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美-野柳地質公園
出自KMU Wiki
在2012年7月5日 (四) 08:30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Bcc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台灣之美---野柳地質公園 *99023032 謝丞智 *100023036 李菡勻 *100023054 陳咨穎 《交通資訊》 一.大眾運輸 #淡水客運(在淡水捷運站前搭車→往基...) ←上一個 |
在2012年7月5日 (四) 08:35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Bcc (對話 | 貢獻) 下一個→ |
||
第14行: | 第14行: | ||
*註1:在野柳站下車後,便可看到明顯的指標,並請步行約十分鐘前往野柳地質公園。步行途中,會經過保安宮及野柳國小,野柳地質公園即位於野柳國小的隔壁。 | *註1:在野柳站下車後,便可看到明顯的指標,並請步行約十分鐘前往野柳地質公園。步行途中,會經過保安宮及野柳國小,野柳地質公園即位於野柳國小的隔壁。 | ||
*註2:國光客運由台北西站發車後,會繞台北市區蠻長一 | *註2:國光客運由台北西站發車後,會繞台北市區蠻長一 | ||
+ | *註3:台北站→野柳=車程約1小時20分,票價約95元。聯合報站→野柳=車程約1小時,票價85元。 | ||
+ | |||
+ | 二. 自行開車 | ||
+ | |||
+ | #中山高速公路→在金山╱八堵交流道下→左轉接台二線→往金山方向直行即至野柳。(請勿進入野柳隧道) | ||
+ | #北二高→在基金╱萬里交流道下→左轉接台二線→往金山方向直行即至野柳。(請勿進入野柳隧道) | ||
+ | #由台北走2甲省道,經陽明山、金山,接2號省道往基隆方向前行,經國聖埔海灘不久即抵,全程約47.5公里。 | ||
+ | #或自淡水走2號省道,經三芝、石門、金山可至野柳,全程約48.2公里。 | ||
+ | #若自基隆走2號省道,經萬里至野柳,全程約14公里。。 | ||
+ | |||
+ | 《野柳奇景介紹》 | ||
+ | |||
+ | *蕈狀岩: | ||
+ | *女王頭: | ||
+ | 其實女王頭就是蕈狀岩,在1962~1963年間因頂部結核上的節理斷裂,從某一角度觀看時貌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頭像,因此而得名。 | ||
+ | |||
+ | *日本藝妓: | ||
+ | 形狀特殊的蕈狀岩,就像位婀娜多姿的日本藝妓將頭髮往上盤梳的樣子,故被稱為日本藝妓。 | ||
+ | |||
+ | *龍頭石: | ||
+ | 為一側狀似龍頭,另一側狀似小狗頭的奇特蕈狀岩。來到野柳地質公園,當然要向龍王請安,請龍王保佑諸事平安順利。 | ||
+ | |||
+ | *薑石: | ||
+ | 因粗糙的外表,再加上灰中帶黃的色澤,與做菜用的老薑十分相似,所以稱做薑石。 | ||
+ | 野柳地區含有薑石景觀的岩層厚度大約在50公分左右,從海岬的東北端延伸到西南端,呈連續的帶狀分布;由於地層傾斜,在海岬東北段的海崖上以及海蝕平台上都可以看到。 | ||
+ | |||
+ | *炸雞腿: | ||
+ | 形狀特殊的薑石,外型狀似一隻好吃的炸雞腿。 | ||
+ | |||
+ | *仙女鞋: | ||
+ | 傳言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來收妖野柳龜這妖孽後,不小心遺忘在海岸的鞋履。屬於薑石的一種。 | ||
+ | |||
+ | *豬八戒與小烏龜: | ||
+ | 豬八戒是一個形狀特殊的薑石,由於形狀酷似豬的頭部,故被稱為豬八戒。面對豬八戒的左方,有一顆薑石,像一隻小烏龜趴在海岸邊。 | ||
+ | |||
+ | *風化窗: | ||
+ | *蜂窩岩: | ||
+ | *野柳岬: | ||
+ | 遠眺野柳岬時,它就像隻烏龜般俯臥在海中,所以又稱為”野柳龜”。野柳早期為大陸帆船至基隆港貿易的必經航道,因海域險惡,經常發生船難。因此民間傳說昔日有烏龜精潛伏在海中作祟,玉皇大帝得知消息,便命仙女騎著大象,手持寶劍下凡收妖。仙女抵達野柳時,對著烏龜精大罵:「你這野蠻的野柳龜,害人無數,我這寶劍一下,讓你不死也半條命。」,烏龜精中刀後元氣大傷,之後每當天候惡劣時,野柳岬便會冒起一股白煙,村民看到便會說:「半死的野柳龜又在喘息了。」 | ||
+ | |||
+ | *海蝕洞: | ||
+ | |||
+ | *單面山: | ||
+ | 是指一翼坡度陡急、另一翼坡度較為和緩的山形。野柳當地擁有兩座單面山,兩座單面山之間有著狹長的海蝕平台相連,為了區別起見,在野柳地質公園入口處附近的單面山以「大單面山」來稱呼,而位於岬角末端深入海中的單面山,則用當地人慣稱的「龜頭山」來區別。 在大單面山的觀景亭上除了可以遠眺整個野柳岬,還可以從岩壁上發現一層層造山運動所留下擠壓、扭曲的痕跡,以及整齊排列在海蝕平台上的燭台石、薑石和蕈狀岩。 | ||
+ | |||
+ | *風化紋: | ||
+ | 在許多地方,常可以看到岩石的表面,尤其是在有裂縫的地方,有著如圖畫般的褐色花紋,這就是一般所稱的風化紋。野柳地區的風化紋,圖案之美,渾然天成,實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欣賞價值極高。 | ||
+ | |||
+ | *燭台石: | ||
+ | 公園內最奇特的小地景,燭台石略呈圓錐狀直立於地面,直徑約在0.5~1公尺之間,上細下粗,頂部中央有含石灰質的圓形結核,周圍有環狀溝槽,如同蠟燭台一般。野柳當地有一俚語描述燭台石附近的景觀:「石鐘、石乳、鯉魚逆水、老鼠吃貓乳(台語)」,石鐘是指最左邊的燭臺石,狀似一口大鐘倒置於此;石乳是指若不看最右邊的燭臺石,另外兩顆的形狀,如同女性乳房一般;鯉魚逆水是指當海岸邊風浪大時,浪花自鯉魚石背後濺起,猶如鯉魚自大海中逆流躍出一般;老鼠吃貓乳則是形容當地多暗礁、海浪強大,每當東北季風來臨時,此處紫菜及髮菜生長特別旺盛,但岩石相對也特別濕滑,相當危險。早期當地居民因生活困苦,常需冒險到此處採紫菜及髮菜以補貼家用,就像老鼠偷吸貓奶充飢一般,換取生命的延續。 | ||
+ | |||
+ | *海蝕壺穴: | ||
+ | *溶蝕盤: | ||
+ | *豆腐岩: | ||
+ | 走在通往大單面山的階梯上可往左邊海面俯看,那裡有野柳最完整的「豆腐岩」,整齊地平鋪在海崖的崖角。 | ||
+ | |||
+ | *生痕化石: | ||
+ | 在野柳地質公園中,隨處可見地上有許多長條狀或管狀的痕跡,這些就是以前沙地中的生物所居住的孔穴,這些在沉積岩中所遺留下來早期生物居住的痕跡,就稱為生痕化石。 | ||
+ | |||
+ | *瑪伶鳥石: | ||
+ | 位於海蝕平台的入口附近,形狀似巨大鳥獸的怪石,英挺地回首遠眺。 | ||
+ | 相傳曾有艘荷蘭帆船於野柳外海發生船難,漂流至情人洞前方海灣,當時船員都已罹難,而船上的小鳥停在石頭上仍一直呼救,至死不肯離去,故以其名(marine bird,航海的鳥)而命之。 | ||
+ | |||
+ | *冰淇淋石: | ||
+ | 若從海岸面對山壁的方向看,就像炎炎夏日中最受歡迎的冰淇淋,但從山壁面對海岸的方向看,冰淇淋石瞬間變成了E.T。 | ||
