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活動專區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2011年10月11日 (二) 13:21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R991043 (對話 | 貢獻)
(MOD看影片得大獎第一季投稿心得)
←上一個
在2011年10月11日 (二) 13:31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撤銷)
R991043 (對話 | 貢獻)
(MOD看影片得大獎第一季投稿心得)
下一個→
第10行: 第10行:
|- |-
||2 ||2
 +||試管神仙
 +||無意間在學校MOD網站上看到這部影片高居在排行榜上,索性點來看看,看到之後才發現這是一部台灣的電影,也許可以從片名中得知這是一部有關人工受孕的影片,原本以為又是一部乏善可陳的宣導引影片,沒想到其中的內容是這麼有趣。
 + 一開始當然是一對無法自然受孕的夫妻,他們到處求神拜佛,用盡各種的偏方卻是徒勞無功,無神論的丈夫轉而尋求現代的醫學,發現原來是自己的精蟲出了問題,便開始一長串的人工受孕之旅,這其中的一切好像冥冥之中都是家中成仙的奶奶,李乃夫人,安排好的,什麼時候會成功、接下來要做什麼治療都被李乃夫人說得準準的,為整部影片增添了許多戲劇化的張力。
 + 以前不管是課堂上、報章雜誌上多多少少都會提到一些人工受孕的治療,這部影片把許多的治療都統整在一起,有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輕鬆的戲劇中吸收到更多的知識,有時這樣的學習方式比在自己讀書或是死板板的上課效果還要好。
 +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深深的體會到,自古到今人人都認為生兒育女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有人為了生個孩子受了這麼多苦難,卻又這麼的心甘情願、不說一句怨言,可見母愛真得很偉大,也看到人工受孕的家庭有多麼的辛苦,讓我很敬佩他們。
 +|-
 +||3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大家對這部電影或書一定都非常熟悉,尤其其中的經典名句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但是今天我不談這個眾所皆知的句子,而是談片子剛開頭沒多久就出現的一句話,場景設在當主角得知教授即將面臨死亡後的第一次拜訪,他們談論著一堂令人難忘的課:教授進入教室後,沉默了近20分鐘,當有人開始鼓動不安時,教授說 "What is it about silence that makes people uneasy? Why do people only feel comfortable when they're filling air with words?" 的確,我們害怕靜默的時刻,特別是我們華人總是要寒暄問暖,可是當話題結束後,接下來的沉默,常常會令我們感到恐懼,但是我們未曾想過:為何我們需要將每個與他人相處的時光,用話語填滿?這樣才會讓我們知覺身旁是有人陪伴的嗎?難道一言不語不能是表示關懷的一種方法?這些問題不斷地在我腦海中盤旋,讓我不禁深刻的意識到我們一直都很害怕安靜,因為安靜,所以其他的聲音會聽得更清楚明白,有時候心裡的聲音才是我們害怕安靜背後的真正原因。
 +|-
 +||4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when you know how to die you know how to live” 這是墨瑞老師曾經對學生米奇說過的話,當你完全知道甚麼事是值得你死的時候,你才明白原來你是真正的活著,這句話深深的打動我的心,不僅僅如此,墨瑞老師的一字一句都充滿著義涵,既使知道生命將到了盡頭,也不想抱著滿身的遺憾離去,當中雖然已漸漸的失去行動的能力,但他卻用自己的話改變了別人,勇敢面對死亡的精神,讓人不禁佩服他的毅力和勇氣,雖然回顧種種仍有許多後悔,後悔自己無法早點了解含蓄的父親,無法原諒他無情的父親,但在這段日子中的一滴滴淚,流去了傷心難過,只剩下坦然面對死亡的心情。而過了十六後再次與老師相見的米奇,因為老師一言一語,
 +讓曾經失去方向的他,慢慢懂得生命的價值,找到了未來的目標。這段影片不只是在訴說偉大老師的14堂講課,更是從中告訴我們人生的道理,當我們有一天能夠可以滿足的含笑而終,那時我們就終於了解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不需我們來這世一遭,就好像那墨瑞這完美的句點。
 +|-
 +||5
 +||中國睡美人
 +||不朽到底是甚麼?為什麼辛追的遺體可以永遠流傳到2000千年的今天?又為甚麼劉勝卻只剩下一塊塊的殘骸?到底古時候是如何突破就連現在也無法完成的技術讓人可以留下當時的風貌?一切的一切都好像一團混頓,是個至今無法解的迷。雖然我們無法乘著時光機回到歷史,但我們卻可以藉由這些屍體來了解當時的情況,更尤其是辛追,竟打破了對古代的迷思,影片中許多了不可能,讓我不禁讚嘆以前的種種,更思考著我們現在所說的進步時代,真的是前進,還是倒退呢?
