來做為每句話的主詞。但是通常自閉症的人都有特殊的能力,他們對於數字或是空間結構的組成與繪畫上有著相當敏感的能力,此外通常有著驚人的記憶力。這次參加讀書會,討論到自閉症的部份讓我相當的感興趣,聆聽臨床醫師的分享使我獲益良多。

江典澄 同學

雖然不是臨床的牙醫師,但是以前曾經是口腔衛生學系的背景,讓我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接觸這些特殊需求的病人。在大學時期,系上有開過一些關於特殊需求者的課程,同時也會讓我們到機構去實習,這些早療機構分布在高雄市各處。到早療機構實習的期間,我學到很多,因為我和同組的同學要事前先對於機構的小朋友進行了解,接著要針對每個小朋友不同的特殊狀況設計口腔衛教課程,希望能夠幫他們建立一套終身受用的牙齒保健方法,藉此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目的。有了這些寶貴的臨床實際經驗,讓我對於這次的研討會內容,有著相當深的共鳴與感觸。許多的事情因為我們的不了解,而造成對於特殊需求者與身心障礙者種種的誤會,一旦我們了解了他們的行為模式後,我們就會有更多的同理心,也就更加可以包容與尊重他們,我想,這是這次的讀書會給我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