+ | |||
+ | *象石: | ||
+ | 相傳在仙女降服野柳龜後,卻忘了把大象騎回天庭,到現在大象仍等待著仙女回來接牠,因而拒絕上岸。 | ||
+ | |||
+ | *花生石: | ||
+ | 位於仙女鞋的左方,岩層中形狀特殊的結核,經過海水侵蝕後,而突出於海邊,由於其外型如同花生,故被稱為花生石。 | ||
+ | |||
+ | *珠石(地球石): | ||
+ | 位於仙女鞋的下方,由於其形狀為完整的圓球形結核,有如明珠一般,故又稱為珠石。 | ||
+ | |||
+ | *駱駝岩: | ||
+ | 從野柳地質公園往東南方向看,在東澳漁港旁邊有個奇特的岩石,外型酷似一隻單峰駱駝面朝野柳坐著休息,故稱為駱駝岩。不過這隻駱駝,似乎也蠻像一隻蝸牛的呢! | ||
+ | |||
+ | *鯉魚石與鸚鵡: | ||
+ | 位於燭台石左後方,岩石上的結核狀似魚眼睛,故被稱為鯉魚石。鯉魚石正對面的山壁,狀似一隻鸚鵡面向大海躺在岩壁上。 | ||
+ | |||
+ | *金剛石: | ||
+ | 從第二區的測速台方向看來像一隻大金剛蹲坐在地上向龍王請安,走近時卻像兩隻小狗相吻的奇岩。 | ||
+ | |||
+ | *豬前腳、豬後腳: | ||
+ | 在小橋上面對海岸,左前方的石頭,狀似紅燒豬腳,故被稱為豬前腳,在小橋上面對崖壁,海蝕溝邊緣有一節理,形狀類似豬蹄,故被稱為豬後腳。 | ||
+ | |||
+ | *獅頭石: | ||
+ | 於龍頭石前方水池中的岩石,狀似獅子頭,故稱獅頭石。 | ||
+ | |||
+ | *菠蘿麵包: | ||
+ | 在金剛石後方靠近海邊的方向,有個形狀相當特殊的結核。在這顆結核的上方,因具有數組交錯的節理發育,乍看之下還蠻像菠蘿麵包的呢。 | ||
+ | |||
+ | 野柳風景區由於有女王頭這項奇特的景觀而總是吸引了大批人潮到此觀賞,近年來女王頭卻受到許多無知遊客的不當遊憩行為(例如:任意觸摸任何蕈狀岩、薑石、結核,或者甚至在地質景觀上刻字等等),造成其面臨加速侵蝕風化的危機。由於受到自然風化的影響,女王頭的脖子已經越來越細。曾經有學者預估細細的脖子承受女王頭的重量,如果不受外力影響,頂多只剩十五年至廿五年壽命,若受到地震或暴浪的外力,則隨時有倒塌的危險。 | ||
+ | 因此縣府最近委託台灣大學研究蕈狀岩抗風化藥劑的研究試驗,希望在蕈狀石表面塗抹抗風化藥劑,以降低風化速度延長女王頭的壽命。實驗結果顯示藥劑塗布對於岩石抗風化有一定程度的效果,對於越來越細的女王頭來說,應該可達到保護的作用,因此將來在進行蕈狀岩防風化藥劑之塗布時,由於頭部部分效果並不顯著,建議只對頸部部分來進行保護。不過,部分人士卻反映,風化的自然景觀就如同人老了或死了,是件很自然的事,不應該用人為的方法干擾自然運行。 | ||
+ | |||
+ | 所以究竟要人工保護或回歸自然風化,也引起討論。 | ||
+ | 風管所認為區內的自然景觀由大地精巧雕琢而成,大自然的風化力量運行不止,管理所應做的是教育遊客、自然生態人文景觀區實施「解說許可管制」與保持或回復原始自然狀態,將遊客的破壞降至最低,並且轉為生態旅遊型態。 | ||
+ | |||
+ | 《野柳生態介紹 - 植物》 | ||
+ | |||
+ | *大葉山欖 | ||
+ | 屬於山欖科。其特徵為常綠喬木,樹皮含乳汁,小枝粗狀,黑褐色,葉痕明顯。葉子部份為單葉互生,叢生枝梢,長橢圓形或長倒卵形,葉端鈍形,葉尖圓或微凹,全緣、葉面平滑,厚革質,葉表面濃綠,葉背淺綠。 | ||
+ | |||
+ | *台灣海桐 | ||
+ | 常綠灌木,葉革直,叢生於枝條頂端,倒被針形至倒卵形。全緣稍反捲,其種子有提煉汽油之潛在能力。葉皮可致風疹。為濱海地區優良綠化植物。 | ||
+ | |||
+ | *林投 | ||
+ | 屬於露兜樹科。其特徵為常綠灌木,高可達5公尺,常由莖幹生出大形支柱根支撐樹幹,分枝多而氣生根發達。葉子部分呈長披針形,叢生於枝端而作螺旋狀排列,莖上有輪生葉痕,葉緣及葉脈中肋下方都有銳刺。常見於台灣各地海岸及河岸,成大片群落,能耐濕、耐鹽及風沙,因此,是海邊常見的防風植物。 | ||
+ | |||
+ | *馬鞍藤 | ||
+ | 屬於旋花科,別名厚藤。其特徵為匍匐莖,藤本植物,無毛,莖的節處長根。葉子部分為革質,馬鞍形,葉緣為全緣,葉先端凹、截形至深裂,基部呈現截形或略心形。常見於濱海地區。 | ||
+ | |||
+ | *苧麻 | ||
+ | 屬於蕁麻科。其特徵為亞灌木,高約2公尺,莖圓柱狀,單一或分枝。葉子部分為單葉互生,葉呈卵形而尖,葉緣有鋸齒狀,具長葉柄,葉基呈現闊楔形或截形,上表面粗糙,下表面具有白色棉毛,葉脈及葉柄具有長剛毛。苧麻莖的皮部可採纖維以供織布,根、葉則可供藥用。苧麻纖維為本省原住民主要紡織衣料來源,亦為台灣早期重要的農業副作物,以及早期漁網的原料。 | ||
+ | |||
+ | *蔓莖 | ||
+ | 半落葉性蔓性灌木,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節上升根。葉揉有濃烈芬芳,單葉互生,葉形為倒卵形或圓形,葉背灰白色。常見於濱海地區。 | ||
+ | |||
+ | 《野柳生態介紹 - 鳥類》 | ||
+ | |||
+ | *白頭翁 | ||
+ | 屬於鶇科,體型約18公分,常以集體活動為主,主要棲息於平地至中海拔處的樹林。其特徵為頭至頸部為黑色,後頭部有一大塊白斑,眼後也有一塊白斑,胸部呈淡褐色,腹部為白色。翅膀表面則呈黃綠色。 | ||
+ | |||
+ | *魚鷹(鳶) | ||
+ | 屬於鷲鷹科,長度約54公分,在臺灣為不普遍的冬候鳥。魚鷹,以魚為主食,通常單獨活動,飛翔於距水10 ~ 30公尺上空,若發現魚類,確定目標後便縮起雙翼,以45~ 90度角度俯衝入水中中獵捕,再攜帶至樹上啄食。 | ||
+ | |||
+ | *小白鷺 | ||
+ | 屬於鷺科,全身白色,嘴、腳呈黑色,趾為黃綠色。通常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溪流、水田、魚塭、沼澤、河口、沙洲地帶,部分於冬季會南遷。小白鷺屬於群棲性鳥類,覓食時,常以腳探入水中擾動後捕食驚嚇中的魚。 | ||
+ | |||
+ | *岩鷺 | ||
+ | 屬於鷺科,體長約63公分,羽色有黑色型與白色型兩種,外型及大小類似小白鷺,但腳及趾皆為黃綠色,嘴為灰褐色。平時活動於海岸之岩礁地帶,很少進入內陸地區。 | ||
+ | |||
+ | *戴勝 | ||
+ | 屬於戴勝科,體長約27至29公分,棲息於海岸濕地區,在台灣為春秋兩季稀有的過境鳥,主要築巢於土穴中。戴勝在地面上跑步速度很快,但飛的卻不快,常以蠅、蜘蛛、蝗蟲、蚯蚓,或蜥蜴等小動物為食物。每年三月,野柳的岩壁、斜坡或草地上都會出現其美麗的身影。 | ||
+ | |||
+ | *綠繡眼 | ||
+ | 屬於繡眼科,別名青池仔,體長約11公分,主要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地區。綠繡眼由頭部、背部延伸至尾部都是清脆的綠色,在喉部有較明亮的黃色,眼框周圍為白色,故名為繡眼。腹部為灰白色,體型相當小巧,經常在樹梢跳躍。 | ||
+ | |||
+ | 《野柳大海介紹》 | ||
+ | |||
+ | *海藻 | ||