 + 再想看到以前人如何保存屍體的方式,這讓人玩味的議題,讓我覺得其實世上仍然有許多未解的謎,讓我更想要一窺究竟那未知的世界,當我在觀看影片時,看到一件又一件不可思議的發現,我忍不住屏氣凝神的專注欣賞,因為我知道當我不小心失了神,那關鍵的一秒,將讓我失去學習更多的機會,雖然這只是一部單純的科學影片,我相信看過絕對不後悔經歷過中國古代的神秘科學洗禮!
 +|-
 +||6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死亡是人生最終的課題,年輕的我們怕老、怕死自古代秦始皇畏懼死亡尋找不老仙丹希望可以永遠的青春,現在的人類更是希望能活得健康長壽,但可曾思考過活著對於我們的意義,我們都像主角米奇一樣每天總有做不完的工作,每天在追求名利追求財富但卻忘了傾聽自己的內心的需要,忘記關心那些愛我們的人以及我們愛的人,自我安慰這些茫然無目的的物質追求認為這些便是自己想要的。片中主角的教授莫瑞是一個即將走向死亡的老人,他認為「年老不是衰老,而是一種學習成長」帶給我們正面思考面對死亡的態度,他說「死亡雖然悲傷但活的不快樂也是悲傷」,我們應該積極地把握活著的每一天像莫瑞一樣能夠感謝關心自己的人,珍惜活著的每一天。看完這部電影提醒了我需要留點時間給自己與身邊我愛及愛我的人,生命不該只是庸庸碌碌。
 +|-
 +||7
 +||對抗巴金森氏症
 +||我們也許會認為巴金森氏症是一種很不公平的腦部疾病,無可厚非,這疾病侵蝕了病人的身體,而且也剝奪了他們正常的自主能力。巴金森氏症所帶來的結果更是令人震驚,那從最初出現的顫抖,運動遲緩,姿態不穩一直惡化到最後的無法行動,一步步地吞噬了他們的生活。在觀賞”對抗巴金森氏症”的時候,令我一度想起了去年曾在電影院曾看過的一場歐美電影,叫做”愛情藥不藥”。這電影盎然生趣,大略是在講述一位出身於醫藥世家的男主角如何不離不棄地守護一位患有巴金森氏症的女友。這電影也使我對於愛情產生了另一種更深層面的領悟:真摯的愛情原來可以包容所有一切。雖然愛情的力量確實不足以改變巴金森氏症病人患病這鐵一般的事實,但對於一個就連明天也未必可以行動自如的巴金森氏病人來說,那一種不離不棄的照料是病人心裡面最大的慰藉。
 +|-
 +||8
 +||心中的小星星
 +||“一個孩子的聰明與否並非取決於他在課業上的表現”然而就在這競爭的社會,哪位父母願意去面對自己小孩異於常人的表現?在這部電影中,反映了現實的情況,很多家長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要求自己的孩子不斷努力,拿到好的成績,但是一昧的追求虛榮的名聲,卻忘了注意自己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他要的是關心、要的是認同,在裡面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再的壓榨孩童並不會激發他的潛能,只是讓他更加的畏縮。不僅僅父母重要,老師也是另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再當中有相同過去的尼康老師,發現了伊翔的才能,也注意到他的缺陷,進一步去輔導和改變,讓他拾回信心。
 + 在這部電影中,我不但見到了家人之間的感情,也目睹了師生之間的情誼,很羨慕有這麼一位懂得自己的好老師,這部電影很現實的反映出社會的眼光,也讓我了解,我們不能以單方面去看一個人,而是要慢慢的去了解,不能以偏概全,每個人都有長處,只在於我們了不了解自己!
 +|-
 +||9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但這部《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卻讓我顛覆之前對死亡的想像,
 +就像片中老師跟那位學生所說過的話:
 +You know how to die. You know how to live.