+ | 海藻是指底棲性的大型藻類,它們是沿岸海域的主要生產者;依據藻體內的色素種類、貯存物質及生活史等特徵,可分為:綠藻、褐藻及紅藻等三大類。由於需要光線以進行光合作用,通常分布在潮間帶及潮下帶光線可到達的海域,是海洋沿岸環境中的主要生產者之一。 | ||
+ | 野柳岬的海藻相包括:綠藻、褐藻及紅藻的種類,通常由外表顏色就可區分;其中,綠藻主要分佈在潮間帶,尤其在冬、春季之間,常可發現大片綠藻密集覆蓋在礁石表面,在有些區域,紅藻和褐藻也可能一起密集生長,形成帶狀分佈的現象。紅藻是潮下帶岩礁區常見的生產者,其中最常見的是:殼狀珊瑚藻和枝櫛狀珊瑚藻,這些紅藻會在其細胞壁堆積碳酸鈣,經年累月的堆積鈣化,就可形成藻礁;還有一些肉質紅藻,它們都具有鮮豔顏色,有些甚至具有螢光,非常引人注目。 | ||
+ | |||
+ | *野柳海域常見的海藻及其生態特徵 | ||
+ | |||
+ | (1)裂片石蓴(Ulvalactuca) | ||
+ | |||
+ | 屬於綠藻門石蓴科(Ulvacea),俗稱:菜石蓴、海青菜、粗海菜、岩頭青。為全球性泛暖廣泛分佈的綠藻,生長在中、低潮帶至潮下帶二米深的礁岩上,藻體呈草綠色薄葉狀,由兩層細胞構成,隨水流的急緩外形略有變化,有圓形、卵形、長橢圓形,在靜水域可長成較寬較大之葉面。藻體厚度約30~50 μm,高可達30公分,邊緣波狀有缺刻或不規則裂開,但不縱裂至基部。基部由兩層細胞間向下延伸出許多假根狀細胞絲組成盤狀附著器。藻體細胞為多角形,單核,具有片狀葉綠體及一個澱粉核。臺灣產於全臺各地岩礁海岸,在北部沿海全年均可見,繁盛期在每年的二~四月。 | ||
+ | |||
+ | (2)指枝藻 (Valoniopsispachynema) 左圖 | ||
+ | |||
+ | 屬於肋葉藻科(Anadyomenaceae) 為熱帶性海藻,廣泛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藻體綠色,呈團塊狀,常叢生成高約5~7公分之團塊,由許多硬的圓柱形分枝組成,分枝偏生彎曲於一側或呈掌狀,或在同一平面形成傘房狀分枝,下部藻絲稍匍匐或纏繞,以分枝假根附著於基質上,或以吸著細胞固著他物上。通常生長在低潮線附近或亞潮帶水深1米的礁岩上,成群叢生成墊狀。產於全臺各地海岸,為常見海藻,全年可見。 | ||
+ | |||
+ | (3)異邊孢藻(Marginosporumaberrans)右圖 | ||
+ | |||
+ | 屬於珊瑚藻科(Corallinaceae),藻體呈紅褐色,富含石灰質,只有節能略微轉動,基部呈殼狀,其上叢生許多直立枝,高約5~8公分,二叉、三叉或羽狀分枝,小羽枝對生,長在同一平面上,上部的節間側扁,略呈五角形或長方形,下部的節間逐漸便呈圓柱形。 | ||
+ | |||
+ | (4)異色角叉菜 (Chondrusverrucosa) | ||
+ | |||
+ | 屬於杉藻科(Gigartinaceae),藻體紫紅色或紫褐色,呈琉璃色閃光,高約2~4公分,葉片扁平舌狀,軟骨質,具1~4回叉狀分枝,先端鈍頭二叉狀凹下,邊緣平整,基部狹楔形,具盤狀固著器。藻體為多軸組織,有皮層、皮下層及髓部之分。皮層細胞由5~8層小形長圓形細胞與表面垂直排列組成,皮下層由4~6層星狀細胞組成,髓部由細長假根狀細胞絲組成。具有世代交替,配子體與孢子體外觀相似,雌雄異體,果胞枝為3個細胞,囊果瘤狀(非眼球狀),由藻體片面隆起,且只散生在藻體上部。果孢子放出後發育為孢子體,四分孢子囊球狀,十字形分裂,散生在分枝末端的兩面,形成不規則圓點狀。生長在潮間帶至低潮線附近,有波浪拍擊的礁石上,全年均可見。 | ||
+ | |||
+ | (5)翼枝菜 (Pterocladiellacapillacea) | ||
+ | |||
+ | 屬於石花菜科(Gelidiaceae),俗稱雞毛菜。生長於低潮線附近至潮下帶礁石上,全年均可見。藻體紅褐色,革質輕度鈣化,扁平殼狀,腎臟形或木耳狀,直徑1~3公分,表面光滑全緣,成熟藻體由邊緣縱裂成裂片,乾燥後可見波狀皺紋及同心圓凹凸紋。腹面覆蓋有灰色毛茸,向下長出許多單列毛狀根,以附著於基質上。藻體多軸型,邊緣生長,腹面細胞平行排列形成直立細胞絲,富含石灰質。背面細胞4~7層斜向排列。孢子體及配子體外觀相似,為同型世代交替,孢子囊球狀,散生於體表。 | ||
+ | |||
+ | (6)耳殼藻(Peyssoleniacaulifera) | ||
+ | |||
+ | 屬於耳殼藻科(Peyssonneliaceae),潮間帶至低潮線附近有波浪拍擊的礁石上,全年均可見。藻體紫紅色或暗紫色,呈琉璃色閃光,高約2~4公分,軟骨質,扁平舌葉狀,1~4回叉狀分枝,先端鈍頭二叉狀凹下狀,邊緣全緣,基部狹楔形,具盤狀固著器。藻體為多軸組織,有皮層、皮下層及髓部之分。皮層細胞由5~8層小形長圓形細胞與表面垂直排列組成,皮下層由4~6層星狀細胞組成,髓部由細長假根狀細胞絲組成。具有世代交替,配子體與孢子體外觀相似,雌雄異體,果胞枝為3個細胞,囊果瘤狀(非眼球狀),由藻體片面隆起,且只散生在藻體上部。果孢子放出後發育為孢子體,四分孢子囊球狀,十字形分裂,散生在分枝末端的兩面,形成不規則圓點狀。 | ||
+ | |||
+ | *珊瑚 | ||
+ | 珊瑚是一群會聚積碳酸鈣骨骼的刺胞動物(或腔腸動物),牠們絕大多數屬於珊瑚蟲綱(Class Anthozoa),包括六放珊瑚亞綱的石珊瑚目(Scleractinia)和八放珊瑚亞綱的軟珊瑚目(Alcyonacea)和柳珊瑚目(Gorgonacea)。其中,石珊瑚目大多數種類具有造礁功能,軟珊瑚和柳珊瑚則對建造珊瑚礁的貢獻不大。這三類珊瑚在野柳岬海域都有分佈。以下列出一些常見的珊瑚種類: | ||
+ | |||
+ | I. 石珊瑚 | ||
+ | |||
+ | (1)細枝鹿角珊瑚 (Pocilloporadamicornis) | ||
+ | |||
+ | 通常生長在水深5公尺以內的淺水域,在各處的珊瑚礁海域幾乎都可發現。群體的形態變化大,在水流較緩海域,群體的分枝細而排列疏鬆;在海流較強環境下,則分枝短而密集。其群體的表面較平滑,不具真正的疣突。生活群體呈淡褐、綠或粉紅色。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珊瑚礁海域。本省南、北部沿海均可發現。 | ||
+ | |||
+ | (2) 萼形柱珊瑚 (Stylophorapistillata) 左圖 | ||
+ | |||
+ | 珊瑚體的分枝呈圓柱形,頂端圓鈍,分枝的大小,在同一群體內相當一致,橫截面呈圓形。群體的形態變異很大,分枝的粗細和疏密,皆隨生長的環境而異。生活在海流較強勁的環境中者,分枝粗短而密集;生活在海流較弱的環境中者,則分枝較細長且排列疏鬆。生長在多種珊瑚礁環境中,尤其以水深10公尺以內的淺水域最常見,生活群體一般呈棕褐或淡褐色。 | ||
+ | |||
+ | (3) 變異軸孔珊瑚 (Acroporavalida) 右圖 | ||
+ | |||
+ | 珊瑚體呈繖形,表面具許多小分枝,小分枝細而尖,珊瑚石半嵌入型。群體的分枝平滑,往往在近頂端處生出次生分枝。緣珊瑚石一般呈緊貼的管形,隔片厚,不規則癒合,邊緣具明顯齒突。通常分布在海流平緩的珊瑚礁斜坡;生活群體呈淡褐或綠色。 | ||
+ | |||
+ | (4) 單獨軸孔珊瑚 (Acroporasolitaryensis) 左圖 | ||
+ | |||
+ | 珊瑚群體呈延展的盤形,大型群體常癒合成厚的板葉。分枝呈網狀,小分枝常呈彎曲狀,軸珊瑚石1.6~3.4 mm,緣珊瑚石0.5~1.1 mm,大小和分布相當均勻,共骨呈網狀,上有小棘。通常生長在較深水域(水深10 m以深)的岩礁表面,群體常癒合成板葉狀,呈綠褐色。 | ||
+ | |||
+ | (5) 癭葉表孔珊瑚(Montiporaaeguituberculosa)右圖 | ||
+ | |||
+ | 珊瑚體呈葉片形,葉片薄、呈扁平伸展或扭曲的葉片形,群體常層疊呈螺旋形。珊瑚石突出至嵌入型,通常為癒合的疣突包圍,隔片一至二環,由鈍的細棘構成。共體上的疣突厚、部份癒合。通常生長在水流較緩的礁斜坡,以水深 15~25 公尺較常見。生活群體呈褐、紫或黃色。 | ||
+ | |||
+ | II.八放珊瑚 | ||
+ | |||
+ | (1) 肉質軟珊瑚(Sarcophyton sp.) | ||
+ | |||
+ | 珊瑚體柔軟肉質,呈平舖的盆形,群體邊緣具褶曲,中央凹入,群體的柱部低矮。珊瑚蟲分化為營養體和管狀體兩種,密佈於頭冠部的表面,開口稍突起。通常生長在水深3~8公尺的海底平台或平緩斜坡上,大型群體的直徑可達2公尺以上,呈黃褐或綠褐色。 | ||
+ | |||
+ | (2) 葉形軟珊瑚 (Lobophytum sp.) | ||
+ | |||
+ | 珊瑚群體呈團塊形,具有肥厚的組織,表面有隔板狀的陵脊,厚度約1公分,陵脊通常呈輻射狀排列,由中心向周圍分布,上緣呈雞冠狀。珊瑚蟲有二種形態,營養體小型,密集分布在群體表面;管狀體更小,但肉眼可辨別。群體表層骨針棒形,長約0.10~0.20 mm,內部骨針大多數為絞盤形,具有二環腰帶狀突起,長度約0.15~0.20 mm,另有一些延長的棒形骨針。通常生長在水深15公尺以淺的礁石平台上,生活群體呈黃褐、淡黃或淺綠、綠色。 | ||
+ | |||
+ | (3) 刺柳珊瑚(Chironephthea sp.) | ||
+ | |||
+ | 珊瑚體分枝形,末端分枝眾多,常呈灌叢狀,無中軸骨骼。主幹和大分枝相當堅硬,表面有厚厚的紡錘形骨針,共肉內部由中空的管道構成,小分枝則甚柔軟。珊瑚蟲單型,大多分布在分枝末端,不完全收縮。珊瑚蟲基部具有由骨針構成的萼片狀構造,表層骨針為長紡錘形,長度可達2 mm,內層骨針也是短紡錘形,長度約0.20~0.25 mm。通常生長在水質清澈環境的礁石壁或洞穴開口附近,生活群體常呈二種顏色,珊瑚蟲呈黃、橙或白色,共肉組織則呈鮮紅、黃、白或暗紫色。外形與管柳珊瑚近似,但具有萼片。 | ||
+ | |||
+ | (4) 軟木軟柳珊瑚(Subergorgiasuberosa) | ||
+ | |||
+ | 珊瑚體大多為樹叢形,分枝不完全在一平面上,主幹圓柱形,分枝則大多側扁,前及後兩面皆有縱向凹溝。珊瑚蟲白色或粉紅色,可完全收縮入萼片中,萼片稍突出,在凹溝兩側呈帶狀分布。群體呈鮮紅、紅褐或橙紅色。中軸骨由網狀排列的紡錘形骨針及角質組織構成;分枝的共肉組織含黃色的紡錘形骨針,主幹的共肉組織則含柱形、球形或啞鈴形骨針,都呈黃色。通常生長在珊瑚礁鄰近沙地處,對沉積物的耐受性高,可生長在混濁海域。 | ||
+ | |||
+ | 4.其他底棲無脊椎動物 | ||
+ | |||
+ | (1) 海綿動物 (Porifera) | ||
+ | |||
+ | 海綿是一群非常原始的動物,牠們的身體由許多結構鬆散的細胞構成,屬於細胞級動物。海綿大多行固著生活,以濾食海中微細的食物顆粒為生,因此在有機食物顆粒豐富、海流稍強的海域,就可發現很多不同種類的海綿聚集生長;野柳岬附近海域由於海流強勁,食物資源豐富,因此可發現許多海綿。其中最常見的種類為桶狀海綿,直徑可達數十公分,中央有一凹洞,可容納魚類或其他動物棲息之空間。其他種類的海綿,形態複雜多變,有的呈分枝狀,有的為團塊形、柱形或表覆形;海綿通常有鮮豔色彩,因此也是海中引人注目的生物之一。 | ||
+ | |||
+ | (2) 刺胞動物 (Cnidaria) | ||
+ | |||
+ | 刺胞動物(或腔腸動物)是一群體制簡單的輻射對稱動物,牠們的身體由二層組織構成,而且體內都具有刺絲胞,可用於捕食及防禦。刺胞動物門包括珊瑚、海葵、水母、水螅等;其中的海葵及水螅,這二大類在野柳海域相當常見,單體型的四色球海葵常見於潮間帶和淺海,並常有小丑魚與牠共生,群體型的菟葵則是礁石表面的優勢底棲生物之一。 | ||
+ | |||
+ | (3) 環節動物多毛類 | ||
+ | |||
+ | 環節動物是兩側對稱動物,牠們的身體由許多重複的分節構成。生活在海底的環節動物絕大多數屬於多毛類;底棲的多毛類有二種生活型態,一是可自由遊走的多毛蟲(如沙蠶等),另一大類是定棲的管蟲。後者在野柳海域相當常見,牠們在幼體期即固定在底質上,建造管子,居住於其中,平時伸出羽毛狀觸手,捕捉食物,屬於濾食動物,遇到敵害時則躲藏棲管中;這些管蟲具有豔麗色彩,是海底嬌豔的動物之一。 | ||
+ | |||
+ | (4) 軟體動物 | ||
+ | |||
+ | 軟體動物是海洋無脊椎動物的大宗,包括腹足類(螺類、裸鰓類)、雙殼類(蛤、牡蠣)、頭足類(烏賊、章魚)、八板類(石鼈)等。其中,螺類、雙殼類和石鼈都有堅硬的殼,當作保護的構造,包住肉質而柔軟的身體。野柳海域常見的軟體動物有海兔螺、寶螺、黑蝶珍珠蛤等。 | ||
+ | |||
+ | (5) 裸鰓類 | ||
+ | |||
+ | 裸鰓類屬於軟體動物門富足綱的裸鰓亞綱,牠們是一群鮮豔美麗的小動物。牠們的祖先原本有鈣質的殼,但是在演化過程中逐漸退化消失,以致於現生的裸鰓類大多沒有殼。牠們的體型嬌小,體長通常只有數公分,卻是肉食動物,以底棲動物為食;牠們大多雌雄同體,生殖時互相交換精子,行異體授精。裸鰓類在野柳海域相當常見,但是由於體型小,有些種類又有保護色,而且數量少,因此不易被發現。 | ||
+ | |||
+ | (6)棘皮動物 | ||
+ | |||
+ | 棘皮動物是海洋生物的典型代表,牠們只生活在海中,包括:海百合、海膽、海星、海參、陽遂足等。牠們的型態差別很大,共同特徵是具有水管系統、鈣質骨骼及成體為輻射對稱。其中,海百合的身體由向上伸展的羽枝及下方的卷枝構成,牠們是濾食動物;海膽的身體表面多棘刺,以海藻為食,常在礁石上鑿穴居住,會對底質產生侵蝕作用;海星通常具有五隻腕,在礁石上爬行,屬於肉食性;這三類在野柳海域較為常見。 | ||
+ | |||
+ | 5.魚類 | ||
+ | |||
+ | 野柳岬周邊海域常見的魚類以棲息於珊瑚礁區的魚類為主,其中,以隆頭魚科(Labridae)和雀鯛魚科(Pomacentridae)的魚類種類和數量都最多。 | ||
+ | |||
+ | (1) 霓虹雀鯛 (Pomacentruscoelestis) | ||
+ | |||
+ | 屬於雀鯛科(Pomacentridae),俗名:變色雀鯛、藍雀鯛、青魚仔、青紺仔、厚殼仔,英文俗名:Neon damselfish。背部呈寶藍至深藍色,腹部至尾鰭呈黃色,生活時體色豔麗多變,故俗名亦稱為「變色雀鯛」,也是相當受歡迎之水族觀賞魚類。在台灣附近海域及各離島之珊瑚礁區皆有分佈,惟澎湖和北部海域數量較多。野柳海域常可見到成群棲息於礁盤之上,數量非常龐大,也是台灣北部海域最為常見之魚種。生殖季節約為每年的5~8月,會成群出現求偶行為,產黏性卵附著於礫石之上。 | ||
+ | |||
+ | (2) 紅頸擬隆頭魚 (Pseudolabruseoethinus) | ||
+ | |||
+ | 屬於隆頭魚科(Larbridae),俗名:紅礫仔、竹葉鸚鯛、赤貓、粗鱗沙、日本擬隆頭魚,英文俗名:Red naped wrasse。體色呈橙至紅褐色,背部顏色稍暗,眼下緣有一黑色弧線向後延伸至胸鰭基部,眼後另一黑色弧線向後背部延伸,並出現數條斷斷續續之黑色縱線。與黑腕海豬魚(Halichoeresmelanochir)皆屬於台灣北部海域常見之隆頭魚科魚類,常見其穿梭於珊瑚礁之間來回覓食。 | ||