 +等你學會面對死亡,你才知道要怎麼面對人生。
 +我想起之前總是會有一個很通俗的問題:
 +如果人生只剩下一天,你最想做什麼?
 +正是因為現在不曉得死亡離自己多近,所以不懂得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惟要等生命已經剩不多的時候才開始惋惜自己還未做什麼事情而後悔。
 +片中的老師跟學生說他不怕死亡是騙人的,因為每個人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恐懼,
 +正因為害怕,所以更要去用不同的方法坦然面對它(如:辦生前告別式),
 +我了解到逃避不是唯一的方法,因為我們有更好的選擇去體驗完人生最後的階段。
 +其實這部片子對我有很多感觸,我曾經很近距離的面對死亡,
 +會否認、會以為還存在,但其實已經消失了,
 +會對於關於「死亡」關聯事物極為敏感,不想聽、不想看、也不想想,
 +但當我極力抗拒一切的時候,反而越靠近,
 +或許是自己把「死亡」很理所當然的歸因成凶兆,才會讓我如此的害怕,
 +但其實試著將自己思考跳脫出來想想,哪個人不會死?這只是必經的過程,
 +只是誰先誰後下車而已,
 +你不能預測人生什麼時候結束,但你至少能決定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現代的社會,大家都追尋著進步再進步、完美更完美,但卻忽略了「心」的所在,
 +我們極少聽見自己想要什麼,而是在乎他人覺得我該有什麼,
 +或許某一天正當我們忙忙碌碌的工作的同時,
 +我們可以停下來想想,並問一問自己,
 +「我想要的是什麼?」
 +其實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結束,反而是前往下一個旅程的開始。
 +|-
 +||10
 +||
 +||
 +|-
 +||11
 +||
 +||
 +|-
 +||12
 +||
 +||
 +|-
 +||13
 +||
 +||
 +|-
 +|||14
|| ||
|| ||
|- |-
- 
- 
- 
- 

在2011年10月11日 (二) 13:31所做的修訂版本

MOD看影片得大獎第一季投稿心得

編號 投稿影片名稱 影片心得
1 試管神仙 近年來因為社會壓力大、生活習慣的改變讓許多夫妻遲遲難以得子,即使在醫療進步的台灣,還是會去尋求宗教的協助,在此片中我們看到心急如焚想抱孫的婆婆,常尋求各方非正統醫療的方法,希望能一舉得子,哪知一次次的失敗更造成夫妻間不必要的磨合與爭執,對於不孕症我們可以採用科學的角度,來灌輸正確的觀念,片中不時穿插專業的技術,讓民眾能淺顯易懂的方式去做一個初步的了解,面對床事問題不再是避而不談,應該以正確的觀念讓民眾了解,最重要的,「不孕」這件事情,是夫妻雙方都要負相同的責任。面對術後有許許多多的併發症,包含噁心嘔吐等等,這在目前的醫療技術上是不可避免的副作用,男士們一定要為你的另一伴多一分體貼,這麼辛苦是為了擁有共同的孩子,同享育兒之樂。但身為醫護人員的我們還是要注意到,盡到告知的義務,任何技術都有它的風險性存在,不管手術的成功與否,病患及家屬身心靈的照護是我們現階段更需要去努力的地方。
2 試管神仙 無意間在學校MOD網站上看到這部影片高居在排行榜上,索性點來看看,看到之後才發現這是一部台灣的電影,也許可以從片名中得知這是一部有關人工受孕的影片,原本以為又是一部乏善可陳的宣導引影片,沒想到其中的內容是這麼有趣。
 一開始當然是一對無法自然受孕的夫妻,他們到處求神拜佛,用盡各種的偏方卻是徒勞無功,無神論的丈夫轉而尋求現代的醫學,發現原來是自己的精蟲出了問題,便開始一長串的人工受孕之旅,這其中的一切好像冥冥之中都是家中成仙的奶奶,李乃夫人,安排好的,什麼時候會成功、接下來要做什麼治療都被李乃夫人說得準準的,為整部影片增添了許多戲劇化的張力。
 以前不管是課堂上、報章雜誌上多多少少都會提到一些人工受孕的治療,這部影片把許多的治療都統整在一起,有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輕鬆的戲劇中吸收到更多的知識,有時這樣的學習方式比在自己讀書或是死板板的上課效果還要好。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深深的體會到,自古到今人人都認為生兒育女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有人為了生個孩子受了這麼多苦難,卻又這麼的心甘情願、不說一句怨言,可見母愛真得很偉大,也看到人工受孕的家庭有多麼的辛苦,讓我很敬佩他們。
3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大家對這部電影或書一定都非常熟悉,尤其其中的經典名句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但是今天我不談這個眾所皆知的句子,而是談片子剛開頭沒多久就出現的一句話,場景設在當主角得知教授即將面臨死亡後的第一次拜訪,他們談論著一堂令人難忘的課:教授進入教室後,沉默了近20分鐘,當有人開始鼓動不安時,教授說 "What is it about silence that makes people uneasy? Why do people only feel comfortable when they're filling air with words?" 的確,我們害怕靜默的時刻,特別是我們華人總是要寒暄問暖,可是當話題結束後,接下來的沉默,常常會令我們感到恐懼,但是我們未曾想過:為何我們需要將每個與他人相處的時光,用話語填滿?這樣才會讓我們知覺身旁是有人陪伴的嗎?難道一言不語不能是表示關懷的一種方法?這些問題不斷地在我腦海中盤旋,讓我不禁深刻的意識到我們一直都很害怕安靜,因為安靜,所以其他的聲音會聽得更清楚明白,有時候心裡的聲音才是我們害怕安靜背後的真正原因。
4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when you know how to die you know how to live” 這是墨瑞老師曾經對學生米奇說過的話,當你完全知道甚麼事是值得你死的時候,你才明白原來你是真正的活著,這句話深深的打動我的心,不僅僅如此,墨瑞老師的一字一句都充滿著義涵,既使知道生命將到了盡頭,也不想抱著滿身的遺憾離去,當中雖然已漸漸的失去行動的能力,但他卻用自己的話改變了別人,勇敢面對死亡的精神,讓人不禁佩服他的毅力和勇氣,雖然回顧種種仍有許多後悔,後悔自己無法早點了解含蓄的父親,無法原諒他無情的父親,但在這段日子中的一滴滴淚,流去了傷心難過,只剩下坦然面對死亡的心情。而過了十六後再次與老師相見的米奇,因為老師一言一語,

讓曾經失去方向的他,慢慢懂得生命的價值,找到了未來的目標。這段影片不只是在訴說偉大老師的14堂講課,更是從中告訴我們人生的道理,當我們有一天能夠可以滿足的含笑而終,那時我們就終於了解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不需我們來這世一遭,就好像那墨瑞這完美的句點。

5 中國睡美人 不朽到底是甚麼?為什麼辛追的遺體可以永遠流傳到2000千年的今天?又為甚麼劉勝卻只剩下一塊塊的殘骸?到底古時候是如何突破就連現在也無法完成的技術讓人可以留下當時的風貌?一切的一切都好像一團混頓,是個至今無法解的迷。雖然我們無法乘著時光機回到歷史,但我們卻可以藉由這些屍體來了解當時的情況,更尤其是辛追,竟打破了對古代的迷思,影片中許多了不可能,讓我不禁讚嘆以前的種種,更思考著我們現在所說的進步時代,真的是前進,還是倒退呢?
   再想看到以前人如何保存屍體的方式,這讓人玩味的議題,讓我覺得其實世上仍然有許多未解的謎,讓我更想要一窺究竟那未知的世界,當我在觀看影片時,看到一件又一件不可思議的發現,我忍不住屏氣凝神的專注欣賞,因為我知道當我不小心失了神,那關鍵的一秒,將讓我失去學習更多的機會,雖然這只是一部單純的科學影片,我相信看過絕對不後悔經歷過中國古代的神秘科學洗禮!