+ | |||
+ | 參考資料: | ||
+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8E%E6%9F%B3 wiki] | ||
+ | *[http://www.ylgeopark.org.tw/content/landscape/Ecology.aspx ylgeopark Landscape] | ||
+ | *[http://www.ylgeopark.org.tw/content/index/index.aspx ylgeopark content] | ||
+ | *[http://www.ylgeopark.org.tw/content/info/TrafficContent.aspx ylgeopark TrafficContent] | ||
+ | *[http://tw.image.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fr=yfp&ei=UTF-8&p=%E9%87%8E%E6%9F%B3 yahoo] |
在2012年7月5日 (四) 08:35所做的修訂版本
台灣之美---野柳地質公園
- 99023032 謝丞智
- 100023036 李菡勻
- 100023054 陳咨穎
《交通資訊》 一.大眾運輸
- 淡水客運(在淡水捷運站前搭車→往基隆,在野柳站下車) 約每30分鐘一班車。
- 國光客運(台北西站搭車→往金山青年活動中心,路經忠孝東路、聯合報→ 在野柳站下車)約每20分鐘一班車。
- 基隆客運(基隆火車站旁搭車→往金山,在野柳站下車) 約每15分鐘一班車。
- 註1:在野柳站下車後,便可看到明顯的指標,並請步行約十分鐘前往野柳地質公園。步行途中,會經過保安宮及野柳國小,野柳地質公園即位於野柳國小的隔壁。
- 註2:國光客運由台北西站發車後,會繞台北市區蠻長一
- 註3:台北站→野柳=車程約1小時20分,票價約95元。聯合報站→野柳=車程約1小時,票價85元。
二. 自行開車
- 中山高速公路→在金山╱八堵交流道下→左轉接台二線→往金山方向直行即至野柳。(請勿進入野柳隧道)
- 北二高→在基金╱萬里交流道下→左轉接台二線→往金山方向直行即至野柳。(請勿進入野柳隧道)
- 由台北走2甲省道,經陽明山、金山,接2號省道往基隆方向前行,經國聖埔海灘不久即抵,全程約47.5公里。
- 或自淡水走2號省道,經三芝、石門、金山可至野柳,全程約48.2公里。
- 若自基隆走2號省道,經萬里至野柳,全程約14公里。。
《野柳奇景介紹》
- 蕈狀岩:
- 女王頭:
其實女王頭就是蕈狀岩,在1962~1963年間因頂部結核上的節理斷裂,從某一角度觀看時貌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頭像,因此而得名。
- 日本藝妓:
形狀特殊的蕈狀岩,就像位婀娜多姿的日本藝妓將頭髮往上盤梳的樣子,故被稱為日本藝妓。
- 龍頭石:
為一側狀似龍頭,另一側狀似小狗頭的奇特蕈狀岩。來到野柳地質公園,當然要向龍王請安,請龍王保佑諸事平安順利。
- 薑石:
因粗糙的外表,再加上灰中帶黃的色澤,與做菜用的老薑十分相似,所以稱做薑石。 野柳地區含有薑石景觀的岩層厚度大約在50公分左右,從海岬的東北端延伸到西南端,呈連續的帶狀分布;由於地層傾斜,在海岬東北段的海崖上以及海蝕平台上都可以看到。
- 炸雞腿:
形狀特殊的薑石,外型狀似一隻好吃的炸雞腿。
- 仙女鞋:
傳言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來收妖野柳龜這妖孽後,不小心遺忘在海岸的鞋履。屬於薑石的一種。
- 豬八戒與小烏龜:
豬八戒是一個形狀特殊的薑石,由於形狀酷似豬的頭部,故被稱為豬八戒。面對豬八戒的左方,有一顆薑石,像一隻小烏龜趴在海岸邊。
- 風化窗:
- 蜂窩岩:
- 野柳岬:
遠眺野柳岬時,它就像隻烏龜般俯臥在海中,所以又稱為”野柳龜”。野柳早期為大陸帆船至基隆港貿易的必經航道,因海域險惡,經常發生船難。因此民間傳說昔日有烏龜精潛伏在海中作祟,玉皇大帝得知消息,便命仙女騎著大象,手持寶劍下凡收妖。仙女抵達野柳時,對著烏龜精大罵:「你這野蠻的野柳龜,害人無數,我這寶劍一下,讓你不死也半條命。」,烏龜精中刀後元氣大傷,之後每當天候惡劣時,野柳岬便會冒起一股白煙,村民看到便會說:「半死的野柳龜又在喘息了。」
- 海蝕洞:
- 單面山:
是指一翼坡度陡急、另一翼坡度較為和緩的山形。野柳當地擁有兩座單面山,兩座單面山之間有著狹長的海蝕平台相連,為了區別起見,在野柳地質公園入口處附近的單面山以「大單面山」來稱呼,而位於岬角末端深入海中的單面山,則用當地人慣稱的「龜頭山」來區別。 在大單面山的觀景亭上除了可以遠眺整個野柳岬,還可以從岩壁上發現一層層造山運動所留下擠壓、扭曲的痕跡,以及整齊排列在海蝕平台上的燭台石、薑石和蕈狀岩。
- 風化紋:
在許多地方,常可以看到岩石的表面,尤其是在有裂縫的地方,有著如圖畫般的褐色花紋,這就是一般所稱的風化紋。野柳地區的風化紋,圖案之美,渾然天成,實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欣賞價值極高。
- 燭台石:
公園內最奇特的小地景,燭台石略呈圓錐狀直立於地面,直徑約在0.5~1公尺之間,上細下粗,頂部中央有含石灰質的圓形結核,周圍有環狀溝槽,如同蠟燭台一般。野柳當地有一俚語描述燭台石附近的景觀:「石鐘、石乳、鯉魚逆水、老鼠吃貓乳(台語)」,石鐘是指最左邊的燭臺石,狀似一口大鐘倒置於此;石乳是指若不看最右邊的燭臺石,另外兩顆的形狀,如同女性乳房一般;鯉魚逆水是指當海岸邊風浪大時,浪花自鯉魚石背後濺起,猶如鯉魚自大海中逆流躍出一般;老鼠吃貓乳則是形容當地多暗礁、海浪強大,每當東北季風來臨時,此處紫菜及髮菜生長特別旺盛,但岩石相對也特別濕滑,相當危險。早期當地居民因生活困苦,常需冒險到此處採紫菜及髮菜以補貼家用,就像老鼠偷吸貓奶充飢一般,換取生命的延續。
- 海蝕壺穴:
- 溶蝕盤:
- 豆腐岩:
走在通往大單面山的階梯上可往左邊海面俯看,那裡有野柳最完整的「豆腐岩」,整齊地平鋪在海崖的崖角。
- 生痕化石:
在野柳地質公園中,隨處可見地上有許多長條狀或管狀的痕跡,這些就是以前沙地中的生物所居住的孔穴,這些在沉積岩中所遺留下來早期生物居住的痕跡,就稱為生痕化石。
- 瑪伶鳥石:
位於海蝕平台的入口附近,形狀似巨大鳥獸的怪石,英挺地回首遠眺。 相傳曾有艘荷蘭帆船於野柳外海發生船難,漂流至情人洞前方海灣,當時船員都已罹難,而船上的小鳥停在石頭上仍一直呼救,至死不肯離去,故以其名(marine bird,航海的鳥)而命之。
- 冰淇淋石:
若從海岸面對山壁的方向看,就像炎炎夏日中最受歡迎的冰淇淋,但從山壁面對海岸的方向看,冰淇淋石瞬間變成了E.T。
- 象石:
相傳在仙女降服野柳龜後,卻忘了把大象騎回天庭,到現在大象仍等待著仙女回來接牠,因而拒絕上岸。
- 花生石:
位於仙女鞋的左方,岩層中形狀特殊的結核,經過海水侵蝕後,而突出於海邊,由於其外型如同花生,故被稱為花生石。
- 珠石(地球石):
位於仙女鞋的下方,由於其形狀為完整的圓球形結核,有如明珠一般,故又稱為珠石。
- 駱駝岩:
從野柳地質公園往東南方向看,在東澳漁港旁邊有個奇特的岩石,外型酷似一隻單峰駱駝面朝野柳坐著休息,故稱為駱駝岩。不過這隻駱駝,似乎也蠻像一隻蝸牛的呢!
- 鯉魚石與鸚鵡:
位於燭台石左後方,岩石上的結核狀似魚眼睛,故被稱為鯉魚石。鯉魚石正對面的山壁,狀似一隻鸚鵡面向大海躺在岩壁上。
- 金剛石:
從第二區的測速台方向看來像一隻大金剛蹲坐在地上向龍王請安,走近時卻像兩隻小狗相吻的奇岩。
- 豬前腳、豬後腳:
在小橋上面對海岸,左前方的石頭,狀似紅燒豬腳,故被稱為豬前腳,在小橋上面對崖壁,海蝕溝邊緣有一節理,形狀類似豬蹄,故被稱為豬後腳。
- 獅頭石:
於龍頭石前方水池中的岩石,狀似獅子頭,故稱獅頭石。
- 菠蘿麵包:
在金剛石後方靠近海邊的方向,有個形狀相當特殊的結核。在這顆結核的上方,因具有數組交錯的節理發育,乍看之下還蠻像菠蘿麵包的呢。
野柳風景區由於有女王頭這項奇特的景觀而總是吸引了大批人潮到此觀賞,近年來女王頭卻受到許多無知遊客的不當遊憩行為(例如:任意觸摸任何蕈狀岩、薑石、結核,或者甚至在地質景觀上刻字等等),造成其面臨加速侵蝕風化的危機。由於受到自然風化的影響,女王頭的脖子已經越來越細。曾經有學者預估細細的脖子承受女王頭的重量,如果不受外力影響,頂多只剩十五年至廿五年壽命,若受到地震或暴浪的外力,則隨時有倒塌的危險。
因此縣府最近委託台灣大學研究蕈狀岩抗風化藥劑的研究試驗,希望在蕈狀石表面塗抹抗風化藥劑,以降低風化速度延長女王頭的壽命。實驗結果顯示藥劑塗布對於岩石抗風化有一定程度的效果,對於越來越細的女王頭來說,應該可達到保護的作用,因此將來在進行蕈狀岩防風化藥劑之塗布時,由於頭部部分效果並不顯著,建議只對頸部部分來進行保護。不過,部分人士卻反映,風化的自然景觀就如同人老了或死了,是件很自然的事,不應該用人為的方法干擾自然運行。
所以究竟要人工保護或回歸自然風化,也引起討論。 風管所認為區內的自然景觀由大地精巧雕琢而成,大自然的風化力量運行不止,管理所應做的是教育遊客、自然生態人文景觀區實施「解說許可管制」與保持或回復原始自然狀態,將遊客的破壞降至最低,並且轉為生態旅遊型態。
《野柳生態介紹 - 植物》
- 大葉山欖
屬於山欖科。其特徵為常綠喬木,樹皮含乳汁,小枝粗狀,黑褐色,葉痕明顯。葉子部份為單葉互生,叢生枝梢,長橢圓形或長倒卵形,葉端鈍形,葉尖圓或微凹,全緣、葉面平滑,厚革質,葉表面濃綠,葉背淺綠。
- 台灣海桐
常綠灌木,葉革直,叢生於枝條頂端,倒被針形至倒卵形。全緣稍反捲,其種子有提煉汽油之潛在能力。葉皮可致風疹。為濱海地區優良綠化植物。
- 林投
屬於露兜樹科。其特徵為常綠灌木,高可達5公尺,常由莖幹生出大形支柱根支撐樹幹,分枝多而氣生根發達。葉子部分呈長披針形,叢生於枝端而作螺旋狀排列,莖上有輪生葉痕,葉緣及葉脈中肋下方都有銳刺。常見於台灣各地海岸及河岸,成大片群落,能耐濕、耐鹽及風沙,因此,是海邊常見的防風植物。
- 馬鞍藤
屬於旋花科,別名厚藤。其特徵為匍匐莖,藤本植物,無毛,莖的節處長根。葉子部分為革質,馬鞍形,葉緣為全緣,葉先端凹、截形至深裂,基部呈現截形或略心形。常見於濱海地區。
- 苧麻
屬於蕁麻科。其特徵為亞灌木,高約2公尺,莖圓柱狀,單一或分枝。葉子部分為單葉互生,葉呈卵形而尖,葉緣有鋸齒狀,具長葉柄,葉基呈現闊楔形或截形,上表面粗糙,下表面具有白色棉毛,葉脈及葉柄具有長剛毛。苧麻莖的皮部可採纖維以供織布,根、葉則可供藥用。苧麻纖維為本省原住民主要紡織衣料來源,亦為台灣早期重要的農業副作物,以及早期漁網的原料。
- 蔓莖
半落葉性蔓性灌木,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節上升根。葉揉有濃烈芬芳,單葉互生,葉形為倒卵形或圓形,葉背灰白色。常見於濱海地區。
《野柳生態介紹 - 鳥類》
- 白頭翁
屬於鶇科,體型約18公分,常以集體活動為主,主要棲息於平地至中海拔處的樹林。其特徵為頭至頸部為黑色,後頭部有一大塊白斑,眼後也有一塊白斑,胸部呈淡褐色,腹部為白色。翅膀表面則呈黃綠色。
- 魚鷹(鳶)
屬於鷲鷹科,長度約54公分,在臺灣為不普遍的冬候鳥。魚鷹,以魚為主食,通常單獨活動,飛翔於距水10 ~ 30公尺上空,若發現魚類,確定目標後便縮起雙翼,以45~ 90度角度俯衝入水中中獵捕,再攜帶至樹上啄食。
- 小白鷺
屬於鷺科,全身白色,嘴、腳呈黑色,趾為黃綠色。通常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溪流、水田、魚塭、沼澤、河口、沙洲地帶,部分於冬季會南遷。小白鷺屬於群棲性鳥類,覓食時,常以腳探入水中擾動後捕食驚嚇中的魚。
- 岩鷺
屬於鷺科,體長約63公分,羽色有黑色型與白色型兩種,外型及大小類似小白鷺,但腳及趾皆為黃綠色,嘴為灰褐色。平時活動於海岸之岩礁地帶,很少進入內陸地區。
- 戴勝
屬於戴勝科,體長約27至29公分,棲息於海岸濕地區,在台灣為春秋兩季稀有的過境鳥,主要築巢於土穴中。戴勝在地面上跑步速度很快,但飛的卻不快,常以蠅、蜘蛛、蝗蟲、蚯蚓,或蜥蜴等小動物為食物。每年三月,野柳的岩壁、斜坡或草地上都會出現其美麗的身影。
- 綠繡眼
屬於繡眼科,別名青池仔,體長約11公分,主要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地區。綠繡眼由頭部、背部延伸至尾部都是清脆的綠色,在喉部有較明亮的黃色,眼框周圍為白色,故名為繡眼。腹部為灰白色,體型相當小巧,經常在樹梢跳躍。
《野柳大海介紹》
- 海藻
海藻是指底棲性的大型藻類,它們是沿岸海域的主要生產者;依據藻體內的色素種類、貯存物質及生活史等特徵,可分為:綠藻、褐藻及紅藻等三大類。由於需要光線以進行光合作用,通常分布在潮間帶及潮下帶光線可到達的海域,是海洋沿岸環境中的主要生產者之一。 野柳岬的海藻相包括:綠藻、褐藻及紅藻的種類,通常由外表顏色就可區分;其中,綠藻主要分佈在潮間帶,尤其在冬、春季之間,常可發現大片綠藻密集覆蓋在礁石表面,在有些區域,紅藻和褐藻也可能一起密集生長,形成帶狀分佈的現象。紅藻是潮下帶岩礁區常見的生產者,其中最常見的是:殼狀珊瑚藻和枝櫛狀珊瑚藻,這些紅藻會在其細胞壁堆積碳酸鈣,經年累月的堆積鈣化,就可形成藻礁;還有一些肉質紅藻,它們都具有鮮豔顏色,有些甚至具有螢光,非常引人注目。
- 野柳海域常見的海藻及其生態特徵
(1)裂片石蓴(Ulvalactuca)