6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死亡是人生最終的課題,年輕的我們怕老、怕死自古代秦始皇畏懼死亡尋找不老仙丹希望可以永遠的青春,現在的人類更是希望能活得健康長壽,但可曾思考過活著對於我們的意義,我們都像主角米奇一樣每天總有做不完的工作,每天在追求名利追求財富但卻忘了傾聽自己的內心的需要,忘記關心那些愛我們的人以及我們愛的人,自我安慰這些茫然無目的的物質追求認為這些便是自己想要的。片中主角的教授莫瑞是一個即將走向死亡的老人,他認為「年老不是衰老,而是一種學習成長」帶給我們正面思考面對死亡的態度,他說「死亡雖然悲傷但活的不快樂也是悲傷」,我們應該積極地把握活著的每一天像莫瑞一樣能夠感謝關心自己的人,珍惜活著的每一天。看完這部電影提醒了我需要留點時間給自己與身邊我愛及愛我的人,生命不該只是庸庸碌碌。
7 對抗巴金森氏症 我們也許會認為巴金森氏症是一種很不公平的腦部疾病,無可厚非,這疾病侵蝕了病人的身體,而且也剝奪了他們正常的自主能力。巴金森氏症所帶來的結果更是令人震驚,那從最初出現的顫抖,運動遲緩,姿態不穩一直惡化到最後的無法行動,一步步地吞噬了他們的生活。在觀賞”對抗巴金森氏症”的時候,令我一度想起了去年曾在電影院曾看過的一場歐美電影,叫做”愛情藥不藥”。這電影盎然生趣,大略是在講述一位出身於醫藥世家的男主角如何不離不棄地守護一位患有巴金森氏症的女友。這電影也使我對於愛情產生了另一種更深層面的領悟:真摯的愛情原來可以包容所有一切。雖然愛情的力量確實不足以改變巴金森氏症病人患病這鐵一般的事實,但對於一個就連明天也未必可以行動自如的巴金森氏病人來說,那一種不離不棄的照料是病人心裡面最大的慰藉。
8 心中的小星星 “一個孩子的聰明與否並非取決於他在課業上的表現”然而就在這競爭的社會,哪位父母願意去面對自己小孩異於常人的表現?在這部電影中,反映了現實的情況,很多家長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要求自己的孩子不斷努力,拿到好的成績,但是一昧的追求虛榮的名聲,卻忘了注意自己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他要的是關心、要的是認同,在裡面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再的壓榨孩童並不會激發他的潛能,只是讓他更加的畏縮。不僅僅父母重要,老師也是另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再當中有相同過去的尼康老師,發現了伊翔的才能,也注意到他的缺陷,進一步去輔導和改變,讓他拾回信心。
        在這部電影中,我不但見到了家人之間的感情,也目睹了師生之間的情誼,很羨慕有這麼一位懂得自己的好老師,這部電影很現實的反映出社會的眼光,也讓我了解,我們不能以單方面去看一個人,而是要慢慢的去了解,不能以偏概全,每個人都有長處,只在於我們了不了解自己!
9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但這部《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卻讓我顛覆之前對死亡的想像,

就像片中老師跟那位學生所說過的話: You know how to die. You know how to live. 等你學會面對死亡,你才知道要怎麼面對人生。 我想起之前總是會有一個很通俗的問題: 如果人生只剩下一天,你最想做什麼? 正是因為現在不曉得死亡離自己多近,所以不懂得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惟要等生命已經剩不多的時候才開始惋惜自己還未做什麼事情而後悔。 片中的老師跟學生說他不怕死亡是騙人的,因為每個人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恐懼, 正因為害怕,所以更要去用不同的方法坦然面對它(如:辦生前告別式), 我了解到逃避不是唯一的方法,因為我們有更好的選擇去體驗完人生最後的階段。 其實這部片子對我有很多感觸,我曾經很近距離的面對死亡, 會否認、會以為還存在,但其實已經消失了, 會對於關於「死亡」關聯事物極為敏感,不想聽、不想看、也不想想, 但當我極力抗拒一切的時候,反而越靠近, 或許是自己把「死亡」很理所當然的歸因成凶兆,才會讓我如此的害怕, 但其實試著將自己思考跳脫出來想想,哪個人不會死?這只是必經的過程, 只是誰先誰後下車而已, 你不能預測人生什麼時候結束,但你至少能決定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現代的社會,大家都追尋著進步再進步、完美更完美,但卻忽略了「心」的所在, 我們極少聽見自己想要什麼,而是在乎他人覺得我該有什麼, 或許某一天正當我們忙忙碌碌的工作的同時, 我們可以停下來想想,並問一問自己, 「我想要的是什麼?」 其實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結束,反而是前往下一個旅程的開始。

10
11
12
13
14