屬於綠藻門石蓴科(Ulvacea),俗稱:菜石蓴、海青菜、粗海菜、岩頭青。為全球性泛暖廣泛分佈的綠藻,生長在中、低潮帶至潮下帶二米深的礁岩上,藻體呈草綠色薄葉狀,由兩層細胞構成,隨水流的急緩外形略有變化,有圓形、卵形、長橢圓形,在靜水域可長成較寬較大之葉面。藻體厚度約30~50 μm,高可達30公分,邊緣波狀有缺刻或不規則裂開,但不縱裂至基部。基部由兩層細胞間向下延伸出許多假根狀細胞絲組成盤狀附著器。藻體細胞為多角形,單核,具有片狀葉綠體及一個澱粉核。臺灣產於全臺各地岩礁海岸,在北部沿海全年均可見,繁盛期在每年的二~四月。
(2)指枝藻 (Valoniopsispachynema) 左圖
屬於肋葉藻科(Anadyomenaceae) 為熱帶性海藻,廣泛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藻體綠色,呈團塊狀,常叢生成高約5~7公分之團塊,由許多硬的圓柱形分枝組成,分枝偏生彎曲於一側或呈掌狀,或在同一平面形成傘房狀分枝,下部藻絲稍匍匐或纏繞,以分枝假根附著於基質上,或以吸著細胞固著他物上。通常生長在低潮線附近或亞潮帶水深1米的礁岩上,成群叢生成墊狀。產於全臺各地海岸,為常見海藻,全年可見。
(3)異邊孢藻(Marginosporumaberrans)右圖
屬於珊瑚藻科(Corallinaceae),藻體呈紅褐色,富含石灰質,只有節能略微轉動,基部呈殼狀,其上叢生許多直立枝,高約5~8公分,二叉、三叉或羽狀分枝,小羽枝對生,長在同一平面上,上部的節間側扁,略呈五角形或長方形,下部的節間逐漸便呈圓柱形。
(4)異色角叉菜 (Chondrusverrucosa)
屬於杉藻科(Gigartinaceae),藻體紫紅色或紫褐色,呈琉璃色閃光,高約2~4公分,葉片扁平舌狀,軟骨質,具1~4回叉狀分枝,先端鈍頭二叉狀凹下,邊緣平整,基部狹楔形,具盤狀固著器。藻體為多軸組織,有皮層、皮下層及髓部之分。皮層細胞由5~8層小形長圓形細胞與表面垂直排列組成,皮下層由4~6層星狀細胞組成,髓部由細長假根狀細胞絲組成。具有世代交替,配子體與孢子體外觀相似,雌雄異體,果胞枝為3個細胞,囊果瘤狀(非眼球狀),由藻體片面隆起,且只散生在藻體上部。果孢子放出後發育為孢子體,四分孢子囊球狀,十字形分裂,散生在分枝末端的兩面,形成不規則圓點狀。生長在潮間帶至低潮線附近,有波浪拍擊的礁石上,全年均可見。
(5)翼枝菜 (Pterocladiellacapillacea)
屬於石花菜科(Gelidiaceae),俗稱雞毛菜。生長於低潮線附近至潮下帶礁石上,全年均可見。藻體紅褐色,革質輕度鈣化,扁平殼狀,腎臟形或木耳狀,直徑1~3公分,表面光滑全緣,成熟藻體由邊緣縱裂成裂片,乾燥後可見波狀皺紋及同心圓凹凸紋。腹面覆蓋有灰色毛茸,向下長出許多單列毛狀根,以附著於基質上。藻體多軸型,邊緣生長,腹面細胞平行排列形成直立細胞絲,富含石灰質。背面細胞4~7層斜向排列。孢子體及配子體外觀相似,為同型世代交替,孢子囊球狀,散生於體表。
(6)耳殼藻(Peyssoleniacaulifera)
屬於耳殼藻科(Peyssonneliaceae),潮間帶至低潮線附近有波浪拍擊的礁石上,全年均可見。藻體紫紅色或暗紫色,呈琉璃色閃光,高約2~4公分,軟骨質,扁平舌葉狀,1~4回叉狀分枝,先端鈍頭二叉狀凹下狀,邊緣全緣,基部狹楔形,具盤狀固著器。藻體為多軸組織,有皮層、皮下層及髓部之分。皮層細胞由5~8層小形長圓形細胞與表面垂直排列組成,皮下層由4~6層星狀細胞組成,髓部由細長假根狀細胞絲組成。具有世代交替,配子體與孢子體外觀相似,雌雄異體,果胞枝為3個細胞,囊果瘤狀(非眼球狀),由藻體片面隆起,且只散生在藻體上部。果孢子放出後發育為孢子體,四分孢子囊球狀,十字形分裂,散生在分枝末端的兩面,形成不規則圓點狀。
- 珊瑚
珊瑚是一群會聚積碳酸鈣骨骼的刺胞動物(或腔腸動物),牠們絕大多數屬於珊瑚蟲綱(Class Anthozoa),包括六放珊瑚亞綱的石珊瑚目(Scleractinia)和八放珊瑚亞綱的軟珊瑚目(Alcyonacea)和柳珊瑚目(Gorgonacea)。其中,石珊瑚目大多數種類具有造礁功能,軟珊瑚和柳珊瑚則對建造珊瑚礁的貢獻不大。這三類珊瑚在野柳岬海域都有分佈。以下列出一些常見的珊瑚種類:
I. 石珊瑚
(1)細枝鹿角珊瑚 (Pocilloporadamicornis)
通常生長在水深5公尺以內的淺水域,在各處的珊瑚礁海域幾乎都可發現。群體的形態變化大,在水流較緩海域,群體的分枝細而排列疏鬆;在海流較強環境下,則分枝短而密集。其群體的表面較平滑,不具真正的疣突。生活群體呈淡褐、綠或粉紅色。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珊瑚礁海域。本省南、北部沿海均可發現。
(2) 萼形柱珊瑚 (Stylophorapistillata) 左圖
珊瑚體的分枝呈圓柱形,頂端圓鈍,分枝的大小,在同一群體內相當一致,橫截面呈圓形。群體的形態變異很大,分枝的粗細和疏密,皆隨生長的環境而異。生活在海流較強勁的環境中者,分枝粗短而密集;生活在海流較弱的環境中者,則分枝較細長且排列疏鬆。生長在多種珊瑚礁環境中,尤其以水深10公尺以內的淺水域最常見,生活群體一般呈棕褐或淡褐色。
(3) 變異軸孔珊瑚 (Acroporavalida) 右圖
珊瑚體呈繖形,表面具許多小分枝,小分枝細而尖,珊瑚石半嵌入型。群體的分枝平滑,往往在近頂端處生出次生分枝。緣珊瑚石一般呈緊貼的管形,隔片厚,不規則癒合,邊緣具明顯齒突。通常分布在海流平緩的珊瑚礁斜坡;生活群體呈淡褐或綠色。
(4) 單獨軸孔珊瑚 (Acroporasolitaryensis) 左圖
珊瑚群體呈延展的盤形,大型群體常癒合成厚的板葉。分枝呈網狀,小分枝常呈彎曲狀,軸珊瑚石1.6~3.4 mm,緣珊瑚石0.5~1.1 mm,大小和分布相當均勻,共骨呈網狀,上有小棘。通常生長在較深水域(水深10 m以深)的岩礁表面,群體常癒合成板葉狀,呈綠褐色。
(5) 癭葉表孔珊瑚(Montiporaaeguituberculosa)右圖
珊瑚體呈葉片形,葉片薄、呈扁平伸展或扭曲的葉片形,群體常層疊呈螺旋形。珊瑚石突出至嵌入型,通常為癒合的疣突包圍,隔片一至二環,由鈍的細棘構成。共體上的疣突厚、部份癒合。通常生長在水流較緩的礁斜坡,以水深 15~25 公尺較常見。生活群體呈褐、紫或黃色。
II.八放珊瑚
(1) 肉質軟珊瑚(Sarcophyton sp.)
珊瑚體柔軟肉質,呈平舖的盆形,群體邊緣具褶曲,中央凹入,群體的柱部低矮。珊瑚蟲分化為營養體和管狀體兩種,密佈於頭冠部的表面,開口稍突起。通常生長在水深3~8公尺的海底平台或平緩斜坡上,大型群體的直徑可達2公尺以上,呈黃褐或綠褐色。
(2) 葉形軟珊瑚 (Lobophytum sp.)
珊瑚群體呈團塊形,具有肥厚的組織,表面有隔板狀的陵脊,厚度約1公分,陵脊通常呈輻射狀排列,由中心向周圍分布,上緣呈雞冠狀。珊瑚蟲有二種形態,營養體小型,密集分布在群體表面;管狀體更小,但肉眼可辨別。群體表層骨針棒形,長約0.10~0.20 mm,內部骨針大多數為絞盤形,具有二環腰帶狀突起,長度約0.15~0.20 mm,另有一些延長的棒形骨針。通常生長在水深15公尺以淺的礁石平台上,生活群體呈黃褐、淡黃或淺綠、綠色。
(3) 刺柳珊瑚(Chironephthea sp.)
珊瑚體分枝形,末端分枝眾多,常呈灌叢狀,無中軸骨骼。主幹和大分枝相當堅硬,表面有厚厚的紡錘形骨針,共肉內部由中空的管道構成,小分枝則甚柔軟。珊瑚蟲單型,大多分布在分枝末端,不完全收縮。珊瑚蟲基部具有由骨針構成的萼片狀構造,表層骨針為長紡錘形,長度可達2 mm,內層骨針也是短紡錘形,長度約0.20~0.25 mm。通常生長在水質清澈環境的礁石壁或洞穴開口附近,生活群體常呈二種顏色,珊瑚蟲呈黃、橙或白色,共肉組織則呈鮮紅、黃、白或暗紫色。外形與管柳珊瑚近似,但具有萼片。
(4) 軟木軟柳珊瑚(Subergorgiasuberosa)
珊瑚體大多為樹叢形,分枝不完全在一平面上,主幹圓柱形,分枝則大多側扁,前及後兩面皆有縱向凹溝。珊瑚蟲白色或粉紅色,可完全收縮入萼片中,萼片稍突出,在凹溝兩側呈帶狀分布。群體呈鮮紅、紅褐或橙紅色。中軸骨由網狀排列的紡錘形骨針及角質組織構成;分枝的共肉組織含黃色的紡錘形骨針,主幹的共肉組織則含柱形、球形或啞鈴形骨針,都呈黃色。通常生長在珊瑚礁鄰近沙地處,對沉積物的耐受性高,可生長在混濁海域。
4.其他底棲無脊椎動物
(1) 海綿動物 (Porifera)
海綿是一群非常原始的動物,牠們的身體由許多結構鬆散的細胞構成,屬於細胞級動物。海綿大多行固著生活,以濾食海中微細的食物顆粒為生,因此在有機食物顆粒豐富、海流稍強的海域,就可發現很多不同種類的海綿聚集生長;野柳岬附近海域由於海流強勁,食物資源豐富,因此可發現許多海綿。其中最常見的種類為桶狀海綿,直徑可達數十公分,中央有一凹洞,可容納魚類或其他動物棲息之空間。其他種類的海綿,形態複雜多變,有的呈分枝狀,有的為團塊形、柱形或表覆形;海綿通常有鮮豔色彩,因此也是海中引人注目的生物之一。
(2) 刺胞動物 (Cnidaria)
刺胞動物(或腔腸動物)是一群體制簡單的輻射對稱動物,牠們的身體由二層組織構成,而且體內都具有刺絲胞,可用於捕食及防禦。刺胞動物門包括珊瑚、海葵、水母、水螅等;其中的海葵及水螅,這二大類在野柳海域相當常見,單體型的四色球海葵常見於潮間帶和淺海,並常有小丑魚與牠共生,群體型的菟葵則是礁石表面的優勢底棲生物之一。
(3) 環節動物多毛類
環節動物是兩側對稱動物,牠們的身體由許多重複的分節構成。生活在海底的環節動物絕大多數屬於多毛類;底棲的多毛類有二種生活型態,一是可自由遊走的多毛蟲(如沙蠶等),另一大類是定棲的管蟲。後者在野柳海域相當常見,牠們在幼體期即固定在底質上,建造管子,居住於其中,平時伸出羽毛狀觸手,捕捉食物,屬於濾食動物,遇到敵害時則躲藏棲管中;這些管蟲具有豔麗色彩,是海底嬌豔的動物之一。
(4) 軟體動物
軟體動物是海洋無脊椎動物的大宗,包括腹足類(螺類、裸鰓類)、雙殼類(蛤、牡蠣)、頭足類(烏賊、章魚)、八板類(石鼈)等。其中,螺類、雙殼類和石鼈都有堅硬的殼,當作保護的構造,包住肉質而柔軟的身體。野柳海域常見的軟體動物有海兔螺、寶螺、黑蝶珍珠蛤等。
(5) 裸鰓類
裸鰓類屬於軟體動物門富足綱的裸鰓亞綱,牠們是一群鮮豔美麗的小動物。牠們的祖先原本有鈣質的殼,但是在演化過程中逐漸退化消失,以致於現生的裸鰓類大多沒有殼。牠們的體型嬌小,體長通常只有數公分,卻是肉食動物,以底棲動物為食;牠們大多雌雄同體,生殖時互相交換精子,行異體授精。裸鰓類在野柳海域相當常見,但是由於體型小,有些種類又有保護色,而且數量少,因此不易被發現。
(6)棘皮動物
棘皮動物是海洋生物的典型代表,牠們只生活在海中,包括:海百合、海膽、海星、海參、陽遂足等。牠們的型態差別很大,共同特徵是具有水管系統、鈣質骨骼及成體為輻射對稱。其中,海百合的身體由向上伸展的羽枝及下方的卷枝構成,牠們是濾食動物;海膽的身體表面多棘刺,以海藻為食,常在礁石上鑿穴居住,會對底質產生侵蝕作用;海星通常具有五隻腕,在礁石上爬行,屬於肉食性;這三類在野柳海域較為常見。
5.魚類
野柳岬周邊海域常見的魚類以棲息於珊瑚礁區的魚類為主,其中,以隆頭魚科(Labridae)和雀鯛魚科(Pomacentridae)的魚類種類和數量都最多。
(1) 霓虹雀鯛 (Pomacentruscoelestis)
屬於雀鯛科(Pomacentridae),俗名:變色雀鯛、藍雀鯛、青魚仔、青紺仔、厚殼仔,英文俗名:Neon damselfish。背部呈寶藍至深藍色,腹部至尾鰭呈黃色,生活時體色豔麗多變,故俗名亦稱為「變色雀鯛」,也是相當受歡迎之水族觀賞魚類。在台灣附近海域及各離島之珊瑚礁區皆有分佈,惟澎湖和北部海域數量較多。野柳海域常可見到成群棲息於礁盤之上,數量非常龐大,也是台灣北部海域最為常見之魚種。生殖季節約為每年的5~8月,會成群出現求偶行為,產黏性卵附著於礫石之上。
(2) 紅頸擬隆頭魚 (Pseudolabruseoethinus)
屬於隆頭魚科(Larbridae),俗名:紅礫仔、竹葉鸚鯛、赤貓、粗鱗沙、日本擬隆頭魚,英文俗名:Red naped wrasse。體色呈橙至紅褐色,背部顏色稍暗,眼下緣有一黑色弧線向後延伸至胸鰭基部,眼後另一黑色弧線向後背部延伸,並出現數條斷斷續續之黑色縱線。與黑腕海豬魚(Halichoeresmelanochir)皆屬於台灣北部海域常見之隆頭魚科魚類,常見其穿梭於珊瑚礁之間來回覓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